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之閉孔神經阻滯--帶詳細操作視頻講解

2021-03-05 醫柚課堂

閉孔神經,系脊神經之一。發自腰叢,自腰大肌內緣走出後,即入小骨盆。沿小骨盆側壁至閉孔管穿出骨盆,隨分為前、後2支:前支,在長、短收肌間;後支,行於短收肌和大收肌間。閉孔神經支配大腿的內收肌群和閉孔外肌,並分布於大腿內側面的皮膚。此神經受損害時,其所支配區的運動和感覺發生障礙。

穿刺方法;在恥骨結節外下方1.3~2.0cm處做標記,常規皮膚消毒,用7號8cm長針垂直皮膚進針,直達恥骨下支,進針深度為3.5~6.3cm,因患者體型而定。退針到皮下,調整進針方向,使針尖向上(頭端)、向外,使針體與皮膚呈80°角,繼續進針。重複這種做法,調整進針角度,直至感到針頭滑入閉孔內,再進針1~1.5cm,注入消炎鎮痛液或1%利多卡因,或0.375%布比卡因8~10ml(可含1:1000腎上腺素),邊退針邊注藥。

注意事項:                                                                                  

         不宜進針過深,以免損傷膀胱等器官,注藥前回抽,以免誤入血管。

                                                                                                      

2、閉孔神經損傷:

閉孔神經起自腰2~4神經前支的前股,從腰肌內緣經真骨盆的外側壁下行,經過髂內動脈和輸尿管的外側,穿閉膜管而至大腿內側。此神經在閉膜管內分成前後兩支。前支在閉孔外肌之上進入大腿,其前面是恥骨肌和長收肌,後面是短收肌。分支支配髖關節、股薄肌、長收肌和短收肌,以及大腿內下2/3的皮膚。後支穿過閉孔外肌上部,位於短收肌和大收肌之間,分支至閉孔外肌、大收肌,有時還至短收肌,並有一關節支至膝關節。                          

                                                                                                           

單獨損傷較為少見,可因骨盆骨折、髖關節前脫位、閉孔疝、妊娠子宮壓迫或難產而引起。閉孔神經損傷時,內收肌功能大部喪失,大腿內收或外旋障礙,患腿不能主動架在健腿之上,感覺障礙不明顯。因對功能影響不大,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相關焦點

