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你,以蒙娜麗莎的微笑

2021-02-09 央視新聞

憶你,以何?以全身心的膜拜。"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人類史上難得一見的全才,一生"開掛"。家喻戶曉的《蒙娜麗莎》,不過是你施展創造力的冰山一角。

憶你,以何?以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神秘:500年來你的盛名一次次被喚起,我們卻依舊未讀懂你。一併自勉:如果有人曾站在智慧的頂端,那麼我們能做到的——也絕對不止今天這樣。

即將迎來達·文西逝世500周年紀念日,讀天才,致敬天才!

 

《達·文西:天才與他的曠世傑作》

作者/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肖鷹 摘自《光明日報》

"孤獨的小男孩鑽入一個黑暗洞穴,

把對父母之愛的饑渴和對世界秘密的好奇,

濃縮成一顆無限探索和創造的心。

這顆心沉默無聲地將自己熔鑄成

人類心靈史上最純粹和堅韌的靈魂結晶。"

達·文西的全名是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da Vinci是指他的出生地佛羅倫斯西北約50公裡的芬奇小鎮。di ser Piero是指他是紳士皮爾諾的兒子。Leonardo(李奧納多)才是他的名字

皮爾諾20歲左右從貧瘠的芬奇山區進入佛羅倫斯獨立創業,很快就成為一位活躍於上層社會、非常富有的公證人。1451年夏天,25歲的皮爾諾回到家鄉芬奇鎮,與一位山村姑娘相好;1452年4月15日,這位姑娘為皮爾諾生下了他的第一個孩子,即達·文西,然而,皮爾諾並沒有與這位姑娘結婚。

按照考證,達·文西母親名叫卡苔莉娜(Caterina di lippo)。在達·文西67歲的人生歷程中,卡苔莉娜只在他上萬頁的筆記中出現過兩次。一次寫道:"1493年7月16日這天,卡苔莉娜來。"另一次寫道:"一個來自佛羅倫斯的卡苔莉娜在米蘭莫蒂書館死亡,1494年6月26日。"同時,在米蘭官方的死亡登記冊中,還有一個由達·文西支付的卡苔莉娜葬禮的費用清單。達·文西筆記本沒有出"母親"一詞

達·文西的父親皮爾諾一生經歷了4次婚姻,前3位妻子均早逝,只有第4位妻子在他之後去世。皮爾諾的4位妻子給他生了16個孩子,加上達·文西,他一共生有17個孩子,其中數位夭折。

根據非常少的文獻記載,達·文西在祖父母和一個叔叔的撫養下,於芬奇小鎮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十數位異母弟弟爭奪叔叔遺囑留給達·文西的遺產的訴訟,直到達·文西死時都沒有終結。

皮爾諾1504年78歲時死亡。達·文西記述道:"1504年7月9日星期三,7時,公證員皮爾諾·達·文西在波德斯達宮逝世,我的父親,在7時。他80歲。他留下十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女子頭像/頭髮蓬亂的女子》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達·文西的肖像畫是他想像和塑造母親形象的藝術形式。

這樣獨特的家庭背景,使非婚生的達·文西成為一個多餘的孩子,無論父親還是母親,都不是這個孩子的心靈呵護和精神依靠。他對於自己的孩提生活,只有兩則記述。其一,他記得自己年幼時重複做一個夢,夢見自己在搖籃中,被一隻飛撲下來的兀鷲反覆將其尾巴插入口中。其二,他帶著好奇和恐懼,進入一個他自己發現的神秘洞穴中探險,試圖探明裡面存在的東西。

關於這兩則故事,具體的解釋眾說紛紜。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它們表明童年生活給予達·文西心靈深刻的孤寂,甚至是一種夢魘般恐懼的情感空白。這或者可以讓我們解釋達·文西為何採用毫無感情色彩的"簿記"記述父母的死亡。

愛因斯坦說,

如果達·文西發表他的科學研究,

人類科學發展要提前半個世紀。

 

在人類文明史上,達·文西是屈指可數真正代表自己時代高度、並且長久照耀未來的百科全書式的偉大人物。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說:"我不相信這個世界還會產生另一個與李奧納多一樣知識廣博的人,他不僅在雕塑、繪畫和建築諸方面知識過人,而且還是一位極其偉大的哲學家。"

