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暉 永遠的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

2021-02-06 換讀

重溫一遍反映上世紀50年代關於女權和女性解放的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仍然感動。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在事隔60多年後的今天,看到很多年輕女性為了空洞的榮耀和物質,自甘作為消費品在供男人們消費,自動喪失或拋棄著作為一個人,一個女人該有的尋求幸福的的權利和機會,而為之慨嘆。



永遠的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


本文來自李朝暉的投稿

投稿郵箱:jiaohuanyuedu@163.com

故事是以一位出自風氣開放的加州伯克利大學具有前衛的女權思想的女教師凱薩琳(羅伯茨主演)到思想守舊的衛斯理女子學院任教,因打破傳統教學常規,主張獨立意志而與校方、學生產生衝突而展開的。劇中有劇烈的衝突場面,有冷靜的思考,有熱烈的討論,有痛苦與迷惘,有果斷的決絕、自我的警醒和最終的選擇。


電影中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女性的幸福?並且以《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油畫,發掘蒙娜麗莎微笑背後真正的內心。什麼是女性的幸福?這是一個太陳舊太古老的話題,它也早有著成套的理論老套的答案。而且,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狹隘的問題。




幸福沒有標準答案。正如影片中,凱薩琳在課堂上展示那幅如同屍體一樣的畫作,在討論如何欣賞這幅畫時,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審美標準。觀者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去評判它。當然,由於各人的生活背景、人生經歷、文化素養、思維方式的不同,一幅畫可以有很多種評判結果。只是個人感受而已,是藝術?是垃圾?不必爭執。


關於女性,波伏娃(詩人)說過一句「性別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的。」在這個世界上,男人和女人共同組成了人類世界,哪裡有什麼必要把這兩個性別對立起來呢?我想應是互為補充互為關聯的。有的,應是相互尊重,攜手創造。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又譯做西蒙·波娃,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讓-保羅·薩特的終身伴侶,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


在這個時代,不必刻意地為了解放一個性別而去和另一個性別對立,更不可崇拜男性而倒退到男尊女卑的舊的落後狀態。不必相爭,世上從沒有完全的平等,從沒有相齊的兩座山峰,從沒有一樣明亮的兩個太陽,任何兩者之間,總會有光彩相對突出的一方和略遜的一方。


這有問題嗎?力圖追求一摸一樣的東西,是一種幼稚的思想和行為。男性與女性的和諧共存,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而女人,如同不同的花朵,如富貴的、典雅的、超然的、樸素的、嬌憨的、平淡的、凡俗的,只是為著絢爛這個世界,充盈自己的生命,盡力把自己開好就是。可以結果,可以不結果,你自己選擇,都沒有關係,更無可指責。


「我們終難明白女人,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傾聽她們的低語,尊重她們的選擇」(女性心理學家霍爾奈)。所以,女人,需要理解,再去愛,然後才會獲得幸福,獲得愛。人與人之間,亦如是。


如果你想成為美好,你就會選擇美好,無關乎性別。那麼你就會選擇一個崇尚美好的人,就會選擇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的婚姻。權力,財富會給人暫時的滿足,但縱然擁在手中也會轉瞬即逝,不會給人安定。虛榮從來和幸福無關。


一個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真誠敦厚的情感的人,在獲得了一直追逐著的所謂的財富和虛誕的地位後,很難說內心還存有多少真正的幸福感和快樂感,怕是在追逐浮華的過程中,因種種內傷而早已消磨殆盡了吧?


微笑,是最美好的最哲學的狀態,我想,也是一種最智慧的狀態。既不狂喜,亦不決絕,而是如同水流,緩緩而行。因為深而顯安詳與沉靜,如大海的深處;因為重而顯緩慢與從容,如大地的無言。在人們動態的生活狀態下,生活也不可能永遠微笑,微笑不可能長久,只是一剎,但人們卻希望它是永恆。


所以,羅浮宮牆壁上懸掛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多少年來,多少人在解讀,多少人在慨嘆,又有多少人在匪夷所思地猜測,在肆意無由地想像。




其實,我想,達▪芬奇在很大程度上一定在傳達一種美,一種女性的恬靜溫柔之美,和把這種美永恆保留下來的一種美好願望。這種美就是一種平靜的生活之美,人們所追求的一種優雅的、安定的、溫情的、浪漫的、具有藝術氣息和人性美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所以,你不必迎合誰,不必迎合任何人,你喜歡什麼樣,就做什麼樣吧,只要那個樣子是你感到幸福的,是美好的,只要是出自自己的內心。


就像影片中凱薩琳因為誓不接受衛斯理女子學院苛刻保守的教規而決絕放棄該校的教職一樣;或是如瓊所說「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並不是愚蠢的行為……主婦們沒有內涵,沒有才智,缺乏情趣,而這正是我想做的」,並為此,放棄了耶魯大學法學院的學習機會一樣;或是如鄧斯特主演的女學生果斷結束了自己的無愛婚姻一樣。


「女性真正的獨立解放,不在於擁有怎樣的社會地位,更不在於特裡獨行的處世態度和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而在於是否擁有不受外界眼光碟機使而獨立選擇人生的能力。」


讓我們微笑吧,以美好的姿態!







