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除了控血糖 更要「護心腦」防感染

2021-01-14 騰訊網

寒冬臘月,北方滴水成冰,廣州也迎來多年未遇的低溫天氣。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冬天是難熬的季節:為了保持足夠的能量,有時免不了多吃幾口,但一不小心「貼膘」稍稍有點過了,血糖就控制不住往上升;加上大冷天,出門鍛鍊又不太方便;有的糖友還存在糖尿病足等問題……如何才能安然過冬?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瑩支招如下——

密切監測血糖 管住嘴、邁開腿

有研究報導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冬季比夏季更容易出現波動。

張瑩分析說,這是因為冬天人們的體力活動明顯減少,在北方甚至還有「貓冬」的習慣。體力活動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利於血糖控制。動得少,無形中增加了血糖控制的難度。

其次,可能因為身體要禦寒,機體在冬季對包括糖皮質激素在內的應激激素敏感性更高,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胰島素抵抗。

再加上嚴寒刺激,很多糖友傾向於攝入更多能量以禦寒。以前食物匱乏,為了儲備足夠的能量抵禦寒冷,民間進入秋冬還有「進補」「貼膘」的習慣。殊不知時代變了,如今的人們面臨的普遍問題已經不是食物匱乏,而是能量過剩,超重肥胖可刺激胰島素抵抗,能量應激導致血糖超標。

尤其在我國,冬季的節日較多,如冬至、臘八、除夕、春節、元宵節……加上忙碌了一年,從年底到春節,親朋好友聚會多,聚餐也多,一方面增加了食物的攝入,一方面減少了就醫的頻次。因此,張瑩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這段時間裡尤其要重視血糖監測,莫忘「管住嘴,邁開腿」。親友團聚時要注意控制飲食與飲酒。若發現既往的降糖方案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應該及時就醫調理。

預防糖尿病足

泡腳別太燙

冬季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皴裂,人們通常注重面部和手部的保溼,而往往忽略足部,張瑩提醒,冬季糖友更要注意足部保健,建議每日檢查足部,以便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及早防治糖尿病足。

糖友可以重點檢查足底、趾間及足部變形部位,尤其不能忽視足部的保溼和護理,防止皴裂或因乾燥瘙癢抓傷,進而擴大創面、難以癒合。

需要提醒的是,冬日沐足雖然是一種不錯的保健方法,但對於周圍神經已經存在病變的糖尿病患者來說,由於末梢神經感覺減退,對水溫感知遲鈍。如果水溫過熱而未能感知到,可出現足部燙傷進而引起感染,容易造成嚴重的糖尿病足。因此,建議糖友沐足前一定要用手或請家人感知水溫,防止燙傷,沐完足後注意擦乾腳趾縫,防止足趾間皮膚破潰。同樣的道理,糖友在使用電熱毯、熱水袋及各種取暖器時,也要避免可能引起的燙傷。

冬季注意居室通風

「護心腦」防感染

冬季嚴寒,人體血管遇冷收縮,正是心腦血管病發病的高峰期。糖友同樣容易發生各種心腦血管意外事件,如心梗、卒中等。有報導指出,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2-4倍,而發生心梗的概率和冠心病人發生心梗的概率近乎一樣。

因此,張瑩提醒,糖友不但要控制好血糖,還要全面控制可能增加心腦血管意外在內的各種危險因素,預防並減少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日常要注意做以下「功課」:

1.冬季也應遵醫囑服用相關的抗糖、降壓、調脂、抗凝等藥物,保持血糖、血壓、血脂水平達標;

2.飲食有度,不要暴飲暴食,保持健康體重;

3.注意保暖,避免嚴寒驟然刺激;

4.保持大便通暢;

5.戒菸限酒。

另外,冬季為了防寒,人們通常會開著暖氣、門窗緊閉,對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有利。而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現感染,冬天也莫忽視居室的通風、換氣,以助減少室內空氣的病菌濃度,預防感染。

天氣晴好時,建議糖友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抵抗力,也有利於血糖控制。當然,戶外活動過程中要注意隨時增減衣物,隨身攜帶巧克力、糖果等應急食物,防止低血糖。(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張小瑞、李澤)

