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28歲登基,在位23年,為何51歲時突然暴斃?

2020-12-21 浪子聊歷史

公元617年,李世民在晉陽鼓動李淵起兵反隋;一年後李淵廢隋恭帝楊侑後稱帝,國號唐。也是從此刻起,李唐參與到群雄逐鹿,開啟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的進程。而之所以李淵能在這麼多割據勢力中脫穎而出,除了關隴集團的暗中幫助外,李世民功不可沒。

這裡有個小插曲,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曾向李世民承諾如果天下盡在掌握後,將封其為太子。這種諾言讓後者就像打了雞血般徵戰四方,屢立戰功,聲名赫赫,為唐朝的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李唐天下大定後,李淵卻立李建成為太子,這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滿。不僅如此,因李世民戰功太大,太子李建成便糾集四弟李元吉處處跟李世民作對。最終公元626年,28歲的李世民在玄武門射殺了李建成及李元吉,並逼迫李淵禪讓帝位,是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於國內,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可以說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於國外,開拓疆土,攻滅東突厥,徵服高昌(今新疆地區),也被北方遊牧民族尊稱「天可汗」。48歲時還御駕親徵重創高麗句(今東北及朝鮮半島地區),可見其身體非常棒,正當他英姿勃發想要繼續延續大唐盛世之時,51歲卻暴斃含風殿,死因也成為了一種謎團。

李世民暴斃,比較可信也是現在最為盛傳的他是吃了天竺的長生藥中毒而死。

《舊唐書》:那邇娑婆寐,自言壽二百歲,雲有長生之術。太宗深加禮敬,館之於金飈門內。

據記載,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出使天竺(印度)時,適逢天竺內亂,王玄策便參與作戰,最終大勝天竺,俘虜一萬兩千多人,獻給李世民。在這些俘虜中有位方士名叫那羅邇娑婆,他不知道從哪邊聽到李世民想要長生不老的消息,或許為了保命便說,自己已有200歲的高齡了,而且致力於研究長生不老之道,吃了他煉製的丹藥,可將原有的病痛一掃而光,恢復年青時的體能,也就是說他能讓人長生不老。

此時的唐太宗剛剛經歷了一次心靈的創傷,他傾盡心血培養的太子李承乾因為謀反被廢,流放外地。正當他尋找一些精神慰藉的時候,聽到有人可以製作長生藥,自然大喜。唐太宗十分禮敬那羅邇娑婆,然後命令他煉製丹藥。經過幾年的藥材準備工作,在煉製完丹藥後,唐太宗一服用,就直接一命嗚呼了。

《舊唐書》: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晚年重病時,在吃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才開始服用丹藥。其實古代所謂的丹藥,當中的成分都是礦物質,比如硫化汞、氧化汞、氯化汞。這些礦物質原本就有毒性,經過高溫煉製,壓縮成一顆丹藥,結果自然對身體損害極大。所以李世民暴斃因為吃了有毒的丹藥,從道理上來說講得通。

不過話又說回來,據比較可信的記載,唐太宗在病重的時候病急亂投醫,開始食用金石,金石也就是所謂的丹藥,但並沒有說李世民有什麼不適,因此他吃丹藥而暴斃也不能讓人信服。

《資治通鑑》記載:貞觀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死,李世民往唁,「長孫無忌在士廉喪所,聞上將至,輟哭,迎諫於馬首曰:『陛下餌金石,於方不得臨喪,奈何不為宗廟蒼生自重。」

既然李世民很有可能不是吃丹藥暴斃,那麼可能就是幾方面因素綜合起來產生的:

一、常年徵戰沙場積累的疾病。

上文提到李世民自勸說父親李淵起兵時,開始徵戰南北,即便做皇帝後,依舊為開拓大唐江山而努力。從617年(李淵起兵)年到645年(親徵高句麗),這段時間他常年在外帶兵打仗,打仗便意味著條件十分艱苦,可以預料得到,他經常風餐露宿,飢一頓飽一頓,生活和作息時間沒有規律。而且也經常受傷,所有這些使他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傷。