-END-



換 讀

公眾號:jiaohuanyuedu

王小安 出品 微信號:anny4729

微博 @王小安_換讀


換讀接受書評、影評、散文、隨筆、遊記投稿(暫無稿費)

投稿郵箱 jiaohuanyuedu@163.com

相關焦點

  • 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未解之謎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蒙娜麗莎微笑之謎。說起蒙娜麗莎這幅畫,我想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這幅畫是羅浮宮的鎮宮之寶,也是當時最珍貴的畫作,沒有之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畫普通平民的油畫,也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品。
  • 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高清欣賞
    【作品介紹】蒙娜麗莎的微笑
  • 微笑的蒙娜麗莎,隱藏著什麼秘密?
    有趣的是,在2012年的時候,一家名叫「蒙娜麗莎基金會」的非盈利慈善組織宣布,其實《蒙娜麗莎》還有一個年輕版——《艾爾沃斯·蒙娜麗莎》。 達文西和蒙娜麗莎對比圖 二、神秘莫測的微笑 《蒙娜麗莎》又被稱為「神秘的微笑」,原因在於嘴角上那抹若有若無的微笑,讓人們爭論這位美麗的夫人
  • 蒙娜麗莎的微笑,達·文西因為什麼賦予它神秘莫測的微笑?
    站在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前,我們都會被畫中女子的微笑深深吸引。畫中蒙娜麗莎嘴角微皺,臉部的微笑似乎剎那而過,卻又能恰好被捕捉到。她的笑,視我們的心情而變化,在我們沉靜時,看她的笑真是清水芙蓉,不由得就會沉醉;若是我們高興時候,在帶點輕浮的意念,再看畫中的笑,又是那麼的冰清玉潔,不由生出莊重之感;又或者我們心情悲寂時候,再看畫中的笑,又有著那麼一絲哀愁與我們產生共鳴,又或者有那麼一份關心在撫慰我們正在抽搐的心……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是這麼神秘莫測
  •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生命的微笑——冷軍作品解讀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生命的微笑  ——冷軍作品解讀  ⊙見習記者 李虎 ○編輯 陳羽  在看似漫無邊際的美學世界中,雖然對於「美
  • 《蒙娜麗莎的微笑》能否帶火NFT
    1911年,《蒙娜麗莎的微笑》失竊,盜竊者瓦爾菲諾將其盜出法國,由佩魯賈交回給義大利,後來幾經交涉,義大利將它交回給了法國,法國立即宣稱這是國寶。如果當時法國要出錢購買,至少需要34億2000萬美元。這還是1911年,到今天2020年,《蒙娜麗莎的微笑》已經沒辦法用金錢衡量價值。
  • 憶你,以蒙娜麗莎的微笑
    家喻戶曉的《蒙娜麗莎》,不過是你施展創造力的冰山一角。憶你,以何?以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神秘:500年來你的盛名一次次被喚起,我們卻依舊未讀懂你。一併自勉:如果有人曾站在智慧的頂端,那麼我們能做到的——也絕對不止今天這樣。即將迎來達·文西逝世500周年紀念日,讀天才,致敬天才!
  • 巨作《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那些秘密
    好了,如意吉祥完了之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蒙娜麗莎的微笑》背後的秘密。《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達文西的作品,相信大家聽說過。此幅畫是達·文西的經典畫作,很多人對達·文西的印象僅僅是個藝術家,其實不然,他在至少十四個領域都有非常高的造詣,因此他也被認為智商高於愛因斯坦和牛頓,因為他涉及的領域不但多,而且取得的成就都很好。
  • 蒙娜麗莎的微笑並不是唯一神秘的
    他在這幅畫中技巧性地利用顏色的混搭來迷惑觀眾的視覺,製造出神奇、難以捕捉的微笑。當我們直視作品時,「公主」的嘴角是明顯向下傾斜的。而當我們把目光遊移到作品的其他部位時,也就是正當我們的餘光停留在肖像的嘴部時,「公主」便會露出她神秘的微笑,也因此得名「無法捕捉的微笑」。這種創作技巧叫做暈塗法,在達文西的兩部作品《蒙娜麗莎》和《美麗的公主》中均有運用。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種種讓人難以釋懷的猜測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一直讓世人津津樂道,但是500年以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莫衷一是。
