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皮膚宮」作品《中醫皮膚病三焦經絡部位辨治》病例選

2021-02-13 中醫原創梁山泊

2020年4月新書

人民衛生出版社

作者:宮振甲

小16開精裝

字數:372千字

宮振甲先生長期從事中醫皮膚科診療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提出了皮膚病定位辨治新方法:結合皮膚病視之可見、觸之可及的特點,融入三焦、經絡學說,三焦為橫,經絡為縱,縱橫定位,明確歸屬,同時運用升降、歸經理論,精準指導選方遣藥。

本書案例豐富、按語詳實,理法方藥自成體系,是宮振甲先生心血結晶,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皮膚體表疾病最大的特點是視之可見、觸之可及。怎樣才能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將皮膚部位辨證方法應用於臨床呢?十年來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若要根據皮膚部位進行辨證施治,首先要對人體的體表作一個量的定位。

人與天地相應,人體的表面如同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可以根據縱橫交叉的經緯兩條線來確定不同的位置。人體也需要橫豎兩條線來確定體表部位。此線古已有之,即三焦和經絡。三焦從上到下,把人體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可以作為劃分人體表面的橫線。經絡大多數是上下循行,可以作為人體的縱線。縱橫兩條線相互交叉,像地圖一樣把人體劃分成很多區域,根據不同部位的特點來辨證施治。

《內經》中最早提出並論述了三焦辨證理論,發展至清代溫病學派,已日趨完善。經絡辨證更是司空見慣,為歷代臨床醫家所喜用。本書把二者縱橫交叉結合起來應用,使原有的三焦辨證與經絡辨證有了新的擴充和發展,形成了一種新的辨證方法。這種辨證方法特別適用於體表部位疾病的辨證施治;而且簡便、快捷,重視體徵,可以為中醫標準化、系統化、數位化以及人工智慧化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此外,縱橫定位思維方法對於治療中醫其他科疾病,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著者多年來應用三焦經絡定位辨證方法治療疾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今不揣淺薄,奉獻給同道。

    本書根據《內經》、歷代醫家有關部位治病的經驗以及經絡三焦的理論和臨床實踐,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總論。著重論述經絡、三焦基礎理論及三焦經絡縱橫部位辨證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部分:醫案。按從頭至足的順序,把人體分為59個部位。各個部位先引用《靈樞》中關於該部位的經絡、三焦所屬,然後編輯古今醫家有關經絡、三焦治療的醫案近200例,舉案說明三焦經絡縱橫辨證的具體運用,所選醫案均保持原貌。案後評述各醫家的辨證思路、用藥經驗及編者對此案的學習心得。選取著者的臨床醫案70餘例,案後敘述診療思路,供讀者參考。有幾處部位暫無相應皮膚病醫案,姑且附錄內科、外科醫案並分析醫家的治療思路作為治療皮膚病的示範。

第三部分:藥物。著重論述每味中藥的性味、歸經、三焦所屬。先引用各醫家有關藥物的性味歸經論述,再加以分門歸類。其目的是將藥物縱橫定位,方便部位治療。

第四部分:方劑。以三焦為綱,以經絡為目,把所選取的方劑按寒、熱、虛、實編排,使臨床上可以準確、迅速、方便地選取方劑,並進一步說明該方劑的三焦、經絡歸屬依據。

明·汪機曾說:「不知我者,謂我狂妄,其知我者,謂我坦夷,噫!顧我所行,未必盡合於道也,然造次克念,惟求無愧於心歟。」我雖不能與汪機先生相提並論,但心情是一樣的。

一個新的辨治方法需要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善。我只不過是拋磚引玉,望同道能夠發揚光大,使皮膚部位辨證方法和其他辨證方法一樣廣泛地運用於臨床疾病的診療中。

特加感謝國醫大師禤國維先生、名老中醫徐宜厚先生對本書的大力支持,並為本書作序。感謝徐曉迪醫師在本書編輯整理方面及圖片設計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感謝宮本京老師在本書圖片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感謝書中所選醫案的作者,述評中如有曲解之處,敬請諒解。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大連市人民政府資助,國家級名中醫師承導師、大連市中醫醫院副院長石志超主任中醫師對本書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一併感謝。

