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過後天訓練改善跑步效率,提高成績

2021-01-09 跑步吧

早前在另一篇文章淺談過頂尖長跑選手的生理特質,他們除了擁有極高的最大攝氧量 (VO2max) 和乳酸門檻值外,具備優良的「跑步效率」(或稱「跑步經濟性)」也是從芸芸精英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以下文章將根據最新文獻進一步探討跑步效率的含意、各種影響因素以及改善策略。

定義和重要性

在運動生理學角度,「跑步效率」可界定為每跑1公裡身體所需要的攝氧量 (mL/kg/min)。其數值可透過專業實驗室心肺功能儀器和跑步機,在模仿比賽配速下檢測。當數值越低,則反映身體使用氧氣的效率越高 。

一般人的數值在 200以上,高水平跑手則可低至150不等。這指標對長跑專項表現至為重要,舉例說其他耐力運動 (如長途單車/渡海泳)的選手都可能跟專業跑手擁有相近、甚至更高的最大帶氧能力(VO2max值>70),但由於他們的跑步效率較低,故在同樣配速下需求較多氧氣/能量,相對費力,令他們的長跑成績不如專業跑手般優秀。

影響因素

先天因素對跑步效率有一定影響,例如有研究發現東非跑手天生身形修長,對比白人運動員小腿偏幼 ,這或能減少提爭擺動時的能量消耗; 亦有些跑手擁有特別基因圖譜,肌肉纖維構造和比例 (i.e. 紅肌和白肌)有利長跑訓練 。

另一方面,後天訓練亦能改善跑步時的心肺代謝、生物力學和肌肉神經效能,從而提升跑步效率。於2015年,兩位紐西蘭學者 Dr. Kyle Barnes 和 Dr. Andrew Kilding 便在著名運動科學期刊《Sports Medicine》發表過一篇文章,提出以下六種改善策略。

1. 耐力訓練

– 這泛指跑手的年資、訓練量和模式。長跑跟其他運動項目一樣皆需經過日積月累重複鍛鍊,才能變得技巧純熟。有針對運動員長期表現的研究發現,很多精英選手的VO2max值在年青期後逐漸趨向平臺,反之跑步效率則可持續提升 ,令個人成績在成年階段仍能不斷突破。(這現象在長途耐力項目尤其明顯,如 基普喬格 和 莫法拉 已年屆30多歲,但近年亦不斷勇創馬拉松佳績)

-對於一般業餘跑手而言,循序漸進增加訓練量 (裡數)能令身體跑動更自然流暢,而加入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斜坡跑和沙灘跑也是常見的做法刺激肌肉,提升力量,間接有助改善跑步效率。

2. 重量訓練

– 坊間一直有說法指重量訓練會阻礙長跑練習,影響跑者筋骨靈活性。然而,近年文獻已清楚指出適量重訓並不會引致過分肌肉肥大和削弱心肺功能,反而它能促進神經系統建立,募集更多運動神經元,改善平衡協調,令肌肉發力更有效率,並減少勞損受傷的機會。

– 重訓的效果視乎動作選擇和作息配合,初接觸者建議可多選與跑步動作較相似的練習 (如弓步和單腿蹲),並要注意休息 (尤其初期常見的遲發性肌肉酸痛)。

– 研究亦指高負重(<6RM)和低負重(≥6RM)的重訓練習同樣有助提升跑步效率達5%以上,現時世界各地不少頂尖選手皆會把重訓列入恆常課表中。

3. 增強式/ 爆發性訓練

– 這類訓練泛指牽涉瞬間肌肉發力的動作,如一些快速跳躍彈地練習,從而加強雙腿剛性和神經協調,令每一步的能量釋放和回彈儲存像彈弓般更有效率,減省力量消耗。

– 不少教練都會加入這類動作於動態熱身環節中,又或配合其他工具如欄架和跳箱作獨立一課訓練。

4. 柔韌性和伸展

– 良好的柔韌性過往被視為成功跑者的特質,但這種說法近年受到一定質疑。有研究證據顯示軀幹和下肢柔韌性較差的跑者反而擁有較佳的跑步效率,這與他們具備較高的雙腿剛性、彈性能量儲存和盆骨穩定性有關。

