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吉安||回憶我的母親(2)

2021-02-13 最美微刊

(二)母親是個初中畢業生

母親是識字的,是個初中生。那個年代的的婦女,很多是不識字的,所以母親識字,且還識的不少,這很成了母親的罪過;母親又長成個美人,母親的罪是加了一等的;尤為嚴重的,母親具有歡歡喜喜的性情,任性天真的性格,這很要命。

在那個物質貧乏,信息閉塞落後的年代,母親的不隨潮流,甚至格格不入,往往使母親成了話題的焦點,長久了,我也是不能理解她了,痛恨自己沒個像個母親的母親。

記憶中,草原上炎熱的夏天裡,母親坐在土坯房的土炕上,她的一隻腿盤著,另一隻翹起來,一隻手放在翹起的那隻腿的膝蓋上,流著汗吃一隻黃瓜,她的老狗大黃和小黑爬臥在地上,伸著舌頭。

媽媽的坐像和吃像,不像那時的婦女溫順,倒像個爺們兒。偏母親是瘦瘦細細的,我的記憶中,那一種坐法還是美的,有一種玩世不恭的小豪氣。但兒時的我還是感覺到了羞恥,霞霞告訴過我「你的媽媽坐沒個坐像」。她是母親,我不敢告訴她,儘量離她遠一點。

母親是能赤腳的時候絕不穿襪子,那個年代,母親顯得有點天真爛漫。母親對此是不屑的,而這更增加了我的羞恥,等我長到十幾歲時,是不願意和母親同時出現的。我的政治思想傾了斜,和大多數不識字的婦女站到了一邊,不能理解母親的開放,認為母親是懶散的,異類的,沒有規矩的。

芒硝加工廠裡的婦人們有很好的三從四德的基本素養,文文順順的,這便是母親原罪的開始;更為沉重的是,母親是不愛做家務的;更甚者,母親是傲著的,說不好聽點,母親是任性的;尤為嚴重的,母親是聰明靈動的,會寫家信敢打針。在廣闊的草原上,狹小的芒硝加工廠圈子裡,這註定了母親的受挫。

兒時,總有哪個嬸嬸找上們來,立在門外罵,「養著你吧,炕頭上養著你吧……」我不懂這是個什麼意思,母親不緊不慢幹自己的活兒,但母親是鬱悶的,她像幹了錯事一樣,等著父親批評,等著父親的拳頭。

「老李找運問楊忠寶是哪個朝代的,讓粉看見了,惹惱粉了」這是別的嬸嬸說的。

「你給人家講楊忠寶了?」我怒瞪著母親。兒時的我更膽小怕事,覺得母親丟了我的人。

「李叔給人講書,都講到楊忠寶和薛丁山打起來了。嘖、嘖。」母親抑制不住地大笑起來。

「那又怎樣?」我惡恨恨地說。

「朝代也不一樣,就給打起來了,把人家些娃娃聽壞了。哎呀……」 母親又笑起來,完全忘了剛挨了罵。

「媽媽,你少管閒事。」她真嚇我。

「哎呀,我去劉嬸嬸家串個門兒,你爸爸回來呀。」母親忽然嚴肅起來,她得出去躲會兒。

不合體的衣衫掩不住母親細細高高的身材,母親的美流溢著,在那茫茫的草原上。於是,很多時候,由羨慕而生出嫉恨來,母親成了很多婦人嬉笑的對象,「運不收拾家,家像個豬圈。」 「運好看不中用,生不出兒子來。」……

