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內側痛、蹺不起二郎腿,閉孔神經卡壓在「搗鬼」!

2021-02-12 海南康復

Popular Science for Rehabilitation

大腿內側痛、蹺不起二郎腿,閉孔神經卡壓在「搗鬼」!

  2020年5月13日,46歲的李女士,因左大腿內側疼痛,左腿不能翹二郎腿,腰背部疼痛,在女兒的陪伴下,來到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康復治療科盆底康復治療室。李女士曾輾轉於多家醫院檢查治療,檢查提示:「腰椎間盤突出症」,遂以「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進行治療,但是治療效果都不滿意,經過仔細治療前評估,小編發現這位患者:

1. 左大腿內側、腹股溝中點下方疼痛明顯 VAS 5/10,左大腿內側肌肉張力增加,左髖關節外展外旋受限,左側「4字」試驗陽性,不能盤腿坐。

2.外陰無異常,會陰中心腱、坐骨海綿體肌、會陰淺橫肌處壓痛  VAS 3/10 ,VALSALVA動作時見陰道後壁輕度膨出,經陰道指診:盆底肌整體呈高張狀態。左閉孔內肌條索明顯伴壓痛,左側肛提肌腱弓壓痛明顯,雙側髂尾肌觸及明顯條索和顆粒感,伴疼痛,左側較右側明顯,宮頸口偏左,牛津肌力3級,尾骨尖稍偏左。

3.骨盆後傾,左側髂前上棘高於右側髂前上棘,坐骨結節左低右高。

4.平日工作多站立位,經常熬夜,平日少有社交。

  結合臨床檢查,考慮李女士是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初次來診的李女士比較焦慮,對於為什麼會得這樣的「怪病」,應該怎麼治療以及治療效果都很疑惑。經過2次整體盆底康復治療之後,症狀明顯緩解,經過5次治療後,症狀完全消失。治療效果非常滿意,生活質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而李女士治療後評估效果指標也大大提高。

1.左大腿內側、腹股溝中點下方疼痛消失 VAS 1/10,左大腿內側肌肉張力正常,左髖關節活動正常,左側「4字」試驗陰性。

2.外陰無異常,會陰中心腱、坐骨海綿體肌、會陰淺橫肌處壓痛緩解  VAS 1/10 ,VALSALVA動作時未見陰道壁膨出。

3.經陰道指診:盆底肌整體張力正常。左閉孔內肌條索消失,左側肛提肌腱弓壓痛緩解,雙側髂尾肌觸及條索和顆粒感消失,宮頸口居中,牛津肌力4+級,尾骨居中。

4.骨盆中立位,雙側髂前上棘高度一致,坐骨結節在同一水平。

  生活中,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的患者當然不在少數,但是也不全是這樣的喲,有可能你已經被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盤」上了,快快找專業的醫生評估一下吧!

  有此類症狀的小夥伴想必已經很著急地想催小編來點「真材實料」的科普了吧,閉孔神經在哪兒,又為何如此困擾李女士呢?更重要的是,怎麼預防被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盤」上,萬一被「盤」上又要怎麼辦呢?

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看閉孔神經在哪?看看自己是怎麼被「盤」上的。

  閉孔神經由第2~4腰神經前支的前股組成,在腰大肌內側緣走出後,進入小骨盆。沿小骨盆側壁前行,穿閉膜管出小骨盆至股部,分前、後兩支,分別經短收肌前、後面進入大腿內收肌群。肌支支配閉孔外肌、大腿內收肌群。皮支分布於大腿內側面的皮膚。此外,還發出分支,至髖關節和膝關節。

  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是指閉孔神經在通過閉孔的膜-骨性管道時受壓而引起的同側下肢股內側疼痛為主,伴無力,晚期有肌萎縮,相應區域的皮膚感覺減退, 髖關節疼痛、酸沉、無力並向膝內側放射等症狀。

1.閉孔管狹窄:骨盆骨折或畸形、髖關節前脫位、閉孔疝、股骨頭缺血壞死、髖關節病變、閉孔周圍腫瘤壓迫、內收肌群牽拉傷造成閉孔神經走形區軟組織出現出血、水腫、疤痕等,從而壓迫閉孔神經。