限於本人學識水平,不當之處,恭請行業同仁給予批評指正。

靳某,男,33歲,2007年5月18日初診。

主訴:脖子後背丘疹粗糙瘙癢半年餘。半年前,因情志不暢,嗜食辛辣,頸部起少量丘疹,瘙癢。未經治療,因搔抓皮損逐漸增多,越抓越癢,且發展至背部、腰骶部,瘙癢無度,經久不愈。近一個月來因工作勞累和睡眠無規律、感冒等原因,症狀加重,全身瘙癢難忍甚至徹夜難眠。經某醫院皮膚科診斷為「神經性皮炎」。檢查:頸項部有10cm×15cm大片肥厚苔蘚狀皮損,表面粗糙,皮脊皮溝明顯,局部色較深。後背及腰骶部各有一塊手掌大類似皮損。伴有心情急躁,稍惡風寒。舌質淡紅,苔白,脈浮數。

證屬肝氣不舒,鬱久化火,風邪外襲,致足太陽膀胱經脈閉塞。治宜清肝瀉火,疏散足太陽經風熱。仿九味羌活湯之意,外解風寒溼邪,內清鬱熱。蒼朮15g,羌活10g,蒼耳子10g,防風10g,黃芩10g,生地30g,炙甘草10g,梔子10g,丹皮15g,當歸10g,赤芍10g,夜交藤30g,杜仲15g。5劑,水煎服。

二診:服3劑藥後頭面汗出,瘙癢減輕,不惡風寒。5劑後皮損變薄,已能入睡。舌脈同前。前方繼服7劑。三診:藥後皮損顏色變淡,瘙癢明顯減輕,腹隱痛,大便稀溏,前方減黃芩、梔子,加狗脊10g。四診:上方服7劑後皮損基本平復,癢止二便正常,僅餘色素沉著斑。三診方再服7劑以鞏固療效。

診療思路:項部屬上焦,多風熱火邪為患,治宜祛風清熱。項背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督脈之交,《靈樞》曰:足太陽之脈,從膂上出於項,邪氣中於項,則下太陽。又曰:頸中央之脈,督脈也。縱橫辨證,此證為內有鬱火,風邪外襲,內外合邪,致足太陽膀胱經脈鬱阻閉塞。因此選用具有解表散寒,兼清內熱的九味羌活湯為主方加減治療。雖然沒有出現督脈症狀,因病發於督脈,用藥時也應考慮,故加炒杜仲、狗脊溫陽通督。蒼耳子一藥,既能解表通竅止癢,又能走督脈,一藥多用。神經性皮炎大多與情緒浮躁有關,加用梔子、當歸、芍藥、丹皮,是為了清肝火,養肝血,止煩躁。用大量夜交藤鎮靜安眠止癢,屬於對證用藥。

主訴:頭皮白色鱗屑斑片瘙癢半年。2年前感冒發燒後,皮膚出現紅斑點,瘙癢。大連某醫院皮膚科診斷為「尋常性銀屑病」。經內外多種方法治療,病情得到控制。僅頭皮有少量斑片一直不愈。2個月前,因感冒,頭部皮損增多,瘙癢加重,外用藥膏治療不效。檢查:後頭枕部、頭頂至前額髮際滿布白色鱗屑斑,浸潤肥厚如牛皮,鱗屑多如米糠,抓痕累累。平日嗜酒,喜辛辣肥甘食物。

舌紅,苔膩稍黃,脈濡數。身體健康,無其他不適感。證屬素有溼熱,新感風寒,風寒引動體內熱毒,內外合邪,循足太陽膀胱經上行所致。治宜祛風、散寒、祛溼,疏通足太陽經脈,兼清內熱,方用九味羌活湯加減。

羌活15g,防風10g,麻黃10g,白芷10g,蒼朮15g,川芎10g,藁本15g,黃芩10g,生地30g,甘草10g,厚樸10g,陳皮10g,生薑10g,蔥白15g。7劑,水煎服。

