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調查表明,在 2002 年平均每個法國人每天消耗 108g 的動物脂肪,而美國人消耗只 72 g。
法國人食用的黃油是美國人的4倍,食用的豬肉是美國人的3倍,食用的奶酪是美國人的1.6倍。
法國人每天消耗的總脂肪(171g)僅僅比美國人多一點點(157g),但是法國人消耗的主要是飽和脂肪,而美國人主要吃的是植物油。所以理論上來講,法國人的飲食習慣相對美國人來說比較不健康。
但是,根據英國心臟基金會在 1999 年的數據,每 10 萬 35-74 歲的美國男性中冠心病死亡的人數是 115 人,而同樣的人群中法國只有 83 人死於冠心病。
為什麼法國人吃了這麼多的高脂肪食物,但是法國人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反而更少呢?
按理來說,法國人那種又貪舒服又貪吃的生活方式,本來應該出產大量的胖子才對啊,但是在發達國家中,法國國民的肥胖比例恰恰是最低的。
甚至於在法國的地中海沿岸飲食習慣的人比法國東北部的平均壽命還要長 10 年。
現在醫學界普遍接受的解釋是:這是因為法國人吃飯慢,慢可以讓人產生飽感,自然就可以吃的少一點。
二戰之前法國人平均每餐進食的時間是八十五分鐘,一個半小時啊,現在已經減少了一半,但是還是比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國民要慢的多。
尤其是法國的上層社會,比如我們熟悉的法餐,一餐飯吃下來三四個鐘頭,按照中國人的效率習慣,那絕對已經是要急死人的節奏了。
其實除了吃飯慢,從他們吃的食物也可以看出來。
從法國代表的地中海飲食看,其特點就是大量攝入水果,蔬菜,穀物,香草和橄欖油;適量攝入奶製品,雞蛋和葡萄酒;少量攝入魚和肉類。
有許多研究證明,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降低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的風險,還能提高受孕和輔助受孕的機會。
這就導致了法國人整體看起來確實比美國人瘦,儘管法國人的肥胖及超重比例不斷增加,也只有美國人的一半左右。
特別是在地中海區域,每 10 萬人中只有 38 人有心肌梗塞的案例,而在英美兩國,這個數字是 315 人。
當然,還少不了法國人愛喝的紅酒。
白藜蘆醇是人們在紅葡萄酒和一些食物中發現的一種抗氧化劑。
人們一般把它作為延緩衰老,對抗癌症,肥胖,心臟疾病和糖尿病的一種很好的物質。
除了白藜蘆醇,當然紅葡萄酒中富含的氧化劑當然少不了單寧的存在。
在紅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釋放了大量的單寧到葡萄酒中。紅葡萄酒的陳年能力強,絕大部分因素要歸功於單寧。
1991 年 11 月 17 日,醫學研究者 Serge Renaud 在美國 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臺的《60 分鐘》欄目宣布了他的研究結果:
儘管法國人攝入了大量的飽和脂肪,但是由於法國人每天飲用適量的紅酒(1 到 3 杯)使得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美國人低了 3.5 倍。
此聲明一出,對北美和亞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促使許多國際科學機構對這個話題展開了更多的研究。
這個研究報告也推動了法國葡萄酒的出口,直接引起了美國人搶購紅酒的空前高潮,法國向美國出口葡萄酒的數量翻了 4 倍。
最後的話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其實在這些現象背後,我們深究其原因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比如我們會認為法國人用餐時間長,也可以認為他們吃的份量少,甚至可以認為他們是愛喝紅酒。
但不管如何,當我們開始用心的去揣摩一種現象背後的故事時,我們就是在成長了。
今天是持續寫作第 74/100 天。
今天是 2020 倒數第 27 天。
如果你有想交流的話題,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