2.閉孔神經病變及閉孔周圍炎症:盆腔炎、恥骨炎以及閉孔周圍炎症,運動損傷等。

3.手術損傷:婦科、骨科、泌尿外科手術可能對閉膜管解剖生理造成破壞。

4.長期異常姿勢及不良習慣導致大腿內側肌群對閉孔神經壓力增加,

如蹺二郎腿,踢球等運動損傷。

1.科學鍛鍊身體,避免運動損傷,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2.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戒菸、避免刺激性食物攝入,防止慢性咳嗽。    

3.日常生活中,注意坐姿、站姿,避免筋膜張力增加,軟組織滑動受限,發生神經卡壓。

1.找到病因、解除病因。

2.整體康復治療,體表肌筋膜放鬆手法、閉孔神經手法、盆底肌筋膜手法松解,配合體態矯正、呼吸訓練及科學專業鍛鍊指導。

3.物理因子治療、封閉治療、小針刀治療、針灸治療。

4.日常生活行為幹預及心理幹預。

5.手術治療,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情況嚴重者,需手術治療解除卡壓原因。

  若有相關症狀者,可到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門診部五樓康復治療科盆底康復中心進行相關診療和諮詢,盆底康復治療師會為您進行評估和治療。

  聯繫電話:0898-66808056

[1]牛春雨,霍鈞力,郝建偉.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J].中華骨科雜誌,2000,20(9):569.

[2] 牛春雨,田平,侯宏獻 局部封閉治療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 . 骨與關節損傷雜誌, 2001 ,16 (3) :196

[3]陳新生,陳震.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附25例報告.安徽體育科技,1997(1):73.

1.關於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訓練手冊第一版(ERAS團隊版)》

肺炎與康復

戰「疫」

2.近期課件推送專題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項強化物理治療隨機試驗

康復醫療質量管理

肩關節脫位與肩袖損傷

肩關節脫位臨床診斷及康復治療實踐操作

重症患者的康復治療

3.最新科普文

復工來襲,你的聲音還好嗎?-2020年世界嗓音日

被漏尿束縛的婦女:今天你漏了嗎?

4.最新文獻翻譯推送

加速外科康復在根治性膀胱切除術中的治療方案綜述:當前證據的回顧性分析和地方性方案

利用視頻觀察方法探討本體感覺訓練對腦卒中患者膝關節過伸的療效:一項隨機對照試驗

主動循環呼吸技術結合體位引流與傳統胸部物理療法對支氣管擴張受試者的比較

加速康復外科:是時候改變慣例了!(一)

加速康復外科:是時候改變慣例了!(二)

5.學科建設

海醫二附院康復治療學科建設經驗

6.新書推薦

新書推薦-《健康免疫力》&《加速康復外科治療理論與實踐》

診治時間

周一至周五 8:00-12:00 2:30-5:00

周六至周天 8:00-12:00

電話

0898-66809165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白水塘路48號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門診樓五樓康復治療科

