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一個人在而立之年「立」的都是什麼

2021-01-11 文史撰家

村上春樹開始寫作的時候,差一歲就滿30歲。古人云三十而立,這個「立」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說三十而立是要成家立業,有人說三十而立是指懂得人情世故。總之眾說紛紜,而我們或許也可以從村上春樹身上尋找答案。

看見自己

村上春樹寫作之前,和普通日本青年沒什麼差別,但卻又顯的那麼另類。他高中時和很多同學一樣,抽菸,逃課,早戀,總之就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但是與此同時,他又喜歡著文字,並且還在翻譯著美國的驚悚小說,這讓他站在普通人群中,不再那麼「渺小」而被一眼發現。大學的時候讀的是旱稻田大學文學部演劇科,沒讀多久又休學去結婚。後來他一邊打零工,一邊借貸,終於經營起了一家小酒吧。

渾渾噩噩的日子過去,村上春樹29歲那年,忽然就明白了自己。無論高中時期的喜愛文字,還是大學時的專業,原來自己最享受的,還是在文字的海洋中暢遊。從那時起,村上春樹才找回迷茫的自己,和以前的墮落說再見。村上春樹開始變得自律起來,並且喜歡上了奔跑,一跑就是30年。所以三十而立,或許就是先要找回自己吧。

看見夢想

當作家之前,村上春樹換過很多份工作。無論是哪種,都像行屍走肉一樣,找不到努力的意義,也失去了奮鬥的方向。即便有了自己的小酒吧之後,他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上心。這才會在某一天突然萌生了寫作的想法。三十而立,夢想是一定要有的。不怕夢想難實現,就怕沒有。村上春樹的這個夢想,對於當時的他也是顯得不可思議。不過後來他做到了,他成為了在日本乃至在世界都有名氣的作家。

所以作為老生常談的話題,夢想還是要有的。而立之時,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嶺,有夢想以及對現實和夢想的差距認知,決定了之後人生的不同走向,在這個重要的年齡階段如若還不能幡然醒悟,那麼很有可能會一事無成。

貼近現實,承擔責任

無論是自己的夢想,還是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都不可能脫離現實獨立存在。作家也是如此,例如青年作家蔣方舟,她小的時候家裡沒錢,她也總是穿的姐姐們的舊衣服。後來她成名之後,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不停地上綜藝,每上一次,就意味著家裡又可以多一件家具。雖然上綜藝和成為作家的夢想相差甚遠,但是她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後來她也學會了分隔自己,面對夢想,堅持不懈,面對生活,也會盡力遷就。

村上春樹為了安心寫作,也曾將他的酒吧轉讓出去,嘲笑和質疑也不能打斷他,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潛心習作良久,處女作《且聽風吟》讓村上從此一舉成名。最近的村上春樹承認了南京大屠殺的事實,雖然在國內不被很多人理解,但是在讀者看來,這正是一個良心作家,和平愛好者承擔責任的體現。

因此夢想和現實之間的節點,就是三十而立之時應該找到的。怎麼才能不負夢想的同時安頓好現實,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相關焦點

