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正光居士著《眼見佛性——駁慧廣法師「眼見佛性的含義」文中謬說》歡迎上華嚴妙智網查閱原文更多內容
複次,慧廣法師云:「因此,眼見佛性應該說是心眼見到佛性,比較不會令人誤解。心眼即指佛性,佛性依於六根作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可見佛性,豈只是肉眼能見佛性呢?『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佛性,有人可能會懷疑:佛性如何自見於佛性呢?就如眼睛,如何自見自己的眼睛呢?那是說不通的。所以,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不然只是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見得佛性境界的意思了。」
正光辨正如下:眼見佛性是吾人藉著阿賴耶識自己所生的有根身中的五根、意根及外五塵相、五遍行的觸心所,由阿賴耶識自身相應的六塵之外的見分種子現行運作,即是佛性。而佛性依如來藏在運作時,妄心亦同時運作,方有六識心的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出現,故佛性不是見聞覺知,但不離見聞覺知。因此佛性是以阿賴耶識為因,藉著阿賴耶識所造色身、六根、六塵、六識、五遍行觸心所、五別境等種種為緣,才能由五俱意識或夢中的獨頭意識得見,非如慧廣法師所妄說之「佛性依於六根作用」而已。
二者,平實居士弘法十餘年來的言說中,以及現在已有的四十餘冊著作中,從來不曾說過「佛性自見佛性」的話;因為從實證上來說,佛性是不曾自見佛性的,只有意識覺知心能以別境心所法來返觀自己,然而如來藏的本覺性是從來都不曾自見自己的;佛性更是如此,從來都不曾、也不會自見佛性。平實居士既然從來都不曾如此說過、寫過,慧廣法師以此捏造之莫須有事實,來誣衊平實居士,則非誠實之言語;身為法師僧寶,而以捏造的莫須有事實來誣衊平實居士,有辱僧寶尊貴身分。
三者,經典都說:阿賴耶識自體無形無相、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中起分別、離六塵中之自證分及證自證分,如何成就問慧廣法師所說「佛性自見(相應、契入)佛性」之道理?如今慧廣法師說「眼見佛性應該說是心眼見到佛性」,同時又說「心眼即指佛性」,則慧廣之意思應該就是「心眼見到佛性、心眼見到心眼、佛性見到心眼、佛性見到佛性」,既說心眼即是佛性,又說心眼見到佛性,當然一定是這個意思,任憑慧廣再怎麼自圓其說,都無法推翻這四個意思。
複次,推究慧廣所說的心眼,其實就是六識的見聞知覺性;既說心眼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心眼,那麼慧廣的意思顯然就是說:佛性即是能見、能聞…乃至能知覺性的六識自性了。如此一來,佛性就成為六識的見聞知覺性了,這就是慧廣的落處,他無永遠都無法狡辯的;這也正是經中所說「凡夫隨順佛性」的凡夫境界。
又從慧廣個人所主張的「明心就是見性」,而他所主張的明心標的卻又是離念靈知心之意識覺知心,落在常見外道的常見邪見境界中,正可以證明慧廣根本就不懂明心者的智慧境界,更何況是明心者所仍不知道的眼見佛性境界?所以慧廣所說的見性、禪、般若等說法,都是凡夫臆想所得的邪見。這事實,已經很分明的顯示出來了,並且證據歷歷,慧廣就算是想要再以什麼理由來圓謊,都已經不可能了。
事實上則是:若非阿賴耶識藉著外五塵、六根、五遍行觸心所而生內六塵相,再由七轉識妄心所了知,云何能自見(或相應、契入)佛性?事實上,必須是由慧廣所說的心眼(也就是六識的見聞知覺性),經由福德的修集、慧力的開啟、定力的鍛鏈,才可能在一念相應時眼見佛性;所見的佛性則是如來藏的本覺自性,能見的則是心眼六識的見聞知覺性,而且是心眼以肉眼在一切有情與無情之上都可以見得到,所以佛在《大般涅盤經》中所說的肉眼眼見佛性,才是正確的說法;慧廣引用別本的《大般泥洹經》的經文,當作是北版四十卷本《大般涅盤經》的經文,作為辯論或辨正的根據,絕非誠實的行為,也不是法義辨正者所應遵循的規矩。所以,眼見佛性的親證境界,絕非慧廣臆想之後所說的:「心眼見到佛性、心眼自見心眼、佛性見到佛性、佛性見到心眼。」慧廣自己也不承認心眼見到心眼、佛性見佛性的說法,所以同一段文中作了破斥之說;但是他自己在同一段文中,卻又這樣子主張,而說眼見佛性即「是」與佛性「相應或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由此可知,慧廣法師所說的眼見佛性的意思就是:「佛性自見(相應、契入)佛性」,因為他說佛性就是心眼,心眼就是六識的見聞知覺性;如此說法,則有大過失矣!
四者,佛性乃從如來藏中直接出生之見分,外於六塵而運作,而於六塵境界上顯現;既無六塵中之見分與自證分,更無六塵中之證自證分,如何能夠自己見自己?如何能夠如慧廣所說之「佛性自見佛性」?真是胡人說話,名為胡說。
又正光在許多佛學網站中,常見有人提出「舍識用根」(或用六根根性)來修行,然此知見大謬,非佛法也。何以故?根有六根,舍識用根修行者,是用何根修行?若舍眼識而用眼根修行,即無能見之用,云何修行?眼根既如是,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亦復如是。若舍意根,六識俱滅,前五根隨之漸壞,成就無餘涅盤;因成就無餘涅盤,已無三界身,亦無六識見聞覺知,云何修學佛法?又六根中,前五根(包括五扶塵根及五勝義根)都是色法,無覺無知,只有五識及意識附於其上時,才能有覺有知,如何能以五根單獨生起覺知而修學佛法?醫學家如是說,佛亦如是說,沒有六識的五根如何能起見聞覺知性?另一意根則是心法,了別慧極差,尚須藉前六識清楚了別而起見聞覺知性後才能在六塵中處處做主。由此可知,一切觀行皆必須具足六根、六塵、六識方能修行,非離六根、六塵、六識而能修能行也。故「舍識用根」或「用六根根性」來修行之說者,乃是愚人之言,與佛法無關,非佛法正知見也。
複次,慧廣法師曾提到耕雲居士,正因為耕雲居士和慧廣法師一樣,都是以離念靈知心為真心,亦是佛所說心外求法之人,所以慧廣引為知音而拿來作奧援,都是同一類常見外道見。譬如耕雲居士於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日臺北巿師範大學所講述的『不二法門』,今節錄部分內容如下:「什麼是安祥的心態?我說話你聽得清清楚楚,我不說你也沒聽時,內心歷歷明明、明明歷歷、空空朗朗、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是『一念不生全體現』的甚深安祥心態。安祥是法的正受、法的現量,除了安祥以外,任你見個什麼,統名邪見,不管你有任何覺受,都是惡覺受。」
而他所說的「內心歷歷明明、明明歷歷、空空朗朗、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其實正是不離能、所,正是意識心所攝,非是真心,違背《大集經》【無覺無觀是名心性】之正理。既然真心離諸覺觀,不於六塵取相,亦不分別,如何會有「內心歷歷明明、明明歷歷」的能觀與所觀存在呢?
由此可知,耕耘居士與慧廣法師、元音老人及聖嚴法師同墮離念靈知心也,也難怪耕雲居士會提出「一念不生全體現」的謬論。而慧廣法師自己已墮離念靈知邪知邪見中,卻引佛所喝斥的的外道法來評論完全符合世尊的正法之平實居士,無乃顛倒心行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