我們不知道達·文西的教育歷程,但從他留下的13000餘頁手稿,可以推測他成年前接受過非常良好的人文學、數學等基礎學科的教育。他以畫家聞名後世,但一生中,他被聘用為建築學家、機械工程師、地圖測繪學家和運河設計師。

《維特魯威人》這幅素描中所畫的男子形象被世界公認為是最完美的人體黃金比例。

他幾乎研究了當時所有的科學門類,尤其是對生理學、解剖學和植物學投入了畢生精力——他解剖了30餘具屍體,並著有解剖學著作。愛因斯坦說,如果達·文西發表他的科學研究,人類科學發展要提前半個世紀。

正是在通過描繪直觀個體形象而展現世界普遍真理的意義上,達·文西主張真正的繪畫必須是"世界之畫"。他說:"一個畫家是完全不值得讚揚的,除非他是世界的。"

迄今為止,達·文西是全球最享盛名的畫家。他享年67歲。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真正可以歸屬於他親手創作的油畫和草圖僅30來件,其中還包括數件未完成作品。

達·文西1481年創作的這幅《三王來朝》雖未完成,卻是標誌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他所採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影中突出,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

在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1475-1564)年壽最長,89歲;拉斐爾(1483-1520)年壽最短,37歲;達·文西年壽居中。米氏和拉氏的作品數量都遠超達·文西。但是,當我們試圖理解和評價達·文西的時候我們要明白卓越非凡的藝術家對於人類文化的意義不在於他們做了多少而在於他們做了什麼

《最後的晚餐》注意,這幅畫之中多了一隻不屬於任何人的手,就是位於伯多祿(左4)腰間的那一隻手,此為最神秘之處。

1498年,達·文西在米蘭完成了偉大壁畫《最後的晚餐》。這位46歲的佛羅倫斯畫家,至少在義大利北部,贏得了盛譽——歷史的延續發展證明,在這個中世紀的常規聖畫主題發展史上,達·文西的偉大創作賦予它最具挑戰的人性意蘊和宗教象徵。但是,達·文西之作為達·文西的天才和偉大,必須在人類文化史進入16世紀的黎明時分才真正展現。

"她展露微笑的瞬間,

她的容顏超越了言詞,

心智不能容納它,

無比豐富的奇妙不可捕捉。"

 

1499年,因為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被黜,為其服務了17年的達·文西離開米蘭,輾轉一年多,回到佛羅倫斯。1500年,重返佛城的達·文西已年屆48歲,大概有"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懷。在做了兩年地圖測繪學家和運河設計師後,1503年,達·文西獲得了兩個訂單:一個是佛羅倫斯新市政廳的壁畫之一《安吉裡之戰》,一個是《蒙娜麗莎》。

無疑,兩相比較,如果要在佛羅倫斯贏得盛名和威信,傾力完成市政當局的訂單《安吉裡之戰》是不二之選;《蒙娜麗莎》不過是當時顯赫一時的富商喬康達妻子麗薩的肖像畫,無論如何成功,它都不可與前者同日而語。更何況,作為達·文西的藝術競爭對手,剛完成巨型雕塑《大衛》的米開朗基羅也獲得在對面牆上作壁畫《卡欣那之戰》的訂單。

《蒙娜麗莎》是舉世公認的達·文西最偉大的作品,同時也是無可爭議的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肖像畫。在羅浮宮十數萬件收藏品中,只有這幅中小尺寸的藏品被安置在鑲嵌防彈玻璃的壁龕中展出。

然而,達·文西只做了一個《安吉裡之戰》簡略的草圖,就放棄了這個可以為他贏得盛名的訂單。相反,對於私人訂單《蒙娜麗莎》,從1503年到1506年,達·文西創作了4年,仍然告知他人沒有完成此畫。1516年,弗朗索瓦一世以聘用機械設計師的名譽延請達·文西到法國安度晚年,達·文西將此畫隨身帶到法國。據文獻記載,直到1517年,達·文西仍在他客居的城堡中修改《蒙娜麗莎》;1519年他逝世時,這幅"未完成"的畫作仍然在他身邊。

