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之光,資本市場收割機,刷鍋水屆卡麗熙,美股騷操作王,優惠券印表機,咖啡因散播者,知名牛奶糖漿銷售企業。被知名大v奶了一年,在前幾天終於自爆了,我的銷售額都是假的,我騙了大家,但是我請大家喝咖啡是真的。
說起瑞幸咖啡就不得不說起星巴克,千億市值,咖啡屆的扛把子。資本市場都是要有一個好的故事才能夠吸引人的,比如下周回國賈躍亭的造夢計劃,比如羅老師收購蘋果,有了故事才好收割。
這個時候有位大佬出現了,神州租車的大佬錢治亞某天去星巴克喝咖啡,結果排了很久的隊伍,看著大家臉上帶著美好的笑容,各個談著幾千萬的生意,她覺得自己可以打造中國版的星巴克。畢竟中國人喝咖啡的比例連百分之3都不到,而在美國18歲以上喝咖啡的人群達到54%,你說這個比例有多大,是不是一個巨大的餐飲市場。
二話不說,拉上自己人,先砸個幾個小目標請全國人民喝咖啡,把消費習慣養成,中國人喝咖啡,不需要那麼貴,我要的就是簡單便宜好喝。故事講了兩年,也上市了,也算成功了,也突然爆雷了。
我們今天也不講它怎麼運作成功的,就講講它如果一開始做小鹿茶會有什麼不一樣?
一:咖啡這個品類雖然頭部品牌少,但是競爭卻一點都不少。
我們不管喝不喝咖啡的應該都知道星巴克,不懂咖啡有需求的去星巴克,有點追求小資的去自創品牌喝。絕大多數喝咖啡你用錢去砸,1.8折券,可能讓我去購買,但是復購卻是大問題。因為你一直補貼一直虧錢,一直虧錢你就不能一直補貼。但是我不喝咖啡的還是不喝,喝咖啡的看價格。
假設是來做小鹿茶,開局免費送,只要9.9你就能喝到張震、湯唯、劉昊然代言的高級好奶茶。是你,你喝不喝。
那消費者選擇一杯奶茶的理由是什麼?好喝、顏值高、品牌、容易購買等等一些,那最主要的是什麼,首先得讓他知道,其次是別人喝好喝我也買。說來說去就是顧客知道然後好喝。
小鹿茶具備這個特點嗎?其實我沒喝過小鹿茶,但是我喝過瑞幸咖啡裡的冰系列,口感完全是可以的。
再反過來說知名度,喝咖啡的人群和喝奶茶的人群大致相同,但是喝奶茶的卻絕大多數不喝咖啡,或者說一年喝一次,免費喝都不願意下載app。這是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本身對苦的東西牴觸,然後對這種陌生東西本來就不敢興趣,就算瑞幸咖啡如今的知名度,知道它的和喝它的完全不成比例。
但是奶茶不一樣,就算我18線小縣城的七大姑八大姨們,也是一樣喝奶茶的,而且打牌還去奶茶店打呢!可惜今年疫情不能如願。
所以說,奶茶的知名度轉化率與咖啡知名度的轉化率完全不一樣。
用那句著名的名言,我知道我花在廣告上的錢有一半被浪費了,卻不知道哪一半。但是你花在瑞幸咖啡的錢可能有百分之九十浪費了,其他百分之十還不是你的忠實顧客。相當於都浪費了,故事講不下去。
奶茶的轉化率那是很高的,比如外賣上,基本上你如果是瑞幸咖啡的這種知名度,加上各種補貼,咱不說達到蜜雪冰城的價格,就是達到喜茶子品牌喜小茶的價格,每天自然流量就有100單左右,再加上返券活動,復購率也是非常高的,據美團統計,奶茶復購率在百分之30左右,基本上喜歡喝奶茶的一個禮拜會點2-3次。你覺得這個是多麼一個可觀的數據,這個故事不好講嗎?
一但當主營業務可以講的通故事的時候,其他一切都好講了。目前中國茶葉還沒有出名的品牌,18年火的無非是小罐茶,一樣靠鋪天蓋地的廣告起家,走的是高端路線;去年火的應該是竹葉青了,主打平民路線。如果說當初打的第一炮是小鹿茶,全國有了5000家門店,絕對是可以打造茶山茶廠一條龍供應鏈的。目前喜茶奈雪都有各自合作的工廠和自由的茶山。
小鹿茶一打出去,中國第一家茶飲上市品牌,然後憑藉資本圈錢來圈山,打造中國第一茶山上市品牌不是更好嗎?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從絲綢之路開始與世界的交易之路,隨著2020年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將小鹿茶茶葉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這個故事是不是更好講一些。
怎麼感覺這是瑞幸咖啡目前拯救自己的另外一條道路呢?比什麼無人售賣好講故事多了,茶山起碼是沉澱資本,還是一隻會生蛋的雞,會計做帳也更好做了。
二:咖啡靠流量走不起來,而奶茶不一樣。
咖啡其實中國也有目前瑞幸咖啡的模式,連咖啡,每天送券,培養你喝咖啡的習慣。但是咖啡本身走的就不是流量市場,星巴克咖啡18年的財務報表都顯示,開店不賺錢,主要靠品牌授權和咖啡原材料以及周邊產品來賺錢的。你說你瑞幸咖啡來走流量入口,自己開店,用的原材料還好,怎麼走贏市場,就算你現在有5000家門店,還不是一樣得靠茶飲品、輕食、歐包這些來提高客單價。
如果說你有5000家奶茶店,而且是大多數是外賣店,少部分是大店模式的話,恭喜你,你擊敗了市場絕大多數奶茶店。開始的時候我說過絕大多數咖啡店不賺錢,但是你其實沒有想過,像喜茶奈雪這種大店,其實它的利潤也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來講,奈雪一個店如果是大店自己做歐包,得配70人;如果是配送歐包的話也得25人了,基本人工費就得10萬-30萬了,再加上人工,5-10萬,你覺得這個需要多少營業額才能夠支撐。奶茶說是85%的毛利潤,但是奈雪可不是小品牌,隨便用原材料,基本上也就65%的,歐包就不知道了。前兩天喜茶漲價,就有人評論賣這麼貴還敢漲價,說奶茶成本一兩毛,你怕是沒有自己買過牛奶哦!你怕是沒有自己買過水果哦!你以為都是水啊!水加冰的成本都快有了,怕是直接喝哦!
所以有的時候就怕外行不了解還亂來,都來做奶茶,都被坑。
而像瑞幸咖啡這種主打外賣模式,小店模式,才是適合奶茶這個行業,多半靠自動化,1-2個員工操作,標準化出品,口感穩定,復購率高,成本還降下來了。大有作為的模式,走在行業的前端。
現在奶茶店配備的各種設備也是如此。不是還出了奶蓋機,半自動奶茶機,半自動水果機,都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要不是有些操作的時候衛生不過關,早就普及了,不過隨著少部分的應用和研發,早晚會實現和普及的。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