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到一家稍微比較高級的法式餐廳,餐桌擺飾都會比較講究一點。大家一開始因為沒有看過或是不習慣這樣的文化,有點害羞是正常的!在這裡認真跟大家說:不要怕~看完這篇文章包你三分鐘看懂法式餐桌上花俏的擺飾!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比較不那麼喜歡太奢華隆重的擺設,所以現在我們在餐廳看到的擺飾已經是簡化了很多!
首先從「餐具」開始。法國人愛吃麵包大家都知道,在前菜之前,他們喜歡喝餐前酒配醃橄欖,或是吃塗了奶油的麵包。下圖主餐盤左上角的小盤子,就是專門放麵包用的,還有奶油刀。
一般來說叉子在左邊,刀子在右邊。尺寸比較小的是用來吃前菜用的,若是你的前菜是海鮮或是湯類。服務生再上菜前會幫你換刀叉或加上湯匙。
吃魚或是乾貝的刀叉就長這個樣子,如下圖:
吃蝸牛的叉子長這個樣子,如下圖:
吃完前菜記得把刀叉「平行斜放在盤中」,這表示你已經吃完這道菜,服務生會過來把餐具餐盤一起收走。
吃正餐時也是同樣道理,若是吃肉類,一般會幫你換上牛排刀,吃魚或海鮮就換上專用的刀叉。這時候還是用在盤子左右邊的餐具喔!放在餐盤上方的餐具,是接下來吃起司或是甜點用的餐具。尺寸比前菜用的刀叉又再小一點。
接下來到起司的部分,有時會看到如下圖這個餐具,這是專門用來服務分配起司的刀子。當你切好你要吃的分量,前面兩根尖尖的部分是用來叉住起司然後把它放到你自己的餐盤中。你會看到這個餐具通常是會放在一塊放滿各種起司的服務盤上。 (若對起司和起司刀具有興趣且看得懂法文的朋友,可以研讀此篇A chaque fromage son couteau,意思是每一種起司都有他專屬的刀子)
不同於臺灣吃甜點用叉子,一般甜點在法國是用湯匙吃的! (記得好幾年前剛來巴黎時,就鬧了這個大笑話, 朋友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吃個幕斯蛋糕竟然分給他們叉子!)
對法國人來說,當你選擇水果來當甜點時,才會用刀叉吃喔。
接下來介紹一下杯具。基本上餐桌上的杯子分成: 水杯,紅酒杯和白酒杯。要分別清楚很容易的! 如果三個都是高腳杯,那最大的就是水杯,第二是紅酒杯,最小的是白酒杯。當你點完菜若你沒有點酒,服務生就會把你的酒杯收走,只留水杯給你。有時水杯就是一般的矮水杯而不是高腳杯,那就容易分辨多啦!
另外香檳杯是不會擺在桌上當擺飾的。一般都是當你就坐後,若你有點香檳,服務生才會端過來喔!
最後幾個餐桌上比較假掰的小禮儀供參考:
1. 不用刀切沙拉(比較好的餐廳的廚師是會把沙拉切到剛好的大小,讓你可以直接用叉子吃)
2. 若需要餐桌上任何東西(麵包,鹽或胡椒等等) 請同桌的人遞給你,整隻手伸長去拿比較不禮貌
3. 用過的餐巾布不需要折回原本的樣子,用完餐後可放在餐盤右方
4. 即便沒有在吃東西,讓同餐桌的人看到你的雙手輕擺在桌上才是有禮貌的表現噢。
最後最後,法國人是出了名的很愛對所謂的「規則」有個人意見的民族。以上所介紹的都是一般大家遵守的規則,當然也有可能有人不同意這樣的規則。最高宗旨: 吃飯大家開心就好,若是到不熟的人家做客,保持微笑,然後看別人怎麼做就跟著做就對了(笑)
其實餐桌擺飾除了規則之外,美感也是相當重要的,看看我在網路上截取的這兩張A和B桌的餐桌圖片,像杯子和餐巾的擺放方式也不一樣。有時更因為桌上擺放了許多裝飾品,比如說小燭臺或小花瓶,而稍微轉變了餐具的位置。就如同我稍前所提到的,對法國人來說,規則很重要,但凡事都有例外呀:)
來源:One Day In Paris
《你好,法蘭西》已經正式登陸愛奇藝,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就可以直接收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