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出一成語

2021-01-19 騰訊網

愛情和親情哪個分量更重?相信這個問題對於現代人而言很難回答。正如情侶間那個永恆的問題「母親和女友掉水裡先救誰?」,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男同胞都難以在其中做出抉擇。

不過,在階級分明的古代封建社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顯然簡單得多。眾所周知,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而百善又孝為先,自然是先救母親。那麼,倘若將選擇權交給古代女性,她們又會怎麼處理呢?在兩千年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女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位女性叫雍姬,她是春秋時期鄭國權臣祭足的女兒。根據《左傳·桓公十五年》記載,在公元前700年,鄭國國君鄭厲公因為忌憚祭足在朝野中的勢力,想要藉機除掉他。但由於祭足並沒犯下什麼罪行,只能暗中派人刺殺祭足。

想要刺殺祭足,自然是要找他身邊最親近之人。於是,鄭厲公找到了祭足的女婿雍糾。這讓雍糾很是為難,一邊是皇命難違,一邊是要殺老丈人的大逆不道。陷入兩難的雍糾整日愁眉苦臉,最後還是忍不住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雍姬。

雍姬一聽到丈夫的計劃,也是嚇了一跳。不過,很快她也陷入了選擇困境,如果自己通風報信給父親,或許丈夫就要沒命了。倘若守口如瓶,那死的便是自己父親。說白了,即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選擇權在雍姬手中。

如此重大的決定,雍姬自然沒有頭緒,便偷偷跑去和母親商量此事。母親倒是痛快,直接回了雍姬四個字「人盡可夫」。

什麼意思呢?即丈夫沒有了,可以再找任何一個人,但父親只有一個,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雍姬一下心領神會,便毫不猶豫將丈夫暗殺的消息告訴了父親祭足。祭足因此躲過一場殺生之禍,可憐她的丈夫雍糾,直接被祭足先下手為強殺死。

雍姬的選擇顯然是符合當時的封建秩序觀念的,在古代,愛情在親情面前確實不值一提。不過,她的選擇也觸犯了另一部分男權至上群體的利益。他們主張夫唱婦隨,女性只要一嫁進門,便和娘家再無瓜葛,只能永遠對夫君忠誠。

因此,這部分群體對雍姬唾罵了千年,甚至還歪曲了「人盡可夫」的含義,本來僅指代未出嫁的女子可以有很多選擇。但被其加入「蕩婦羞辱」後,已經成了形容品行不端的女子的專有名詞,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其實,不管雍姬如何選擇,她都難逃被罵的宿命。她選擇丈夫,會被旁人視作不孝,選擇父親,又會被看作不忠。不過,要是男性做這個選擇,則完全會是另一種結局,即選擇母親是孝子,選擇妻子是模範丈夫。

之所以會這樣,歸根結底還是封建社會下,女性極低的社會地位。將決定男性生死的權力交由她們手上,被道德綁架的可能也就越高。但話說回來,對於雍姬而言,無論選誰都是心如刀割,她也只是一個受害者罷了。