囑其忌食酒肉肥甘、魚蝦發物。服藥後,發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為宜。要保證出汗時間2小時以上。

二診:服上方7劑後,頭身汗出,皮損處無汗,瘙癢減輕。上方再服7劑。無須再行發汗,隨其自然汗出即可。

三診:頭皮已不癢,皮損部變薄,汗出。上方減麻黃、生薑、蔥白,加當歸15g、白芍15g,14劑,水煎服。

四診:服藥近1個月,頭部皮損已經平坦,局部少量鱗屑,舌苔薄白,脈緩。上方減陳皮、厚樸。再服14劑以圖臨床治癒。

診療思路:病在上焦者,屬風火熱毒也。風善上行,火性上炎故也。後頭枕部屬足太陽膀胱經。銀屑病的兩次發病,都在感冒之後,說明外邪侵襲,束於足太陽膀胱經,是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皮膚色白不紅,為風寒溼邪,尚未化熱之象。病人平日嗜酒,喜食肥甘,舌苔膩黃,舌質紅,脈濡數,為內有溼熱鬱結。內外合邪,發為本病。九味羌活湯具有發汗祛風祛溼,兼清內熱的功能。加陳皮、厚樸,與蒼朮合用為平胃散,具有燥溼健脾行氣的功能,與黃芩同用,清體內溼熱。羌活為太陽膀胱經的引經藥。張潔古曰:巔頂痛,非藁本不能除。此足太陽經本經藥也。三診時由於病人已經汗出,為防止汗多傷陰,故減麻黃、生薑、蔥白等發汗藥,加白芍、當歸以斂汗補血。夏少農在《中醫外科心得》中介紹用四物湯加發汗藥治療銀屑病,此案也師其意。

查看更多雙創工作室圖書

登錄天貓山東杏林圖書專營店

歲月飄忽,名以書存

君子處世,樹德建言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譬之於書,必有可觀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盡心竭力,定不負卿

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雙創編輯工作室

致力於打造中醫原創圖書出版平臺,

願為每一位潛心學術追求真理的學者,

提供最真誠的服務。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潘家園南裡19號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雙創編輯室

郵編:100021

徵稿郵箱:xihusanren@163.com

聯繫電話:010—59787188

龍臺舊鄰,龍潭近友;

醫派淆亂,三緘其口。

相如衝冠,秦王擊缻;

高朋忽至,香茶美酒。

身守一隅,胸懷天下;

追慕高賢,附庸風雅。

花徑蓬門,獨夢漁樵;

曲水流觴,共詠長沙。

注:原「龍臺為鄰,龍潭為友」於20200519改。

夏暖已成過往矣!

