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星星卡片,竟能成為孩子習慣養成的「神攻助」!

2020-12-21 育兒不輕言

偶然到鄰居娟姐家送東西,發現她家的小姑娘正在收拾玩具,一副認真專注的模樣,忍不住讚嘆:「小姑娘真不錯,又漂亮又自律!」一點也不像之前娟姐閒聊中說到的丟三落四的「小糊塗蟲」。娟姐此刻也是滿臉笑意,悄悄地跟我嘀咕了她最近幾個月堅持用的一個辦法。原來,一個星星卡片,竟讓一個孩子養成了自律自覺的好習慣。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娟姐的妙招:

一、星星卡片的妙用

每當孩子有好的行為的時候,獎勵一個星星卡片

比如,孩子吃完飯,把自己的碗筷拿回了廚房洗乾淨,媽媽就跟孩子說「寶貝今天是媽媽的小幫手哦,把碗筷都收拾乾淨啦!媽媽太開心了,要獎勵寶貝一個星星卡片。」孩子本來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老師獎勵的星星卡片,一聽媽媽要獎勵她,開心得不得了。

等孩子攢了五個星星卡片,媽媽就告訴孩子,五個星星卡片可以實現一個小願望——買一個喜歡的零食或者小玩具。當然,多少個星星卡片可以實現什麼樣的願望,我們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這樣,孩子更樂意接受。當孩子知道星星獎勵不只是一個漂亮的卡片,還是一個可以實現願望的卡片時,她的許多好行為就會重複,直到成為一種習慣。

星星卡片也是懲罰的代表物品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不按照事先約定來做事情時,可以回扣星星卡片作為懲罰。比如,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後,並沒有關機,而是繼續看電視不去睡覺。媽媽這個時候就可以跟孩子說「超過了看電視的時間,又沒有按時睡覺,得罰一個星星卡片。」

星星卡片還可以贖回被暫時沒收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

比如,孩子因為沒有及時收拾或者摔東西而被沒收了玩具或其他物品。如果她手上有星星卡片,就可以贖回相同數量的玩具。

二、為什麼星星卡片能成為習慣養成的「神攻助」?

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寫道:

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

娟姐的星星卡片管教法,正是符合了這一點。當孩子的某個行為得到父母的肯定時,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歡喜愉悅的。這種感覺讓他們感覺到了鼓勵、情感聯結和愛,使得他們更有動力合作養成好的習慣,愛並尊重他人。

《掌控習慣》一書中也提到:

習慣形成需要4步:提示、渴求、反應、獎賞。提示觸發渴求,渴求激發反應,而反應則提供滿足渴求的獎賞,並最終與提示相關聯。這4個步驟一起形成了一個神經反饋迴路——提示、渴求、反應、獎賞;提示、渴求、反應、獎賞——並最終讓人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由此構成完整的習慣循環。美國著名習慣研究專家、習慣學院創始人詹姆斯·克萊爾根據習慣形成的4個步驟,總結培養習慣的四大定律:

1.讓它顯而易見;2.讓它有吸引力;3.讓它簡便易行;4.讓它令人愉悅。

星星卡片管教法,可以說完全符合這四個定律的要求。哪些是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父母用星星卡片獎勵讓這個行為在孩子眼裡顯而易見,即使她並不十分理解這些行為的好處。而這些行為的吸引力在於,它能讓孩子獲得星星卡片,從而實現他們的願望,滿足內心的小需求——內心的愉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當然,父母希望孩子怎麼做,最好有具體的要求,讓它簡便易行。比如,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做好。

例如,想要孩子收拾房間、玩具,養成良好的秩序感,就可以這樣做:

