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臺,「囤房者」全部消失?2020年的房價走勢或許是出人意料的!
就在大家都在為下一年做準備的時候,2021年的樓市又一次被潑了一盆「冷水」,這直接讓2021年的樓市像現在一樣冷。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集中管理房地產貸款制度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
不動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制度覆蓋面、管理要求和調整機制。從資產規模、機構類型等方面考慮,分兩個上限:一是房地產貸款餘額所佔比重,二是個人住房貸款餘額所佔比重,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定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異化調節機制。
實際上可以看出這個新規定實際上與「三條紅線」的新規定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限制了房地產業的融資規模。
3條紅線是針對房企負債率設置的3條規定,如果某一家房企不符合其中的一條規定,則房企的年有息負債增長率不得超過10%;如果某一家房企不符合其中的兩條規定,則房企年有息負債增長率不得超過5%;如果某一家房企不符合三條規定,則房企的年有息負債增長率不得超過5%。最終,即使是完全符合房企「三條紅線」的新規,那麼房企的有息債務年增長率也不能超過15%。可見,在「三條紅線」下,無論是房企未來發展和擴張的速度,還是房地產業發展和擴張的速度,都受到限制,增速都不會超過15%。
而且這次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實際上也是為了限制銀行機構的房貸規模,以及對房地產貸款規模設定比例上限。過渡時期是在已超過提高比例的機構中,建立地區差異化調節機制。因此目前「三條紅線」的出臺,給目前房企降低負債率帶來了壓力,3年過渡期後開始限制不合規房企融資規模。目前中央銀行和銀監會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就是要限制銀行等金融機構向房地產業和個人住房貸款發放的規模。目前,兩大「強強聯合」,是針對當前樓市金融的雙重調控,對於房企而言,2021年的金融環境非常糟糕。
房屋價格的不斷上漲並非完全是泡沫,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持房屋價格的上漲,其中包括來自房地產企業的資金,來自購房者的資金,來自棚改貨幣化安置的資金,這些資金中的大部分來自金融機構的融資貸款,而且棚改貨幣化安置的資金也來自銀行貸款。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要求,到2020年底前完成最後一批棚戶改造和拆遷項目,即以後房地產市場將失去大量資金流入。而且如今房企資金和購房者資金都被這條新規設定了比例上限,購房者的網貸等違規資金流入也受到銀監會的監管,房企融資也是如此,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央行已開始對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行為進行查處。
所以,從以上可以看出,從2021年開始,無論是從房企方面還是從購房者方面,現在已經很難再有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隨著大量資金流入減少,房地產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問題將在2021年加劇。整個2020年,房企都面臨著資金鍊緊張的問題,而由於調控政策不斷收緊以及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導致房企資金鍊緊張的問題在2020年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尤其在「三條紅線」新規出臺後,房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就無從談起了,因為採用借新還舊的融資方式雖然可以解決暫時的資金壓力,但治標不治本,依然會不斷提高負債率。
而且在「三條紅線」的壓力下,目前房企都存在著很大的降低負債率的壓力。據華泰證券調查統計,全國前30名房企中,僅有招商蛇口、華潤置地、中海地產、保利地產、金地集團等5家房企符合上述「三條紅線」的要求,其餘25家房企中,9家完全不符合這些要求,其中不乏少數龍頭企業。因此,目前國內大多數房企面臨的債務削減壓力尤其巨大,尤其是在2021年,央行提出的3年緩衝期的第一年,尤其是在央行近期擴大「三條紅線」試點範圍之後,如今未納入試點的房企壓力也已十分巨大。這幾家房企未來應對後被納入「三條紅線」試點範圍,甚至應對「三條紅線」全面落實的情況下,房企在2021年很有可能會繼續加大降價促銷力度。
另一面因為房企在2020年首次公開推出降價促銷,讓許多人意識到原來房價也能降,並非永遠都能漲。再者,如今國家對房地產業的持續調控和「房住不炒」逐漸深入人心,以及住房資源的過剩,許多炒房客也失去了對房價的信心,看不到房價再次上漲的希望。於是如今許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出現了大規模的房產拋售現象,導致二手房市場二手房房源大量增加,而且還在持續增長。這種現象直接導致了目前的二手房市場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現象,二手房市場因此進入了購房市場。許多房主為了儘快出售手中的房子,不得不降價以引起購房者的關注。
因此,即使現在的二手房價格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但由於二手房的成交價格隨著二手房的不斷上漲而逐漸下降,現在二手房的成交空間也在逐漸變大。而且二手房價格的下降,必然會衝擊新房市場,尤其是現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死守著不降價,隨著二手房價格的下降,這些城市的房價也可能再也支撐不住了。而且由於炒房客對未來房價不樂觀,不斷拋售房屋,未來「囤房者」可能會完全消失。
和那些經濟不發達,資源萎縮,人口減少的中小型城市一樣,這裡的房價已經很高,與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差距。為何房價還能死灰復燃甚至繼續上漲,一方面是因為棚戶改貨幣化安置政策的影響,一方面是因為開發商和二手房業主都死撐著不降價。如今二手房價格開始下降,新房價格自然也隨之下降。當這些城市的房價一跌再跌,可能就是一波接著一波,而且受央行、銀監會和住建部這兩條新規的影響,這些城市在2021年的房價走勢很可能會出人意料。作者認為,像這些沒有經濟、產業、人口支撐的城市,其房價最終會慢慢地「鶴崗化」。
摘要:2021年一開年,中央銀行和銀監會就給房地產市場潑了一盆「冷水」,這也可以看出目前國家對房地產業的調控決心,對整個房地產業進行全方位的調控,讓房價慢慢回到一個合理的水平,房地產業也能健康穩定地發展。因此,大家不必再擔心房價會繼續上漲,可以安心地努力工作,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時候,可以選擇買房,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