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伊前段時間給大家介紹的2016秋季烘烤展嗎?帥氣的德國老師Wilfried Wichard在現場為大家帶來了德國鹼水包、聖誕史多倫、裸麥麵包三款經典的德國傳統烘焙產品,特別是裸麥麵包,老師製作了兩款,一款有添加酵母,另一款沒有添加酵母。
今天,小伊就為大家揭開裸麥麵包的神秘面紗,文末有彩蛋哦!
德國,一直以來都是家喻戶曉的麵包王國,人均麵包的年消費量居歐洲之首。德國麵包的種類主要有200種左右,如果包括小的品種,大約有1200種。這其中,拿到手上分量十足、沉甸甸的裸麥麵包就非常有名。
酸種是製作裸麥麵包的第一步
提起德國的裸麥麵包,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酸種。德國裸麥麵包的味道和香氣很豐富,多種多樣,正是因為酸種的不同。在當地,一代代持續經營裸麥麵包的麵包房,酸種的味道,實際上那也是決定一家店的麵包味道的重要因素。
酸種可使裸麥麵包的內相穩定,有彈性,也賦予特有的柔和酸味和香味,保持麵包的新鮮度,防止腐敗等作用。
酸種是從製作初種開始的。其做法也是多種多樣,但是無論哪一種做法,都是從裸麥粉和水混合讓其熟成開始的。
培養酸種時的狀態
酸種最終的狀態
裸麥麵包麵團攪拌後的狀態
預留的酸種,用於之後的裸麥麵包的製作
一定要包好,冷藏保存
如前圖所示,裸麥粉中含有各種細菌和其他的微生物種類,當水溫度合適時,這些細菌和微生物就會繁殖增加;與此同時,乳酸,醋酸或碳酸氣,氮氣,氫氣等物質也在其中生成,而這時,生成酸的細菌繁殖力增加,天然酵母(裸麥粉和空氣中存在)的活性也增加,從而變成酸種,開始發酵。這種中種麵團叫做酸性麵團(Sauer Teig)(Sour dough),一般簡稱為Sauer或Sour。
需要注意的是,裸麥粉的酸種中,不僅存在生成酸和香味的細菌和天然酵母,也存在著其他有害微生物。這包括大腸菌、球菌、枯草菌等。有害微生物過多的話,會對發酵產生阻礙,好在這些微生物隨著乳酸的生成變多,其發育受到抑制,因此酸種管理到位的話,可避免有害微生物造成的不良影響。
酸種做好後,就是裸麥麵包的製作了。
因為裸麥麵包需要小麥粉和裸麥粉混合後製作,所以,因為混合比例的不同、工藝的差異,導致了不同地區、不同麵包師做出來的裸麥麵包都帶有非常強的地域色彩和個人色彩。人們甚至可以從一個裸麥麵包的酸味程度和口感差異,定位到這個麵包的產地和麵包房哦。
比如說,在寒冷的德國北部地區,酸味強的麵包十分適合與味濃油膩的菜搭配;而在德國南方地區,因為小麥的種植盛行,麵包主要由麵粉製作而成,酸味就會有所下降了。
德國不同地區的裸麥麵包,由於使用了當地的麵粉而稱呼不一樣。
當然,現在流行的是小麥粉與裸麥粉等量混合的【MIX BROT】。 MIX是混合的意思,BROT是麵包的意思。裸麥麵包中,小麥粉比率高的叫【小麥MIX BROT】,裸麥粉比率高的叫【裸麥MIX BROT】,所以,其實你是可以從名字的暗示而知道哪種麵包是由哪種粉製作而成的。
好了,關於裸麥麵包,就介紹到這裡。
彩蛋來了,地道酸種的製作配方及步驟如下,拿走不謝:
如果你有其他烘焙知識需要了解,歡迎在文末給小伊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