《蒙娜麗莎》局部細節 這幅肖像畫歷經十數年的持續修改。在綜合運用透視學、解剖學和色彩學的基礎上,達·文西發明的暈染法,將油畫對人物的描繪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真實質感和生動微妙境界。

她上半身近於筆直地端坐著,身後的背景是隔著陽臺護欄、由近及遠的山水風景。麗莎的坐姿構成了一個清晰、穩定的金字塔造型,並且佔據了畫面的主要空間。

與在透視中退縮向背景深處而漸入暗淡虛渺的山水相反,麗莎在畫面的身姿呈現出一種紀念碑式的挺拔感——這是人類繪畫史上首次在自然大背景上展示一個人真實獨立的存在

《蒙娜麗莎》局部細節 在靜止的畫面上,她的略顯俯視的眼神傳達著目光流動的意味,而且她的頭部和胸部似乎也在作相應的輕微轉動。

麗莎的姿態和形象,是歐洲肖像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在15世紀後期,義大利流行的肖像畫是嚴格側面的,像主眼睛也是側面的,面無表情地看向面對的畫框。麗莎不僅以四分之三的側面凝視著觀眾,而且以意味幽妙的微笑與觀眾交流。在達·文西描繪麗莎之前,義大利女性的微笑只存在於詩歌中。

 

通過《蒙娜麗莎》,達文西的畫筆把女性微笑無限微妙的意蘊和魅力呈現在畫板上。無疑,在畫中麗莎全部的真實和生動中,她那雙秀美的眼睛在對觀眾的凝視中漫溢出意味無窮的神韻。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達·文西天才畫筆的詮釋下,它們展現的是人性的深厚情愫和意趣。

《蒙娜麗莎》局部細節 關於這幅肖像畫的像主的真實身份,藝術史家列出了一個有爭議的長名單,甚至包括達·文西本人。其實,我們都可以在這幅"未完成"的"世界之畫"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得到心靈的呼應。

"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其神秘就在於達·文西以一個人物的生動性揭示出人性內涵的無限性。"畫是無聲詩,詩是無影畫。"在人類藝術千百年的詩畫之爭中,達·文西最深刻地理解了兩者的衝突,也最深刻地推進了兩者的互生。

歌德說:"他(達·文西)不容許任何意外、隨意的筆觸;一切都必須深思熟慮和精妙極致。從他付出巨大精力研究的單純比例到他從市井人物中提煉出來的怪異至極的形象,一切都必須同時既是自然的,又是理性的。"

正是無止境的追求自然與理性統一的最高理想,達·文西創作的《蒙娜麗莎》,不僅是人類繪畫史上最偉大畫家的藝術結晶,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人物的生命結晶。在達·文西的藝術理想之中《蒙娜麗莎》必然是沒有完成的因為它是不可完成的

"他的所有作為無一不表現出超人的神聖,

無一不令人意識到

他不是人間生物而是神佑的天才。"

 

2010年9月16日,我專程自巴黎赴昂布斯堡鎮,拜謁達·文西生命中最後3年客居的克勞斯-盧契莊園。這是一個秋雨初霽的黃昏,在莊園中,你見不到任何常規的人物雕塑的裝飾,整個莊園宛如一座創世之初的伊甸園,全是自然之氣。這裡有光和暗、有水和土,有千花百草,有禽鳥蟲魚,但仿佛只有一個人。我在連綿的冥想中,回想16世紀瓦薩裡在《藝術家的生活》中對達·文西的至高禮讚。

《李奧納多·達·文西》畫像 1519年5月2日,在巴黎東南約220公裡的昂布斯堡鎮,義大利畫家達·文西在克勞斯-盧契小莊園中去世,迄今整整500年。他臨終前被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懷抱著,還在沉痛懺悔"沒有奉獻應該達到的藝術成就"。

他如此讚美達·文西:"一個人會奇蹟般地獲得如此豐盛的美質、優雅和才能,以至於他的所有作為無一不表現出超人的神聖,無一不令人意識到他不是人間生物而是神佑的天才。"是的,文藝復興文化,是人文與技術、藝術與科學、身體與心靈整體統一的文化,做一個"文藝復興人",就是要實現在個體中的文化綜合的整體性。無疑,達·文西正是"文藝復興人"的至高典範。

