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正式發布 正確認知免疫力概念

2020-12-26 中國食品網絡電視臺

12月22日,在全球知名的美國營養品公司康寶萊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國保健協會牽頭立項並撰寫的《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旨在通過調研國民對免疫力概念的認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認知誤區,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社會機構等提供決策性參考,同時也填補了現階段國民免疫力認知相關研究的空白。

康寶萊中國區總裁、全球高級副總裁郭木表示:「能夠支持中國保健協會開展此次意義非凡的課題調研,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康寶萊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營養+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這一理念也是科學提升免疫力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將繼續積極助力改善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習慣,提高公眾健康素養,為『健康中國』的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調查結果表明,95%的受訪者認同免疫力對健康的重要性。整體來看,大部分受訪者對什麼是健康的飲食行為與健康的運動方式有所了解。但同時,國民對免疫力的具體概念和組成結構認知較為模糊,對免疫力的具體內涵缺乏準確的認識。另外,部分受訪者對健康生活習慣也存在一定誤區,比如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健康飲食就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每日一定要做中高強度的運動」、「保健食品都是騙人的」等等。

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正確認知免疫力概念很重要

調研數據顯示,67%的受訪者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還有 16.8%的受訪者對此並不確定。這說明超過 4/5 的受訪者對免疫力的內涵缺少準確的認知,相關知識的科普亟待加強。

對此,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教授表示:「國民常說的免疫力,即抵禦病原微生物侵襲的能量。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人體的免疫系統,形成三道防線,負責清理衰老、變異的細胞以及抵禦外敵,來維護機體的健康。免疫力低下或過高都會影響健康。免疫力低下易於被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或患癌症;免疫穩定功能過高,可能患類風溼關節炎等;免疫防禦保護功能過高,會出現過敏反應。」

對於普遍存在的這一誤區,他建議在進行「如何提升免疫力」相關的知識科普與信息傳播前,傳播的主體,無論是企業還是媒體、行業,都應注意先科普免疫力的科學定義,再談怎麼進行提升,讓受眾對免疫力概念有更加正確的認知。

健康飲食方式不等於少吃碳水,均衡營養可參照「膳食寶塔」

調研數據顯示,26.3%的受訪者認為「儘量少吃,尤其避免吃碳水化合物」是健康的飲食方式,不了解科學合理的熱量攝入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

針對這一誤區,原武警總醫院營養科主任、第三屆全軍臨床營養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呂利表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熱能的主要來源,長時間不攝入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身體熱能代謝的不足,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免疫分子等的正常代謝同樣會受到影響,表現在免疫功能、免疫力水平的下降。」

她建議公眾應儘量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上膳食寶塔建議的熱量要求攝入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是以減肥為目的,也不宜盲目少吃或戒斷碳水,而應有意識地依據中國居民膳食平衡寶塔攝入豐富多樣的營養素來源,僅在攝入總量上把控就好,即老百姓常說的7~8成。

並不是「中高強度的運動才算運動」,適合自己是關鍵

調研數據顯示,約 22.6%的受訪者認為必須每天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才有利於身體健康,忽視了盲目進行高強度運動導致的過度疲勞,對於自身免疫力的負面作用。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桌球隊運動營養學專家尤春英表示:「適量運動是提升免疫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不顧及自身的身體條件盲目地進行大運動量、高強度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

就科學運動來說,她建議普通人運動健身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和強度。在運動一段時間(如一周後),感覺身體對運動負荷適應以後,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再酌情增加運動量和強度,避免超出自身對運動負荷所能承受的能力,以免因運動不當使身體產生過度疲勞而影響身體健康。另外,在大負荷運動期間及之後,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外,也應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優質蛋白質、電解質、礦物質與維生素等,以便及時補充體力,快速消除身體疲勞感。

對保健食品需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

調研數據顯示,為提升免疫力,國民最傾向於購買營養素補充劑類、功能改善類和調節身體指標類這三種類型的保健食品。為自己購買是大部分受訪者(56%)的主要消費場景。再其次是為老人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購買。