– 然而,在運動醫學角度,局部過緊的肌肉會造成肌肉不平衡和增加傷患風險,並限制下肢擺動幅,間接影響步距。故此,建議運動員仍應全面考慮表現需要,作適量伸展放鬆訓練。

5. 低氧/高原訓練

– 泛指在低於正常水平面氧氣含量的環境下作練習,此方法過往在高水平耐力運動十分流行。運動員多會前往空氣稀薄的高原環境受訓或/和居住一段時間,刺激體內更多紅血球生成,令身體運氧能力提高,間接提升跑步效率達3-5%不等。

– 傳統高原訓練模式可分「高住高練」、「高住低練」和「低住高練」三種。近年坊間亦流行一些「人工模擬」方法,例如在特製的低氧艙/房間或直接戴上面罩由可攜式儀器供應氧氣下作訓練。詳細介紹可參考早前另一篇文章。

6. 營養補充品

– 過往不少運動補充劑品如咖啡因都宣稱能提升耐力表現,而近年膳食硝酸鹽則引起各國營養學者關注。

– 一些食品如綠葉類蔬菜 (包括生菜、菠菜和火箭菜等)和紅菜頭汁皆含豐富硝酸鹽,能增加體內一氧化氮 (N.O.)製造,調節血管擴張,加速養分輸送,並提升肌肉收縮和線粒體功能。

– 近年更有研究指出,短期3-6日的硝酸鹽補充飲食能提升攝氧效率達5%。其對比賽表現的真正影響亦有待進一步研究,但長遠仍值得廣大運動員和教練注意。

除了以上六種策略外,理想的跑姿技術也是提升跑步力學效率之關鍵,例如減少落地制動力和過量垂直震蕩,這可透過專門分解動作,如抬腿和蹬腿練習改善。部分時下裝備如跑鞋、鞋墊和壓力衣物的物料設計亦宣稱能減省能量流失,有助發揮。(篇幅所限,此部分將留待日後文章詳細討論。)

總結

努力不懈的練習是各水平跑手達成目標的先決條件。高水平賽事勝負差之毫厘,精英跑手如能透過以上科學化策略提升跑步效率,哪怕只是1-2%的差異,對成績表現已有舉足輕重影響。而對一般業餘跑手來說,善用以上策略亦能令訓練倍加全面,改善盲點,更容易容破個人界限。