和孩子一起約定,每次遊戲結束之後,把玩具收拾起來,放回原來的箱子裡。每當孩子完成了這個行為,媽媽都可以獎勵孩子一個星星卡片,告訴孩子,她能把玩具收拾起來放好,特別棒!如果某一次,孩子故意任性不收拾玩具或者摔玩具,父母可以回扣星星卡片作為懲罰,並沒收玩具。這是為了提示孩子,她的行為是錯的。這個時候,孩子會因為非常珍視星星卡片帶來的歸屬感和愉悅感,而調整自己的行為,並在父母的指導下做出修正。例如,她會修補好玩具,或是在其他行為上做得更好,以得到父母的星星獎勵。當孩子用自己努力得來的星星卡片換回玩具時,她的內心是非常驕傲的——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很好。這種驕傲愉悅的感覺,會提示孩子去把行為完成得更好。父母也會更肯定她的努力,並給予獎賞。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自覺收拾玩具乃至房間的習慣了。也就是養成了良好的秩序感。

三、星星卡片管教使用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星星卡片一旦使用起來,就得堅持到底。無論是它的獎勵功能、實現願望的功能,還是懲罰回扣功能、贖回功能,都要落實,不能一天一個樣,亂了孩子的認知。

2.最好所有家庭成員都認可。作為一種育兒手段,要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並不是只靠媽媽或者爸爸就能做到的。最好每個大人都認可這個方法。所以,統一大人們的育兒思想,也是媽媽們必須做到的一件工作哦。