相關焦點

  • 實戰乾貨:傷寒六經辨治「皮膚病」心法!
    現代中醫各家臨床報導,亦常遵循此辨證方法,或結合氣血津液辨證,或結合經絡辨證。現代中醫高等院校6版教材《中醫外科學》關於「蛇串瘡」辨證亦分肝膽鬱熱、脾虛溼蘊、氣滯血瘀三型論治,也是以臟腑辨證為常用辨證方法。而罕見以《傷寒論》六經辨證為臨床辨證依據的。如果因此而捨棄六經辨證,僅僅依據臟腑辨證來治療帶狀皰疹,良法廢棄不用,殊為可惜。
  • 皮膚與經絡腠理的聯繫
    皮膚下面充斥著氣血,氣血流暢在經絡裡面,經絡通暢氣血充足,皮膚則紅潤亮澤。若皮下經絡瘀堵不暢,皮膚的養分就不足,皮膚就會虛弱,無力防禦外邪的入侵,人體就很容易感冒,久而久之皮膚就變的晦暗、無光、萎黃、無神。所以經絡與皮膚的聯繫非常密切,是皮膚養分供給的道路。
  • 佰脈通中醫提醒:三焦不通,疼痛就找你來了
    一些人去看中醫的時候,在排隊的過程中通常會聽到大夫講,你的經絡不通,你是三焦淤堵引發其他疾病等等一系列不成聽過的名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哦! 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的一個特有名詞。包含胸腔和腹腔、人的其他臟腑器官均在其中,也是六腑之一,更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同時也將軀幹劃分為三個部位。
  • 千古之秘三焦的秘密
    在十二經絡中,三焦經對應亥時,是一天經絡中氣機循環的最後一站。
  • 三焦不通,該如何調?打通三焦經,中醫有4個簡便之法
    可見,「焦」是「水」、「域」的名字,而「三焦」指的是通達水道的臟器。中醫裡所說的「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三者所處部位不同,但互相協調和促進,起著通達水道的作用。《素問》中認為,三焦是「決瀆之官」,也就是「三焦是水道管理者」的意思。因此,三焦負責著全身水液運行,統領著水之上下行。
  • 論三焦
    摘要:三焦是中醫藏象中六腑之一,有名有形,而非後世《溫病條辨》中的「部位之三焦」。這是對「三焦之氣」的高度概括; ②臟腑之氣、營衛之氣、經絡之氣的通道。 《中藏經·卷中·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三十二》中明確指出了三焦具有溝通五臟六腑的功能特點:「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號曰中清之腑,總領五臟六腑、榮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 【皮膚病】皮膚病治不好?試試從「肺」論治!
    導讀:皮膚病多種多樣,治療頗為棘手,跟著傅魁選先生學習從「肺」論治試試,或許有不一樣的體會哦!作為人體中最大器官的皮膚,其病種之多,病機之複雜,一向為中醫外科所注重。中醫學認為肺主皮毛,通過許多臨床資料證實,從肺辨治皮膚病,其臨床效果是顯著的。
  • 王唯工:中醫的氣與經絡
    命門者為元氣(循環原動力)之所系,元氣則運行於三焦。中醫的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也就是頭、軀幹與下肢全身的合稱) ,就是廣義的循環系統。後天之氣得之於飲食與自然界之清氣,通過脾、肺、心等臟腑的作用,又轉化為宗氣、營氣、衛氣。宗氣出於胸中,是飲食水谷所生化之氣與吸入之新鮮空氣結合而成,是一身之氣運行、運輸、分布的出發點,主管含有氧氣的血循環。
  • 中醫循經拍打通經絡保健康
    中醫經絡是中醫獨有的理論,也是中醫的特色,通過經絡的方法來預防保健和治療疾病也是中醫常用的方法,中醫專家介紹說循經絡拍打有助通經絡,經常拍打的話是可以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一些生活中小毛病通過拍打也是可以去除的。
  • 邁入中醫之門第86篇:皮膚病論治
    皮膚具備著近乎完美的生理保護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覺作用、調節體溫、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洩作用等,在維護機體的健康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皮膚的生理功能受到損害,就會引起皮膚病。皮膚病是發生在皮膚和皮膚附屬器官疾病的總稱,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按照中醫「有其內必有其外的觀點」,皮膚病的根源與五臟六腑的運作失常密切相關。
  • 中醫經絡排毒針對身體各個部位,療效好
    一般中醫認為,膀胱經真正的效力位置從腰間開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夠了。  經常敲打膀胱經,可改善腦部供血質量,刺激腦神經細胞活性,讓你記憶力提高!下午15點到17點是膀胱經的運行時間,那時敲打,可有效減少「午乏」,讓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 皮膚病實際病例