相關焦點

  • 臘月天,糖友這樣做可避免血糖波動安然過冬
    因此,張瑩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這段時間裡尤其要重視血糖監測,莫忘「管住嘴,邁開腿」。親友團聚時要注意控制飲食與飲酒。若發現既往的降糖方案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應該及時就醫調理。如果水溫過熱而未能感知到,可出現足部燙傷進而引起感染,容易造成嚴重的糖尿病足。因此,建議糖友沐足前一定要用手或請家人感知水溫,防止燙傷,沐完足後注意擦乾腳趾縫,防止足趾間皮膚破潰。同樣的道理,糖友在使用電熱毯、熱水袋及各種取暖器時,也要避免可能引起的燙傷。
  • 【C&S全時護】糖友菜譜:清蒸鱈魚
    鱈魚肝臟含油量高,除了富含普通魚油所有的DHA、DPA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其他多種維生素。此外,魚肉中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鱈魚胰腺含有大量的胰島素,有較好的降血糖作用,有利於糖尿病的防治。
  • 糖友注意:謹記吃早餐的這4個習慣,餐後血糖不升高
    對於喜歡吃麵條、稀飯的糖友,可以在麵條內加入魚片和蔬菜,稀飯中加入麥片和雞蛋,這樣的搭配比較合理,避免單純糖類穀物食物對血糖造成較大影響! 根據營養均衡原則,穀類、肉類、奶豆類和蔬菜水果類,糖友的早餐至少要選擇兩類以上才算合格。
  • 【C&S全時護】糖友菜譜:木耳炒腐竹
    將炒鍋置旺火上燒熱,倒入植物油,待鍋中油升溫至六成熱時,放入薑片、蒜片炒出香味後,放入腐竹、木耳炒散,然後加入適量耗油;木耳每百克熱量205卡路裡,50-70克/日(水發),可減少血糖波動,調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脂和膽固醇。腐竹每百克熱量為461千卡,每天宜50克,腐竹中含有豐富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其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 為何「糖友」吃了「無糖餅乾」卻血糖飆升?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許海燕 楊京 記者李麗)平時都很注意飲食,卻因為吃了幾盒「無糖餅乾」,一位年輕「糖友」血糖值飆升入院治療。醫生提醒說,有些號稱「無糖」的食品也不能「岔倒吃」,有的甚至只是廣告宣傳的噱頭,廣大「糖友」需要謹慎甄別。 31歲的小劉是一名糖尿病患者。
  • 減重10斤空腹血糖從7.9到5.9,長沙糖友許叔的逆糖秘訣就兩個字
    我是在2018年12月份的時候,當時因為感染,一個小傷口一直都不癒合,無奈之下,只好去醫院進行手術。在動手術之前,醫院測了個血糖,發現自己患上了糖尿病,當時也是一臉驚訝。 不過回過頭來想想,我平時其實早就有一些症狀。喝水是正常人的兩倍,很容易口渴,皮膚經常瘙癢,眼睛看遠方的時候特別模糊,這些都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
  • 高血糖——心臟「硬化劑」,糖友除了警惕冠心病還要防心衰
    糖友為何更易患心衰?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個病例:章大媽今年70歲,患糖尿病22年,5年前發現慢性心力衰竭,並因此需要每年至少住院兩次。前不久,她坐著輪椅由女兒推到門診。醫生讓章大媽先躺到床上接受檢查,就這樣小的一個動作,她就已經變得呼吸急促起來。
  • 適合糖友的六道肉類菜譜,輕鬆穩定血糖!經常吃準沒錯
    糖尿病需要長期治療,要想將血糖控制得穩定,除了按照醫生的指導用藥治療以外,飲食幹預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糖尿病朋友吃的菜譜,簡單易操作,既美味又能幫助更好控穩血糖。這個湯可以很好的養肝明目,清熱止渴,對於視力下降的糖友非常好,另外一些容易失眠,口渴多飲,體型消瘦的糖友也可以多喝。如果買不到枸杞葉的可以用菠菜和小白菜替代。菜譜2 黃瓜炒黃鱔準備洗乾淨的黃鱔肉80g,黃瓜2根,切成片,精鹽、醬油、油各適量。
  • 血糖高早餐的主食真的很難選嗎?糖友這樣的搭配,簡約又控糖!
    大家好我是娟子,百家號:糖友三餐每天分享低油低脂、控糖美食!早餐對於我們來說特別的重要,營養呢一定要豐富、搭配一定要合理。尤其是對於糖友來說,第一餐不僅營養要足夠、而且主食還不能超量,保證餐後血糖穩定。這關係到一天的平穩!以前傳統的「油條加豆漿、包子配稀飯」式的早餐,已經慢慢的被越來越多人拋棄。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早餐才算是營養豐富呢?
  • 吃水果不升血糖的技巧(附常見水果GI值表),糖友快收藏!
    其實有很多吃起來甜的水果,升糖指數卻並不高,只要注意吃的量和吃的時間,對血糖影響不大,還能補充營養,有助於控糖。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除了選擇低升糖指數的水果外,還要根據自身情況來看能不能吃。醫學上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穩定(空腹血糖小於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10.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於等於7.5%)時可以適量吃水果。
