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當海澱媽媽,我從500強辭職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長江公寓 那個NG

出品 | 虎嗅年輕組

作者 | 長江公寓

題圖 | 渣渣郡

在北京,媽媽分成兩種:一種是海澱媽媽,剩下的是其他。

如果你還以為高考是成年之前最重要、且唯一重要的一場考試,就大錯特錯了。戰線早已無聲的向前推進了六年。這場殘酷拼殺,從小學開始。

就像985、211這類密碼一樣,小升初也催生了更多黑話。

海澱的六所重點初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首師大附中、101中學、十一學校),被叫做「六小強」;給孩子打雞血,叫做「雞娃」;「雞娃」成功,考入重點校叫「上岸」;還有PET、FCE這些考試簡稱。當你對這些黑話瞭然於胸的時候,你八成已經成了海澱媽媽。

海澱媽媽安柏是這場戰爭的參與者、親歷者。為了實現孩子的目標,她從500強企業通用電氣離職,成為全職媽媽。最終,她勝利了。在黑暗中努力和摸索了三年之後,兒子花生成功「上岸」。她將自己的經驗和兒子努力的過程一一記錄成書,就取名《上岸》。

在虎扯電臺裡,她告訴我們,上岸是雙關語。除了指孩子成功衝刺重點校之外,也是她作為家長從焦慮重獲從容的過程。

「一方面記錄花生的成長過程,梳理我的心路歷程,另一方面也是總結科學養育的經驗和教訓,幫助各位媽媽看到拼圖全景,少走彎路。」在《上岸》中,安柏這樣總結自己寫作的意義。

「為了做好海澱媽媽,我從500強辭職|虎扯電臺」

壓力像多米諾骨牌從高中傳導到小學。

以2020年數據為例,北京地區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中,排名前十的高中拿到了664個錄取名額,而在這664個名額中,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人大附中)一己之力就拿到了169個名額。第三名北京十一學校只有69人被清華、北大錄取。也就是說,只要一個孩子進入人大附中,最終考入清華北大的概率就高達20%。

如果想要進入人大附高中,可能性最高的方式是考入人大附初中。這樣由目標步步倒推,小升初就成了不得不努力的重要關口。

而自從取消統一考試,小升初的篩選標準就變得神秘起來。

首先是極高的門檻。在《上岸》裡,安柏這樣總結:

四五六年級《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全優,要看評沒評上過三好學生或者紅領巾獎章——至少要市級;拿沒拿過奧數獎項——最好是一等獎。

打開著名育兒論壇「家長幫」中,隨處可見這種無奈落榜:

孩子小學成績一直班上前三,三年區三好,區紅,優秀班幹部,四年級裸考過FCE,花樣滑冰國家五級,還有芭蕾、美術、聲樂特長。本來想爭取華女,結果沒被搖中。學區派位我想保險些一志願填156,但孩子爸爸不甘心,要填13分,老師也鼓勵填13分,結果落坑三中。

簡歷過關,才能談到考試。成績是硬實力。在虎扯電臺,安柏對虎扯電臺說:「如果是非重點小學,成績要是全年級前1%;如果是重點,成績要在前5%」。

除了海澱六小強之外,其餘的重點初中也不好考。花生本校初中部的坑班,總共選拔200人,而實際上有上千人報名。最終能成功直升本校的只有20人,也就是說只錄取前10%。

競爭壓力清晰赤裸地展現在每個學生和家長面前:一共3次考試,每次考試的排名都張榜公布、每次考試都需要重新分班,最終取3次考試平均最優秀的前10%。最終花生從一開始的7班,考入了2班,最終沒能順利入坑。

花生的一篇日記忠實記錄了備戰失敗的低落:

每每聽到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自己怎樣被XX附中什麼的重點中學錄取,而自己卻要靜靜等待命運判決,我的心情像從晴朗的天空掉到陰暗的谷底。我的爸爸媽媽在跟其他家長討論升學問題時,也顯得無奈、苦惱......

而提到努力程度,安柏覺得自己遠非標準意義上的「雞娃」家長。「我們從四年級開始已經晚了」安柏說,「很多海澱媽媽是從孩子一年級就在準備。」最終成功上岸,「已經是結果高於了付出」。

《三聯生活周刊》的報導佐證了這一點——一位老師告訴家長,小學三年級就是一個檻兒。

在這場戰役裡,所有的軍備都是無形的,而核心是爭奪孩子的時間。這也是安柏最近的煩惱:正準備中考的花生「睡眠時間太短了」。

在家長幫小升初的論壇中,一個問題是這樣的:

六年級孩子,每天都睡幾個小時?