    伍德式燈:螢光綠的部位是重點刮片部位。組織檢查細胞抽吸:看一下是否有重大變化。,皮膚病治療時間長。 不是皮膚的常在菌群 – 是以下這些部位或所有部位的常在菌群口腔,上呼吸道,肛門,陰道和包皮;大約70%的犬是這樣 感染的來源來源和媒介舔舐—黏膜菌群咬傷傷口 –口腔菌群糞便汙染 - 腸道菌群
  • 醫理窮源丨人體中醫解剖部位與經絡關係(三)
    毛際:毛際,是指宗筋(指前陰或專指陰莖)以上,或小腹以下橫骨部位的陰毛處,下橫骨俗稱為蓋骨。任脈由會陰穴上行毛際處,衝脈起於氣街,氣街即氣衝穴,屬足陽明經,在毛際兩旁,所以陽明經血氣盛則毛美而長,陽明經血氣少則無毛。足厥陰肝的經脈與經筋入行毛際,足少陽膽經繞行於毛際。
  • 中醫治療疑難雜症病例
    中醫疑難雜症主要指病例罕見,症狀奇特,病情比較複雜,辨證疑惑不清,處理頗為棘手的一類。每一位從事臨床工作的中醫人都可能遇到,而且臨床實踐越多,遇到疑難雜症的機會也就越大。那麼,應該如何辨治疑難雜症,以取得滿意療效呢?(一)妙用吐法,能治疑難雜症。
  • 中醫總是說「三焦不通」,三焦到底是指什麼?如何打通三焦?
    三焦不通,是中醫常說的詞彙,但三焦到底是什麼,一些患者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是什麼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三焦,看看它到底是指什麼,三焦不通有啥危害,又該如何打通三焦。三焦是六腑之一,和五臟相對應。六腑和五臟不同,五臟幾乎都是實心的,六腑都是空心的。胃、膽、大小腸、膀胱都是如此,六腑的作用源自於空,承擔的功能主要就是疏洩。三焦則是六腑中最重要的一腑,卻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其他六腑,都能從現代醫學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器官,只有三焦特殊,完全就是個虛擬的存在,是指所有臟腑之間的間隙。
  • 皮膚病治不好?試試從「肺」論治!
    導讀:皮膚病多種多樣,治療頗為棘手,跟著傅魁選先生學習從「肺」論治試試,或許有不一樣的體會哦!
  • 醫道中醫五行經絡能量代謝減肥
    經絡減肥的優勢1、不反彈中醫經絡減肥以疏通經絡,調整臟腑氣血,調整陰陽平衡達到減肥目的目的,是一種標本兼治的方法,不易反彈,肥胖者減肥後只要保持科學的生活和飲食就能杜絕反彈2、無痛苦中醫經絡減肥可以免去藥物副作用,長期運動,飢餓等痛苦,更是讓減肥者在減肥時無創傷無痛感。3、健康由於中醫經絡減肥是通過對穴位的刺激來調節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因此,不僅能夠減去多餘的皮下脂肪,也能減掉內臟脂肪,在減肥的同時還能防治脂肪肝,高血脂,月經紊亂等臟腑功能紊亂等疾病。
  • 六脈神劍和經絡是什麼關係?這才是六脈神劍打開的正確方式……
    經絡和臟腑的對應關係可以這麼理解:同名經絡對應同名臟腑,如圖所示:中醫果然博大精深。肝膽相照的意思我懂,但從中醫的角度怎麼理解呢?本經腧穴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智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虛症:腹痛,腹鳴腹瀉、大腸功能減弱、肩膀僵硬、皮膚無光澤、肩酸、喉幹、喘息、宿便等。實症:腹脹、易便秘、易患痔瘡、肩背部不適或疼痛、牙疼、皮膚異常、上脘異常等。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 三焦不通,百病纏身!快看看你的三焦堵了沒?
    三焦不通,老病纏身。三焦若通,百病不攻自破。中醫把它當做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個容器腔,腸也是一個腔,三焦就是把五臟六腑都包括在裡面的大腔。1、通行元氣元氣(又名原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元氣通過三焦而輸布到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以激發、推動各個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氣也,……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上下皆通也。」
  • 三焦
    則所謂三焦, 好象和膽為清淨之腑, 有所區別;而和其他諸腑, 統司傳化, 無多大區別。但問題不是在五腑和六腑的不同, 而是在其分野部位究竟在什麼地方, 就是《淮南子》所謂「循名責實」問題。此是三焦的根本問題。茲將《素》《靈》《難經》有關三焦論說的記載, 概括說明如下。《史記·律書》:「數始於一、成於三」。焦,《雲笈七鑑》云:「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