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五柳: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

說起我們中國文學史上「偶像」級的文人,李白、杜甫、蘇軾,這些人都是當之無愧。但這幾位文豪也有一個共同的偶像,那就是東晉詩人陶淵明。

作為中國文壇的共同偶像,陶淵明的魅力不容小覷,他的很多故事和詩文都成為典故,被後世文人不斷引用。

我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典故,名叫「陶潛五柳」,出自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裡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名字,只因為房屋旁邊有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了。

他閒靜少言,不貪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但只求領會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花工夫。每當對其中內容有所領悟,就高興得飯也顧不得吃。

喜歡喝酒,但是家貧不能常喝。親戚朋友經常邀請,他一定盡興,喝醉之後,不顧人家挽留,徑直離去。

他家徒四壁,甚至不能遮風避雨,穿打了補丁的粗布短衣,家裡常常水米皆空。但他還是安然自樂,以寫文章來表明心志,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陶淵明借為五柳先生立傳,實際上表現的卻是他自己的生活、襟懷和志向。

此後,人們常用「陶潛五柳」這個典故來代表隱士,或者指代高士隱居的地方。接下來我們看看王維是怎樣在詩中化用這個典故的。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是王維的《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輞川,是王維的隱居之所。當時,他的好友裴迪也在終南山隱居,二人經常在輞川別業「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留下了不少酬贈之作。

這首詩從山中的日暮秋景開始寫起:天色向晚的時候,蕭寒的群山籠罩在金色的餘暉中,顯得格外蒼翠,溪水日復一日,在山間潺潺流淌。

我拄杖站在柴門外,耳聽著秋風蕭瑟和秋蟬悲鳴。遠處,即將隱去的夕陽倒映在渡頭的水面上,村落裡有人開始準備晚飯,一縷炊煙嫋嫋直上,升起在暮色四合的天空。

最後一句「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這裡面有兩個典故。「接輿」是春秋時期楚國隱士陸通的字,他以耕種為生,剪去頭髮,假裝癲狂,不肯做官,所以人們都叫他「楚狂接輿」。

當時,孔子到楚國遊歷,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前走過:「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意思是諷刺孔子積極入仕。

王維在這裡把裴迪比作「楚狂接輿」,把自己比作五柳先生陶淵明,表現了兩個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

除了「陶潛五柳」的典故,這首詩頸聯中「墟裡上孤煙」這一句,也是從陶淵明的詩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化用而來,可見王維對「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也是推崇備至。

作為中國文人的集體偶像,陶淵明受到後世文人的高度推崇。文人們讚賞並效仿他的行為、吟誦並化用他的詩句,畫家們則把他的詩作創作成詩意圖,並且一再在丹青作品中描繪他的形象,「淵明嗅菊」「淵明醉酒」「採菊東籬」,這些都成了固定的審美範式。

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是一幅元代畫作——《淵明歸去來辭卷》。

▲《淵明歸去來辭卷》元 佚名

絹本淺設色 27cm×72.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中的陶淵明頭戴鬥篷、身著長袍,正策杖健步而行,將兩位僕從甩在了身後,可以看出他「歸去來兮」的暢快心情。他身後的兩位僕從,一位夾著琴囊、手提書卷,一位身負酒罈。

他們的前方,有五株粗壯的垂柳,遠處掩映著一座房舍,代表著「五柳先生」即將要到家了,柳枝紛披、迎風搖曳,似乎也在歡迎主人回家。

畫中兩位僕人手中所拿的器物,也是經過畫家精心思考的。酒是陶淵明的最愛,還留下了不少跟酒有關的典故。

比如「葛巾漉酒」,說的是有朋友來看他,正好酒釀熟了,他就順手摘下頭上的葛巾來濾酒,跟朋友一醉方休;喝醉之後,他留下一句「我醉欲眠卿可去」,自己倒頭就睡了,可以看出他性情的率直天真。

陶淵明也喜歡彈琴,但不善音律。他的床頭經常會掛著一把無弦琴,每當喝酒喝到盡興,他都要取下這把無弦琴,邊彈邊唱。別人都不理解,他卻說:「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由此可以看出,這幅畫中僕從手裡簡簡單單的幾件器物,實際上也是塑造陶淵明人物形象的重要符號,也可以看出陶淵明對後世文人的巨大影響。難怪連蘇軾也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慨:「古今賢之,貴其真也」,這種天真、率真的心境,或許才是最難得的吧。