圖片來自「家長幫」

按照科學建議,12歲兒童每天睡眠時間要維持在10個小時左右。而在大量跟帖中,六年級孩子的睡眠時間只維持在7小時~8小時。一個家長說:「這就不錯了,算是能滿足基本(生理)要求。」

圖片來自「家長幫」

這種時間侵蝕連幼兒也不能避免。根據全國範圍的抽樣調查顯示,2006年~2015年,10年間學齡前5歲~6歲兒童的睡眠已經從11.3小時銳減至9.6小時。

為了節省孩子的時間,讓他們有餘力做課外活動、多睡一會兒,家長就要站在前面,先孩子一步消化那些知識。

安柏的丈夫負責數學。這位標準理工男一改讀書時不愛刷題的特點,出門、出差都隨身攜帶《怎樣解題——數學思維的新方法》和一本數學練習冊,只要有空就做題。問起來,他丈夫就說:孩子沒時間,我先自己做做,以後輔導他們也有針對性。

而為了輔導花生的英語,安柏花了2000元報名雅思考試,又花了5000報名雅思7分網課,密集用了3個月時間學習英語。每天早上,按照雅思考試時間練習30分鐘聽力,做閱讀理解、小作文和大作文。

她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努力,直到發現一位西城媽媽,連網課都是自己先上一遍,再針對孩子薄弱環節,把課程和習題內容講給她聽。安柏才發現「每一個熱愛學習的中年人,背後都有個孩子」。

除了精力,教育上的經濟投入,安柏也不是最大的。她對虎扯電臺說:「每年在花生課外輔導的支出在4萬~5萬左右」。而其他從一年級開始同時補習奧數、語文、外教的家長,小學六年的支出要超過40萬。如果要學鋼琴、小提琴或者聲樂,100萬都不算什麼。

這似乎是一場不能退出的教育軍備競賽。但比起砸錢、砸時間之後無止盡的焦慮,安柏比外界想像中更理性。她傾向於把自己500強的管理經驗應用到教育裡——先要制定目標、分解小目標、倒推每一步的行動。

「(教育)焦慮要麼目標制定的太高,要麼行動沒有跟上。」她說。

而教育的「仗」還在打,花生希望接下來的中考能繼續進入「六小強」的陣營,對此,安柏倒是沒有那麼執著。

「在過程上足夠努力就可以,對於結果,我倒是不那麼在意。」

你有什麼育兒故事或是慘痛的考試經歷嗎?還想在虎扯聽到哪些內容?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原標題:《為了當海澱媽媽,我從500強辭職》