在調研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受訪者對保健食品仍然持懷疑態度,不了解國家對保健食品實行嚴格的註冊、備案和監督管理制度,具備「藍帽子」保健食品標誌且註明相關保健功能聲稱的保健食品的確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功能。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表示:「國民對保健食品應當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在免疫力提升方面,也不能忽略保健食品的營養保健功能。普通人可以考慮通過諮詢醫生和專業營養師等方式了解自身是否缺失某些營養,進而有針對性地補充。」

他建議公眾在選用保健食品時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的「藍帽子」保健食品標誌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其功能及適宜人群有針對性地選擇,並按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同時也要積極調整改善自身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

本次調研歷時3個月,通過線上發布與線下走訪的方式共收集6,800份有效數據,調研範圍涵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16個超一線和一二三線城市,以及部分農村地區。調研問卷的內容涵蓋了免疫力內涵認知、免疫力相關疾病認知、影響免疫力水平的生活習慣認知等多個維度。在調研報告的最後部分,項目調研組圍繞針對提升免疫力健康意識、完善免疫力知識科普內容、改進科普方式的具體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建議,呼籲媒體、行業協會、政府和相關企業攜手並進,共同推動國民免疫力認知的提升。

相關焦點

  • 中國保健協會攜手康寶萊發布《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
    2020年12月22日,中國北京——在全球知名的美國營養品公司康寶萊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國保健協會牽頭立項並撰寫的《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於今日正式發布。該報告旨在通過調研國民對免疫力概念的認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認知誤區,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社會機構等提供決策性參考,同時也填補了現階段國民免疫力認知相關研究的空白。
  • 《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國民對健康生活...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方鳳嬌 徐芸茜 北京報導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公眾的健康意識和對健康的需求都有較大的提升,但同時,國民對免疫力的認知也需要進一步提升。12月22日,由全球知名的美國營養品公司康寶萊支持、中國保健協會牽頭立項並撰寫的《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
  • 解密免疫力認知誤區 康寶萊布局下沉市場
    本報記者 劉旺 孫吉正 北京報導「免疫力越高越好」「健康飲食就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每日一定要做中高強度的運動」「保健食品都是騙人的」……一份關於國民免疫力認知的調查報告,將國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健康知識缺乏之間的矛盾披露了出來。
  • 【網絡闢謠】免疫力認知5個「坑」,跳開,別陷進去!
    【網絡闢謠】免疫力認知5個「坑」,跳開,別陷進去!提高免疫力,這樣運動更有效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運動對於提高免疫力是有效的。長時間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使免疫細胞分布更加廣泛,功能也能持續提高;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可能會導致免疫力在運動後明顯下降,恢復緩慢。所以,規律地堅持運動鍛鍊會使基礎的免疫力水平逐步升高,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持久的免疫力。
  • 日本調查表明《寶可夢》品牌國民認知度超過馬力歐
    因此日本一家私人研究公司「日本研究中心」(Japan Research Center)便展開了一項研究:選取了包括《寶可夢》和《馬力歐》在內的5個最具代表性遊戲角色,對日本全國1200名年齡在15至79歲之間的國民進行調查,以此分析各自的品牌認知度和好感度。
  • ​關注增強免疫力 深耕健康營養品
    ——蒙牛·雅士利向社會捐贈一批新品奶粉 5月20日,在「送TA免疫力,愛得有億益」線上直播品牌暨新品發布會上,蒙牛集團攜手雅士利集團(以下簡稱:蒙牛·雅士利)正式推出高端免疫力乳粉新品牌——特康力高端雙益能乳粉,同時向在抗疫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南部戰區空軍醫院等相關機構及單位捐贈價值118萬餘元的一批特康力乳粉
  • 關於免疫力的四個誤區,望周知!正確調節免疫力,可以這樣做…
    隨著年齡增長免疫能力不斷下降, 得病的風險越來越高, 50歲時免疫力相當於30歲時的50%, 70歲時免疫力相當於20歲的20%。
  • 認知,從感覺到概念
    認知的過程是這樣∶本能的興趣——感覺(感官—經驗——知識(用心智加以內在的有序的組織整理。
  • 三文——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膳食開始