相關焦點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正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但是當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的時候,想必誰也無法果斷地做出抉擇。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曾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當他的父親想要圖謀丈夫的王位時,雍姬在丈夫鄭厲公和父親祭仲之間,必須要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因為她的一個選擇,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如果將歷史的悲劇全部歸咎於一個女子的頭上也是不公正,誰都不願在丈夫和父親之間被迫做選擇。雍姬琴瑟和鳴的婚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女子,她叫雍姬。雍姬的父親祭仲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去嫁給雍糾作為妻子。雍姬和她的丈夫雍糾無話不談,經常會推心置腹的說一些心裡話,二人琴瑟和鳴,生活好不快活。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讀作wéi,就賦予了這個成語比較積極的意義。 3)無奸不商 不奸詐就不能做商人?古人可沒有那麼不奸詐,而恰恰相反這個詞在古代是對商人的褒獎,是個褒義詞。古代的米商在做生意的時候,是用升或者鬥等容器來計量的,為了博得回頭客,他們會在鬥裝滿之後再多添點,讓鬥裡的米冒出尖來,因為無「尖」不商。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是思來想去,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需要高情商才能解決,如果碰到一個「鋼鐵直男」,多半家裡的榴槤就要用來跪著使用了。一邊是不愛她,一邊是不孝順,即使你不會遊泳,她都得說假如你會。人生,其實就是在解決不同的矛盾,轉化各種的問題,在這過程當中,才慢慢地走向理智和成熟。古人們也曾面臨如何去抉擇的難題,比如「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到底如何選擇?《左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還誕生出一個成語。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自此誕生一成語
    但鄭厲公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君主,他怎麼肯任人擺布?於是他就暗地裡尋找機會,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經過幾年的謀劃,鄭厲公也逐漸擁有除掉蔡仲的實力,正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想要發作,只欠一個理由,然而朝局一時也是風平浪靜,鄭厲公也抓不到什麼把柄,這讓他非常著急。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女人的選擇備受詬病,於是誕生了一個成語
    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年網上火了一把。妻子問丈夫:「我和你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這個問題是個死結。不管怎麼回答,直到前段時間,才有網友給出了答案。誰離得近,誰有很大的生還機會,誰就能得救。不過,很少有男人問這個問題,但這種情況在古代竟然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她的父親和丈夫只能過一次生活。她的選擇在當時遭到了眾人的批評,一個成語應運而生。
  • 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雍姬思慮在三,一般人確實拿不定主意,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一邊是有養育之恩的父親,一邊是同床共枕眠的丈夫。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這個成語就是「人盡可夫」。
  • 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救誰?千年前一女子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
    「人盡可夫」是一個很出名的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來形容那些行為不檢當,和所有男人都可以上床的放蕩女子。不過,這個成語的本意,其實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以當她的丈夫,但父親是骨血的關係,只有一個,所以丈夫不能和父親相比。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咋選?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還誕生一成語
    鄭國就是春秋前期比較囂張的一個諸侯國。 對鄭國跟周天子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去找點有關史料,這裡由於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所以只交代下這一背景。鄭國之所以敢這麼囂張,跟一位名臣脫不開關係,那就是祭仲,也叫祭足。
  • 父親與丈夫僅能活一個,女兒難以抉擇,母親只用4個字令她豁然開朗
    這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除了「母親與妻子掉進水裡先救誰」,還有「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選擇誰」。這個終極難題,歷史中還真的有人遇到過,而她的選擇被議論了千年,對錯卻仍未有定論,還因此誕生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人盡可夫。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出選擇卻被罵千年,後誕生一成語
    在我國歷史文化中,不管是一個詞還是一句話,都有它特殊的含義,而每一個成語的由來,都會有一個典故。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典故,是發生在春秋早期的故事,而誕生的成語,現在也成了形容女子不檢點的貶義詞。其實這個典故,也是一個有關於孝道的故事,女子在丈夫和父親之間做出選擇,結果被罵千年。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她做出選擇被罵千年,由此出現一個成語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很多成語都有其典故,今天要說的就是現在用來形容女子生活不檢點的成語,但是這個成語卻有一個關於孝順的故事。 古代的女子地位都是很低的,在那個時候,女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和父親了。有些時候女子也很難做,父親和丈夫之間有矛盾的話,她該幫誰呢?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的選擇誕生一成語,現家喻戶曉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這道題對於男性來說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母親和妻子的原版題。儘管很多人會覺得這道很無聊,但是在歷史上,一名女子卻真實地面臨過這種難以抉擇的尷尬處境。
  • 老公和老爸有難,只能活一人,女子做出一個決定,得出一成語
    中國的成語文化非常的源遠流長,這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直到現在我們還會在日常的生活交際中經常的使用到成語,因為這些成語說起來簡單,但是蘊含的道理卻非常的深刻。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典故在後面,留給後人的教育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不太文雅的成語,就是「人盡可夫」。
  • 女子救下父親,卻害死了丈夫,誕生一個爭議千年的成語
    就這樣,公子突成為新一任國君,史稱鄭厲公。期初,鄭厲公對蔡仲還有一點感激之情,隨著時間推移,發現自己被架空了,朝廷大權基本都被蔡仲掌控,鄭厲公決定除掉他。《左傳》記載:「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鄭厲公把刺殺蔡仲這件事,交給大臣雍糾,而雍糾還有一個特殊身份,他是蔡仲的女婿。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出這樣的選擇卻被罵千年,由此還誕生...
    ——卡爾·貝克 大家好,此刻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成語的由來。可以說這個成語現在是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來形容不檢點的女子,這點就不細說,大家也都懂的。可是在古代,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關於孝道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古代女子的地位都是比較低的,更不要說自己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了。女人一生中,有兩個男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自己的父親,一個則是自己的丈夫。
  • 雍姬:救了父親,害了丈夫,留下一個成語,被後人誤解了上千年
    雍姬者,雍家人的老婆,史書上雖然沒有明說她長得如何,但據我猜想,應該是個很漂亮的女人。當然,她之所以名傳千古,跟相貌無關,而是關鍵時刻的一次重要選擇,雍姬的選擇是,救了父親,害了丈夫,順便還留下一個成語,被後人誤解了上千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流傳一直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女生為了證明自己在男朋友心中佔的地位有多高,就會問當自己和他的母親一塊掉到水裡,會先救誰呢?我相信肯定是困擾了很多男性朋友,其實追溯歷史可以追到戰國時期,當時有發生了這樣的事,她的丈夫和父親必須選擇一個,她的選擇讓人意想不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 美救英雄,卻因為他說的一句話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一成語從此出!
    文/歷史文談社美救英雄,卻因為他說的一句話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一成語從此出!說起古代的女人,大家的印象是不是大多感覺柔弱嬌小,平時就織布紡衣,除了大家閨秀外普通老百姓沒什麼機會能做到知書達理。但是現在我要給大家講的卻顛覆了大家的普通認識,這是一個美人去救一個英雄的故事,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機緣巧合下救了一個打仗的將軍,將軍被救下後,他對女子說了一句話,可是讓人吃驚的是,因為將軍的一句話,她竟然選擇自盡了,讓人唏噓不已。本來是一段佳話,卻到最後演變成了一個慘劇,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當時發生了什麼,讓我給大家細細講述這個故事,另外因為這個故事還有了個成語,是不是很好奇呢?
  • 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丈夫與父親之間做選擇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大夫祭仲專權跋扈,祭仲有一個女兒叫雍姬。雍姬知道之後,內心焦躁萬分,一邊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親爹。如果雍姬將丈夫的刺殺打算告訴自己的親爹,丈夫必然無法活命。但是如果他不提醒自己的父親,那麼以雍的本事,很可能刺殺成功,父親也會因自己的隱忍不發而死。丈夫和親爹,她到底該選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