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帶回了月球樣品 試問不能飛天的古人 眼中的月亮有什麼

2020-12-21 書生閒談

昨天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在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緻我國航天科技的重大突破,也標誌著在中國古人眼中神秘的月亮不再神秘,我們可以真正的研究月亮了!對於現代人來說星空好像不再是秘密,但對中國的古人來說,寄託著思念似乎近在眼前的月亮都充滿著神秘,古人沒有飛天的能力,但古代先賢充滿了想像力,來表達自己對宇宙星空的好奇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詩仙李白寫得,以同一片天空上的明月來寄託對遠方故鄉的思念。古人們望著月亮,就有了好奇心,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也叫姮娥,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長生不老藥,最後飛天去了月亮,成了月亮女神。

這個傳說最先是出自先秦時期的典籍,其實更早以前中國古代就有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就有關於月亮的記載,書中天帝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日為陽,月為陰,也就是說月亮是天帝帝俊的女兒,到了先秦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至於嫦娥到了月亮是變成了神仙還是什麼就不好說了。

因此到了西漢的時候,古人們又開始想像這嫦娥偷吃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後,飛升到月亮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淮南子》記載說:「后羿向西王母請求到了長生不老藥,結果被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還奔月而去,最後變成了蟾蜍,成了月精。」此時的嫦娥還不是廣寒宮中的高冷女神是一隻蟾蜍,試問嫦娥怎麼就變成蟾蜍了?

嫦娥變成了蟾蜍,這就不太美好了,也沒人出來解釋,只是在《五經通義》有一個不像解釋的解釋,書中說:「月中有兔和蟾蜍嗎?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古人講究陰陽和合,也沒有解釋嫦娥變成了陽蟾蜍,反而給蟾蜍配了只兔子。慢慢的兔爺就成了主角,到了晉朝就有了關於兔爺在月亮中的故事。

在晉朝傅玄的《擬天問》中記載說:「月亮上有什麼,有白兔在搗藥。」因此詩仙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吟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妲娥孤棲與誰鄰?」就是說孤單月亮女神嫦娥與玉兔作伴在月亮上生活。晉朝給月亮上添加了搗藥的玉兔,到了唐代也得加點東西不是,於是就有了吳剛在月亮上砍伐桂樹的神話傳說。

在唐朝著名志怪小說家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天咫》中說:「月中有桂花樹,高五百丈,唐朝一丈3.07米,也就是說這棵桂花樹有一千五百多米,樹下有一人經常在那砍伐這棵樹,可是這樹一砍開口又馬上複合。這個砍樹人叫吳剛,是西河人,因為修仙犯了過錯,因此被責罰在月亮上砍伐這棵桂花樹。段成式給月亮添加了一棵巨大的桂樹,還有一個被伐砍樹的吳剛。

就這樣在古人眼中神秘的月亮中,有美麗的嫦娥,有蟾蜍,有搗藥的玉兔,有巨大的桂樹,有犯錯被罰砍樹的吳剛,似乎少了一點什麼,對了高冷女神沒房住呀,書生還忘了一座廣寒宮,女神沒有家還怎麼遮風擋雨,唐朝詩人們總是拿月亮寫詩,這不唐玄宗李隆基也有了一個與月亮有關的傳說,相傳有一天唐玄宗望著月亮,看到了一座大宮府,宮殿牌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

到了唐朝末期,被後人尊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有了一篇《明皇夢遊廣寒宮》,這文章有點長,簡單給大家說下,說唐明皇與申天師,道士鴻都客八月望曰夜,因天師作法,三人一起在月亮上遊玩,三人看到了一個漂浮不定的大門和宮殿,看見一榜文寫著「廣寒清虛之府」。三人想進宮殿卻進不去,於是申天師帶著唐明皇跳到空中。

他們身處煙霧中往下看宮殿,只見有仙人騰雲駕鶴往來遊戲,又見十多個素娥也就是宮女,穿著潔白的衣服乘著白鸞神鳥,在大桂花樹下飛舞,又聽到了嘈雜又清麗的樂聲,宮殿極寒不能進,過了一會兒申天師就帶著唐明皇回去了,過了一天,夜裡唐明皇又想去月亮上,天師笑而不允,於是唐明皇就把素娥風中飛舞編成音律,製作了霓裳羽衣舞曲。