當然,最後也要補充一點,以上各項做法的功效仍視乎體格而異,本文章僅從最新科研角度介紹六種常見策略。如欲獲取針對性個人建議,可當面向專業長跑教練尋求意見。

相關焦點

  • 深呼吸可預防疲勞,肺部訓練幫你提高跑步成績
    「跑者們不會忘記鍛鍊自己的心臟和雙腿,但很少想到肺部也需要訓練。」紐約跑步中心的所有者兼主教練明蒂·索爾金(Mindy Solkin)說,「強健的呼吸系統能提高跑步成績,這是簡單明了的等式:更好的呼吸意味著更多的氧氣進入肌肉,意味著更佳的耐力。」正如我們為了更佳的上坡能力。針對腿筋和小腿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也能鍛鍊相關肌肉來改善呼吸。
  • 在跑步訓練當中,也需要進行阻力訓練,跑步者應如何正確選擇?
    想要提高跑步的成績的話,那麼就只有日積月累的提高跑步量 相信很多對跑步領域不太了解的健身人士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無論你是剛開始接觸跑步的健身新手,還是已經有一定積累的跑步老手,只有選擇正確的跑步訓練,才能夠讓你在跑步的速度方面有所進步。
  • 如何提高跑步的燃脂效率?
    跑步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能使人的身體更加健康,保持好身材,穿衣更加好看。長期堅持,能降低體脂率,消耗更多熱量,燃燒更多脂肪,減去腰腹部,大腿臀部多餘的贅肉,是減肥減脂人群的首選運動方式。跑步的燃脂效率提高,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短時間內看到跑步的成效,增強人的減脂信心。
  • 6個訓練技巧,助你輕鬆刷新自己的跑步成績
    但這並不意味著好成績並不重要,越過終點線時感到快速而穩定是令人滿意的。但通常,我們會失去動力,並在比賽中氣喘籲籲的,總感到喘不過氣來。那麼,你如何訓練以提高速度並快速完成?使用這些技巧來提高你的終結能力,並在比賽結束時感到自信。無論你在長跑運動中的經驗如何,每個跑步者都希望為自己的比賽成績感到自豪。
  • 跑步怎樣提高脂肪燃燒效率?多注意幾點,最大限度地提高減肥效率
    跑步時我們應該做什麼來提高身體的脂肪燃燒效率?幾乎所有剛開始跑步減肥的初學者都認為,跑得越久,燃燒脂肪的效果就越明顯。事實上,跑步也是一種健身。因此,跑步應該遵循健身的原則,即逐漸騎自行車,而不是一次跑幾個小時。這將導致過度訓練,這不僅對身體沒有好處,還會導致各種健身事故。長時間跑步也會使身體進入過度疲勞狀態。
  • 在跑步過程中,應該怎樣快速有效地提高燃脂效率?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養生意識也越來越強,一些人都會通過健身運動,來增強自己的抵抗力與身體的素質,也有些人為了減脂瘦身。正確的跑步姿勢是背部挺直放鬆的,長期堅持跑步,對於久坐不動的人群來說,頸椎和肩部都會得到很大的改善。3、心臟在跑步的時候會提高攝氧量,同時身體各個器官輸送的氧量也會大大增加,那麼各個器官的工作效率會提高,跑步的過程中也會加速血液的循環速度,從而使冠狀動脈提供足夠的血液給心肌,從而預防各種心臟疾病的發生。
  • 提高跑步成績需要同時兼備步頻與步幅
    縮小步幅提高步頻能讓我們跑得更輕鬆,特別是能讓初跑者很快提高成績。但是對於跑步的老司機來說,這樣的方法就明顯不夠用了。特別是步頻已穩定在180/分以上的老司機,想要提高成績則需要同時兼備步頻與步幅了。
  • 正確掌握最大心率計算,提高心率訓練有效性和跑步成績
    從日常跑步訓練的感受中,我們知道當跑步配速較慢時,心率值會較低;而隨著發力提速,運動強度增加,心率也會相應加快來保障氧氣的供給。所以基於這個實際,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低風險、簡單的自我壓力測試,通過增加或者降低運動速度,逐步找出自己的最大心率值。
  • 如何提高跑步效率,八個基本練習動作
    大家喜愛這項運動,慢慢開始研究這項運動,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提高成績不止提高速度,也包括增加距離,包括跑起來更輕鬆。之前寶媽寫過一篇文章來介紹如何跑步,今天寶媽介紹一下如何跑得更有效率,供大家參考。有人 用四個詞總結了中長跑技術的關鍵:自然、輕鬆、省力、耐久,可以說這四個詞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如何能夠做到呢?
  • 如何提高跑步成績?跑者需要知道的5種速度訓練
    如何提高跑步成績?跑者需要知道的5種速度訓練 大多數人認為馬拉松訓練就是累積裡程,這樣就能讓你在比賽中堅持跑完42.195km。
  • 跑步乾貨:如何通過速度訓練突破極限?
