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成90後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你是那個先走的人嗎?

2021-12-18 百略網

作者|胖花

編輯|薄禾

下班時間到了,你先走還是你等領導走了先走?

這或許是職場人永遠無法避免的一個令人窒息的問題。

今日,根據36氪發布的一項《2021年輕人下班報告》中,對於90後下班狀態的調研報告顯示,超7成90後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話題一出,直接衝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數據顯示,76%的90後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其中55%敢光明正大走,21%選擇趁領導不注意偷偷溜走。而絕大部分90後白領表示不會帶電腦回去,也有人表示雖不帶電腦也會帶像平板一類的設備回家。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95%的90後不想帶電腦回家,但事實上66%還是會帶電腦回家。

不過這電腦帶與不帶,是打工人與老闆無聲的較量,還是搬磚人最後的倔強?

對此調查結果,有網友表示「按時上下班這有錯嗎?當然沒有了,只要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這就是好員工啊。比那種上班摸魚,下班裝樣子的要強多了吧」「下班還要等領導?自己的事情做完了下班不是很正常嗎?」

也有網友表示,「自己曾經都是活幹完了到點就下班,但有同事曾私下跟他說下班以後多在公司留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再走,下班就走領導看見了不好。」

報告中顯示,在下班後依然待在公司的原因裡,有73.34%的人表示工作太忙活沒幹完。也有約35%的人為了能提前下班動過小心思,但最終還是有很多人到了下班時間卻不得不加班。

報告還顯示,在「加班最狠行業排行榜」中,網際網路、金融、法律排名前三。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也反應出了網際網路大廠的內卷程度呢?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一到點就下班呢?因為年輕人們知道,單單靠勤奮去提升在老闆心中的印象是沒有用的,提升工作能力才是正道,生活不應該僅僅只是工作,我們會希望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相反,加班在另外一種程度上是工作效率低下的表現。不等領導下班也並不是不懂規矩,上班的時候把工作做好做漂亮,該下班的時候就到點下班,知道分寸和邊界感,這才是健康的職場環境。

不少人看完這個報告會有一些心疼當代的打工人,不得不說現在的打工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很大,多少人在深夜的地鐵上痛苦過,多少人在凌晨的夜裡起來改方案...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夢想或多或少的拼命著,奔跑著,每一個人都不想做一個高強度的工作機器,卻也不敢輕易停下腳步。

現在年輕人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都不願再去刻意討好領導者,也有更多年輕人想躺平、不勞而獲的,而當代,能有這麼多年輕的職場人,明確表示不等領導下班,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加班和努力,並不能完全直接畫上等號。工作幹完,請記得早點回家!

對此,你怎麼看呢?

*附《年輕人下班報告》

 