文章作者:角林玫

編輯排版:甘英皇

審核:李東鶴

校正:蔣惠瑜

相關焦點

  • 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
    一般來說,造成閉孔神經卡壓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發生的原因既然是閉孔神經受到了卡壓,那麼它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自然與其支配區域脫不開關係。其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閉孔處有深壓痛並向下肢內側放射,腹壓增高時症狀加重。
  • 人為什麼一坐下來就忍不住蹺二郎腿?
    為何一坐下來就忍不住蹺起二郎腿?看似簡單的蹺二郎腿,為何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喜歡蹺二郎腿,對健康有危害嗎? 蹺二郎腿這個習慣,和摳鼻子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養成了。如果仔細觀察,很多人一坐下,就會不自覺地蹺起二郎腿。
  • 壹健康:長期蹺二郎腿,居然會傷害這!我慫了
    一坐在椅子上,就習慣性蹺起二郎腿,這蹺二郎腿一個鍾都不是事,恐怕說的就是你吧? 這蹺二郎腿,翹得舒服,也翹帥!有沒有同感? 然而,這種坐姿舒服的背後,卻隱患重重,不僅會偷偷拖垮人的健康,甚至可能影響男女的生育力!
  • 閉孔神經解剖
    此神經出現於腰大肌內側緣,在髂總動脈後側,骨盆入口的後部,其以髂腰動脈與腰骶幹間隔,穿盆筋膜入小骨盆,沿骨盆側壁,在髂內動脈與輸尿管外側,貼閉孔內肌及其筋膜內側,經行於腹膜下組織間,然後於閉孔血管上側前進,至閉孔管的上部,與閉孔血管共同穿閉孔管至股部。
  • 蹺二郎腿很舒適,但背後的危害,不育只是排第二,現在改還未遲
    很多人坐著時會不由自主地蹺起二郎腿,雖然看起來悠然自得且舒適。殊不知舒適的背後卻會對身體帶來不同程度損傷,可以來看一看常常蹺二郎腿對身體帶來的危害。常蹺「二郎腿」的危害有哪些?1、引起腿部靜脈曲張蹺二郎腿時兩腿相互交疊可妨礙腿部血液循環,易引起腿部靜脈曲張,甚至導致腿部血液循環不暢、靜脈炎或潰瘍等。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腓總神經受壓缺血,使得運動和感覺功能受損,導致下肢麻木和酸痛。
  • 每天蹺二郎腿的人,都是這個下場......看完趕緊坐直了
    蹺二郎腿時,大腿內側部位散熱減少,產熱增多,導致局部溫度上升,而睪丸產出精子的最佳溫度是35℃左右,從這一角度,可能會影響男性生殖健康,但目前並沒有相關證據明確表明。對於女性,也不必擔心這一方面。蹺二郎腿真正的危害,是容易導致骨盆和腰椎關節錯位,繼而引發腰腿痛!長期單側蹺二郎腿,和長期單肩挎包、側向一邊使用電腦一樣,難免會將身體重心偏向一側,造成左右偏廢。
  • 經常蹺二郎腿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很多人都很喜歡蹺二郎腿,更是有不少人連騎電動車、上廁所的時候都蹺二郎腿,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壞習慣。那麼經常蹺二郎腿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經常蹺二郎腿對身體的主要有以下危害:1、生殖系統的危害經常蹺二郎腿時間一久會使大腿內側及生殖器附近的溫度升高,對於男性來說,容易損傷精子,影響生殖健康。對於女性則會由於局部溫度的升高而形成溫暖潮溼的環境,容易引起病菌的繁殖,從而導致各種婦科疾病的發生。
  • 蹺二郎腿的4個可怕後果,嚇得我原地起飛
    2發現自己在抖腿時立馬給大腿一巴掌久而久之身體就會形成抖腿=痛的條件發射人為什麼會蹺二郎腿?放鬆蹺二郎腿實際上是在拉伸我們的梨狀肌這塊肌肉能幫助我們控制大腿外旋平時很少有拉伸它的機會所以蹺二郎腿時會特別爽穩定當我們坐在椅子上時上半身的重心是不穩定的
  • 大一男生蹺二郎腿,險殘廢,專家:翹二郎腿一時爽,一直翹危害多
    史棟梁主任詳細詢問了患者的病情和一些生活習慣;發現患者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學習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蹺二郎腿,平時空閒坐在沙發和凳子上也總是蹺二郎腿。史棟梁主任給患者仔細查體後發現患者右側小腿外側及足背皮膚感覺減退等症狀,初步考慮由於長期蹺二郎腿使腓骨長肌過度緊張致其起始部的腱性組織卡壓腓總神經。
  • 你還在蹺二郎腿嗎?經常蹺二郎腿,五大壞處或許會向你靠近
    所謂蹺二郎腿就是雙腿交叉,一條腿疊在另一條腿上。從姿勢上來看,我們的膝蓋就會受到壓迫,而膝蓋受到壓迫就會讓下肢的血液循環不通暢,而如果一直保持著這個姿勢不動,那麼血液的流動就會受阻,長時間就會造成腿部的靜脈曲張。所以有些人在一直蹺二郎腿後會覺得腿麻,突然站起來會不能走路的情況,嚴重的時候腿部還會出現青筋突然暴起,腿部神經痛等問題。