  •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專家: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蒙娜麗莎是英文「Mona Lisa」音譯,出自於達·文西去世31年後,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理論家喬爾喬·瓦薩裡編寫的《藝園名人傳》。在這幅畫中,最出名的無疑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五百年來,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給人不同的感覺,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到底是什麼呢?
    達文西是歐洲的天才人物,500年前作出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北現代人類譽為經典,這幅畫仿佛被達文西賦予了靈魂,可以說是古今500年之內的頂級畫作,甚至圍繞著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花還產生了許多的謎團,一幅畫竟然能夠達到遠古瑪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謎的高度,太偉大。
  • 科學家聲稱揭開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左圖是《蒙娜麗莎》,右圖是《美麗公主》,最新研究顯示,這兩幅作品中都存在神秘微笑,達-芬奇採用「暈塗法」畫法描繪的人物嘴部具有視錯覺效應。
  • 蒙娜麗莎的微笑:原是甲減惹的禍?
    ,畫作主人公蒙娜麗莎典雅恬靜又神秘的微笑一直令世人沉醉著迷。Campbell,通過分析這幅著名肖像中可見的證據,並結合蒙娜麗莎當時的自然歷史背景和飲食模式後指出,蒙娜麗莎異乎尋常而神秘的外表可能是由於其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所致。這項分析於2018年9月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蒙娜麗莎肖像成為醫學分析的主題,這並非第一次。
  • 為何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專家:你倒過來看看就懂了
    為何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專家:你倒過來看看就懂了 前言: 世界上有不少的名畫作品,就好比《蒙娜麗莎》,這部作品更是義大利畫家達文西所創作的油畫,光是面積就達到了77×53釐米,畫中描繪的就是一位面帶微笑的女士,這個笑容更是被認定為很是神秘。
  • 外星人大祭司的秘密竟藏在《蒙娜麗莎》的微笑裡?
    在世界上就這樣一副神秘的畫,她詭異的微笑困擾了人們長達500年之久,這就是出自達文西之手的《蒙娜麗莎》。關於《蒙娜麗莎?畫中的秘密,科學家們至今都沒有揭開。美國業餘畫家,羅恩在觀察了《蒙娜麗莎》後,發現油畫的背後隱藏著一系列動物頭像,分別為獅子、猿猴、水牛和蛇。第四,蒙娜麗莎眼中的密碼。科學家把畫作放大四十倍後,在《蒙娜麗莎》右眼放大40倍後發現LV字母,很明顯,這是達·文西姓名的縮寫。
  • 知書偉大的繪畫:蒙娜麗莎的微笑
    框在兩根幾乎看不到的圓柱中,她微笑著、凝視著,目光簡直要穿透你的眼睛,但她交疊的雙臂卻又與你保持了一定距離。通過這幅驚人的圖像,達·文西在被畫者與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心理上的聯繫感,這種肖像畫上的革新,迅速為其他藝術家所採用。
  • 蒙娜麗莎的微笑——「藝術的奇蹟」還是「傳播學的魔法」
    今天,每年約有八百萬世界各地的遊客不遠千裡來到巴黎為了一睹蒙娜麗莎的芳容,粉絲遍布全球。她甚至擁有個人郵箱,每年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情書和鮮花。蒙娜麗莎式的微笑,蒙娜麗莎式神秘,不管你懂不懂畫,總能扯上點蒙娜麗莎。當人人都知道《蒙娜麗莎》,人人都可以聊到」蒙娜麗莎「時,就有了這樣的一個疑問:當我們在看《蒙娜麗莎》時,我們在看什麼?
  • 蒙娜麗莎的微笑|電影
    影片有個很美的名字:《蒙娜麗莎的微笑》。該片反映了女性追求意識的覺醒。1953年,一位藝術史女教師Katherine watson來到美國著名的衛斯理女子學校任教,她在教學過程中富於創新,不僅把加州開放的思想通過藝術傳播給學生,並教會她的學生獨立思考,追求自我。最終,她因不願向衛斯理學校妥協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而辭職,但這一年來,她的學生早就在她的影響下找到自我。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 達文西蒙娜麗莎有什麼秘密
    對《蒙娜麗莎》原型的身份,各界眾說紛紜,不過麗莎?蓋拉爾迪尼即為「蒙娜麗莎」的說法得到普遍認同。  最近的研究表明,2012年公開亮相的畫作《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同樣出自達·文西,而且其創作時間遠遠早於《蒙娜麗莎》。被認為是年輕版《蒙娜麗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