達·文西被葬於距離克勞斯-盧契莊園不到1公裡的昂布斯堡內。目前較為公認的看法,他的墓地在該城堡東南角的聖胡波禮拜堂。這個哥德式禮拜堂,以俊美的身姿俯瞰著昂布斯堡小鎮,在無聲地囑咐著街巷中一代一代來往的人群,"世界之畫",未完成而無限輝煌。

達·文西在晚年自我抱怨:一幅畫都沒有完成。是的,世界之畫,永遠展開,無終無始。

相關焦點

  • 李朝暉 永遠的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
    重溫一遍反映上世紀50年代關於女權和女性解放的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仍然感動。
  • 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高清欣賞
    【作品介紹】蒙娜麗莎的微笑
  • 微笑的蒙娜麗莎,隱藏著什麼秘密?
    達文西和蒙娜麗莎對比圖 二、神秘莫測的微笑 《蒙娜麗莎》又被稱為「神秘的微笑」,原因在於嘴角上那抹若有若無的微笑,讓人們爭論這位美麗的夫人
  • 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未解之謎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蒙娜麗莎微笑之謎。說起蒙娜麗莎這幅畫,我想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這幅畫是羅浮宮的鎮宮之寶,也是當時最珍貴的畫作,沒有之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畫普通平民的油畫,也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品。
  • 巨作《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那些秘密
    好了,如意吉祥完了之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蒙娜麗莎的微笑》背後的秘密。《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達文西的作品,相信大家聽說過。此幅畫是達·文西的經典畫作,很多人對達·文西的印象僅僅是個藝術家,其實不然,他在至少十四個領域都有非常高的造詣,因此他也被認為智商高於愛因斯坦和牛頓,因為他涉及的領域不但多,而且取得的成就都很好。
  •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生命的微笑——冷軍作品解讀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生命的微笑  ——冷軍作品解讀  ⊙見習記者 李虎 ○編輯 陳羽  在看似漫無邊際的美學世界中,雖然對於「美
  • 「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嗎?專家:暗藏玄機,你倒過來看看
    對於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畫作,應當是世人最為熟悉的一張繪畫作品,不僅美術繪畫界的學子們對她進行研究,無數世人也對這一幅名畫進行揣摩。這一幅名畫從15世紀誕生以來受到眾多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有些人看蒙娜麗莎是在微笑,而有些人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裡帶著恐懼。那麼《蒙娜麗莎》一直都在微笑嗎?專家暗喻道:「你倒過來看看,你就不會這樣想了」,那這其中暗藏著什麼玄機呢?
  • 蒙娜麗莎的微笑——「藝術的奇蹟」還是「傳播學的魔法」
    今天,每年約有八百萬世界各地的遊客不遠千裡來到巴黎為了一睹蒙娜麗莎的芳容,粉絲遍布全球。她甚至擁有個人郵箱,每年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情書和鮮花。蒙娜麗莎式的微笑,蒙娜麗莎式神秘,不管你懂不懂畫,總能扯上點蒙娜麗莎。當人人都知道《蒙娜麗莎》,人人都可以聊到」蒙娜麗莎「時,就有了這樣的一個疑問:當我們在看《蒙娜麗莎》時,我們在看什麼?
  • 知書偉大的繪畫:蒙娜麗莎的微笑
    框在兩根幾乎看不到的圓柱中,她微笑著、凝視著,目光簡直要穿透你的眼睛,但她交疊的雙臂卻又與你保持了一定距離。通過這幅驚人的圖像,達·文西在被畫者與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心理上的聯繫感,這種肖像畫上的革新,迅速為其他藝術家所採用。
  • 《蒙娜麗莎的微笑》能否帶火NFT
    1911年,《蒙娜麗莎的微笑》失竊,盜竊者瓦爾菲諾將其盜出法國,由佩魯賈交回給義大利,後來幾經交涉,義大利將它交回給了法國,法國立即宣稱這是國寶。如果當時法國要出錢購買,至少需要34億2000萬美元。這還是1911年,到今天2020年,《蒙娜麗莎的微笑》已經沒辦法用金錢衡量價值。
  • 蒙娜麗莎的微笑,達·文西因為什麼賦予它神秘莫測的微笑?
