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完全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叫作符號藝術。它寫出來、畫出來的這些佛像等等,還有佛手裡面的這些東西,全部都是一種符號,每一個符號的背後都有一個很深奧的內容。
法界用什麼樣的東西來表達呢?它的符號是什麼呢?昨天我們講過,普賢王如來深藍色,身體沒有衣服,沒有任何的首飾,項鍊耳環……什麼首飾都沒有。他為什麼是這樣呢?就是因為最後的法界,最後佛的法身,實際上沒有顏色、沒有方向、沒有形狀,我們能夠想出來的這些東西都不存在的。
就像《六祖壇經》或者《金剛經》講的一樣,都不可說不可言。因為我們的語言到這個時候完全失效了,它表達不出這個東西,它沒有辦法表達。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這些東西,我們的意識可以去想,我們的語言可以去表達,但是這個東西它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意識所能夠思維的範圍,它已經超越了我們的語言能夠表達的範圍,所以我們只能感受,只能體會,只能體悟,但是沒有辦法去形容。
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個適合的形容詞,我們所有的語言當中,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當中,沒有一個適合形容這個狀態的形容詞,所以佛經說不可思不可言,就是這個原因。
雖然不可思不可言,但是我們證悟的時候,我們是非常清楚地知道這個不可思不可言的東西是什麼樣的狀態。這個時候是誰知道的呢?我們剛才不是說它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意識嗎?那證悟的時候是誰知道的呢?不是我們的意識知道的,是我們意識的本質——佛性或者智慧,佛性它感受到它自己的本質,這個在佛教裡面就叫作自知自明,自知自明也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本來面目,佛教有很多的詞彙來形容。最後這些詞彙表達形容的都是這個東西,但是無數個詞彙實際上都沒有辦法表達,它只能簡單的、模糊的、象徵性的形容。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自己去證悟,我們平時也講,我們渡河的時候需要船,渡過了以後船就不需要了,船沒有用了。同樣的,通過語言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但是這些道理明白以後,真正最後的證悟需要智慧,這個智慧從哪裡來?就是我們現在的四加行和五加行,通過五加行金剛薩埵的修法把我們內心當中所有的障礙都清淨了,再有曼達拉的修法積累福報,然後再修上師瑜伽,我們就獲得了上師的加持。
這些條件全部具備以後,這個時候雖然我們的語言沒辦法表達,但是我們內心深處感受到,實際上「感受」這個詞不合適,它不是一種感受,但是沒有其他的詞,只能用它表示我們體會、感悟或者證悟。這個是我們最後的證悟,我們最終要達到這個目的,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達到了這個目的有什麼用呢?第一,達到了這個境界的時候,當下我們的煩惱就開始斷掉。因為很多的執著、煩惱在我們的心裡根深蒂固,但是通過這些聞思,尤其是證悟,只要我們有了這種感覺以後,所有的煩惱和執著都開始鬆動、開始動搖,最後這些煩惱都會瓦解,這是一個目的。
另外一個,這些煩惱全部瓦解、全部清淨以後,我們的佛性就會出現,佛性出現以後,它本身的很多功能這個時候就可以發揮了。現在為什麼不可以發揮?因為現在我們這麼多的煩惱遮蓋了佛性,所以它不起作用。那個時候開始起作用,起什麼作用呢?就是佛度化眾生的作用,這個就是我們最後的修行目標,是我們唯一的目標。
我們現在雖然還不能達到這個目標,但是我們也去觀想、去模仿,模仿佛度眾生的這些方法,這也有用,我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這些。現在我們通過我們的意識去觀想,但是最後不需要這樣觀想,最後這個觀想會變成真實。現在我們剛剛走這條路,在這條路上面才走一步,可能一步都還沒有走好,這個時候只有我們的意識去想,這個叫作觀想。
在慈誠羅珠堪布慧燈之光系列後臺,
回復「慧燈之光」領取,全套《慧燈之光》電子書
回復「有聲書」獲得,全套《慧燈之光》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