這點我們的功夫巨星李連杰也是,50歲時他患上了甲亢,經常吃藥導致身體發福。此外年輕時他很拼命,脊椎也受過傷。等到年紀大了,因為病痛,不得不處於「隱退」狀態。所以唐太宗年輕的時候看不出來身體上有什麼毛病,但是等到國泰民安,他那根緊繃的弦放鬆後,疾病就自然找上他了,隨著年紀的增大,病情越來越嚴重。

二、為了皇位殺了兄弟,逼父親下臺,這點最主要還是心理作用

李世民跟著李淵打了不少仗,他的光輝漸漸地掩蓋了他的哥哥李建成。其實李建成的實力並不弱,他並不是平庸之輩。後來李建成發現李世民會影響他的利益,所以才有了「玄武門事變」。最終李建成被殺,跟他穿一條褲子的李元吉也一同處死。

作為父親的李淵看到兒子們相殘,內心肯定很悲痛,他對李世民的行為肯定很失望,身體自然也是每況愈下。這時候李世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逼迫李淵退位。所以這雖然時帝王家的悲哀,但他心裡深處肯定還是對哥哥及弟弟還有父親多多少少充滿了愧疚自責。長期以往,自然也增加了身體負擔。

三、太子李承乾謀反,讓李世民仿佛蒼老了十歲

李世民對嫡出兒子李承乾可謂寄予厚望。年少時李承乾生病,李世民通過減免犯人的罪行為兒子祈福,之後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負責教育李承乾。但他在宮裡看中一名擁有絕色天姿的男藝人,也就是給宮中皇室表演助興的太常樂人,他取名「稱心」。但最終紙包不住火,太宗終於還是知道了,龍顏大怒,下令將稱心處死,李承乾痛不欲生,這件事情也讓父子間產生了隔閡。

此外由於魏王李泰對太子之位也有想法,而且李世民還十分寵愛這個弟弟,導致李承乾感覺自己的東宮位置不穩,於是想暗殺了弟弟李泰,但最終未能成功。之後他便想學李世民做了同樣的事情逼李世民禪讓帝位,結果事情敗露,唐太宗心痛無奈之下,最終將其流放。

這件事對李世民的心靈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因為最喜歡的兒子跟自己兵戎相見,內心的悽涼估計外人是難以體會到的。

四、後宮佳麗太多,就連弟媳婦都不放過

在封建社會,男人好色本無可厚非,更何況是帝王。但兔子還不吃窩邊草,看看李世民都娶了哪些人:比如弟弟齊王李元吉的媳婦楊氏,楊氏還為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叫李明。長孫皇后病逝後,李世民甚至還想立楊妃為皇后,最終被魏徵勸說才作罷。再比如武則天,在她14歲時,因李世民聽說她年輕貌美便將其納入後宮,只可惜兩人一直都沒有孩子,反而武則天後來跟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有了很多子女。

長期的享樂,加上白天忙於朝政,身體連軸轉,得不到休息,龍體透支了,自然壽命會銳減,抵抗力也變得很差。因此結合以上幾點,唐太宗暴斃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

當然需要指出一點,帝王如果51歲病死也不能算得上是暴斃,因為在古代皇帝的平均年齡並不高,唐太宗活到51歲已經算是「高壽了」,要說短命,比他短命的大有人在!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封建社會君王的壽命平均值:

《我國歷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夏、商時期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約為35歲。