「運,救救我的孩子。」後來的一天,那個老李站在我們家地上,求著媽媽。他的孩子高燒抽搐起來,父親單位的醫生­——草原上唯一的醫生外出啦。

「我沒打過針,我沒打過針。」母親著急起來,抖著手說,但母親跟著他奔了出去。

「沒事兒吧?沒事兒吧?沒事兒。」一會兒,母親回來了,嘴裡絮絮叨叨,滿頭大汗,神情遊移,受了驚嚇一樣。

「你給打針啦?」我更憤怒起來,「你多管閒事!」這樣的事兒太多了,我受盡了驚嚇。

「孩子已經抽過去了,看著說明打的,要不孩子就抽死啦」媽媽還絮叨著,哆嗦著,「就死啦……不能死了……不能死了哇……」

後來那孩子果真好起來,否則,李嬸嬸會找上門來,就不是罵那麼簡單了。

我那時年幼,對母親是憤怒的,管那麼多閒事幹嘛,管他楊忠寶是哪個朝代的,管他孩子抽沒抽,我只要沒有人來堵在門口罵。

那個年代,找個識字的人很難,母親識字,他們信任母親的識字,認為母親是無所不能的,卻又對母親無端生出嫉恨來。

母親的情商底,認為善良了便好。她歡歡喜喜的性格,不知道低調的活。

母親也是個普通婦人,也想得到讚揚和肯定。

沒有。

事兒幹好了,是母親應該的;幹不好了,母親就受了難。首先,她會遭到我的白眼,幼小的我不願看到她被別的嬸嬸罵;其次,她會受到父親的拳頭,沒有多少文化的父親有點膽小;最怕的,是有的嬸嬸找上門來堵著罵。

我參加工作後,對母親的遭遇,有了深切的體會。當一位年長的女同事,哪一天找到我,劈頭罵「……你當你是幹的好呢?……」帶著下三爛的恥笑,全然忘了她是個長一點的姐姐。「是的,我幹的可能沒你好,沒辦法,我年輕漂亮。」我幹著自己的事,全當她是空氣。

母親當年受了這樣的難,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我知道。健康的美,不是我和母親的錯。別人對美好人物的接近和多看一眼,也不是我和母親的錯。