因此在中國古代民間的百姓眼中,月亮上有一個美麗的女神嫦娥,與搗藥的玉兔為伴,住在一座豪華冰冷的廣寒宮中,在滿月的時候,興許還能聽到吳剛砍伐桂樹的聲音,而嫦娥成了月精蟾蜍,應該與長生不死藥有關,在《抱樸子內篇》書中說世上有五種不死靈藥,其中一種肉芝就是萬歲蟾蜍頭上的角。當然這些都是古人由於對月亮的好奇心,而產生的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要論正宗,還得看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讓科學家給我們解開月亮的秘密。

相關焦點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太空網:這些樣品將成為寶庫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太空艙44年來首次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的報導。報導評論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能為了解月球的歷史和演化提供一個新窗口。
  • 真的不能種菜!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除在航空史上實現裡程碑式的進步外,帶回月球「土特產」的嫦娥五號也將進一步揭開太空奧秘。12月17日凌晨,出徵三周有餘的嫦娥五號「胖五」完成了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之旅。在最後一棒,嫦娥五號返回器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兩次進入大氣層,成功穿越了大氣層,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今晨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嫦娥五號返回地面動畫模擬畫面。(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玉兔從嫦娥五號身旁跑過,中國必將在月球上留下屬於中國人的腳印
    文 | 何 川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實現一個「小目標」,中國航天事業又向前邁進一步。我們已不再局限於「舉頭望明月」,中國航天人砥礪篤行,終將在月球上留下中國人的腳印。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小場景,是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順利返回。在返回器落地的瞬間,出現了一個奇特的鏡頭,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旁跑過,一時間大家都在猜測這是什麼動物。現場負責搜索的人員透露,這正是一隻小白兔子。
  •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為何感到緊張?嫦娥五號到底在勘探什麼?
    月亮在我們中國文化裡代表著團圓和家鄉,古人眼裡的月亮也代表著愛情,古人之所以將月亮視作愛情和相思的寄託物,就是因為月亮的明亮高潔,適合用來當做表達真心的比喻。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土特產」取貨方式:鑽取+表取成功落月後,緊接著嫦娥五號就開啟了「取貨」的工作。不像地球上快遞員取貨那麼簡單,它要取的約2公斤的樣品,包括月面以下和月面的土壤,採用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12月2日4時53分,鑽取採樣及封裝已經完成,目前表取還在進行中。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嫦娥五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飛行,它所做過事,四十多年沒有太空飛行器完成過,即抓把原生態的月壤並帶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去月球抓把土
    11月17日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已經運至發射臺。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前幾日,還聽到嫦娥四號在月球重啟執行任務的消息,昨日,就有了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的消息。
  • 嫦娥五號「快遞」歷時23天,終於帶回月球「特產」
    在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上,有很多航天大國都曾去月球採樣。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並成功帶回月壤和月巖樣品。如今我國也實現了這一偉大目標!
  • 「嫦娥」帶回的月球「土特產」有何妙用
    此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運抵北京,完成開艙及相關處理工作,科研人員順利取出月球樣品容器。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迎來月球樣品。12月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宣讀了習近平的賀電。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壤有啥用?月球樣品進行哪些研究以及其獨特之處
    月球樣品進行哪些研究以及其獨特之處 今天是嫦娥五號刷屏的一天,嫦娥五號暖寶寶照型以及嫦五回家那個搶鏡的小動物是誰等等,還有最後的破案是個兔子都引發了網友極大的關注,這次嫦娥五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大家給其慶祝的時候開   原標題: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壤有啥用?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即將飛天,只計劃帶回2公斤月球土壤,是不是太少了?
    嫦娥5號準備去月球挖土了。按設計,嫦娥5號一次可帶回2000克的土壤,而前蘇聯3次月球採樣總共只帶回330克,嫦娥5號強在哪裡?上世紀美蘇是航天超級大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動作很頻繁,都很熱衷於上月球採樣。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 甩下歐美登月的中國嫦娥五號,到底為什麼要帶回2KG月球土壤?
    嫦娥五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採樣並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同時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本次嫦娥五號登月,是為了完成一項非常浪漫的任務——去挖一勺月亮。那麼為什麼要帶月球土壤回地球呢?明明此前美國和蘇聯那麼多次登月,共計帶回了382.001KG的月球土壤樣品,難道是帶回來的量還不夠嗎?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  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土特產」取貨方式:鑽取+表取  成功落月後,緊接著嫦娥五號就開啟了「取貨」的工作。不像地球上快遞員取貨那麼簡單,它要取的約2公斤的樣品,包括月面以下和月面的土壤,採用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12月2日4時53分,鑽取採樣及封裝已經完成,目前表取還在進行中。
  • 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中國航天意義有多大?
    文/水大亦魚大 結論先行: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樣品,這意味著我國在航天事業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時驗證了,我國目前所擁有的技術,意義重大。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