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若菱:我的母親,我的中國

2021-01-11 騰訊網

德陽中學高2019級17班鍾若菱

指導老師 李丹

你是一首宏偉的詩

西北的漠漠黃沙 是你深層的字眼

青藏高原沉寂千年的白雪 是你蒼茫的辭藻

滾滾的長江 是你沒有休止符的詩行

漫長的歷史中 你如同花季裡的時光 默默地流向每一個詩意的角落

你是一幅繽紛的畫

興安嶺腳下 洋溢著稻香的土壤 是你著色的古典水墨

歲月中的泰山 綿延盤亙的長城 是你淡雅的丹青

江南的煙雨 是你朦朧的留白

楊梅燒酒消愁的氣息 在歲月的風中停留 潑墨著綠水悠悠

你是一支滄桑的歌

客家的土樓 是你熟悉的節奏

時光深處的茶馬古道 是你悠揚的音韻

京杭運河的流水 是你湧動的旋律

過往的輕舟 帶不走客帆中古老的回憶

你是敦煌裡一尊泛古的雕像 在縹緲的月色中 泛起遠古的思想

你是一個時光摺疊的夢 把朦朧的晨曦融化在未來的繁華中

你是我抹不掉的神秘而眷戀的記憶

你是東方崛起的傳奇

呵 我的母親,我的中國

如何看到獲選徵文?

手機打開封面新聞APP,點擊頁面底部「頻道」,在右上角「+」中,訂閱「作文」頻道即可。我們將在每周六《華西都市報》「少年派」欄目,在稿庫中臻選優秀文字予以刊發。期待文筆非凡的你!

給你一個舞臺,展示你的文採!封面新聞作文頻道長期面向全球徵集佳作,散文、隨筆、遊記、小說……我們不限體裁,不規定字數,只要你認為你的作品有真情,有文採,有個性,那就統統砸過來吧!歡迎同學們自薦,歡迎家長、老師、教育機構傾力推薦!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上傳通道