媽媽,你是美的。

媽媽,我也是美的。

不僅外形,你和我,還有被知識武裝了的思想。

媽媽,我們是美的。

相關焦點

  • 鄒韜奮:回憶我的母親
    我生平所見過的女子,我的母親是最美的一個,就是當時伏在母親背上的我,也能覺到在那個大客廳裡許多婦女裡面,沒有一個及得到母親的可愛。我現在想來,大概在我睡在房裡的時候,母親看見許多孩子玩燈熱鬧,便想起了我,也許躡手躡腳到我床前看了好幾次,見我醒了,便負我出去一飽眼福。這是我對母愛最初的感覺,雖則在當時的幼稚腦袋裡當然不知道什麼叫做母愛。
  • 鍾南山深情回憶母親,有兩點她至今影響著我:愛心和剛毅
    12月3日,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時,深情回憶了自己的母親,他表示,「母親是個很有愛心的人,特別是對一些貧困的人群或者弱者,都願意去幫助他們。」童年和少年時期,他都長時間和母親在一起,鍾南山說母親的愛心和剛毅影響自己。
  • 回憶母親 - 中國青年報
    我雖然從母親那裡學會了繡花、裁衣,但簡直只學到了九牛一毛。儘管如此,在我有了3個孩子之後,經濟拮据年月,幾乎一家人衣服都是我做的,特別是中山裝也能自裁自縫。母親13歲那年,由姥爺做主和小她4歲的我父親陳殿元訂了婚,這就決定了母親坎坷、苦難、顛沛流離的一生。有時我想,如果姥爺不過早地給母親訂婚,如果她的後母不癱瘓,母親的人生將是另一番天地。給母親另一個打擊是她外祖父去世。
  • 回憶和母親的那些瑣事 || 作者 夏雪
    回憶和母親的那些瑣事作者  ||   夏雪母親,這個詞眼,在我看來,除了字面上人們賦予她的偉大之外,還有和母親真真切切的一幕幕感人的一點一滴!我的母親由於多年的病痛導致耳朵聽力嚴重受損,所以稍微遠點,她就聽不見!記得2010年我們單位和電信公司籤約,為幹部職工辦理了親親小號。
  • 回憶母親的兩件事
    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當我到了上學的年齡,母親經常用這種粥給我當夜宵。因為我總是熬夜寫作業。  母親的冬季養生粥讓我們度過了多少個冬季乾冷的夜晚,我們已經數不過來了。但是母親在冬季裡忙碌的身影成了我們記憶中的一道風景。我們每一個兒女都記得,小時候,我們放學回來,一進門,母親就端上一碗熱滾滾的養生粥。母親說:「你們要感激你們的爹爹,是他勤勞能幹,掙錢買了食材,我才做了這好吃的養生粥。」
  • 我愛你 我的母親
    最驚心動魄的回憶,應該是日本鬼子路過富家屯。母親攙著姥姥藏在高高的莊稼地裡,聽著疾馳而過的馬蹄聲、馬嘶聲,間或還有鬼子的叫喊聲,所幸鬼子只是路過沒有進村,一直躲在地裡,待天黑時,母親和姥姥才回到家中。公辦學校學費一個學期2.5元,馬上進不去,私立的穆城小學學費7元,貴了近3倍。上穆城小學!不得不說。當過鄉長的姥爺看問題看得遠、看得準。每每提及姥爺力排眾議,堅決讓13歲的母親繼續讀書,母親總是那麼感動!——因為讀書,母親不但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為人師表,而且教書育人詩書傳家。
  • 我與母親的戰爭
    後來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小時候看到別人家的姥姥不是在納鞋底就是在摘棉花,而我的姥姥基本都是手裡捧著一本書,斜靠在堂屋門口的小石階上,專注地暢遊書裡的世界。因此母親的民國時期姥姥是大家閨秀,懂得識文斷字,母親的趕在抗日和解放的母親也是通曉文史地理的,可生活在解放後的母親卻是一個徹底的文盲,而母親把這一切歸咎於生產隊需要掙工分因此給耽誤了上學。
  • 實錄:四十歲的男人回憶著母親被輪姦的全過程.
    我的回憶永遠都是一條不忍卒讀的河流,那裡布滿了母親的影子,同時也照亮自己前方的路,  02母親離開我已經有一周年多一點的日子了,肺癌走了,臨走時還被病魔整整折磨了三個月才撒手人寰。 我今生最不願回憶的一個片段,也是我人生中最大恥辱,現在想起是那麼痛,那是種痛到了心底的感覺。  06那是一個星期的下午,我在我自己屋裡看書,只聽鑰匙開門的聲音,我知道她回來了,我在屋裡沒有動,因為那時的我心裡有些叛逆,懶得看她,也就兩分鐘,她推開我的門一臉疲倦的對我說,一會外面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出去。
  • 《知青歲月》錄——我的回憶
    我的回憶  作者:姚雅麗我是一個「老三屆」回鄉知青,在同學的倡導下讓我寫一篇回憶文章,我不知從何下手,因為在農村那段日子我沒有甜美,有的只是苦澀的記憶。但在那種氛圍中,總有那麼幾個不參加者,其中就包括我的父親、母親,因為他們都屬於五類分子(地、富、反、壞、右)。那時候我的家庭很特別,父親是歷史反革命、母親是共產黨員,可隊裡那時已把母親的共產黨員身份歧視的一乾二淨,他們認為母親嫁了反革命父親,就是和反革命分子一樣。