  • 新手如何開啟寫作,村上春樹總結的4條,你學會了也是一個咖
    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刺殺騎士團長》、《1Q84》如今功成名就的村上春樹,曾經卻是個讓人頭痛不已的不良少年。村上春樹小時候整日混日子逃課。第一次高考落榜,復讀一年才考上大學。結果花了7年才大學畢業,29歲一無所獲,還負債纍纍。判若兩人,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 T恤狂人 · 村上春樹
    我想想還有什麼。不過無論如何,過去的哈納雷絕對是個能讓人超級放鬆的地方,是個無可比擬的非常迷人的小鎮。在海邊隨便找個地方躺下一邊發呆一邊看看雲看看海,就算看上一整天都不會厭煩。就連那裡的夕陽都充滿了華麗絢爛的味道。當然也能看到拿著尤克裡裡的傢伙們聚集在海邊,對著夕陽悠閒唱歌的光景。不過現在,也許那地方已經變了味道吧。
  • 陪跑諾貝爾獎第15年,71歲的村上春樹:我很好,吃瓜群眾莫操心
    作家周嘉寧,回憶青春:「一本《挪威的森林》被翻了很多遍,姑娘們都願意像綠子一樣穿短褲,晃蕩著兩條細腿,並且死死記住綠子與渡邊的對話:『喜歡我喜歡到什麼程度?』『整個世界森林裡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黃油。』」村上春樹已經變成一種「青春」符號,是大家記憶的一部分。
  • 身為村上春樹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村上春樹閱讀熱是從這裡開始的。日本學者藤井省三曾在《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一書中,引用了一位上海女作家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的小說,裡面描寫了一位年輕的上海「摩登」女性,依照村上春樹書中所寫,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營造出一個「村上世界」。這個時候正是中國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開始,上海的年輕人率先在傳統社會的裂縫中,窺探並實踐著一種外來的新生活,村上春樹的書籍為這種生活提供著「指南」。
  • 關於村上春樹的一點碎碎念
    今天想寫一寫村上春樹,上學的時候曾經一度痴迷他的小說,雖說那時並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吸引了我,現在想來應該是作品本身的魅力。那時看的最多的基本是他的長篇,《挪威的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尋羊冒險記》等等,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喜歡上了他的短篇,還有一些隨筆,雜文集,也是通過這些才開始漸漸地了解了小說之外的村上春樹這個人。
  • 如何閱讀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嚴肅認真又溫柔暖心的大叔。如何閱讀村上春樹呢?有書評家認為,可以先讀些他的短篇熱熱身,比如《袋鼠佳日》、《困》、《計程車上的吸血鬼》以及整本《夜半蜘蛛猴》。然後呢,建議讀他的早期四部曲《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舞舞舞》。
  • 村上春樹十部作品十句名言,是他人生寫照,句句深刻,默默收藏!
    村上春樹一直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從2019年至今,10年被看作奪冠熱門,但結果事與願違。村上春樹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29歲開始寫作,《且聽風吟》是他的處女作,憑藉這部作品,就獲得了日本群像新人獎。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村上春樹1949年出生在日本京都,少年時平平無奇,。上高中後痴迷歷史,開始涉獵英文著作。像那個時代的許多日本少年一樣,村上聽著英文歌、看著英文書進了大學。    1968年,村上入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戲劇專業的時候,正趕上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一代憤怒青年挑戰日本戰後體制,混亂的價值觀和純潔的理想交錯在一起。村上本人以及他日後的寫作不可能不受60年代氣氛的影響。
  •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 2020-12-05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村上春樹經典語錄大全 每一句都值得收藏
    度假山莊是怎樣一個勞什子,「投資」又意味什麼,中田無法理解,如此說來,就連「借款」這一行為的含義都稀裡糊塗。中田生活在極其有限的語彙中 ——村上春樹 《海邊的卡夫卡》  76. 但我那時還不懂,不懂自己可能遲早要傷害一個人,給她以無法癒合的重創。在某種情況下,一個人的存在本身就要傷害另一個人。 ——村上春樹 《國境以南太陽以西》  77.
  • 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上熱搜:直言要寫到90歲
    該獎項揭曉之後,村上春樹粉絲再度失望,為此「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登上了微博熱搜。村上春樹本人在一檔節目中表示,自己要繼續努力寫作到90歲。據報導,村上春樹作為日本當代作家,早在2006年就有輿論猜測村上春樹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村上春樹:一個故事大王和半個通靈者
    《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1992)脫胎於《奇鳥行狀錄》(1995)定稿前被刪除的三章內容,村上春樹在此三章基礎上旁逸斜出了這個長篇 。這是村上春樹當時在寫實和寫虛兩個方向平衡(調配,混合)得最好的長篇。
  • 閱讀要點和閱讀感悟,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黃色的一隻小貓咪眼睛黑洞洞而神秘兮兮地好像在眺望著什麼。(小貓咪對村上春樹有特別的回憶。過去他們一起取過暖。瞬間改變了我對寵物的以往的膚淺而偏面的看法。)小貓咪是站在一片鬱鬱蔥蔥的仙人掌前面的。更加重要的是這本書也確實是我的及時雨,此階段我有一種要自己寫作的衝動和勇氣。村上的創作經驗真是我的及時雨。他的文章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不能說百分百的要全盤接收吧,但我敢說90%的文字極其有意義。參考價值可觀,當然實際運用肯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才能來一一實踐。村上春樹好謙虛低調而又特別有闖勁兒。他的自我,自我認可、自我分析、自我世界都令我信服和敬佩。文學也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
  • 解密村上春樹,風靡全世界的奧秘
    《村上春樹和我》這本書裡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翻譯技巧的探討,以及種種逸聞趣事。
  •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都太健康了,到了晚年多少有點無聊
    漫長的寫作生涯如同跑馬拉松,在後半程要想不掉隊,需要充沛的體力和強大的意志。村上春樹無疑是晚年作家中的佼佼者。60歲的時候,他出版了三卷本的《1Q84》,成為其寫作生涯的又一高峰。此後,他仍舊保持著兩三年出版一本新書的速度,長篇、短篇、隨筆、對話錄,各種文類一應俱全。
  • 傑伊魯賓:來自村上春樹的電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村上春樹和我》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翻譯技巧的探討。以下為本書選文。
  • 村上春樹4月發新書:事關父親和童年,附閱讀村上春樹節奏指導
    距離《刺殺騎士團長》(2017)已隔3年,村上春樹依舊按照老節奏,在下一部長篇中插入一個短篇或隨筆。在以往的寫作中,小說和隨筆給予人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形象。小說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我行我素,保持距離,而隨筆則娓娓道來,春風吹物,幽默頻發。一個是孤獨浪子,一個是鄰家大叔,這兩種形象共同構成了村上春樹文學作品筆下的整體形象。
  • 村上春樹:72歲,身高五尺七寸,有恐高症,愛打麻將,祖父是和尚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和託尼·莫裡森都在那兒,我緊張極了,什麼都吃不下!瑪麗莫裡斯也在坐,她人特別好,和我年紀差不多,我們可以說成了朋友。但是在日本,我一個作家朋友也沒有,因為我就是想保持……距離。」村上春樹 《棄貓》村上春樹的父親村上千秋,幼年開始接受僧侶教育,一度因為家貧,被父親寄養於別處。成年後進行過諸如寒冬臘月每天三次冷水淋頭的修行,位列少僧都,更曾是安養寺主持的不二人選。
  • 村上春樹: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記得第一次認真嘗試理解「孤獨」是因為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挪威的森林》因害怕失望,所以只能選擇孤獨。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這一生,風雨兼程,而孤獨不過是一種常態
    書中「我」和「鼠」的友誼開始與一場車禍,在這過程中,「我們」一直保持著距離感。「我」從不打探「鼠」家裡是做什麼的,當「鼠」情緒低落時,我做的最多的,是陪「鼠」默默的喝著啤酒,絕不多問。對這一點,實在極有共鳴。如今社會,節奏快速,每個人,無論面上有多談笑風生,毫無疑問,都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甚至也會有些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