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盞對品茗的作用是巨大的,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不同質地、顏色、形狀、大小、高低、薄厚的茶器來品茶,茶湯的氣質就會出現不同的氣質。差距之大有時令人驚訝。有的茶盞雖然看起來顏色和樣式好像都一樣,但其中土質、釉料、燒結溫度的細微差別,肉眼根本不能分辨出來,而嗅覺卻可以。
有的茶友喜歡外觀漂亮的仿汝窯杯,也有的茶友喜歡白瓷或者青花瓷的杯子,以便觀察茶之湯色;而有的朋友,則喜歡建盞,迷戀那靜而不暄,舉則大氣的氣質。
建盞黑油深沉濃厚,雖然觀察湯色不如青瓷、白瓷來得直觀,但歷經千年而不衰的風華與生命的張力卻盡在其中,禪意朦朧、茶香氤氳,透漏出調、內斂、毫不張揚的審美情調。那種蕭散簡淡的,歸於自然質樸的意趣,千年之後依然存在,依然能夠浸潤人心
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款看似不起眼的茶器呢?
建盞胎內存在不少小氣孔,使用建盞喝茶,對茶湯的保溫很有好處,而且還有軟化水質,激發茶香的作用。
建盞有很好的保鮮效果,有效的防止茶湯「變質,不易產生殘留茶垢,便於清洗。
建盞使用的時間越長,就越有韻味,或許有一天,還會養出讓人夢寐以求的七彩寶光。
宋代點茶之時需要把建盞烤熱,這是因為盞若是冷就不會那麼容易形成茶沫,口感也會受到影響。而這個特點對於喜歡點茶的茶友、或喜愛飲半發酵茶的茶友而言更是難得。
不過有朋友產生也為此產生疑惑:建盞的這些功效大家都知道,那首選建盞品茗僅僅是因為功效嗎?其實建盞最大的價值,應是作為極簡生活的必備一個器物,使用建盞品茗為讓人多一份淡然,少一些浮躁。
建盞坯胎含鐵量較高,質地厚重,被稱為「鐵胎」,且使用手工拉坯,自然、毫無造作之感。黑釉的簡潔和窯變的紛繁,不僅是雅與俗、巧與拙雙重藝術性的成功表現,也是一種自然和諧、樸素玄妙的審美趣味。因此可以看出,建盞古樸之美和禪意的境界似乎有著默契之感。
建盞對於愛茶之人而言,低調柔軟不著痕跡,看似平淡品飲,卻可以發揮味覺,把握在手中細悉品味。煮一壼好茶,任湯色變化,茶香所飄過之處,皆是美好。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