  • 散文||李維維:回憶我的外婆
    當時聽到外婆去世的消息,是七月七日的晚上,母親從舅家給我打來了電話。接到電話聽母親說外婆去世時我驚呆了,半天天說話,接著淚水模糊了雙眼。那時正值暑假,我和孩子們好久都沉浸在對外婆的思念中。後來秋季開學時不到九周歲上四年級的大女兒寫了篇作文《回憶我的太外婆》,獲得了老師的大力讚賞,被當作範文在學校傳閱表揚。我當時也寫了文章回憶外婆。
  • 我喜歡那芬芳的回憶,我喜歡在回憶中編織人生的快樂
    回憶之對於我,是件極快樂而美好的事情。閒暇時,在寬敞潔淨明亮的客廳裡,將自己整個兒的身體以極鬆散的姿態,綣縮在淺淺的泛著奶黃色的柔亮的大沙發上,然後,任思緒在童年的歲月裡肆意蔓延開來,如行雲般緩緩移動,每逢此刻,那回憶中散發出的芬芳、甘醇和舒爽,總讓我深深地迷醉著。
  • 那些回憶 仍在我心中!
    最深層的那部分,即使那些時刻只會成為回憶,它們仍在我心裡!記述了丁松青一九八二年回美國學畫以及墨西哥之旅中的點滴故事,藉由一趟實相的歷程道出自己由迷惘到堅定的心路歷程。增收十一封三毛致丁松青書信,深入呈現了三毛與丁松青的相識相知,以及心靈上的深層交流,20年友誼可窺一隅。我從來沒有想到三毛會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和心思,只為了我這本新書。這本書好像是為她而寫的。
  • 崩坼·橡皮膠·我的父親母親
    我的記憶裡,一到冬天,父親的手是毛的,毛到甚至可以用來為兔子梳理兔毛。我的記憶裡,一到冬天,母親的手也是毛的,毛到甚至可以用來幫我們搔背心。所以,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父母親用他們的手幫我捋背。而冬天裡,我的父親和母親的手指上總是纏滿了橡皮膠。
  • 懷念我的母親李枝華 /黃宗全
    我的母親是以漂亮和勤勞、能幹和性情開朗得到父親的賞識的。他們婚後共同生下我們姐妹兄弟八人,其中七個女兒和一個男孩。我記得在我們幼小的時候,我的祖父祖母時常對他們的兒媳婦橫挑鼻子豎挑眼,每到這個時候,我的父親,這個祖父祖母的獨兒子便經常為了孝順他的父母親動輒打罵我的母親,但是每次打罵過後又背地裡去哄我的母親,他是為了孝順他的母親。
  • 《我的母親手記》| 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遺忘才是!
    《我的母親手記》篇幅很短,卻分三次寫成,第一部《花之下》寫在母親79歲時,第二部《月之光》母親84歲,第三部《雪之顏》寫成,母親已經去世一年了,享年88歲。《花之下》描述了父親去世不久,母親的阿爾茨海默症愈發明顯。井上家的幾個子女商量之後,決定由離異的妹妹桑子來照顧母親。偶爾母親也會來到井上靖家裡小住一兩天。
  • 【玩家感悟】我的《星際爭霸2》回憶
    從《自由之翼》時代就已經接觸《星際爭霸2》的他在迎來最終資料片《虛空之遺》後寫下了多年來與《星際爭霸2》的許多美好回憶和瞬間。你是否也曾像作者一樣有過這些美好的回憶?是否也通過這篇文章回想起了快要忘掉的和《星際爭霸2》的那段美好時光?
  • 鍾若菱:我的母親,我的中國
    楊梅燒酒消愁的氣息 在歲月的風中停留 潑墨著綠水悠悠 你是一支滄桑的歌 客家的土樓 是你熟悉的節奏 時光深處的茶馬古道 是你悠揚的音韻 京杭運河的流水 是你湧動的旋律 過往的輕舟 帶不走客帆中古老的回憶
  • 我的母親是超人
    來源:中核集團「母親」二字柔軟她代表溫暖「母親」二字沉重她意味犧牲中國核工業也有無數位這樣的「母親」她們是護士、是工程師、現已懂事的兒子在作文中向她表白到:「是她,給了我明亮的眼睛,然後我看見彩虹,看見藍天;她給了我靈敏的耳朵,然後我聽見泉水的叮咚,小鳥的歌唱;她也給了我一顆跳動的心,然後我愛上了這個世界。她的前半生不曾有我的足跡,但她的餘生將在我的陪伴下走完。」
  • 母親因為2萬塊,把我嫁給一個大我20歲的老男人
    我知道這是他軟弱的表現,在這個家裡他一直沒有話語權,所以每次家裡遇到什麼事情,他都像個窩囊廢一樣一言不吭。當時我只有18歲,面對母親的強勢,自己又沒有人幫助,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但是強忍著沒有掉下來「為什麼不行?我就是想嫁給他」「你是想讓我們家都餓死是嗎?
  • 我的狂躁症母親 | 郭縈縈
    我瞬間淚如雨下。「有,學業,金錢……和家庭。」來就醫的前一天晚上,我從學校回到家,母親開始發瘋似地罵我。直至我哭著問我是否是她的親女兒?為何有母親如此不歡迎女兒回來?她說,我不是她親女兒。我離開家,坐在門外痛哭,連站起來的力量也沒有。我發誓不再回到這個「家」,因為這個家早已破碎。傅醫生聽完我的遭遇後才告訴我,我母親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