相關焦點

  • 我的母親林徽因
    但是,對於我來說,她卻是一個面容清癯、削瘦的病人,一個忘我的學者,一個用對成年人的平等友誼,來代替對孩子的撫愛(有時卻是脾氣急躁)的母親。30 年代那位女詩人,當然是有過的。可惜我並不認識,不記得。那個時代的母親,我只可能在後來逐步有所了解。當年的生活和往事,她在我和姐姐(梁)再冰長大後,曾經同我們談起過,但也不常講。
  • 我的母親
    這一年,我大概是五歲,一進門,父親坐在中間,他的一邊坐一個人,母親和父親說了什麼,我當時沒有聽清,更沒有聽懂。這一次見面,對父親觸動很大,記得幾年後他和母親說起:我看到你們太可憐了,當時就下決心以後同心過日子……。我在一旁把小嘴一撇說:「爸爸我看你太可憐了,兩個人看著你。」爸媽聽了都笑了。 回老家後,父親的問題澄清,被組織調到北京冶金部工作,母親又領著我到了北京。
  • 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見他有米線可賣,覺得家裡肯定不缺吃的,就中意父親了。怎麼聽著都像是一見鍾情的故事,我表示懷疑,父親就說:「那你去問你媽。」母親卻也並不反駁。許多年後,我將信將疑地問母親到底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母親才戳穿了父親的「謊言」。他們的相識就像那個年代大部分年輕人一樣,是經媒人介紹認識的。父親在朋友家裡玩,朋友拉二胡,他吹笛子。母親和朋友也被叫去玩,這就算第一次見面了。
  • 我來說說我的母親
    我來說說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和父親是同鄉,老家都在河北邊陲的蔚縣。那裡很靠近山西,同樣有愛吃醋的習慣。我的一個親戚連喝牛奶都要放點醋。那裡離內蒙也不遠,到烏蘭察布也就200多公裡,到內蒙的首府呼和浩特還不到400公裡。1956年,父親從部隊回鄉探親,經人介紹,與母親結婚。當年,18歲的母親就隨父親來到了韶關。
  • 松浦彌太郎:我的母親_VOICER
    母親沉默了一會兒,說著「那再見咯」便掛了。通話結束後我想,日本現在是幾點呢?母親會不會是算好了時差打來的?一周後的某個早晨,母親又來電話:「感冒好了嗎?」「唔,大概吧。」「哦,這樣啊。現在,我正好有事來了一趟,就在附近呢。」「啊?你來紐約了?」「是啊,來見朋友。所以待會兒想去你的酒店,方便嗎?」「你現在在哪兒啊?」「機場。我打的過來。」「但現在下大雪,沒計程車啊。」
  • 鄭志偉丨我的母親
    開羅的母親節過後,又迎來中國的母親節。女兒質問我:「有沒有給奶奶打電話了?有沒有給爺爺奶奶問好?」妹妹也在問:「母親節到了,有跟媽媽聊一聊嗎?」節日之前,我打網絡電話回家,網不好,斷斷續續,只聽母親說:「我們都好,事情做完了就回家看看,電話聽不太清楚,有什麼事就告訴茹(我的妻子),讓她告訴我……」前後不到兩分鐘的通話,更加勾起我無限的思念!
  • 我的母親林徽因 作者:梁從誡
    但是,對於我來說,她卻是一個面容清癯、削瘦的病人,一個忘我的學者,一個用對成年人的平等友誼,來代替對孩子的撫愛(有時卻是脾氣急躁)的母親。30 年代那位女詩人,當然是有過的。可惜我並不認識,不記得。那個時代的母親,我只可能在後來逐步有所了解。當年的生活和往事,她在我和姐姐(梁)再冰長大後,曾經同我們談起過,但也不常講。林徽因與梁思成
  • 我與母親的戰爭
    後來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小時候看到別人家的姥姥不是在納鞋底就是在摘棉花,而我的姥姥基本都是手裡捧著一本書,斜靠在堂屋門口的小石階上,專注地暢遊書裡的世界。因此母親的民國時期姥姥是大家閨秀,懂得識文斷字,母親的趕在抗日和解放的母親也是通曉文史地理的,可生活在解放後的母親卻是一個徹底的文盲,而母親把這一切歸咎於生產隊需要掙工分因此給耽誤了上學。
  • 我愛你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 作者|吳 堅引:生而為人,我萬分慶幸有一位這樣的母親。母親教學認真對工作一絲不苟,對學生親切關懷嚴肅活潑,記得每年媽媽都會得到礦上表彰。那個年代,一樣的獎狀一年一張,我不感興趣,而作為獎品的各種各樣帶有大紅公章的筆記本,母親都會送給我,待我上學時,居然已經攢下了滿滿一抽屜!再後來,每年的獎品就換成了或一本大部頭的《唐詩鑑賞手冊》、或一個地球儀、或一個電吹風……——這些都是我對兒時幸福驕傲的回憶。
  • 我的狂躁症母親 | 郭縈縈
    我瞬間淚如雨下。「有,學業,金錢……和家庭。」來就醫的前一天晚上,我從學校回到家,母親開始發瘋似地罵我。直至我哭著問我是否是她的親女兒?為何有母親如此不歡迎女兒回來?她說,我不是她親女兒。我離開家,坐在門外痛哭,連站起來的力量也沒有。我發誓不再回到這個「家」,因為這個家早已破碎。傅醫生聽完我的遭遇後才告訴我,我母親有精神病。