相關焦點

  • 超7成90後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算什麼職場人最後的倔強?
    01願你永遠讀不懂這個熱搜話題:#超7成90後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等領導先走的意義是什麼?剩下30%90後是沒長腿嗎?而如果你已經是個成熟的社畜,大概會對這種現象見怪不怪。竟然只有3成人會等領導下班再走?或許多加班成了職場常識,以至於底下有些話題的名字都是這種風格的:不等領導下班就先走,是打工人最後的倔強。
  • 新人進入公司,到點下班了,領導還不走,我可以下班嗎?
    如是這般一個星期過去了,茉莉不用老油條教,我就知道了,辦公室主任天天都是這樣的,她家很遠,所以如果準點下班高峰期塞車,所以她就等到7點多8點走,這樣避開開車高峰期。大家會說,那天天摸魚不是很累,不要緊,領導不是天天都在,她一個星期就最多三天在,因為很多時候要去集團,要去開會,或者她自己請年假。
  • 「我先走了」不是I go first,外國人聽了超無語
    英文裡並沒有"I go first" 這種說法這樣的表達很中式外國人一般不會這樣子說因為聽起來有些幼稚還有些粗魯如果你跟外國人說「I go first」老外的理解往往是「你是第一個走的人那下一個是誰走呢?」
  • 準點下班被警告?聰明人的3種下班「姿勢」,讓領導無話可說
    但如果不加班,到點就走,難免會被領導敲打,甚至留下不好的印象,將來升職加薪更加困難。所以,面對這個兩難的問題,許多職場人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小張來公司沒多久,工作上也算是比較順利,不過最近卻遇到一件很糟心的事情。她晚上7點和閨蜜相約一起去吃飯看電影,於是,到了6點就果斷打卡下班離開了。
  • 在一段感情中,有多少人是因為感覺不到被愛,才做了那個先走的人
    人的這一生,某一天你會發現真的很短暫。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真的很不容易。所以,遇到喜歡的人,就要認真喜歡。在一段感情中,有多少人是因為感覺不到被愛,所以才做了那個先走的人。就是因為感覺不到被愛,所以選擇了先走。但還是會忍不住的回頭看,還是會戀戀不忘。對,有的人就是容易心軟。
  • 「我先走了.」
    寫在前面這個故事寫完以後給過很多人看,他們都問我,為什麼想寫下這樣一個人。我說,有一類人在關係裡是比較被動的,他們不會主動去表達什麼,不會主動去展現什麼,甚至有時候他們喜歡一群人、一個人的樣子,也給人一種冷漠,遙遠的感覺。哪怕是想念一個人,到嘴邊時,也只是說出一句「我先走了」。我所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在關係裡被動的人,一個在表達情感上「冷漠」的人。我叫他老季。
  • 「我先走了」不是 "I go first",那該怎麼禮貌表達呢?
    謝謝你今天盛情招待我,但我要先走了。我們在別人家做客時,離開時最好跟主人說聲我先走了,不辭而別就顯得非常失禮了。不告而別的英文是 French leave,那不告而別和法國人究竟有什麼關係呢?您先請翻譯成英語就是 after you,意思就是我還是在你後面吧,您先請吧。上面的例句 要這麼理解:Can I pour you some coffee?需要我給你倒些咖啡嗎?Oh, no, after you.不了,還是您先請吧。
  • 剛入職,下班領導還沒走,我要不要按時走人。想明白三點很重要
    朋友上周剛入職一家新單位,但是過了兩天後,他的一位同事下班後對他說了一句話:「班後多加會班,等經理走了你才走,這樣對你有好處。」下班員工能不能走取決於你當天的工作是否完成,而不是領導走沒走員工都喜歡揣摩領導的心思,每到下班的時候看見領導沒有走,就認為是在考察那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高,工作認真。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想,領導下班不走是在觀察那些人一整天下來還需要加班去解決工作任務,那些人的工作效率低下呢?
  • 老夫老妻晚年生活,為什麼總是男人先走,看完很多人沉默了!
    人老了以後,再恩愛的兩個人終究會一個人先走,而男人往往是最先走的那一個。曾經聽過一對年輕的情侶有這樣的談話說,女孩子對男孩子說:「我們老了以後,我希望我先走」。男孩子很是疑惑,女孩子說:「如果你先走了,這個世界上就只剩我一個人了,你捨得我孤苦伶仃的一個人留在這個世界嗎?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卻是男人先走。
  • TGU戰隊爭霸賽 帶孩子先走 vs 北卡網絡