    站在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前,我們都會被畫中女子的微笑深深吸引。畫中蒙娜麗莎嘴角微皺,臉部的微笑似乎剎那而過,卻又能恰好被捕捉到。她的笑,視我們的心情而變化,在我們沉靜時,看她的笑真是清水芙蓉,不由得就會沉醉;若是我們高興時候,在帶點輕浮的意念,再看畫中的笑,又是那麼的冰清玉潔,不由生出莊重之感;又或者我們心情悲寂時候,再看畫中的笑,又有著那麼一絲哀愁與我們產生共鳴,又或者有那麼一份關心在撫慰我們正在抽搐的心……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是這麼神秘莫測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到底是什麼呢?
    達文西是歐洲的天才人物,500年前作出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北現代人類譽為經典,這幅畫仿佛被達文西賦予了靈魂,可以說是古今500年之內的頂級畫作,甚至圍繞著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花還產生了許多的謎團,一幅畫竟然能夠達到遠古瑪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謎的高度,太偉大。
  • 為何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專家:你倒過來看看就懂了
    為何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專家:你倒過來看看就懂了 前言: 世界上有不少的名畫作品,就好比《蒙娜麗莎》,這部作品更是義大利畫家達文西所創作的油畫,光是面積就達到了77×53釐米,畫中描繪的就是一位面帶微笑的女士,這個笑容更是被認定為很是神秘。
  • 蒙娜麗莎的微笑並不是唯一神秘的
    他在這幅畫中技巧性地利用顏色的混搭來迷惑觀眾的視覺,製造出神奇、難以捕捉的微笑。當我們直視作品時,「公主」的嘴角是明顯向下傾斜的。而當我們把目光遊移到作品的其他部位時,也就是正當我們的餘光停留在肖像的嘴部時,「公主」便會露出她神秘的微笑,也因此得名「無法捕捉的微笑」。這種創作技巧叫做暈塗法,在達文西的兩部作品《蒙娜麗莎》和《美麗的公主》中均有運用。
  • 蒙娜麗莎的微笑:原是甲減惹的禍?
    ,畫作主人公蒙娜麗莎典雅恬靜又神秘的微笑一直令世人沉醉著迷。Campbell,通過分析這幅著名肖像中可見的證據,並結合蒙娜麗莎當時的自然歷史背景和飲食模式後指出,蒙娜麗莎異乎尋常而神秘的外表可能是由於其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所致。這項分析於2018年9月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蒙娜麗莎肖像成為醫學分析的主題,這並非第一次。
  • 科學家聲稱揭開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左圖是《蒙娜麗莎》,右圖是《美麗公主》,最新研究顯示,這兩幅作品中都存在神秘微笑,達-芬奇採用「暈塗法」畫法描繪的人物嘴部具有視錯覺效應。
  • 蒙娜麗莎|神秘微笑背後的驚人秘密你知道多少?
    一千個人眼中可以看出一千種《蒙娜麗莎》,每個人的理解都可以不一樣,神奇的微笑,神秘的身世,世人的千裡追尋,只為能看上它一眼。眾所周知,義大利畫家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自從問世以來,就給世人留下了無數懸念。
  • 「蒙娜麗莎」真的一直在微笑?專家:你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想了
    在眾多作品中,有這麼一副「微笑圖」始終經典不衰、發人深思。它就是眾所周知的「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的熱度不僅在國外高居不下,在我國的名氣也不容小覷!蒙娜麗莎的笑會讓人不寒而慄?傳說的魔鬼來自何處?由於蒙娜麗莎過於神秘,很多專家學者對其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求解過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蒙娜麗莎都在端莊優地微笑。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現已被揭開!真相甚是驚人!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肖像上的微笑幾百年來一直是全球藝術界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義大利考古學家日前聲稱找到了「蒙娜麗莎
  •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它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反之,西方的神秘則似乎更充滿了純粹神秘的感覺,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人們雖然不知道這微笑對人類有什麼作用和價值,但是卻總是飛蛾撲火一般去研究它。蒙娜麗莎為何總是在微笑呢?專家們經過反覆研究之後,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把畫像倒過來看,你就不會那麼認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