3.習慣養成,非一日之功。

大家都知道,要給孩子養成一個習慣,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這個過程會像一根波浪線,曲折迂迴,循環往復。所以,耐心是父母最需要付出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利用「21天習慣養成法則」,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抗擊「疫情」階段,孩子們都在家,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促成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行為心理學家認為,新習慣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通過21天的行為暗示,正確重複練習,可以基本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21天習慣養成法則」。
  • 新年新氣象,8款習慣類APP助你養成好習慣
    這時你需要藉助一些習慣養成類APP,它們會在你的好習慣養成之路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將同大家分享8款好用的習慣養成類APP,核心功能都是提醒你打卡來養成好習慣,不過這些APP在界面、功能、模式、互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希望大家能在這8款APP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 胡歌堅持4年的習慣,穿正裝必戴胸針,原因是她送過胡歌一枚胸針
    胡歌身著正裝出席活動,場合不同,胸針不同回想一下胡歌以往出席一些活動的裝扮,只要是他身著正裝,基本上都會在西裝上佩戴一枚胸針作為裝飾;在金鷹節的頒獎典禮上,胡歌佩戴了一枚蒲公英胸針;在2015年國劇盛典時,胡歌佩戴了叉子胸針;而在去年的《獵場》開播盛典上,胡歌竟將伯爵的耳環化為胸針戴在身上;還有他曾佩戴過的霜花胸針等等,無論胡歌佩戴哪一款胸針,總能給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小學低年級孩子習慣養成,給大家總結了這16條
    剛入小學,家長們的聊天中,「習慣」這一詞彙被提及的頻率特別高。急於幫孩子提升成績不如助他養成良好習慣,這是越來越多低年級孩子家長的共識。如今很多小學中午都不提供午餐,面對一天接送八趟如此龐大的任務量,仍然有些家長寧願自己辛苦,也不放心把一年級的孩子放進午託等機構,包括我自己。
  • 如何幫助小學一年級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雖然是定型性行為,但只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強化訓練和影響,也能發生改變(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習慣堅持21天便能養成)。5.情境性。習慣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現的相同反應。三、一年級小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
  • 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融媒體訊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但這種習慣的養成不是強迫孩子去閱讀
  • 一顆小小的胸針竟有這麼多講究?
    一顆小小的胸針竟有這麼多講究?一枚小小的胸針她是優雅的象徵,也是身份的證明。那麼應該帶在左邊還是右邊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吧。一顆小小的胸針竟有這麼多講究?》
  •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需養成四個習慣
    有人說「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的確,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 如何讓孩子喜歡練琴4:形成規律,養成習慣
    如果孩子練琴養成了定時練琴的習慣,往往也帶動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也帶來了好成績,這些都不是孤立的。這裡我給家長提幾點建議。有幾個好習慣?有幾個壞習慣?作息規律如何,熬夜否?孩子的思維是感性的,他想不了那麼多,家長只要做好自己,榜樣的作用強過任何說教。學琴開好頭從老師的角度我發現,最開始學琴時提醒家長,督促孩子養成定時練琴的習慣,孩子練琴很容易就有了規律。如果最開始忘記跟家長說了,幾節課後再跟家長說,就沒有好的效果了。
  • 【Fiesta Carft】- 100%好評 能讓寶貝們養成良好習慣的利器 獎勵表 終於返場開團啦!超級推薦!這次還有最新款哦!
    這個牌子很多產品對寶貝們的daily routine和好的習慣養成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價值都不高,但很有意義。如果能把教育變成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活動的話,那麼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教室裡,相信孩子們一定能更快地掌握基本的識字和算術能力。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很重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選擇書?
    如何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有兩個必備的條件,一是給孩子閱讀的環境,也就是空間;二是給孩子合適的書。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書?0-1歲年齡越小的孩子,選擇書越難,因為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0-1歲的孩子,建議選擇形象鮮明、色彩鮮豔的大卡片。這裡的大卡片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內容,比如家具、汽車等。
  • 想成為猛男所需要養成的習慣!
    趕緊養成這些習慣吧,每天簡單做一下,輕鬆提升男人戰鬥力,早晚成為猛男!
  • 怎樣養成寶寶愛衛生習慣 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抵抗力差,更容易患上疾病,所以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於寶寶的健康很重要。孩童時期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期,所以家長們要抓住這個時期進行培養,那麼,怎樣養成寶寶愛衛生習慣?一、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通過教育孩子正確的洗手、洗臉、洗頭、洗澡、剪指甲、使用手帕、紙巾等,教育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衛生習慣。
  • ...同向並行助成長 杭州長河小學開展「好習慣養成」研學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鍾建美)為了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鍛鍊他們的毅力品質,增強紀律觀念,培養團隊精神,提高愛國熱情,杭州市長河小學二年級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好習慣養成」研學活動,並於12月4日的家長開放日活動中進行研學成果展示。
  • 孩子不愛讀繪本?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一般都怎麼陪伴孩子讀書呢?」果然如我所想,這位媽媽說:「就是拿書來給孩子念啊!」隨著課改推行,大語文教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注意到閱讀的重要性,希望能在早期就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建立閱讀習慣。對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而言,繪本更是他們獲得更豐富詞彙量的重要渠道。2、早期閱讀能力研究表明,從出生到3歲期間,如果能堅持和孩子一起讀書,建立閱讀習慣,那麼在青少年時期甚至成年後,他們也一樣會堅持閱讀,並且閱讀效率更高。
  • 絕世好文|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習慣養成法
    其實,或許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因此,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也是許多成功者在強調的:自己並非天資聰穎,只是比別人多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而已.這聽起來可真像有道理的大廢話,好習慣雖好,又該如何養成呢?別急,今天,就讓熊爺為大家分享一個,養成習慣的絕世好點子。
  • 健康飲食的常備好物推薦,助你養成輕食好習慣
    女生們經常容易碰到的問題就是,為了穿衣服更好看、為了拍照更顯瘦都會合理規劃自己的飲食安排,可是總有些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想要滿足一時的食慾而放棄了自己的飲食計劃,沒能堅持到底。其實滿足食慾以及控制飲食之間,是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的,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款美味又健康的好物,助你養成輕食好習慣!
  • 規則:養成習慣的前提
    習慣,是指積久養成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講,習慣養成教育是學生階段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積習難改」並不是一個絕對貶義的詞語,只不過是說明習慣有固化的作用。一個習慣養成之後,是難以更改的,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
  • 讓孩子成為學霸,先從養成孩子學習習慣開始,好的學習環境是關鍵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庭的願望,而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學習成績是評判一個孩子是否優秀最重要因素之一,我身邊好幾個同事家的孩子都是"學霸"級別的,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雖然我家寶寶才3歲,但是在這之前關於這件事也特意研究過那些優秀的孩子,主要有兩個共同點:第一,啟蒙教育早;第二,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反饋在生活中就是擁有規律的作息,學習成了習慣,完全能夠自主學習,成績自然就好了。
  • 梁寶川:anki考研學習要養成的三個習慣
    我個人建議大家如果要anki考研學習,那必須養成幾個習慣。 這是我自己實踐anki的經驗,大家一定要堅持三個習慣。 那三個習慣呢。 大家簡單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