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瓜果飄香。10月20日上午,2016年阿克蘇地區大型外宣活動「果園裡的阿克蘇」在紅旗坡農場全面啟動,活動旨在向區內外全面展示推介地區特色優質林果產品,全面展示地區各族幹部群眾奮發有為、開拓創新、敢於人先的良好風貌,全面展示阿克蘇和諧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良好局面。閩南網記者受阿克蘇地委宣傳部邀請參加此次活動,實地感受果園裡的阿克蘇。
地委副書記萬基虎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
阿克蘇的薄皮核桃,殼薄如紙、色似黃金、香而不膩、嫩而不澀,阿克蘇的紅棗有的大如雞蛋,有的甜如蜂蜜,還有庫車白杏、阿瓦提甜瓜,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這些物華天寶般的果品源自於阿克蘇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條件。這裡海拔適中,降水很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透氣性好,十分有利於果品的生長和養份的積累,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質果品產區。阿克蘇林果業致力於走標準化生產、專業化管理的綠色發展之路。充分發揮遠離汙染的有利地域條件和較為自然的生態環境優勢,用天山雪水、綠洲沃土以及清潔的空氣、農家的肥料,孕育出了「無公害、綠色、有機」的優質果品,履獲「中國市場放心消費產品」等大獎,真正做到了讓消費者買得稱心、吃得放心。現在阿克蘇70%的果品遠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在中高端市場享有盛譽,是經銷商追捧的「搶手貨」,有時甚至一果難求。今天的阿克蘇不僅是新疆林果業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品質最優的特色林果業生產基地,也是香飄萬裡、全國人民的美麗果園。希望各界人士用獨具一格的慧眼去觀賞阿克蘇果園的美,用舌尖品嘗阿克蘇果品的美味,用傳播的力量宣傳阿克蘇社會之美、人民之美,讓更多的人了解阿克蘇,認識阿克蘇、愛上阿克蘇。
此次系列活動包括:2016第三屆新疆特色林果業(阿克蘇)交易會以及對各縣(市)「一縣一品」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進行展示等,將全方位呈現出一個多元、開放、包容、文明、現代的阿克蘇。
阿克蘇地區已經成功舉辦了「阿克蘇的蘋果紅了」、「融情微記錄」、「浙阿情棗送祝福•感恩好人」等系列大型外宣活動,來自疆內外媒體團已多角度對阿克蘇特色果品的進行了宣傳報導。2016年阿克蘇地區大型外宣活動「果園裡的阿克蘇」由地委、行署主辦。此次活動也必將有效提高阿克蘇特色果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阿克蘇蘋果又紅了
阿克蘇當地最有名的當屬「冰糖心」蘋果,阿克蘇位於天山南麓,年平均氣溫10.7℃左右,年均日照時長2855小時,無霜期207天,發源於天山的無任何汙染的融雪匯成柯柯牙河,灌溉著阿克蘇蘋果。得天獨厚的水利條件、沙性土壤栽培、高海拔的生長環境,使阿克蘇蘋果的果核部分糖分堆積成透明狀,形成」冰糖心」,被評為世界十佳蘋果。
阿克蘇蘋果紅了(黃麗君 攝)
阿克蘇蘋果每年經三次掛霜後才釆摘,今年的阿克蘇蘋果於10月25日陸續開始採摘,此前市場上的所謂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均為假貨。
【小貼士】阿克蘇冰糖心蘋果識別方法:
為保證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的品質,阿克蘇冰糖心蘋果採摘上市時間嚴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凍期以後,這是控制阿克蘇蘋果品質的關鍵所在。
除此之外,為了保護您的權益,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鑑別:
一看,果型為特有的卵圓形,果品向陽面有斜角,果面色澤自然,果面底色為黃綠色,整個果面黃、綠、紅色自然過渡,果面有隱約的果點,果品切開後,果肉泛輕微的淡黃;
二聞,果品有著獨特、濃鬱的香味,清香宜人,沁人心脾;
三摸,果面越擦越亮,有一層天然的蠟質,果面光照,沒有任何的粗糙、刮手的感覺,這也是其他同類果品所不具備的;
四嘗,肉質鮮嫩、香氣濃鬱、汁多味甜、酥脆爽口、酸甜適宜、皮薄無渣的獨特口感。
溫宿縣舉辦核桃節 打響核桃之鄉名片