    VS北卡網絡   2013年7月22日TGU戰隊爭霸賽海選賽開始。雙方隊伍分別為:帶孩子先走(餘味、逃心、貳熊、小宇、東東),北卡網絡(殘魂、花灑灑、冷冷、么妹、調戲):   地圖為沙漠-1 TD   由帶孩子先走扮演保衛者,北卡網絡扮演潛伏者   比賽一開始,帶孩子先走保衛者這邊明顯佔利了上峰,每名隊員發揮都很穩定,反而這邊潛伏者一方的么妹,和調戲隊員被壓制的有點慘。
  • 中國遊客被困墨西哥,一句「中國人可以先走」,感動國人!
    中國遊客被困墨西哥,一句「中國人可以先走」,感動國人!在今年的某一天,距離我們非常遠的一個國家墨西哥,很多人都知道,他們那裡最著名的就是風景非常的好,去遊玩的人很多,這裡發生了很大的一個事情,這樣的情況政府都是非常不好解決的。
  • 「我先走了」不是I go first,那該怎麼禮貌表達呢?
  • 白棋先走是「種族歧視」?西洋棋遭靈魂拷問,為何不是黑棋優先
    在美國黑人抗議種族歧視的影響下,與黑白有關的一切都成了關注的焦點。連西洋棋都未能倖免。關於黑白平等的議題也不斷的刷新人們的認知。根據外媒報導,近期西洋棋背了個大鍋。西洋棋代表亞當近期接到了一家澳大利亞電視臺的邀請。
  • 白棋先走也涉嫌種族歧視?難道西洋棋也要改規則了?
    白棋先走也涉嫌種族歧視?難道西洋棋也要改規則了?西洋棋又被人們稱之為西洋棋,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開局時白子先走,黑子後走這是自西洋棋誕生以來就定下的規矩。澳大利亞的一家媒體邀請前西洋棋代表約翰·亞當討論西洋棋問題,稱西洋棋中的白棋先走是否屬於種族歧視。結果約翰·亞當直接炮轟這家媒體,在自己的推特上對這家雪梨的電臺做出了批評。
  • 約相親妹子看電影,中途有急事先走了,妹子這是生氣了嗎?
    2、閨密這是把酒喝哪裡去了3、狗狗,你的表情能再蠢一點嗎4、美女,秀恩愛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就會翻車的5、大爺,你這技術很好啊!我請你來當司機吧!6、這條魚到底是什麼品種呢?7、兄弟,成兩半了吧8、開車我是認真的!9、妹子這是要結婚了嗎?10、是方便了!簡直太輕鬆,就是玻璃也碎了!11、未來的秋名山車神!12、哈哈哈,不帶這樣耍的!
  • 職場人:我早點想下班;老闆:不,你不想
    BOSS直聘聯合微博職場聯合發布的《2019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其中45.5%的職場人每周加班2到3天,更有24.7%的人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僅僅只有10.6%的職場人基本不加班,這也就是說近九成的上班族都難逃加班命運。很多上班族調侃自己:小時候放學第一個衝出去的人,工作後卻不敢第一個下班了。
  • 為什麼人到晚年,都想比自己的另一半先走?3位老人的話很心酸!
    我們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但為什麼人到晚年,很多人卻表示自己想比另一半先走呢?對此我們採訪了三位老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裡話吧!劉奶奶:本以為到了晚年可以互相依靠,可如今自己卻成了拖累劉奶奶今年70歲,她在66歲那年突發了腦梗,雖然命是保住了,但如今卻癱瘓在床,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吃喝拉撒全都需要人照顧。
  • "我先走了"不是 「I go first」!
    要地道表達「我先走了」可以用:「I have to go.」「I've got to go.」「I have to get going」PS:為了禮貌,你也可以在前面加上sorry,表明你也想待久一點!
  • 人一生的心跳是有數的,誰先跳完誰先走?
    「一般而言,人的一生中心臟跳動約 25 億至 30 億次,誰先跳完誰先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定範圍內,心跳慢一些,壽命就會長一些。」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學科主任郭藝芳2020年12月11日在其個人微信公號上談到。
  • 職場上,怎樣給領導留個好印象,同事給我好好上了一課!
    職場上,怎樣給領導留個好印象,同事小李給我好好上了一課!小李和我是同一批進入單位的,平常工作業績也就一般,但是他在領導那印象就挺好。那天,我無意間發現了小王的秘密!小李的辦公工位位置很好,辦公室在領導辦公室對面,他辦公時面朝門口,能看到對面領導的出入。電腦背對著門,別人也看不到他具體在忙什麼!小李每天下班後都要等領導走後再走。上班是一般都關著著門,快下班了就把門打開,辦公桌上散亂的放著一堆材料,再翻開一份材料,兩眼緊盯電腦,滑鼠也點來點去,看上去在校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