  • 蹺二郎腿的最大危害竟是這個
    關於蹺二郎腿會危害健康的說法很多。也有人和研究結果對此卻不以為然,覺得「我經常蹺二郎腿,也沒見有什麼危害啊,小題大做。」可是你知道嗎,蹺二郎腿對人體健康是日積月累、慢性的,長時間蹺二郎腿,確實是會增加諸多疾病問題!蹺二郎腿時,兩腿通常會夾得很緊,這樣使大腿內側皮膚及生殖器官周圍溫度升高。對於男性而言,這種高溫會損傷精子。
  • 中年男性別再蹺二郎腿了!它可是男性健康的一大「隱形殺手」!
    主要原因就是舒服,但是也有專家認為男性蹺二郎腿是為了調整一下身體的重心,但是長期蹺二郎腿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脊椎變形,嚴重的話還會影響男性的生殖健康,所以今天阿輝就來跟廣大男性說一下經常蹺二郎腿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有哪些吧!
  • 大腿麻、脹、痛?有根神經被卡壓了
    它的名字叫: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症候群。股外側皮神經(LFCN)卡壓症候群,還有個名字叫感覺異常性股痛,「股」就是大腿。也就是說,這種疾病的主要表現就是大腿前方、外側的麻木、疼痛,也有人描述會有一種燒灼和酸脹感——這都是股外側皮神經被壓傷的神經刺激症狀。誠如前面所說,它的發病率沒有百年前那麼普遍了,所以現在反而容易被忽略,往往因誤診而延誤治療。
  • 膝關節內側疼痛,腿打軟居然是隱神經卡壓!鑑別應對看這裡~
    今天我們又來說膝痛了~為什麼一直要強調膝痛是因為膝關節系統龐大,問題也較多單單膝內側疼痛的原因就有:膝關節內側骨關節炎隱神經易卡壓特點骨孔、骨性隆起、筋膜、腱性肌緣和纖維骨性管道是周圍神經最常見的卡壓點,隱神經在走行過程中也有這樣的路徑:隱神經股段的收肌管前壁裂孔。
  • 陰部神經卡壓
    陰莖(蒂)背神經走行於陰部神經的背外側,位於閉孔內肌之上、肛提肌之下,從外側穿過會陰橫肌,於兩側陰莖(蒂)根的腹內側到達背部,走行於陰莖(蒂)背動、靜脈的外側,分布於陰莖(蒂)背面及陰莖(蒂)頭。,其中的盆底肌支位於外側部,支配會陰淺、深橫肌和坐骨海綿體肌;直腸肛管支位於內側部,支配肛提肌、肛門外括約肌和肛管皮膚。
  • 【健康科普】經常抖腳、蹺二郎腿的你,身體還好嗎?
    今天一起來揭秘真相:在醫學上確實有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叫「不寧腿症候群」,它的主要症狀是不可抑制地抖腿,同時伴有強烈的疼痛、灼燒等不適感,還常有腿部痙攣現象,且這種狀況常在夜間發生,這和日間無意識的抖腿是有本質區別的,因不寧腿症候群引起的抖腿,需及時就醫,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否則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睡眠、精力、活動、行為、認知和情緒。
  • 閉孔神經
    解剖:閉孔神經是含運動、感覺的混合神經。起於L1-L4神經前支的前股,而自L3來的纖維最多、L1神經的纖維最少。
  • 麻醉之閉孔神經阻滯--帶詳細操作視頻講解
    閉孔神經,系脊神經之一。發自腰叢,自腰大肌內緣走出後,即入小骨盆。沿小骨盆側壁至閉孔管穿出骨盆,隨分為前、後2支:前支,在長、短收肌間;後支,行於短收肌和大收肌間。閉孔神經支配大腿的內收肌群和閉孔外肌,並分布於大腿內側面的皮膚。此神經受損害時,其所支配區的運動和感覺發生障礙。
  • 蹺二郎腿也會影響「生育力」!別讓下一代輸在你的坐姿上
    蹺起二郎腿,更是很多人下意識的首選動作。然而這個看似舒服的坐姿,正在偷走人們的生育力......本期,《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總結經常蹺二郎腿的健康風險,教你把危害降到最低。蹺二郎腿時間過長,會陰部的壓力增加,前列腺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分泌功能會下降;陰囊部位出汗、潮溼,有利於細菌繁殖,最終也可能影響前列腺健康。對女性來說蹺二郎腿時,大腿內側緊密貼合,會陰部周圍溫度升高。
  • 「大腿內側疼痛」小心患上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的疼痛在髖關節最常見的痛點有哪些?  北京前海股骨頭醫院專家:股骨頭壞死病人都伴隨髖關節疼痛,輕者疼痛只有一個點,重者全髖及大腿根部廣泛疼痛。最常見的疼痛點有:1、腹股溝中點,內收肌群起始點一髖關節囊所在處。2、髖部外側,股骨大轉子一臀中肌所在處。3、臀部後內側,骶髂關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