10月22日,「溫宿核桃節」在柯柯牙鎮果林村隆重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偉介紹說,溫宿縣素有「塞外江南」之美名,農業資源豐厚,核桃、紅棗、棉花、水稻等特色農產品品質優良,尤其是盛產的薄皮核桃以皮薄、肉美、味香而著稱,2007年被評選為「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一等獎。曾榮獲「中華名果」「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上海農產品博覽會暢銷獎」等榮譽稱號,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國家林業標準化示範縣」,被國家林業局認定為「國家級核桃示範基地」「全國核桃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同時,自主研發的核桃品種溫185、新新2號,全國各地得到大面積推廣。
核桃切糕上的「溫宿歡迎您」讓遊客倍感溫暖(黃麗君 攝)
溫宿縣以開展有機產品、綠色產品、無公害產品為切入點,健全林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全面提高林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了溫宿林果產品無公害化生產和消費,先後成功創建了綠色食品基地、有機核桃基地、生態健康果園等老百姓放心的果園基地。目前,溫宿縣林果業總面積122.4萬畝,其中優質核桃70.23萬畝。2016年核桃掛果面積47萬畝,畝均單產187.8公斤,總產達到8.8萬噸,核桃人均收入已突破萬元,佔到農牧民人均收入的65%。
核桃豐收了
據悉,今後五年,溫宿將全力打響具有特色的林果強縣、旅遊名縣、科教新城、商貿重鎮、魚米泉城「五張名片」,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以「果園裡的阿克蘇」之「溫宿核桃節」活動為契機,狠抓特色經濟不放鬆,不斷優化特色林果產業結構,不斷發揮核桃產業優勢,努力開創溫宿縣特色林果業發展的新局面。(新疆經濟網 查燕榮)
絲路泉城 養生烏什演繹「沙棘秀」
伴隨著「果園裡的阿克蘇」大型外宣活動的火熱進行,10月22號,在烏什縣秀美的燕泉山下沙棘溼地公園 ,烏什縣憑藉獨特的資源優勢,推出了一場別具特色的「沙棘秀」,引來八方遊客的參與和點讚。
絲路泉城·養生烏什沙棘文化節開幕(毛衛華 攝)
烏什縣沙棘林溼地旅遊公園,作為本次「阿克蘇的果園裡」大型外宣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烏什縣推出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沙棘全系列產品,來迎接四方遊客旅遊觀光。景區門口擺滿的沙棘酒、沙棘乾鍋、沙棘飲料、沙棘膠囊等沙棘全系列產品,成為了遊客們的搶手貨。
野生沙棘林(黃麗君 攝)
來自河南的崔嬌嬌以前並沒有來過新疆,可沒想到,這次一來,她對「沙棘」有這麼感興趣興趣。 崔姣姣深有感觸的說,以前對沙棘的知識沒有了解,通過這次大型活動,我了解了沙棘的精髓所在,它很有保健的功能,對身體也非常有用,我想給遠在老家的父母和親戚朋友帶上一些。
在烏什縣沙棘溼地公園,10萬畝沙棘果掛滿枝頭,來自四方的遊客駐足觀賞,拍照留念。來自山東的楊雪是第一次來烏什縣,走在風景宜人的沙棘林,眼看著一顆顆紅彤彤的沙棘果,她迫不及待地停下腳步,採摘品嘗。「以前沒有來過烏什縣,也沒有聽說過沙棘,只聽說過烏什縣的沙棘是維生素C之王,所以很想來嘗一嘗,這次能有機會來到沙棘林,看了沙棘林文化節,嘗了一下,特別好吃,希望有機會能帶山東的父母過來嘗嘗沙棘」,楊雪說。
野生沙棘酒(黃麗君 攝)
烏什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安曉軍介紹說,烏什縣沙棘林溼地景區作為國家4A級景區,不僅風景宜人。沙棘有著豐富的生態功能,發達的根系極強的串根能力,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中國西北部大量種植沙棘,用於沙漠綠化。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沙棘果實入藥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 。(中國日報網 毛衛華)
品拜城葡萄•遊千佛勝地
10月24日,「品拜城葡萄·遊千佛勝地」網絡主題文化活動在該縣體育廣場盛大開啟。這是拜城縣深化和拓展地區「果園裡的阿克蘇」大型外宣活動、對外展示拜城特色林果產業、良好民俗風情的一次盛會,也是傳遞拜城故事、展現拜城風土人情、推動拜城走向全國的一次盛會。
拜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賽裡木賽乃姆」改編的優美旋律和炫酷舞姿