  • 下肢神經阻滯麻醉——讓骨科醫生和患者都受益的麻醉技術
    通常麻醉醫生首選椎管內麻醉,這對重症患者循環、呼吸系統影響最小。但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腰椎變形、骨質增生、韌帶鈣化、間盤突出,以及不能配合導致操作困難,甚至由於凝血異常或其他椎管內禁忌症則不得不改用全身麻醉,隨之而來的就是呼吸循環併發症。
  • 知識寶典丨頭面部神經阻滯麻醉
    浸潤麻醉作為一種最常見的麻醉方法,常規應用於美容整形手術中,為廣大美容整形外科醫生所掌握,但是由於頜面部解剖較為複雜,沒有專業的頜面外科解剖的學習,難以完全掌握頜面部神經阻滯麻醉的方法。通過圖示標示神經阻滯麻醉的注射標誌、方法及麻醉區域,使美容整形外科醫生學習並掌握神經阻滯麻醉。
  • 實用腰叢神經阻滯 (原創)
    實用腰叢神經阻滯
  • 這篇文章涵蓋了口腔科常用的所有麻醉方法,透徹講解各類口腔麻醉
    一個視頻來了解局部麻醉,長達21分鐘講解麻醉的方法《基本技能:口腔局部麻醉》值得一看,不要錯過!本文的麻醉方法主要講解了牙周膜浸潤麻醉、黏膜下和骨膜上浸潤麻醉、上頜神經阻滯麻醉、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眶下神經阻滯麻醉、顎前神經阻滯麻醉、鼻顎神經阻滯麻醉、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下頜神經阻滯麻醉、下頜升支內側隆突阻滯麻醉、咀嚼肌神經阻滯麻醉
  • 中英文字幕:膝關節支神經阻滯
    警告:請在有WIFI的場所觀看視頻,土豪請隨意。Genicular Nerve Block (G Block)膝關節支神經阻滯(G阻滯)Overview(概述)This outpatient  這項門診操作是對膝關節支神經注射麻醉劑。這些神經是感覺神經,將疼痛信號從膝蓋傳遞到大腦。麻醉這些神經會阻斷由膝關節退行性變引起的疼痛信號。膝關節支神經阻滯可以暫時緩解疼痛。它可以幫助確定患者是否適合做神經消融,神經消融可以提供長期的疼痛緩解。
  • 2020.專家共識 外周神經阻滯併發症防治專家共識
    ,而與之相關的各類併發症也隨之增加。穿刺針尖與神經直接接觸、注藥壓力過高、外科手術操作、患者體位擺放不當導致的神經受到牽拉和壓迫以及止血帶的局部壓迫等,均是長時間神經傳導障礙的重要原因,嚴重者可發生軸突局灶性脫髓鞘改變。必須明確手術創傷是導致神經損傷的最重要的直接因素,特別是關節外科手術如肩關節鏡、肩袖修補術、膝關節鏡手術、脛骨平臺手術等發生神經損傷的機率較高。手術導致的神經損傷最常見的是正中神經、橈神經淺支、腓總神經和尺神經等。
  • 閉孔神經解剖
    此神經出現於腰大肌內側緣,在髂總動脈後側,骨盆入口的後部,其以髂腰動脈與腰骶幹間隔,穿盆筋膜入小骨盆,沿骨盆側壁,在髂內動脈與輸尿管外側,貼閉孔內肌及其筋膜內側,經行於腹膜下組織間,然後於閉孔血管上側前進,至閉孔管的上部,與閉孔血管共同穿閉孔管至股部。
  • 眼科手術不同麻醉方法講解
    眼球的感覺神經來自三叉神經,傳導疼痛等軀體感覺。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源於動眼神經內臟運動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支配瞳孔開大肌。局部麻醉為面神經阻滯麻醉、結膜下浸潤、表面麻醉及球後阻滯、球周阻滯。80年代以來,球周麻醉得到推廣應用。成年人外眼手術和簡單的內眼手術均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
  • 令麻醉醫師百般嫌棄的止血帶,該如何應對之
    除非短時間內失血量很大,或者血源跟不上,否則麻醉醫師還是很有信心維護患者循環穩定的。可以說,麻醉醫師是百般嫌棄止血帶的。究其原因為,上止血帶一定時間後,患者可能出現煩躁不安、冷汗、疼痛難忍、局部有壓迫感、血壓升高;有些局部出現水皰,放止血帶後大多緩解,但水皰不會馬上消失;放止血帶後,出現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手術後,患者出現肢體麻木、無力、感覺減退等神經症狀。
  • 閉孔神經
    解剖:閉孔神經是含運動、感覺的混合神經。起於L1-L4神經前支的前股,而自L3來的纖維最多、L1神經的纖維最少。
  • 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
    閉孔為閉孔膜封閉,但留有一細管,稱為閉孔管,閉孔神經就從該孔穿過。閉孔神經是含感覺、運動的混合神經,是腰叢的第二大分支,由L2、L3 和L4脊神經腹側支組成的脊神經前股形成。來自第3 腰神經的分支最大, 來自第2 腰神經經常很小。
  • 《眼瞼及眶周手術圖譜》之概論與麻醉(連載一)
    因此,在下列的章節中,我們將會討論各種特殊的病例,描述各類疾病的細節,講解術前評估的方法以及一些特殊檢查的試驗方式,嘗試為最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理論基礎。眶周手術的麻醉基本原則與其他外科手術相同。術前評估包括具體的現病史以及既往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其他系統性疾病的患者在穩定病情後,才能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的年齡,認知程度,配合能力以及預計手術時間的長短均對麻醉方式的選擇有影響。
  • 超聲引導下腹部神經阻滯與解剖
    前腹壁(皮膚、肌肉和壁腹膜)是由低位胸神經(T7-T12)和第一對腰神經(L1)的前支支配的。在這些軀幹神經的終末支,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經過外側腹壁。這個肌間平面叫腹橫平面。      適應症:剖腹手術、闌尾切除術、腹腔鏡手術、腹壁成形術、剖宮產術後鎮痛;在腹壁手術時替代硬膜外麻醉。
  • 麻醉小常識之「半身麻醉」 ——「椎管內麻醉」
    1、何謂半身麻醉?  脊髓神經因分布的位置不同而管理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和運動,利用這個原理,我們從背後打入麻醉藥來暫時阻斷某些脊髓神經的作用,以達到可對該脊髓神經所管理的區域手術而病人不會感到疼痛的目的。這種麻醉方式,病人不會失去意識,只有下半身不能動,所以稱為半身麻醉。  2、半身麻醉有哪些 ?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折磨97歲奶奶 神經阻滯+紅外偏振光治療助康復
    舒雅醫生仔細查體後,郭奶奶診斷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看著難受萬分的郭奶奶,舒雅醫生立即與團隊討論,制定針對於郭奶奶的疼痛治療方案。 考慮到老人年齡偏大,基礎疾病比較多,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多種疾病的困擾之下,讓郭奶奶的疼痛更難以治療。
  • 」生蛇「的痛—終極神經阻滯治療
    、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2、三環類抗抑鬱藥: 三環類抗抑鬱藥鎮痛機制包括阻滯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阻斷鈉離子通道和 α 腎上腺素受體作用等 。常用藥物為阿米替林。起效較慢, 並有口乾、便秘、尿瀦留、頭暈、噁心、心臟毒性等不良反應 ,需謹慎服用,並注意藥物劑量的滴定, 預防心臟毒性、平衡問題和認知功能障礙等。
  • 腰方肌阻滯--超聲系列課
    1.QL1QL1入路也稱外路QLB,起初以「後路TAPB」被Blanco提出,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後路TAPB是在腹橫肌群及其腱膜的表面注藥,而QL1阻滯深達腹橫肌腱膜,是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腹壁肌肉與QL間的TIF前層,可阻滯肋間神經、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
  • 拔牙時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
    微信號:kqjy--2000拔下牙時常用的阻滯麻醉方法有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舌神經阻滯麻醉及頰神經阻滯麻醉。舌神經分支麻醉拔下牙時常用的阻滯麻醉方法有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舌神經阻滯麻醉及頰神經阻滯麻醉。
  • 大腿內側痛、蹺不起二郎腿,閉孔神經卡壓在「搗鬼」!
    有此類症狀的小夥伴想必已經很著急地想催小編來點「真材實料」的科普了吧,閉孔神經在哪兒,又為何如此困擾李女士呢?更重要的是,怎麼預防被閉孔神經卡壓症候群「盤」上,萬一被「盤」上又要怎麼辦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看閉孔神經在哪?看看自己是怎麼被「盤」上的。
  • 整形前,一定要先了解麻醉這些事兒!
    今天就來聊一聊麻醉的那些事兒,麻醉在整形中的作用很大,首先,能夠求美者緩解術中疼痛;其次能放鬆肌肉組織,便於醫生輕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