因此可以說,唐太宗之死應該是吃丹藥為主要因素,加上兒子叛亂,色字頭上一把刀掏空身體等等因素綜合起來導致一代雄主病逝。

相關焦點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
    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明君,其皇后長孫皇后是千古賢后,二人生有三男四女,長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李承乾出生於619年,即大唐建立的第二年,因生於承乾殿,被其祖父,唐高祖賜名承乾,有承繼乾坤之意。高祖武德年間,李承乾被封為中山郡王。
  • 在韓國古裝歷史劇中,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是獨眼形象,這是為何?
    他登基之後,對內以文治天下,倡導節約,重視農桑,實現隋末亂世之後的休養生息,開創了歷史上最著名的盛世「貞觀之治」;對外則開疆拓土,先後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徵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等邊陲勢力,設立安西四鎮,與北方遊牧民族融洽相處,被尊稱為「天可汗」,為唐朝後來長達百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如果非要對李世民的功績進行評價的話,雄才大略英明神武這八個字應該是最適合的。
  • 唐太宗李世民居然也是「女兒奴」?
    這話大概不是空穴來風,太多平日看似威嚴高冷的男人,在面對孩子——尤其是女兒時,都會變成另外一副面孔。縱使像唐太宗李世民這樣殺伐決斷的霸道帝王,在面對女兒時,也會不自覺地流露出溫柔而感性的一面。當然,唐太宗有二十一個女兒,也不是每個女兒都能平均分得父皇的寵愛。從有限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能令唐太宗偏愛始終的大概只有這四位——長樂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和城陽公主。
  • 武則天14歲嫁給李世民,27歲嫁給李治,為何她只給李治生了孩子
    貞觀十一年(637)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駕幸洛陽宮,聽說14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娘」。當年的李世民也就是四十多歲!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的樣貌肯定是不錯的,就是因為她美,所以,李世民才娶她的。
  • 唐太宗去世,李治登基是如何對待15位漂亮後媽的?說了你別不信
    唐太宗去世,李治登基是如何對待15位漂亮後媽的?說了你別不信眾所周知,古時候的帝王,他們的後宮都擁有佳麗三千,但是能經常出現的嬪妃並沒有幾位。大家都知道,唐太宗也是擁有無數嬪妃的,但是他的後宮,比較出名的妃子,卻只有15位。
  • 武則天嫁給李世民11年,為何沒能生下一兒半女?只因李世民沒用
    說起武則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武周王朝的開國皇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唯一的一位正統女皇帝,即位時期已67歲,一共在位15年之久,終年82歲。在這樣一位傳奇的女皇帝身上,充斥著太多的傳奇故事,其中她的兩段婚姻史更是人們日常談論她的一個熱門話題!
  • 為什麼西哈莫尼國王登基時已經51歲,卻像30歲的帥哥?
    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陛下登基時已經51歲,可是看相貌只有30歲左右,很年輕,充滿了青春活力,因為膚色白淨,五官清秀,氣質斯文,髮型又是光頭,西哈莫尼國王很像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裡的唐僧,眉清目秀,寶相莊嚴。
  • 《唐太宗李世民》播出26年,傅藝偉自毀前程,「長孫皇后」最幸福
    作為「千古名帝」,李世民深受影視作品鍾愛。在以他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中,《唐太宗李世民》堪稱經典。 這部劇於1994年播出,距今已過去26年。《唐太宗李世民》屬於「古偶言情劇」,男主角林俊賢高大俊美、英氣逼人,女主角傅藝偉豔麗嫵媚、光彩照人。
  • 武則天14歲入宮,侍奉唐太宗11年,為何沒有生下一兒半女?
    李唐王朝享國祚290年,有近半個世紀處於武則天的掌控之中。對於她的一生,歷來評說不一,爭議不止,稱得上毀譽參半吧。史家對這位女皇帝貶斥最多的,是她豪放不羈的私生活,她曾擁有無數個男寵,並且和她女兒太平公主還曾經共同擁有過同一個男寵——張昌宗,這便成為她千古難泯的穢聞。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則天出生於唐都長安。
  • 十三歲嫁給唐太宗,堪稱帝後楷模
    這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皇后,梳頭時都不忘把書卷放在面前讀上幾頁,她時刻提醒自己:自己首先是皇后,然後才是女人。她言行必循禮法,為了做一個合格的好皇后,她甚至著書三十卷,只為自律。她被唐太宗譽之為「嘉偶」、「良佐」。十三歲嫁給十七歲的李世民長孫氏,小名觀音婢,公元601年生於河南洛陽。
  • 「名人百科」盛世明君演繹美輪美奐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