原標題:《陶潛五柳: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趙孟頫楷書《五柳傳》,方正圓潤,氣韻飄逸
    趙孟頫書陶淵明《五柳傳》,是其楷書代表作,也是一本楷書書法的名帖。 《五柳傳》又叫《五柳先生傳》,是東晉陶淵明的自傳作品,飲酒、讀書、寫文,是陶淵明心中的人生三大志趣。陶淵明也在這篇自傳之中,反映出了自己人生的三大志趣理想。
  • 讀《五柳先生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何若杯酒笑談詩,ID:xueshuaiz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五柳先生傳》,是東晉時代的文學家陶淵明所作的一篇散文,一般多認為是陶淵明先生的自傳文、自畫像。
  • 【五柳炸蛋~老廣的心頭好 】
    五柳炸蛋是一道傳統老式粵菜,五柳菜是用木瓜、胡蘿蔔、青瓜、蕎頭、生薑等做成的甜酸醬菜,老廣通常用它來燒魚或蛋。  五柳炸蛋酸酸甜甜,非常下飯,據說飯館裡是十幾個雞蛋一起下鍋,聲若響雷,故稱炸蛋。現在五柳菜並不容易買到,可以用其他酸甜味道的醬菜加洋蔥等代替,我還加了青紅椒,酸甜爽脆,略帶微辣,顏色也五彩繽紛的,很引人食慾。
  • 回味老廣州的味道,五柳炸蛋的酸甜味~
    朋友突然講起#五柳炸蛋#這個名字,是在一家地道的粵菜館。
  • 五柳炸蛋的做法步驟 必學的家常菜做法之一
    五柳炸蛋是一道以雞蛋作為主要食材,以酸薑、酸芥頭、酸辣椒作為輔料製作而成的美食,口味酸香。適合青年人和老年人食用。
  • 下廚 吃蛋,試試順德菜五柳炸蛋
    五柳炸蛋,這個狂拽霸的名字,估計不是熟悉粵菜的小夥伴,都會覺得陌生。
  • 《紅樓夢》中的柳五兒,到底是死了還是沒死?
    在一百二十回本中,有「候芳魂五兒承錯愛」一回,寫寶玉以為五兒是晴雯附體,對其訴說衷腸,而五兒有晴雯芳官的前車之鑑,不敢回應。這一段寫得很糟糕。文筆之差,那是一貫的,也不用多說;更糟糕的是對原文不甚理解,牽強附會,歪曲本意。
  • 老梁說菜:【荷包蛋簡單處理,成為經典粵菜五柳炸蛋!】
    而在粵菜中有一道五柳炸蛋,是經典的傳統菜,製作上可以看成是荷包蛋的升級版,不過差別還是較大的,且因五柳菜的少見使得此菜也愈發的稀少了。五柳菜所謂的五柳菜,是一種廣東獨特醃菜,以青木瓜、胡蘿蔔、蕎頭、大肉姜、青瓜五種食材且為細絲醃製而成的小菜。與一般的鹽制醃菜不同,五柳菜為糖醃,口味酸甜。
  • 2021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重點字詞解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重點字詞解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三、閱讀課本,回答下列問題答案   1、五柳先生三大愛好是指什麼?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平和、曠達的性格。   2、文中哪句話是陶淵明歸隱形象的總體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隱世名士飄然而生。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3、「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 粵菜經典 | 周末在家,試試秘制正宗五柳蛋,酸甜酥脆好滋味
    周末,在家試試這道開胃菜---五柳炸蛋五柳炸蛋,這個狂拽霸的名字,估計不是熟悉粵菜的小夥伴
  • 五柳炸蛋|最適合夏天打開食慾的經典傳統粵菜
    老爸會倒騰這道顏色豔麗,酸酸甜甜,看上去就讓人胃口大增的五柳炸蛋。蛋白邊沿被炸得酥酥脆脆,酸甜的醬汁從焦黃的蜂巢狀邊沿滲透,在口腔中稍一用力咬下,味蕾馬上被酸甜的滋味打開了,酥脆的蛋白增添了愉悅的快感,單是這樣一道菜就能吃下2碗米飯。而糖漬的五柳菜甜絲絲的,用來哄小孩子吃飯太合適了。這是一道非常非常傳統的粵菜,就連那五柳菜,淘寶上可以找到的店鋪也不多。
  • 折斷花枝折斷柳,醉憑水榭醉憑欄;淺析短小婉約經典詞牌憶江南
    折斷花枝折斷柳 ,醉憑水榭醉憑欄。隨著全國各地復工,許多人又將踏上新一年的徵途。而離別在即,總有許多不舍,不論是眼前的春天還是親友愛人。古典君分享九首短小婉約的經典詞牌《憶江南》,傾訴留戀之情之外,淺析一下這個詞牌的特點及寫作要求。歡迎朋友們多多指教為謝!——皛玊題記《憶江南》,本為隋唐時期詞牌名平韻格,單調,小令。
  •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真實的樣子無人知曉
    古代社會不像現在這樣信息發達,知識和信息的傳播主要就是靠文字,我們知道的二十四史就是了解中國歷史的主要途徑,但是我們了解陶淵明的最主要途徑,卻是通過一篇文章,那就是《五柳先生傳》。自傳體散文很多人都堅信《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的自述,在自述上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這篇文章雖然寫的感情真切,文辭優美,但是就是偏偏太優美了,作為了解一個人的生平敘述,通過一篇文章來了解,的確是有點不靠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