相關焦點

  • 家庭英語啟蒙的反思:閱讀海澱媽媽安栢的家教手記《上岸》
    今天,苗爸要分享的一本書,就是海澱區的一位媽媽安柏的新作:《上岸:一個海澱媽媽的重點學校闖關記》01海澱媽媽作者安柏,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MBA學歷,曾經在世界500強央企和外企擔任管理工作,現在她是一位教育領域自媒體人,寫有兩本著作:《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與事業平衡的陷阱
  • 辭職備孕為了安心,缺錢卻讓我更加焦慮!
    辭職備孕本是為了安心,缺錢卻讓我更加焦慮不少職場媽媽為了全心投入備孕而辭了職,但辭職後,經濟卻成了頭疼的問題。備孕期的各類用品的花銷還好,走一步看十步,但如今家裡少了一份收入,將來孩子的各類花費開銷該怎麼解決呢?
  • 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送孩子到昌平,她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01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是怎樣的物種火遍北京教育圈的《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寫道:「海澱家長從來沒有詩和遠方,他們的苟且,是孩子的試卷和陪讀的課堂......沒有夢想,但有信仰。」為了孩子上好學校和優質補習班,海澱媽媽將自己的中年人生,投入絞肉機式的教育競爭中。競爭與淘汰帶來的焦慮感,將伴隨海澱家長至少12年甚至更長。
  • 海澱媽媽闖關記:我以前也佛系,只想著讓孩子快樂成長
    這不是段子,第二個家長是我舅媽。面對海澱家長的雞血,朝陽家長改編了金庸武俠小說的名句來寬慰自己:「他強任他強,我們在朝陽。」對於每年約2萬名海澱小升初學生,登記入學進入六小強的概率,比彩票中獎 500 萬的概率高一點,比每年北京車牌搖號中籤的概率低一點。海澱區雖然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的「青藏高原」,但是青藏高原上既有喜馬拉雅山脈,也有柴達木盆地,海澱區中學既有六小強這樣的名校,也有普通的中學。
  • 又跟海澱家長吃了頓飯,這一次我內心毫無波瀾!
    海澱家長怎麼雞娃?我和孩子爸以過來人的身份,(弱弱地)問了問他們女兒幼小銜接的情況。投行媽媽前一秒還因為孩子爸的一個梗哈哈大笑呢,後一秒立馬一本正經起來。她說,上幼小銜接班只是為了讓孩子提早適應「集體上課」這種環境和氛圍,要說學了什麼,學到什麼程度,還得看之前在家裡打下的基礎,哪有一口吃成的胖子?同理,集中學習一年,跟循序漸進學了三年,效果不可能一樣嘛!我和孩子爸對看一眼,神同步給了個大大的贊
  • 幽默笑話:小舅子去KTV,花500點了個公主,結果第二天公主辭職了…
    小舅子去KTV,花500點了個公主,結果第二天公主辭職了…1、幾年前的事,跟一朋友上花鳥市場買寵物,你一定想不到他選寵物的標準是什麼
  • 左手導引,右手RAZ,海澱老母親的時尚大賞
    今天這篇文章來自於一位寶藏海澱媽-P姐,她屬於我珍藏版的海澱媽媽友。據說當媽之前她的名片是這樣的:留美海歸碩士,世界500強企業科研人員,發過SCI。當媽後加了閃閃發光的一條:海澱老母安德魯媽。吉米也跟著P姐品嘗了不少人間雞飼料,所以我怎能把她私藏!在她的公眾號上,你可以薅到:其中最讓我佩服的是她的「英文分級閱讀」系列。你聽過的和沒聽過的英文分級讀物,她都給你分析得透透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我也特別喜歡。一篇知道海澱娃和海澱老母親的標配,迅速把自己武裝起來!
  • 海澱家長有多恐怖,跟他們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如果喝膩了沒營養的雞湯,想看點教育乾貨,順便圍觀海歸+海澱媽媽一家人的溫馨小日常,可以關注這個寶藏公眾號我自己雖然當年陰差陽錯地進了海澱鼎鼎大名的X大附中,但我從沒進過最頂尖的實驗班。米粒爸這四個同學,扎在學霸成群的海澱家長堆裡,老實說,並沒有那麼耀眼。一個爸爸是清華材料系畢業的,現在是投資人;另一個爸爸是奧賽保送上海交大,現在做手遊開發;一個媽媽就讀的是北大醫學部,現在是人民醫院的外科大夫;另一個媽媽畢業於人大金融系,現在在央行工作。
  • 海澱高考700分以上佔70.8%,牛蛙背後的家長才是狠角色!
    有人回答: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澱不夠。 玩笑歸玩笑,在雞娃這件事兒上,海澱家長是真猛。 下圖為海澱學區房成交信息分析表,從圖表可以看出,海澱學區房最主流的成交面積段,是46~60㎡,也就是說,多數家長選擇一家人擠在50平米左右的小房間裡,海澱人民為了學區房,辛苦了
  • 不想再外出打工了,辭職回家養了500隻鵝,會比打工強嗎?
    從鵝的習性上來說,鵝是一種草食家禽,都是以食草為主,輔以適量的精料,即可長大成鵝,為了降低樣子成本,提高養鵝的利潤,種草養鵝還是非常划算的。 2、鵝苗購買,鵝苗有貴有便宜,因為品種不同價也不同,以灰鵝苗為準,目前市場上灰鵝苗價格為12元一隻,500隻就是6000元。 3、飼料,鵝是食草為主的家禽,除了種植牧草之外,適當餵食飼料能加快鵝的生長速度,牧草、飼料成本費用是5000元。
  • 地產從業14年,我從500強央企辭職去賣花
