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在一統華夏後,僅僅經歷了短短的十五年就走上了滅亡,之後群雄逐鹿,劉邦和項羽成為了這場盛宴的最後的追逐者,因為只有他們兩人才有能力和實力,成為這個天下的主人。
垓下之圍,項羽失去了自己最後的籌碼,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女人,更在烏江邊上失去了他的生命。
消滅了最強大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劉邦很快的掃清了所有的對手,統一了全國。
大封功臣
建立新的政權的漢高祖劉邦,開始大肆封賞功臣,145個開國功臣外,除了自己的親族和沛縣出來的兄弟之外,劉邦封了整整八位異姓王。
其中有為他打下半壁江山的兵仙韓信,有從項羽手下投誠而來英布,更有曾經眾多的諸侯之一的彭越。
而這八位異姓王,不僅僅自身實力強悍,更有錢有兵,在剛剛建立的大漢王朝裡就猶如一個個小王國一般。
年事已高的劉邦,覺得這些異姓王就像趴在大漢吸食血肉的囊蟲,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曾經戰國時諸侯亂戰的亂象又將會再度出現,為了自己的劉氏江山永固,為了自己的後人成為永遠的統治者,劉邦毫不猶豫的對這些異姓王伸出了屠刀。
韓王
這位韓王也叫做韓信,和兵仙韓信同名同姓,相比起需要忍受胯下之辱的兵仙,這位韓信的命實在是太好了,他是曾經戰國七雄韓王的後人,而且和張良還是老熟人,依著最早跟隨劉邦的功勞,這位韓信被封為韓王,因為封地離北方很近,與匈奴的關係更是不清不楚。
劉邦更是多次懷疑這位韓信與匈奴有勾結,更是多次指責和恐嚇這位韓王,受到驚嚇的韓王,更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成了匈奴的帶路黨,可惜在戰鬥中自己被漢將柴武所殺。
趙王
趙王張耳,與韓信背水一戰大破趙軍,因為功績突出封為了趙王,可是命不好,封了王后不久之後就病死了,自己的兒子張敖繼承了自己的爵位後,被劉邦用手段將王位直接擼成了侯爵。
如果不是貫高拼命保全,估計這位張敖不僅僅是失去王位那麼簡單了。
楚王
楚王韓信,這位是一手幫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的兵仙,他的故事更是被無數人所熟悉,胯下之辱,霸王帳下的執戟郎,漢王劉邦的蕭何月下追韓信,被封為大將軍,他的故事無疑是無數寒門子弟的勵志故事。
可是之後的事他的人生卻寫充滿了唏噓,滅趙定齊之後,被封齊王,滅項羽之後,被劉邦奪了軍權,從齊王降為了楚王,之後劉邦假借雲夢的理由,降為了淮陰侯,鬱郁不得志的韓信寫信給自己曾經的部下,更被劉邦抓住了把柄,利用蕭何和韓信曾經的關係,將這位兵法一流的兵仙交給了自己的老婆呂雉。
據說這位兵仙死的絕對是夠悽慘,被關在用黑布蒙住的鐵籠中,叫宮女用竹矛活生生的戳死的。
梁王
梁王彭越,這位可是一位實力不弱的諸侯,在劉邦還未起兵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不弱的實力,在垓下之圍時,與劉邦有約,滅了項羽後被封為了梁王。
這位一位在楚漢爭霸時期依然活的遊刃有餘的諸侯,可就是這麼一位精明的諸侯卻在淮陰侯韓信被誅殺後,對劉邦忌怕不已,在陳豨反叛時,只派手下出兵幫助劉邦,而被劉邦的眼線舉報, 貶為了庶人,失去了一切的彭越在流放蜀地的路上既然希望劉邦的老婆呂雉為自己求情,結果自己被剁成了肉醬。
淮南王
淮南王英布,作為曾經項羽帳下的名將,多年了隨著西楚霸王南徵北戰,更是在破釜沉舟中一戰聞名。更是被封為了九江王。
可是就是這麼一位備受項羽器重的大將,卻在項羽最難的時候背叛了他,更是參與了垓下之圍。
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英布被封為淮南王。可是這位本以為人生已經到達巔峰的時候卻選擇反叛了劉邦,因為他不想成為韓信和彭越一般。被劉邦殺死。
最終劉邦與英布都打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戰,英布戰敗後不久在番陽被殺,而劉邦也因為與英布中的徵戰受了傷,不久之後就離世了。
燕王
一代燕王臧荼,他是項羽的舊部,之後歸順了劉邦,可是在封為燕王不久之後,因為劉邦在清理項羽的舊部而害怕反叛,結果被劉邦親徵斬殺。
二代燕王盧綰,作為劉邦的髮小,盧綰成為了燕地的王,也可以說是諸多的異姓王中與劉邦的關係最好的,可是這位異姓王依然還是沒有得到一個好結局。
在陳豨反叛時,諸多的異姓王對劉邦視而不見,只有他盧綰派兵助援。可是他再忠心劉邦也沒用,自己的手下張勝領著自己的命令去破壞匈奴與陳豨的聯盟的,而這位下屬倒好,秘密的與匈奴交好。逼的盧綰不得不與匈奴與陳豨勾結。最後所有的事情敗露之後,只能遠遁北地。本以為他能夠等來自己兄弟原諒他的旨意,等來的卻是劉邦駕崩離世的噩耗。
直到死去,盧綰依然只能呆在北方的苦寒之地,思念著曾經沛縣美好的歲月。
結束語
八位被封的異姓王除了勢力最弱小,呆在南方煙瘴之地的長沙王吳苪,劉邦終於終於在他去死前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從此之後非劉不王的的戒律,成為了西漢最高條律/
直到西漢末年出現的那位「穿越男子」王莽的出現,才打破了這道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