    而免疫系統是人體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在感染病毒後決定恢復進程的重要因素,保持均衡的膳食習慣和攝入全面的營養是保障人體免疫力的關鍵。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引起全球各地消費者對於自身健康狀況的擔憂,催生了龐大的免疫力需求。
  • 如何正確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看這一篇就夠了
    平時以為提高免疫力是老人和孩子的事,經過這次疫情,很多年輕人也想盡辦法提高。其實提高免疫力的本質是:營養均衡+適量運動+心情舒暢。2019年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發表了一篇關於我國18-59歲居民微量元素攝入狀況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 95%以上人群,鈣攝入不足蒼了個天,95%啊!咱都知道鈣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鈣缺乏除了與骨健康密切相關之外,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還可能與很多慢性病相關。
  • 報告顯示:益生菌消費認知仍有不足 需要更多科學指導
    6月3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在京發布《中國益生菌消費認知狀況報告(2020)》。本次調查由騰訊新聞提供問卷支持。益生菌潛在市場空間巨大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對益生菌的產品及概念有一定了解,且相當一部分人購買過這類產品。
  • 丁香醫生發布報告 揭秘後疫情時代國民健康真相
    日前,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發布《後疫情時代國民健康趨勢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聯合京東大數據研究院、新榜、壹心理等,從大眾在疫情期間的健康關注度、媒體選擇傾向、心理健康狀況、消費行為等維度進行調查,首次發布疫情期間國民健康觀念和消費行為的變遷軌跡,並邀請行業專家對健康趨勢進行預測點評。
  • 肺炎認知調查·報告|疫情影響主觀評價上,男女存在顯著差異
    疫情期間,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者聯合澎湃新聞和調研家,推出三次「公眾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知和個體防疫行為」的網絡問卷調查,持續關注和記錄普通民眾在經歷疫情不同階段的態度、心理、行為等方面的變化。
  • 市場監管總局正式認可!螺旋藻增強免疫力再添認證!
    今年以來,「免疫力」成為炙手可熱的全民話題,如何提升免疫力更是一道難解的科學題。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等規定,制定了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 「提高免疫力」話題正熱,「Heywell」把氣泡水做成保健飲料
    丁香醫生發布的《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有九成公眾購買過健康產品,消費者對於營養補充劑、健身產品等產品的健康消費近年來正迅速增長。而在疫情流行期間,「提高免疫力」更成為熱門話題,益普索在其《疫情期間消費行為研究》中則直接指出:「在疫情期間,52%的受訪者表示會尋找選擇能增強體質/免疫力的食品」。在專家「及時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的呼籲下,後疫情時代營銷保健食品預計將迎來「井噴」式增長。新需求的出現總會催生新消費品的誕生。
  • 肯德基、星巴克加入戰陣背後:消費者對人造肉正確認知率不足四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雲 攝如果說2019年是人造肉概念走紅資本市場的一年,那麼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進入2020年,人造肉正更加積極地被端上餐桌。 4月20日,肯德基中國宣布將「植物肉」理念帶入中國市場,推出一款以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及豌豆蛋白為原料的人造肉「炸雞」新品。
  • 維他奶攜手權威機構發布豆奶白皮書,助力豆奶營養普及
    10月29日,「讀懂營養·喝好豆奶——豆奶營養與健康高峰論壇暨《2020豆奶營養與健康白皮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國內首部關於豆奶營養價值、豆奶行業發展現狀的權威報告——《2020豆奶營養與健康白皮書》正式發布。
  • 市場監管總局正式認可!螺旋藻增強免疫力再添權威認證!
    今年以來,「免疫力」成為炙手可熱的全民話題,如何提升免疫力更是一道難解的科學題。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等規定,制定了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基礎概念及備考策略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基礎概念及備考策略一、重點知識梳理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教育理論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要想弄清理論的實質,我們首先要準確學習理論中的幾個重要概念1、圖式。圖式是指兒童用來適應環境的認知結構。
  • 國內首部豆奶白皮書正式發布 維他奶助力豆奶營養價值的傳遞
    結合各方討論觀點,經前期籌備,首部針對國內豆奶飲品普及現狀、豆奶營養價值的權威報告——《2020豆奶營養與健康白皮書》在論壇上正式發布。這不僅對行業發展具有引領意義,更喻示著專業營養學界、行業協會和生產製造企業將"強強聯合",逐步提升公眾對豆奶營養價值的科學認知,引導公眾進一步優化日常膳食結構,塑造健康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