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比較喜歡吃炸雞排,但是外面買的炸雞排,用的油不新鮮,吃起來也不放心,所以我喜歡自己做炸雞排。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如何做出外酥、內多汁的炸雞排。
下面是準需要準備的食材:3-4片去骨雞胸肉,啤酒或水120g,玉米粉2大勺 ,黑胡椒粉1小勺,白胡椒粉半小勺 ,蒜泥1大勺 ,姜泥1小勺 ,糖1小勺 ,蠔油 , 鹽1小勺,五香粉半小勺。
我一般買的一片雞胸肉大概是200~250克,買到比較小塊的也是可以,就是炸出來的比較小塊一點,是否帶皮呢也看自己的喜好,帶皮就是油香味比較足夠一點,我們把雞胸肉對剖不切斷,這個是小片一點的雞胸肉,炸出來的尺寸會比較小一點。
但是好吃程度還是一樣的,200克以上的去骨雞胸肉還是最推薦的,因為肉夠厚實,可以做出外酥內多汁的效果,接下來我們把雞胸肉拍松,這個動作的目的是希望,之後肌肉可以吸附更多的醬汁,所以不要拍過頭了 ,肉片過薄口感反倒不好。
今天我用啤酒來醃肉,除了可以讓肉質更嫩更多汁以外,跟蛋白質結合產生接近奶油的香氣,非常適合拿來醃製肉類,沒有準備啤酒的小夥伴,也可以用米酒, 或是清水來取代。
加入所有的調料混拌均勻,鹽的部分可依口味輕重自行微調。五香粉可用從超市買來,也可以自己調製。建議冰箱冷藏醃製入味至少12個小時。
粗顆粒紅薯粉200公克 , 糯米粉40公克,混合兩種粉料,成為炸粉。糯米粉有吸溼的作用, 可以造成更酥脆的口感,如果不喜歡糯米粉,就單純使用粗顆粒的紅薯澱粉就可以。
醃製完成肉片取出後 ,均勻的沾上事先混合好的炸粉,按壓一下, 讓粉更附著在肉片上,重複這個動作二到三次,將多餘的粉抖落之後靜置5分鐘,回潮反潮一下,粉在煎炸的時候才不容易脫落。
鍋中放入適量的冷油開始加熱,我放入大約500毫升的玉米油,加熱至攝氏160度左右,建議新手還是買個油溫計來測試比較準確,用粉測油溫的方式需要經驗的累積,新手比較容易有誤差。
下油鍋之後,雞肉表麵粉料炸定型之前, 請勿隨便移動,粉料固定, 顏色稍稍上色之後,我們就可以翻面,稍微再炸一下 ,兩面都呈現淡淡的黃色,就可以起鍋靜置一下。
要維持油溫攝氏160度左右,炸至表麵粉衣固定,表面呈現淡淡的黃白色,翻面再炸一下,產生大一點油泡之後,就可以起鍋,然後在一旁靜置一下備用。
撈出油中的雜質浮沫,再次將油加熱之攝氏170度以上,回炸雞排的過程,我們稱為搶酥,透過這個動作可以逼出多餘的油脂,讓食物的外表更酥脆,兩面炸至金黃酥脆,就可以起鍋了,撒上胡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