  • 母親因我守寡,我結婚那天母親卻不參加,我痛心不已
    父親去世後外婆勸母親趁年輕再找一個條件好點的,可以不這麼辛苦,可媽媽總是放不下我,擔心繼父對我不好,況且我的身體一直不好害怕我被繼父嫌棄,母親便一直沒有再嫁,家裡家外種田打工,她一個人把我拉扯大,和男人一樣去礦上做苦工掙錢給我看病供我讀書,長期的勞作讓她憔悴不已,和同齡人相比要蒼老十幾歲,儘管如此我的生活質量沒有比別人差,等我到了上學年齡母親便把我送到縣裡的學校,那時同村的女孩大多不上學或者就在村子裡的學校念書
  • 我的母親——菊囡
    這個生產的女人便是我的親外婆,女嬰自然就是我的母親。母親降生的具體時辰沒人知道,不曉得是晴還是雨,也不曉得是白天抑或是夜晚,現在更已經完全無從打聽,《楊氏宗譜》上母親「出生時辰」此項闕如。母親在世時,我曾經有一次問過她,她黯然回答道:「我哪裡曉得呢?」 外公是一個裁縫,學得一手好手藝。他,瘦高的個子,皮膚白皙,說話文靜,且略識之無。
  • 席慕蓉:我曾以為,母親並不愛我
    從她那裡,我多麼渴望能聽到一句溫柔的話,得到一次溫柔的愛撫,我多麼希望母親能夠把我緊緊抱在懷裡,對我說: 「你是我最愛最愛的寶貝。」然而,母親一向是個沉默的婦人。從我有記憶開始,我總是跟在外婆的身旁,母親好像從來也沒摟抱過我。她總是懷裡抱著妹妹或是弟弟,遠遠地對我微笑著,我似乎從來也沒能靠近過她。
  • 我的母親是超人
    來源:中核集團「母親」二字柔軟她代表溫暖「母親」二字沉重她意味犧牲中國核工業也有無數位這樣的「母親」她們是護士、是工程師、同時,身為母親的她們,以獨樣的溫柔、真切的關懷,愛著、教育著、影響著她們的孩子。今天,我們要向這些母親們道上一句:您辛苦了!
  • 《懷念我的母親》
    母親平時在煤窯上,隔一段時間回來,把收支情況給父親報帳。到現在我都驚奇,母親從沒上過學,也不認識字,做事怎麼那麼有條不紊,記性怎麼那麼好,我總記得晚上母親回來,和父親一起一宗一宗的說到深夜,總聽到父親這樣調侃,「老梁啊,你可不敢再上學了,你要是上個大學,沒別人過得日子了」,眼裡滿滿的都是疼愛和讚許。               母親吃苦耐勞、勤儉節儉是了名的。
  • 母親含辛茹苦養大我,我帶男友第一次回家,母親卻給了我一巴掌
    母親含辛茹苦養大我,我帶男友第一次回家,母親去給我一巴掌我現在27歲了,可我從來沒有見過我的父親,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母親告訴我,父親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打工了。我懂事後母親告訴我 ,父親去了天堂,我知道天堂意味著什麼。
  • 母親節特輯|我與母親的光影故事
    今年是他入伍以來,第一次母親節陪在媽媽身邊。    「老媽,今年很幸運能在母親節前夕歸來。老媽,節日快樂!每年回來,看著老媽您頭上越來越多的白髮,我的心裡五味陳雜。自從入伍以後,陪伴您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很多想說的話,到了嘴邊卻不知道從何說起。但有一句話,我一直想大聲地對您說:老媽,我愛你!」
  • 鄒韜奮:回憶我的母親
    我生平所見過的女子,我的母親是最美的一個,就是當時伏在母親背上的我,也能覺到在那個大客廳裡許多婦女裡面,沒有一個及得到母親的可愛。我現在想來,大概在我睡在房裡的時候,母親看見許多孩子玩燈熱鬧,便想起了我,也許躡手躡腳到我床前看了好幾次,見我醒了,便負我出去一飽眼福。這是我對母愛最初的感覺,雖則在當時的幼稚腦袋裡當然不知道什麼叫做母愛。
  • 中學生作文《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她望著我,清澈的雙眼流露出萬分期待。「為什麼?我的母親十分愛開玩笑,還時常對我炫耀她的所謂的「少女心」,說那是她還青春美的證明。我不愛笑,但我喜歡母親的笑容!有時我會覺得那笑容宛如一朵散發這恬適氣息的山茶花,在我憤怒的時候平息我的內心,在我悲傷的時候驅散我的憂愁。也許只希望他人開心,她的笑永遠那麼真誠,發自內心。但我從不允許別人那我母親開玩笑,哪怕是最重要的朋友。母親並不十分莊重,但卻令我敬佩。
  • 梁鴻鷹:母親與我的十二年
    母親像法國作家亨利·巴比塞描寫露易絲·米歇爾時形容過的,「長得像線一般纖細,頭髮和眼睛都是烏黑的」。這種「纖細」似乎就是肺病的一個表徵。她的父親同樣細瘦,得的同樣是肺病,我出生之前即已去世。母親是家裡的獨生女,有五個哥哥弟弟。部分家人曾於1957年8月11日在北京展覽館前拍過一張合影,那是母親到北京求醫問藥時留下的。母親當時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