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在唐代詩人李商隱筆下,奔月的嫦娥由於萬世孤獨地守候在廣寒宮中,每當她憶起人世間的紅塵往事時,想必也會有所悔意吧。
然而,從古至今,飛天奔月便是人類對於浩瀚宇宙無盡探索之路上的重要目標。所謂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雖然時過境遷滄海桑田,但自從得見明月高懸長空之後,人類就從未停止過對於它的猜測與探索。
早在唐代,誌異小說《酉陽雜俎·卷一·天咫》中,就記載了: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具體意思就是:月亮是一個如同藥丸的圓球,上面卻是凹凸不平,而且本身不發光,之所以有陰晴圓缺,是因為有太陽光照耀在它凸出的地方所致。
而在近代天文學中,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科學家們也得出了與古人相同的結論。如此神奇的巧合,不由得讓人對古人的智慧嘆為觀止了。
而到了明代,更有萬戶飛天的典故,歷史上以火箭飛天的第一人,雖然最終失敗,卻正是因為有了萬戶這樣一代又一代極具探索精神的先驅者,才有了如今飛機以及載人火箭等相繼問世,使得飛天奔月成為了真正的現實,這也應了坡仙的那句詩: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回顧歷史,在各類古籍中也記載了不少飛天奔月的奇聞軼事,如今就摘錄一二,聊做分享。
更多古今異聞,盡在《山海異語》!
《酉陽雜俎·卷十四·諾皋記上》: 天翁(玉帝)姓張名堅,字刺渴,本是漁陽人。
張堅年少的時候灑脫不羈,不拘小節。他曾經在野外下網抓到了一隻白雀,當時覺得很可愛就放養在家中。
但是,這事兒不知道怎麼觸怒了當時的天帝(這白雀來歷匪淺,居然可以驚動上天),張堅在夢裡面就常常見到劉姓天帝當面斥責他,還屢次下手想要殺他,不過那隻白雀總會提前告訴張堅應對的法子,所以劉天帝老是功敗垂成,奈何不了他。
後來某天,劉天帝可能覺得張堅這個人不簡單,便親自下凡到人間來看看他,想一探究竟。而在白雀的指導下,張堅也是設下盛宴款待劉天帝,並把他給灌醉了。在此期間,還乘機偷偷溜出去乘上劉天帝的御車,駕著白龍就此飛上天宮。
不久後,如夢初醒的劉天帝馬上發現了這事兒,連忙駕著剩下的龍追了上去,卻是沒有追上。而張堅一到天宮,就矯詔把天宮中的天官都給換掉了,還特別派人堵住了天宮北門,不讓劉天帝進來,防止他復位。而那隻立了大功的白雀也被封為上卿授予了爵位,甚至白雀的子孫從此都列入了仙籍。
畫外音:這天帝更換看起來跟兒戲一樣,感覺白雀身份不簡單,肯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說不定是某位天宮大佬的化身,下凡去策劃了整件事。
可憐的劉天帝,由於一時大意失去了天帝之位,就徘徊於五嶽四處興風作浪,攪鬧人間。張堅覺得這是個大麻煩,就冊封劉天帝為泰山府君,掌管人間生死簿~劉天帝從此轉為冥帝了。
嘆曰:凡人張堅御龍而登九天之上,成為了新一任天帝,可謂是古往今來最成功的飛天之旅以及逆襲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