    除了有氧耐力基礎,速度訓練也是馬拉松訓練中重要的部分,合理安排速度訓練有諸多作用:● 有利於培養良好的跑姿和跑步技術,減少運動損傷,提高跑步效率;● 鍛鍊身體系統高效利用氧氣和代謝廢物的能力,提高運動成績;● 提升機體抗疲勞能力,在疲勞狀態下依舊可以保持良好的運動能力;
  • 怎樣跑步更燃脂?四個跑步技巧,讓你提高減脂效率!
    為什麼很多想減肥的人都選擇跑步?因為跑步門檻低,不需要去健身房也能開啟鍛鍊的一項活動。只要能堅持跑步,就能給你帶來好多好處。如果想要提高燃脂速度,就需要把握正確的跑步方法,那麼小編就分享給您。1.改變跑步速度在跑步的時候可以進行變速跑,快速慢速結合能讓身體處於間歇模式,也就是無氧和有氧運動的結合,這樣運動後身體會處於高代謝的狀態,能持續燃脂,減肥塑形的效率會更佳。2.
  • 在跑步訓練當中,跑步者需要做出哪些改變?訓練計劃如何選擇?
    導語:說到跑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忽略,在跑步當中我們需要制定一定的訓練計劃才能夠提高我們的跑步效率,大多數的跑步新手認為只要能夠堅持跑步,那麼就是一個真正的跑步者。如果說你跑步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提高整體跑步的表現,那麼就應該選擇一個和我們健康狀況相一致的訓練計劃,這樣能夠儘可能地減少受傷的風險。
  • 漲知識,上肢力量訓練對於提高短跑成績不容忽視
    要想取得短跑的較好成績,就要重視每一個動作要領,對人體整體力量加強訓練提升,更要注重對速度的提高。多年來,對於短跑技術的探討與研究主要放在下肢訓練內容上,卻忽視了上肢力量訓練對短跑成績提高的影響。上肢力量訓練不但可以增加下肢的後蹬力量、維持人體的平衡並促進上下肢的協調性、提高跑速、提高肌肉的協調放鬆的能力、會降低身體的脂肪比,還會對步頻與步幅產生影響。
  • 如何安排力量訓練,一周訓練幾次,才能提高健身效率?
    健身訓練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進行有氧運動,更不能忽略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鍛鍊自身肌肉,提高身材線條,提升自身的曲線魅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學的安排力量訓練,才能提高健身效果。
  • 沒有疲勞就沒有訓練,沒有恢復就沒有提高
    後半句的意思是,通過訓練疲勞不是最終目的,提高才是最終目的。只有為了提高,你必須經歷疲勞。疲勞是實現進步的途徑。從疲勞到好轉,還缺一步,就是恢復。最有效的恢復方法是休息。有時候跑步休息比繫鞋帶出去訓練更有意義。今天我們來談談為什麼休息和恢復和跑步訓練一樣重要。
  • 間歇跑對於跑步的好處有兩個:一是提高耐力,二是提高跑步經濟性
    間歇跑對於跑步的好處簡單來說有兩個:一是提高耐力,二是提高跑步經濟性。為什麼會提高耐力呢?這裡面有兩種原因,分別是攝氧量的提升和耐乳酸能力的提高。因為間歇跑根據訓練需要要不停的變速衝刺,所以能大大的刺激心肺功能,從而提高攝氧量。雖然攝氧量並不一定天生就好,但通過間歇跑這樣的訓練方式是可以刺激提高的,間歇跑時衝刺的最高速度通常就是你的最大攝氧量對應的速度。
  • 目前10公裡成績45分鐘,如何科學訓練能提高?
    其實,5公裡以上的跑步,都可以被稱為長跑。那10公裡對於很多跑友來說都不陌生,也是經常訓練的一個距離。既然是長跑,那就應該要遵循循環的力量,還有速度和耐力的訓練方法,所以想要提高10公裡的成績,最好得有兩個月時間的系統混合型訓練。
  • 如何提高跑步效率?3種方法不要錯過,讓你告別蠻力跑得更輕鬆
    導語:幾乎有大部分健友認為,只要是個正常的人都能跑步,雖然這樣說很籠統,但是跑步也是一種技術含量極高的有氧運動,如果你在跑步中只是一味的靠蠻力,那麼你的體力會提前被消耗掉,就不要談速度和跑距了,這樣就會大大影響跑步的效率,接下來我們提到的3種訓練方法,能夠很好的幫助你彌補不足,提高效率。
  • 堅持跑步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這幾個跑步原則,提高燃脂效率
    改善視力現在很多年輕人白天基本上都是對著電腦,要麼就是經常對著手機,視力無形中就會不斷的下降,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近視的概率也越來越大,如果近視了不加以保護眼睛的話,近視就會迅速的上升,堅持跑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每天戶外跑步,至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你的眼睛是向遠方看的,面對大自然的鳥語花香,對眼睛也是一個很好的放鬆,可以減少近視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