在疫情之下,今年的春茶採摘季節對廣大茶農和茶商而言是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採茶季。當國家提出加快復工復產的號召後,香港品牌魚吻蓮公司是第一個抵達雲南茶山的港資企業,一周之內籤訂了十款茶的製作和加工協議,並馬不停蹄地進行了各個產區的實地考察。 (黃仰鵬 文/圖)
據了解,魚吻蓮是古代的一個愛情故事,自古以來,魚吻蓮、蓮生子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而在人們婚嫁之時,母親總是希望女兒能與女婿和睦相處,早生貴子,但這樣的事情母親卻無法用語言表達,於是人們以剪紙做文章,剪出兩個茶碗上下相扣,嚴絲合縫,上為夫,下為妻。
同時上邊茶碗上剪出魚的形象,下邊茶碗是蓮花的形象,丈夫是魚,妻子是蓮……中國民間的智慧和大愛內涵在魚戲蓮葉間盡情綻放。本著以幸福和大愛為貫穿理念,有著傳媒經歷的呂劍十年前在香港創立了魚吻蓮品牌,堅持以古樹茶為原料,立志做讓普通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中國魚吻蓮(香港)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劍表示,魚吻蓮的包裝和設計更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希望傳遞和諧美好和正能量,與茶的本質產生內外的共性。
呂劍說,他們還會開展不同的藝術活動,送書畫作品給茶農,為茶農義務畫茶餅包裝,為很多茶農擬訂品牌名字和設計茶餅包裝,包括燕鳴谷、勐燕、茶匠君、夏龍霸、麗使、舞風者等諸多設計,受到很多茶農的青睞,同時也會交流對茶葉收購的生態環保要求,以此增強茶農的環保意識。
談及為何選擇雲南茶,呂劍表示,茶文化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分享文化,它不是我們生活中匆匆的過客,而是繁忙之心的一處港灣或歸宿。懷著對茶的敬畏選擇了做茶,立志做好茶。選擇雲南茶,是因為普洱茶工藝可以長期存放,可以儲存時間的味道,可以和茶一起感受時間帶來的神奇變化。
近年來,部分雲南茶的價格經炒作日益攀升,甚至一度被作為金融產品。對於疫情的嚴重影響下,會否出現2007年的雪崩式崩盤?呂劍說,茶是用來喝的,炒作是每年春茶季各地「土豪」的表演高潮劇情,推高茶葉的價格成為名符其實的軟黃金是炒作的目的,這和以前房地產商拍地競價「價高者得」的邏輯相同,甚至一些推手本身也是房地產商的從業者。不過在呂劍看來,這背離了茶是分享文化的本質,形成了目前的畸形消費市場。
呂劍坦言,市場亂象紛呈,給市場崩盤埋下了隨時引爆的隱患。不過疫情的影響也帶來了新的機會,更多的人開始重視養生,而提高免疫力除了鍛鍊。「疫情使「炒家」們收斂不少,茶葉價格回歸理性,讓整個茶葉市場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出現了利好的信號。至於為何相同產區的茶會有那麼多的不同價格,有的茶農暴富,有的茶農依舊貧窮?呂劍認為,普洱茶的價格因產地不同出現差異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更重要的是技術,技術可以提升品質。
他指出,目前無論是版納、景邁還是臨滄,各地的茶農都開始意識到品質的重要性。「大多數茶農開始重視生態茶,不打葯,不施肥,減少化工幹預,茶葉的農殘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此外,由於雲南古樹大樹很多,蟲害影響遠低於乾旱和雨水的影響,除了少量的山下臺地茶產區,山頭茶使用農藥本身就是一種多餘的浪費,大多數茶農們並不樂意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