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可直播,人人齊帶貨」,在中國十分紅火的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正成為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髮力的目標。
來自美國零售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8成以上的美國年輕人更頻繁地選擇了網購,「看完視頻後買買買」也成為了越來越多美國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購物方式。
谷歌7月上線的短視頻帶貨平臺 Shoploop,就企圖在這一波大潮中分一杯羹。Shoploop由谷歌內部孵化器 Area 120 研發,目前博主們可以在該平臺發布不長於 90 秒的短視頻,展示產品特點、使用方式和心得,如果消費者對其感興趣,可通過連結直接購買,還能進行關注和分享等操作。
不過,對比一些成熟的帶貨平臺,這款應用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Shoploop暫時對我的吸引力不大。」8月16日,居住在舊金山灣區的華裔女性朱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們相比同類型應用並無多大優勢。」
視頻版小紅書?
創始團隊介紹,Shoploop的靈感來源是在乘坐地鐵時看到的一個婦女,她為了購買一件彩妝商品,不斷地從社交媒體切換到視頻網站,又切換到在線商店。創始團隊想省去中間步驟,將社交媒體融合進線上商城。
其創始人Lax Poojary表示,現在的美國年輕人,要買到一款心儀的產品,需要在幾個app之間切換:「Shoploop希望讓用戶在一個應用上就能完成從種草到購買的閉環。」
根據Shoploop官方介紹,目前平臺內容僅以美妝、護膚為主,接下來,Shoploop會增加直播帶貨和搜索功能,並擴展到服飾、配件、家居、藝術和電子產品等等類型。
這款推出近一個月的應用,目前功能相對單調,人氣也一般。平臺沒有留言互動功能,採用類似推特的信息流的推送方式,8月16日首頁推薦的小視頻為一款售價16美金的urban outfitters 唇彩,點讚數僅為186。
外媒認為,從功能上來看,Shoploop 類似「視頻版小紅書」。但朱莉認為它還不如國內小紅書的效果好,因為該平臺沒有互動功能,不僅不能直播互動,還不能向博主留言,這讓買家們少了很多樂趣。
「疫情期間出門購物太難,我在自家園子裡種了一些西紅柿、絲瓜、空心菜等蔬菜,其中空心菜就是在小紅書上向一個芝加哥的美妝博主私信請教學會的。」 她談到,在功能完善前,不少亞裔特別是華人,還是會繼續使用中國開發的各種購物APP。
不過,朱莉也談到,Shoploop的界面非常舒服,使用感很好,很有谷歌簡約大氣的風範。創始團隊也介紹,平臺有待完善的細節還很多,未來在內容發布者方面不局限於網紅博主,同時引入第三方品牌和商家。
水土不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視頻購物正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爭相搶佔的陣地,Shoploop的推出是谷歌在電商領域與亞馬遜等巨頭競爭的又一舉措。
今年早些時候,谷歌宣布在旗下視頻網站YouTube上推出購物廣告,品牌可以在主頁和搜索結果中展示其商品和服務。亞馬遜直播功能早已上線,網紅們可以通過在臉書、推特上的帖子將粉絲引導到亞馬遜網頁進行下單。臉書也已啟用了直播購物功能,並推出電商平臺,允許獨立賣家直接銷售產品。 與此同時,包括Snapchat、Instagram在內的交媒體也在利用自身流量優勢向電商進軍。
平臺間也不乏合作,例如,臉書網站剛剛推出的Reels,可以讓用戶在臉書旗下的Instagram網站製作15秒的視頻並且為視頻添加背景音樂或者濾鏡。目前 Shoploop 上面不少博主也是來自於 Youtube、Instagram 等其他平臺。
分析認為,直播帶貨模式在海外才剛剛興起,用戶規模不夠,生態不完善,包括Shoploop在內的歐美短視頻平臺還需要解決互動少、用戶量少等問題。
《福布斯》官網上曾發布署名為勞倫·哈拉南的評論稱,中國在全渠道零售、社交商務、移動電商等方面的創新,會成為越來越多的西方技術和零售領導者們獲得啟發的來源。作者給國外的電商提出了3個需要向中國學習的地方:有影響力的網紅、與受眾的互動、直播時長和頻率。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文章稱,中國科技企業曾經盲目模仿美國原創產品,而今,情況正在逆轉,短視頻應用軟體就是一個例子。
不過,評論也認為,一味向中國學習也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海外短視頻網站應該拿出更符合本土消費習慣的短視頻平臺。
但谷歌沒有太多選擇。7 月 30 日,谷歌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Q2 收入為 383 億美元,同比下降 2%。廣告作為主要營收來源正在面臨挑戰:以搜索為主的廣告收入為 213 億美元,下降 9.8%,顯然,臉書和亞馬遜已經在搶奪谷歌的部分電商廣告份額。
當然,以谷歌每天超過70億次的搜索量來看,假如其在視頻帶貨方面持續發力,未來還是很有競爭力的。而亞馬遜、臉書等也不會停止在直播帶貨的步伐,未來是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還得繼續觀察。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