  • 糖友夏季如何運動更健康?專家開出運動處方
    炎熱的天氣給糖友們增加了新考驗:躺在床上血糖又降不下來,出去運動下又一身的汗,有時候還頭暈,糖友們如何在炎炎夏日健康運動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內分泌老乾科)主任袁春雲教授介紹,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但夏季氣溫高,病菌多,糖尿病患者機體抵抗力差,糖友的體溫和水鹽調節能力稍弱,很容易脫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
  • 糖尿病居家自我穩血糖,醫生告訴你幾個方法
    有關研究表明: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者比較容易感染病毒,其中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極有可能是新型毒感染易感人群。所在大家在特殊時間期間不要出門,這就需要在大家要學會居家自我控制血糖,到底糖尿病人怎麼自我管理高血糖呢?
  • 控糖密碼: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友情提醒:本文建議收藏哦上一篇與大家分享了餐後2小時的血糖正常標準與控制目標,以及正確的測量方式,這一篇給大家分享下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和正確測量空腹血糖的方式。對我們糖友來說,初期控制空腹血糖要比餐後血糖重要。為什麼呢?因為餐後血糖等於空腹血糖的基礎血糖加上吃飯後攝入的葡萄糖。
  • 糖友忍不住吃,血糖或會飆升
    提子酸酸甜甜的,其中含有豐富維生素C,皮裡面也有抗氧化的物質,經常吃點能幫助延緩衰老,但提子的糖分也不低,而提子又很小,若一次性忍不住吃了一串,可能熱量也非常高,這對於控糖是很不利的。山楂吃起來特別酸,有助開胃,胃口不好的人平時吃點是很好的,但山楂中的含糖量比百香果和人參果都要高,糖友別被它特別酸的口感迷惑了,若是經常吃山楂,血糖或許難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獼猴桃吃著也是酸酸的,但它的升糖指數卻超過了50,雖然不是非常高,但也是屬於進食就容易引起血糖上升的水果,糖友們也應少吃。
  • 不甜的水果糖友能吃嗎?怎樣吃水果血糖不高還解饞?
    所以千萬別只警惕那些很甜的水果,而把不甜的水果不當水果隨便吃,小心人家可能是個低調的含糖大戶,像火龍果的含糖量其實跟蘋果差不多,人參果和大柿子差不多,很容易迷惑糖友,不小心吃多了反而更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 冬季血糖波動大,糖友要加強鍛鍊,控制血糖,但要避開這些「坑」
    糖尿病患者在鍛鍊前,要注意避開這些「坑」不要在早上鍛鍊很多朋友都過於信任晨練的好處,為了晨練,寧願每天早早起床,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早上鍛鍊身體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尤其是在冬天。而糖尿病患者選擇運動的原因就是為了降低血糖,在血糖本來就低的時候繼續鍛鍊,反而會讓血糖值低於最低值,容易引起昏迷。對於糖友來說,下午鍛鍊是比較合適的,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血糖值處於穩定狀態,通過鍛鍊,能有效降低血糖,讓血糖值回落到安全線以內。
  • 動態血糖監測,你知道多少?
    另外還有些糖友雖然堅持指尖血糖監測,但是偶爾還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容易使糖友心中產生一種挫敗感,認為自己的控糖方式是在做無用功。對於上面所說的煩惱,其實隨著現今科技的發展,已經可以通過別的血糖監測方式來監測血糖,那就是動態血糖監測。
  • 它是導致血糖高的大坑!肚子大腿細的人尤其要注意
    盲目控糖,高血糖越猖狂 現實中,絕大多數的糖尿病、高血糖人群以為,維護健康的方法就是控糖,只要血糖下降就萬事大吉。 殊不知,盲目控糖所導致的營養不良,其實是比血糖升高更可怕的存在。 俗話說:「廚房殺人不用刀」。
  • 五招在手,糖友過冬不愁!
    醫學研究發現,冬季是糖尿病友病情加重和發生併發症比較多的季節,因此糖尿病朋友在冬季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除了控制好血糖之外,下面這幾點也需要特別注意,保證平安過冬。冬季寒冷,當人們抵抗力下降時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人較正常人更容易感冒,這是因為高血糖環境利於細菌繁殖。
  • 血糖從13降到6,保持多年,男子教科書式的控糖方法,值得學習
    發現血糖超標之後,就應該要及時幹預,早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若拖著,只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張先生血糖從13降到6,保持多年,他教科書式的控糖方法,或許值得糖友學習,下面就向大家總結一下他的降糖經驗,望對你有多幫助。血糖從13降到6,保持多年,他是如何降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