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看世界丨《逃跑可恥但有用》——逃避的意義

2021-03-04 南嘉心理中心

去年冬季檔大熱的日劇《逃跑可恥但有用》講述的是:25歲心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的女孩兒森山實慄因屢次求職受挫,於是乾脆和35歲的軟體工程師津崎平匡締結契約婚姻,成為了一名領工資的全職主婦,以僱傭關係一起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二人發生了各種有趣的故事。

劇名《逃跑可恥但有用》出自匈牙利的一句諺語(似乎是真的),很有心理學的味道,值得玩味。人類或者說一切生物,在遭遇到危險情況下,會採取各種措施來保護自己,延續生命,總結一下,不外乎2種:「打」與「逃」。「打」就是戰鬥,以攻擊的方式消除威脅,從而保護自己;而「逃」就是逃跑咯,對方太強大,打不過,還是遛吧,保命要緊,以遠離威脅的方式保護自己。可以說逃避、迴避是生物最本能地保護自己的一種普遍方式。

我們人類發展至今,「逃」的方式已經不再局限於物理空間上的遠離,更多的是體現在心理層面上的意義。在劇中,實慄逃避無用感,平匡逃避自卑感,風見逃避親密關係,沼田逃避做決定……每個人總有那麼一些不想面對的事情,這很普遍,也很正常,這樣說來逃跑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恥的,而且對個人來說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它保護了自己,爭取了時間和空間來療愈自己,強大自己。但是,這並不是一直有效的,總會有避無可避的時候,那麼唯有面對,唯有一戰了。劇中,每個人最後都選擇了面對自己曾經要逃開的事情:實慄努力返回職場,平匡在逐漸正視自己的情感,風見也直面了自己喜歡的人,沼田則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由此看來,逃跑是一個很有用的權宜之計,所以,允許自己逃跑吧,為了戰勝更強大的敵人。

最後重新總結一下匈牙利諺語:逃跑不可恥且有用卻不會一直有效。

 

