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食品安全導刊-食安中國網」 獲取更多食品安全信息
近日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發布報告指出,歐盟市場超過14%的蜂蜜摻假。歐盟業內人士指出,摻假蜂蜜大多來自中國。同樣央視也曾曝光,在國內蜂蜜行業,為降低成本賺取利潤,部分商家在售價較高的蜜種中摻入油菜蜜等價格低廉的蜂蜜,還有人用加工大米時的下腳料製造果糖摻進蜂蜜當中冒充蜂蜜。這樣類似的造假行為一直困擾著蜂蜜行業的發展。
據央視報導,真正的洋槐蜜原料收購價每噸高達26000元左右,折合每斤約13元。如果去掉水分損耗、算上加工包裝等費用,一斤洋槐蜜的生產成本將近20元。然而,LH牌洋槐蜜每斤大約13元的零售價,卻比洋槐蜜正常的生產成本還要低。低廉的價格背後原來加入了價格低廉的油菜蜜,以此來冒充洋槐蜜。而《蜂蜜》國家標準明確規定:蜜蜂主要採集一種蜜源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釀造的蜂蜜,才能稱為單一花種蜂蜜。根據國家標準規定,這種混雜了油菜蜜等其他蜜種的蜂蜜,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洋槐蜜。
此外,一些低於出廠價的蜂蜜,更是加入了價格比一般蜂蜜價格低一半的果糖來冒充蜂蜜降低生產成本、賺取利潤,而這些果糖主要原料碎米粒是加工大米時的下腳料,它的各項指標都是針對《蜂蜜》國家標準規定而進行研製的,其中的糠醛等指標和《蜂蜜》國家標準規定的差不多,能夠檢測過關。
記者了解到,此次被曝光部分企業並非那些小作坊。此次央視曝光的企業當中,有幾家在蜂蜜行業中算是小有名氣的,而且還是出口創匯型的企業,此次被曝摻假,真是大出我們的意料。
此次被曝光的慈谿市怡康蜂業有限公司,記者在其官方網站看到,這家成立於1999年的企業,以生產、加工、銷售蜂蜜、蜂皇漿、花粉、蜂為主,現年生產和銷售瓶裝蜜蜂能力在450萬瓶以上,在2000年獲得國家頒發的出口食品衛生註冊證和外經貿部批准自營進出口權證。此次事件對行業絕對是一次打擊,涉及到行業的誠信度,消費者如果對蜂蜜產品不熟悉,可能會考慮不再購買蜂蜜產品。
記者了解到,此前蜂蜜行業同樣遭遇過類似的行業危機。2007年4月,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4月份公布了四批次共12種不合格下架食品名單,其中蜂蜜產品竟然佔了一半。5月份北京市食品辦公布的26種下架食品中,蜂蜜仍然高居首位,8種產品不合格。這些蜂蜜不合格的原因都是因為C-4植物糖不合格,即意味著蜂蜜裡添加了白糖或果萄糖漿之類,屬於假蜂蜜。在各地媒體披露這個消息後,消費者對蜂產品行業產生了信任危機,甚至連規範經營的企業銷量也隨之受到影響。
蜂蜜造假不是中國人的獨創,也並非中國獨有。據深圳晚報報導,深圳市消委會發布國內外25款蜂蜜比較試驗結果,價格最高的進口金皇蜂純蜂蜜一瓶蜂蜜竟摻半瓶糖。可見,即使在國外,蜂蜜造假摻假依然是個讓監管部門頭疼的事情。蜂蜜是百姓家中常備,什麼樣的檢測方法才能讓百姓食用放心蜂蜜呢?
市面上的蜂蜜檢測方法很多,有百姓常用的民間方法,俗稱「土法子」。主要是感官檢測,具體是「望、聞、切」,「望」就是看蜂蜜的形狀,一般純天然的蜂蜜在13--14攝氏度時容易結晶。能夠全部結晶的蜂蜜一般含水分低、濃度高,不容易變質,則是優質蜜;「聞」就是問味道,純正天然的蜂蜜,聞起來有淡淡植物味花香,吃起來味道甜潤,略帶微酸,口感綿軟細膩,爽口柔和,喉感略帶辣味,餘味清香悠久,結晶塊入齒即酥,含之即化;「切」就是觸感,真蜂蜜用手捏,其結晶體很快溶化,用手搓捻,手感細膩,無沙粒感,假蜂蜜有硌手的感覺,溶化慢或不溶化。但這種檢測方法主觀性太強,沒有什麼說服力。
當然還有行業內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檢測方法,例如中國蜂產品協會制定的蜂蜜摻假檢測碳-4植物糖檢驗方法;江蘇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運用「化合物全掃描+化學計量學+特徵標誌物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糖漿標誌物-X檢測方法;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使用EA-IRMS(AOAC 988.12)和LC-IRMS方法進行的純度檢測方法;除此之外還有光譜法、顯微鏡法、檢測PH值和酸度等針對蜂蜜中某種特定物質的檢測方法。
但是,這些檢測並不是萬能的。「檢測造假蜂蜜」,實際上是判定它是假蜂蜜還是真正的蜂蜜。但我們的食品「檢測」必須是針對一種確定的物質。按照目前的分析技術,只要能夠列舉出來的成分,基本上就可以「檢測」出來。但是,能夠「檢測」一個指標,跟用它來進行「判定」真假,完全是兩回事。
比如說,蜂蜜造假最常用的方法是採用蔗糖、高果糖漿等,這都屬於「碳4植物」。而蜜蜂採集的花粉來自於 「碳3植物」。這兩種植物產生的糖中C13同位素的比例不一樣。理論上可用碳四植物糖的同位素檢測方法確定蜂蜜的「真假」。但麻煩在於,不同的蜂蜜,差異實在太大,C13同位素偏移的範圍也很大,很難準確判斷真假。
針對上述問題,布魯克開發了一款能夠迅速識別蜂蜜真假的產品,這款產品是一種基於NMR的篩選方法,對於每一種蜂蜜都適用,幾分鐘內即可完成採集的單一數據集,便能同時評估與質量和真偽性相關的大量參數。
此次,布魯克攜手食品安全導刊將召開網絡研討會,為您仔細剖析蜂蜜檢測方法。研討會會從淺談蜂蜜市場的現狀(例如蜂蜜市場刺激食品造假)和蜂蜜容易出現的造假類型開始,例如摻雜糖和糖漿,或發布錯誤的原產地或植物來源。隨後將闡述基於NMR的蜂蜜篩選分析的主要優勢,以及使用該技術檢測蜂蜜樣品的真實性和判斷其質量的方法。網絡研討會還將為您介紹布魯克FoodScreener平臺,它還適用於紅酒和果汁的篩選分析。
研討會主題包括:全球蜂蜜市場概況、蜂蜜造假類型、NMR 篩選分析工作原理、布魯克 FoodScreener 的優勢和獨特的價值主張。
在本次網絡研討會中,布魯克中國應用經理單璐博士和應用工程師徐雯欣博士將為您概述NMR篩選分析如何通過布魯克 FoodScreener平臺應用於蜂蜜樣品。
研討會時間:2017年5月4日下午3點
詳情猛戳下方連結——
http://sep9.cn/jq13zv
註冊地址——
http://sep9.cn/1jk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