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季檔大熱的日劇《逃跑可恥但有用》講述的是:25歲心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的女孩兒森山實慄因屢次求職受挫,於是乾脆和35歲的軟體工程師津崎平匡締結契約婚姻,成為了一名領工資的全職主婦,以僱傭關係一起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二人發生了各種有趣的故事。
劇名《逃跑可恥但有用》出自匈牙利的一句諺語(似乎是真的),很有心理學的味道,值得玩味。人類或者說一切生物,在遭遇到危險情況下,會採取各種措施來保護自己,延續生命,總結一下,不外乎2種:「打」與「逃」。「打」就是戰鬥,以攻擊的方式消除威脅,從而保護自己;而「逃」就是逃跑咯,對方太強大,打不過,還是遛吧,保命要緊,以遠離威脅的方式保護自己。可以說逃避、迴避是生物最本能地保護自己的一種普遍方式。
我們人類發展至今,「逃」的方式已經不再局限於物理空間上的遠離,更多的是體現在心理層面上的意義。在劇中,實慄逃避無用感,平匡逃避自卑感,風見逃避親密關係,沼田逃避做決定……每個人總有那麼一些不想面對的事情,這很普遍,也很正常,這樣說來逃跑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恥的,而且對個人來說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它保護了自己,爭取了時間和空間來療愈自己,強大自己。但是,這並不是一直有效的,總會有避無可避的時候,那麼唯有面對,唯有一戰了。劇中,每個人最後都選擇了面對自己曾經要逃開的事情:實慄努力返回職場,平匡在逐漸正視自己的情感,風見也直面了自己喜歡的人,沼田則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由此看來,逃跑是一個很有用的權宜之計,所以,允許自己逃跑吧,為了戰勝更強大的敵人。
最後重新總結一下匈牙利諺語:逃跑不可恥且有用卻不會一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