相關焦點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中文名稱: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外文名稱: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其他譯名
  • 逃避可恥但有用
    小時候其實不太願意接受年歲的增長,那時候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看了很多關於死亡關於宇宙的書籍,覺得自身渺小。從那時起,便開始學著逃避,更願意把自己「隱藏」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逢人就分享自己的情緒,並且躲得遠遠的,腦海裡還總是會出現那句話 :逃避可恥但有用。「逃避」像一個創可貼,它能帶給我們短暫的保護和舒適,但「短暫的舒適」並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就像何炅曾經在一檔節目裡說的:「還是要靠自己去抓住,自己想要的生活。」對我來說,「承認」就是個和世界和解的最優解。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2016)
    類型: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首播: 2016-10-11(日本)集數: 11單集片長: 45分鐘又名: 僱傭妻子(港) / 月薪嬌妻(臺) / 逃跑是可恥但是有用 / 逃避雖可恥但很有用 / 逃避可恥但有用 豆瓣評分8.3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劇情簡介 · · · · · ·
  • 逃避可恥,卻有用
    「我可以理解為,女強人也開始想要逃避工作了嗎?」本是一句玩笑話,電話那頭的Amy卻突然陷入了沉默。停了一會,Amy仿佛向我確認一般猶疑地問我:「逃避可恥,但卻有用不是嗎?」我愣了,一時竟然不知該怎麼接話。想到至今為止經歷過的那些起起伏伏,低潮期時那洶湧的想要轉身逃跑的想法一度戰勝過我所以為的意志,就很難說出不認同的話。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一部甜蜜的日劇折射現實
    但是這部創下高收視率的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並不是這種畫風,男主的設定不是霸道總裁,女主並不完全是個灰姑娘傻白甜,這部劇也同樣是契約式的婚姻,它很真實,也反映了日本社會上的一些問題,今天就由小編講一下這部日劇中那些關於逃避心理的思考吧。
  • 女性的逃避,是怎樣的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坦白說,重溫完《金三順》後再刷一遍16年的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是蠻有意思的一件事。兩部作品都在力圖輕盈地呈現當代女性被偏見和非議包圍的種種困境,有一些社會層面上的矛盾和不平衡,劇情都沒有點穿,但我們都從女主人公內向的呢喃和天馬行空的想像療愈中感知到了。
  • 《逃跑可恥但有用》為何會受到觀眾追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撰文:戴桃疆熱門日劇有三寶:穿搭、亂搞、片尾舞蹈。現在很難說清到底是《逃跑可恥但有用》的大熱帶動了全民大跳「戀舞」的風潮,還是因為電視臺不遺餘力地推廣這支有愛的「戀舞」帶動更多人看電視劇。
  • 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原諒我剛開始真的以為不是愛情劇來的······)果真是應驗了那句——只要你開點腦洞,我們就有故事了。要說這部劇的看點,除了Gakki的顏,最吸引我的是劇裡一群「逃避」的人。可能是看習慣了普通男女的愛情,這部劇不管主角還是配角,都是一群需要進行一番掙扎擺脫束縛才能相愛的人。
  • 「逃避雖可恥卻有用」:一部不動聲色的工科男自白書|五官科
    相信年底辭舊迎新的公司聯歡會上,會有一大波人齊刷刷地跳日劇《逃避雖可恥卻有用》片尾曲《戀》。這首萌化了的情歌,適合從二十多歲的妹子到五十多歲的大叔,而且跳得不專業反而會更帶感。乍一看,這是一部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劇。25歲的森山實慄是心理學碩士,畢業後找工作屢屢碰壁,做派遣員工時又敗給了什麼都不會的撒嬌婊。
  • 為什麼說《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代表了1989-2019一代的日本人?
    2021年1月2日播出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新春特別篇》以及其勾起的我們對於《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部作品的回憶就是一個例子。無論是作品給觀眾帶來的那種替劇中人物恨鐵不成鋼的心情,還是「戀舞」的瘋狂流行,又或是最終話令人驚異的高達33%的收視率,2016年播映的漫改電視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爆發性人氣都有目共睹。
  • 在親密關係中,逃避雖然可恥,但有時……也很有用!(下)
    接上文,我們知道了在人際關係中,逃避至少有三種不同的類型:人際逃避、逃避依戀、逃離情緒。(點擊文首「飛心理」,查看歷史記錄,看前文)而在親密關係中,「逃避」也是有原因的!可能來自於對這段關係的不確定性,也可能來自於對自己的缺乏信心。擁有這般特質的人,往往和焦慮依戀的人難捨難分。
  • 逃避雖可恥但是有用
    請原諒我想暫時性的逃離這個世界!」(雖然這句話很任性,但我真的想逃離出去,即使你們認為這件事可悲,以我為恥,但我已經真的撐不下去了,我只是想喘口氣呀!!!)我想離開需要自己打理的社會關係!我想要離開奇奇怪怪的個人心態!我真的想離開這個充斥著規則壓力的世界!
  • 用「躺平學」打敗「內捲化」,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自從新垣結衣和星野源結婚後,無數宅男痛失「老婆」,那部讓他們因戲結緣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又被網友翻了出來反覆觀看。隨著「躺平主義」在全網風行,面對清華教授「躺平是不負責任」的指責,「逃避雖可恥但有用」被當做經典詠流傳。然而事實上,逃避並不可恥,也沒有太大的作用。「社會階層固化,寒門難出貴子。內卷有用的話,要天才做什麼?
  • 逃跑可恥但是有用
  • 逃避可恥,但真的有用嗎
    在她看來,如果不是為了當一名專業烘焙師,而沒完沒了陷入與麵粉、奶油、黃油的較勁,精準又刻板地消耗時間,雖然做好之後拍照時會有一種生活美好的感覺……「總之那樣就完了!」雖然她的話有失偏頗,但我知道她是什麼意思。
  • 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你有大量的時間自由安排,可以約作者,可以看展覽,可以讀書,可以泡咖啡館,和一堆人聊馬爾克斯與餘華。在一种放松狀態裡,把工作高質量完成。 所以當我轉行,天天加班,早上我會對著鏡子說,卿本佳人,奈何做賊。鏡子裡的我就會回答說,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什麼意思呢,就是做雜誌收入太少。 我和酷玩有一個共同的朋友,叫酒窩。
  • 本季最值得追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一月日劇播出前,本來社長最不看好的就是新垣結衣主演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想著契約結婚這種連韓劇都不屑玩了的老題材是再也翻不出什麼新花樣了,沒想到目前看來,一月日劇裡最讓人看得津津有味期待下一集的,還就是這部《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 工作可以逃避,愛情不能,《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是真的嗎?
    在生活中,如果遇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很多人都會選擇辭職,畢竟東家不打打西家,只要有真本事,還是有很多公司願意提供就職機會的。
  • 逃避不可恥,但真的有用嗎?
    逃避並不可恥,且有用。年輕人總會有一些覺得很難面對的事情,僅僅是想到就潛意識裡想逃開——失戀了,用酒精麻痺自己的大腦;伴侶出軌,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工作太困難了不想做,先打兩局遊戲……《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的作者美國心理治療師約瑟夫·布爾戈認為:為了逃避痛苦,我們會用各種方式對自己撒謊,只不過,它們通常消極且無用。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SP篇新預告 家庭迎來新成員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SP篇新預告 家庭迎來新成員 由新垣結衣、星野源主演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