    胡蕾地產人言「放棄世界500強央企的管理層職位和百萬年薪,你後悔嗎?」胡蕾回答說:「不後悔。」親眼目睹了一些優秀的項目為了回流現金,採取了壯士扼腕的態度,降價促銷一度成為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在2019年底福州有一個項目卻是非常亮眼,開盤當月即完成30億銷售額,且每平米單價不菲。
  • 為了垃圾分類,海澱人到底有多拼?!
    大工村的餐廚廚餘垃圾處理廠負責人範強感嘆道:「近三年來肥料產量一年比一年高,這說明咱們海澱的垃圾分類效果越來越好。」立案敲警鐘,檢查各類單位7839個為了垃圾分類,執法監督環節也在協同推進。曙光街道上河村社區在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初期,為了讓居民慢慢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居民需要按照約定的時間投放廚餘垃圾。
  • ...帝都海澱傳說中的「六小強」,詳細攻略告訴你普通孩子是怎麼考...
    本文經花生地授權轉載,原標題《怎麼才能考進海澱六小強?看這一篇就懂了》,作者:安柏,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海澱六小強主要靠拼娃——娃的實力,背後其實是拼媽——媽媽雞娃的水平,不像西城區主要靠拼爹——學區房派位。
  • ...海澱傳說中的「六小強」,詳細攻略告訴你普通孩子是怎麼考進去的
    本文經花生地授權轉載,原標題《怎麼才能考進海澱六小強?看這一篇就懂了》,作者:安柏,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海澱六小強主要靠拼娃——娃的實力,背後其實是拼媽——媽媽雞娃的水平,不像西城區主要靠拼爹——學區房派位。圖片來自「新世相X研究所」那麼,我今天來說說,娃的實力到底是由什麼來衡量的?也就是說,進六小強,孩子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 家庭主婦還可以辭職?這本書道出了全職媽媽的辛酸
    ▲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擔更多的家務這些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要是家庭主婦只是一份工作,我肯定辭職不幹!在韓國,有一位叫金英朱的全職太太、傳統兒媳婦,也曾動過這樣的念頭。可不同的是,她把想法變成了現實,真的向公婆遞交了辭職信。
  • 北京海澱金秋招聘月帶來「樂業」體驗
    我們希望招一批後勤保障人員,學歷不需要太高,之前在網上發布信息,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選,這次現場招聘會特別好,已經有幾十個人應聘了這崗位,我覺得有些人完全可以勝任這份工作。」一位海澱轄區內企業HR在招聘會現場告訴記者。
  • 盤點丨2019年海澱公安十大「關鍵詞」
    點擊上方藍字海澱公安關注我們2020年,是全新的一年,回望2019我們奮鬥正青春,展望2020我們定不負韶華!現重磅推出海澱公安2019年十大「關鍵詞」,看你我是否有交集,念你我是否共向前。相關連結:「燃情70秒,速覽海澱公安」「70周年 我為國慶站班崗」關鍵詞之「掃黑除惡」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
  • 2020年,不要輕易辭職,小夥:月薪降到一千也不能辭職,我要生活
    減免社保等等方針政策都是為了企業可以快速的復產復工,讓企業可以繼續正常的運轉,而且對於工作人員來說也是很好的,因為只有企業不受影響,員工的待遇才會更好。所以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開始被提及:辭職。今年可真不是一個可以說辭職就辭職的年份,有些專家也表示:離職前,想想自己能做什麼。確實如果你在今年選擇離職,再就業的可能是要打個未知數的。
  • 寶媽沒工作被嫌棄:「讓我辭職帶娃的是你,嫌我拖累的也是你?」
    隨著孩子順利進入幼兒園,很多媽媽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反而被更大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即找工作難。對於全職媽媽而言,在送娃去幼兒園之後都會受到來自丈夫或者婆婆施加的壓力,希望自己趕快找到一份工作分擔家庭壓力。可當初推脫帶娃,讓文文辭職一個人帶娃的,正是婆婆自己啊。看見兒媳婦整天在家裡待著,婆婆終於忍不住了:「娃都上幼兒園了你還不去上班?想讓我兒子養你一輩子?你那文憑算是白費了。」婆婆的這一番話,讓文文心中的委屈和氣氛一湧而上:「當初讓我辭職帶娃的是你,三年後我找不到工作嫌我拖累的也是你,哪需要我,我就得去哪?
  • 【圈內圈外】多家乳企入圍民營企業500強;雀巢,菲仕蘭投資擴建生產線
    多家乳企入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9月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北京舉行。會上,《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2020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