    【名人簡歷】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他在位期間,推行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積極推行科舉制。630年,擊敗東突厥,被突厥各部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幹布。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7月駕崩於長安含風殿,享年50歲,葬於今陝西禮泉東北50多裡的山峰上的昭陵。
  • 絲路留名的裴矩,為何在隋煬帝時為佞臣,在唐太宗時為敢諫的直臣
    此時裴矩已經42歲,又久任秘書工作,自然不是輕佻率性,他之所以敢主動去南方平叛,得益於他對平陳時獲得的陳朝典籍的了解,通過他搬回的陳朝典籍,他已經對南方山川瞭然於胸。這又得益於裴矩天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裴矩的嶺南平叛果然獲得成功,他收復了包括廣州在內的二十餘州。
  • 李君羨小名五娘子,李世民聽了不高興,因女主武王得天下的傳言
    李世民在位期間,有一次他大宴武將,宴席上為助酒興,就要求各人說出自己的小名。其中李君羨的小名是五娘子,別人聽過都大笑李君羨這個女性化的小名,但李世民聽了卻大吃一驚而不高興。那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不高興呢?
  • 模範皇后長孫氏,和李世民兩小無猜,母儀天下的表率
    首詩是在貞觀初年,長孫皇后在上林苑遊玩時期看到的當時的美景所創作出來的《春遊曲》,這首詩採用擬人的手法,將景色,和人物合二為一,讓唐太宗對都讚嘆不已。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中,他最愛的就是這個髮妻長孫皇后了,李世民對於她的寵愛,不僅僅是因為她很有才華,更重要的是她雖然高居後位,卻沒有絲毫野蠻任性的性格,這也是李世民為何獨愛長孫皇后的一點。
  • 父親太能「活」,兒子裝病苦等皇位26年,登基半年卻「真病」倒了
    ▲唐順宗李誦坐像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便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後才得以上位,自從有了這個先例,太子繼承皇位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當時的唐順宗李誦雖然苦苦等了26年才得以繼承皇位。在當時那種情況也應該慶幸了,畢竟那時候能順利繼承皇位的太子並不多。
  • 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到底有多麼厲害?
    提到康熙每個人也許都很熟悉,尤其是電視劇《康熙大帝》的播出更是使人們對康熙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年僅八歲時就被迫承擔起了國家大任,一路上絆倒了許多勢力龐大的臣子,年僅14歲就已經親政,想想看十四歲的我們還在幹嘛,康熙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的統治者。
  • 她是李世民最愛的女人,即使去世,也沒有女人能夠超越她
    李世民只有一個皇后,即長孫皇后,她是李世民最愛的女人。長孫皇后有德,為他處理好六宮之事,解決他的後顧之憂。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便沒有再立皇后。李世民十五歲的時候,就和長孫氏喜結良緣。此後,李世民和長孫氏相敬如賓,恩愛有加。
  • 小鳥依人一詞居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誇獎大臣的!這些成語也和他有關
    耿直褚遂良「小鳥依人」一詞出自《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其中記載了唐太宗對多位大臣的評語:「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褚遂良塑像,網絡圖識人之能與不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褚遂良這樣忠直敢言的起居郎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間一直嚴於自我約束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要說對功臣最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排的上前三,跟隨他在玄武門之變中出死力的十大功臣,大多得以善終。公元626年7月4日,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玩命死磕的時刻,在這場決定了唐朝乃至中國千年歷史走向的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依靠殺戮和鐵血,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武則天跟隨李世民12年未孕,為何嫁給李治後,迅速生下6個孩子?
    武則天一生共侍奉過兩位皇帝,一個是李世民,另一個是李治。讓人不解的是,武和唐太宗沒有寸男尺女,甚至都沒懷過孕。反觀和唐高宗,兩人卻育有6個孩子。如果從時間上來講,這種事情應該不應該,畢竟跟了李世民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