拜城地處天山南麓中段,全縣總面積1.91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3.8萬人,水資源豐富,5條大河縱貫全境,年均流量27.9億立方米。縣境內物產種類繁多、獨具特色,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自治區重要的糧食基地、油料生產基地、重點玉米制種基地和美利奴細毛羊生產基地,享有「中國黃油菜之鄉」、「中國細毛羊之鄉」的美譽。
拜城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古蹟及旅遊景點120多處,使得拜城成為新疆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想的旅遊目的地。全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和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治關遺址都位於縣境內,厚重的文化積澱,被譽為龜茲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1.91萬平方公裡的縣域內,水秀山靈,風景如畫。境內有「四大景觀,七大景點」,集險、雄、幽、靜、美為一體,獨具塞外風光的神韻;匯古、樸、奇、特、妙的人文景觀為一處,品味超然,令人嘆為工作觀止。飲譽全球的克孜爾千佛洞,與敦煌莫高、洛陽龍門、大同雲岡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此外,在其西部還有一條神奇的桑拿浴,新疆唯一的「瓊阿帕」氣泉;其北部的喀普斯浪河畔,也有一組溫泉,富含多種礦物作質,被譽為南疆第一「伊斯克蘇」(溫泉)。這些神奇的景區與境內的克孜爾水庫、黑英山-老虎臺國際狩獵場、克孜爾魔鬼城、鐵熱克森林公園、察爾齊雅丹地貌等其他風景名勝,勾勒出了動人心魄的瑰麗景象。精彩的文藝表演、扣人心弦的葡萄評比,還有克孜爾的葡萄、賽裡木的酸奶、大橋鄉的紫皮大蒜、米吉克的稻米、天玉種業的優質良種、裕潤酒業的精品紅酒等展臺等拜城特產及各類美食品嘗讓大家流連忘返,目不暇接。
拜城縣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艾海提·司馬義致辭時說,近年來,拜城縣圍繞特色林果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逐步形成了以核桃、杏、葡萄為主的三大特色林果業基地,規模效益初步顯現。目前全縣共有12萬畝葡萄2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個省市。在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的同時,拜城縣注重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潛力,積極打造休閒旅遊度假勝地。本次「品拜城葡萄·遊千佛聖地」網絡主題文化活動旨在全面宣傳展示拜城縣獨特的風土人情、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良好的發展勢頭,讓更多的人了解拜城、走進拜城、感受拜城,讓拜城成為投資興業、觀光旅遊的熱土。(新疆亞歐網 王雪蓮)
園緣圓·庫車的石榴笑了
庫車維吾爾語「十字路口」之意,位於新疆天山南麓中部,塔裡木盆地北緣,總面積1.52萬平方公裡,轄8鎮、6個鄉和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0萬人,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園緣圓•庫車的石榴笑了」活動現場
為進一步弘揚民族團結正能量,形成網絡輿論引導力, 10月24日,「園緣圓·庫車的石榴笑了」綜合網絡宣傳活動在庫車縣大饢城隆重舉行。
庫車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瞿紅豔介紹說:「園,是果園;緣,是緣分;圓,是團圓;園緣圓,是豐收,是喜悅,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情厚誼。」
活動在視頻展播《庫車的石榴笑了》中拉開帷幕。視頻中,石榴樹上結滿了火紅的石榴,剝開石榴的皮,一顆顆瑪瑙般的石榴籽露了出來,讓現場觀眾垂涎欲滴。隨後,庫車縣林果業專家來到現場給觀眾講解了怎樣剝石榴,怎麼挑選石榴,石榴怎麼吃最營養等知識,得到了觀眾的一致稱讚。
講解怎樣剝石榴
據了解,庫車縣積極推廣「3+2」宣講模式,即組建專業宣講隊、行業宣講隊、草根宣講隊和注重宣傳技巧實效、注重輻射帶動人群,營造了「人人爭當宣講員,能講會說很自豪」的良好社會風氣。(庫車外宣辦)
責任編輯:吳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