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敗退、Costa關店,老土的速溶咖啡為何有勇氣銷售破億?

2021-01-10 電商在線官方

如果說瑞幸讓資本相信中國人也能學會喝咖啡,那真正接棒完成這件事的,或許正是精品速溶咖啡們。

今年2月以來,速溶咖啡進入融資潮,包括永璞、三頓半在內共4家精品速溶咖啡品牌完成新一輪融資,行業黑馬三頓半的估值已超過8億。

所謂速溶精品,即以速溶的形式,儘可能留存現磨的口感,比現磨方便,又比精品便宜。當下,嚴格意義上的精品咖啡想要規模化普及絕非易事,畢竟中國70%以上的咖啡消費,仍以速溶為主。

兼具顏值與性價比的速溶精品無疑是「養肥」中國市場,最佳的過渡解決方案。

在資本與市場的雙重追捧下,線上精品咖啡賽道成了新品牌的修羅場。「電商在線」了解到,僅去年一年,天貓上以感咖啡、魚眼等為代表的咖啡新店鋪就多達301個。

而在黑馬集聚的精品咖啡賽道,新品牌們為何能擁有「過億」的底氣?

從粉末到液體,速溶咖啡更迭

今年,線上咖啡是真的「破圈」了。

天貓咖啡行業小二昆成對「電商在線」表示,疫情後,平臺的咖啡品類實現了超100%的增長。其中,精品速溶品類銷量同比增長更是超1000%。

疫情期間,宅家的咖啡愛好者無法在線下喝到好咖啡,線下的咖啡品牌們沒法正常營業,這帶來了此後精品速溶的線上增長。包括Manner、魚眼、麥隆、Peet’s等線下連鎖咖啡品牌,都已集體「觸網」,在平臺開設店鋪,銷售掛耳、速溶等非即飲產品。近日,連咖啡也宣布取消門店經營,轉為在平臺銷售咖啡膠囊、掛耳、凍乾粉等預包裝產品。

另一邊,咖啡新玩家們蜂擁而至,昆成介紹,去年在咖啡品類的新增店鋪達301家。

而目前在線上相對領跑的三頓半、永璞等品牌,在電商行業裡算是「年輕人」,但在精品咖啡這條賽道上,已是「前輩」。它們大多成立於2014、15年左右,從2018年開始進入爆發期。

2014年成立的永璞,在今年天貓618就成為領跑品牌,同比增幅高達780%。

「今年的小目標就是1個億。」永璞創始人鐵皮對「電商在線」說。

在鐵皮看來,今年市場最大的變化在於大家都開始關注便攜精品咖啡,圍繞「便攜」和「精品」的核心點,開始在品類上找到最優的形態。

實際上,經歷了近2年的發展,平臺的精品咖啡基本集中在凍乾粉、掛耳、膠囊、咖啡液等產品形態。在凍幹速溶咖啡領域,「三頓半」做了很多的市場教育,讓消費者開始關注到精品速溶咖啡,而且願意為精品速溶咖啡帶來的便捷性付費。

「隨著需求的不斷加深,我們會發現咖啡粉末依然需要攪拌,而咖啡液會是便攜的最優形態。」鐵皮說。

從工藝上來說,冷萃咖啡液是以低溫長時的方法製作的咖啡,比熱加工更能保留風味口感,但對時間和技藝要求也更高。冷萃咖啡被包裝成袋裝產品,同時也需要低溫冷藏,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環境制約。

鐵皮介紹,常溫可存放的咖啡液成了他們接下來的重點產品。「產品上線40天,銷售就突破了500萬。」

精品便攜咖啡的品類開始不斷更迭,但能否長久發力,還要看供應鏈能否跟得上。

資本的湧入讓品牌們開始把目光聚焦在供應鏈上,只有穩定的供應鏈資源,才能保證前端產品的迭代和創新。

今年9月,三頓半完成B輪融資,供應鏈升級改造和新品研發投入將成為資金的主要用途。此前三頓半創始人吳駿在接受「電商在線」採訪時曾指出,生產力是三頓半一直追求提高的領域,尤其是在消費端的需求量暴增,會給後端供應帶來很大壓力。

鐵皮介紹,他們早期就花了更多精力在供應鏈上。從咖啡豆、烘焙、冷萃、分裝等各個生產環節,都有深度參與。公司以入股的方式深度綁定了一家咖啡豆烘焙工廠、一家冷萃液生產工廠以及一家分裝工廠,並且還向上遊延伸,在牙買加擁有自己的藍山咖啡莊園,從種植園開始參與整個產品研發和設計。

咖啡界泡泡瑪特

給一杯咖啡賦予價值表達,是品牌們必須做的事情。如果說星巴克提供了一個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線上咖啡們則需要遵循電商領域的玩法——依靠獨特的顏值與造型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

三頓半的小咖啡罐、永璞的飛碟杯、時萃的甜甜圈掛耳,創意包裝展現著風味之外的咖啡美學,也激活了「外貌協會」的消費力。

飛碟杯之外,做設計出身的鐵皮把永璞做成了像泡泡瑪特一樣的品牌。從成立至今,永璞合作過的IP和聯名品牌有400多個。對永璞來說,合作夥伴的每一次推送,就是一次品牌的曝光和背書,這逐漸推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對於像永璞這樣的新品牌來說,IP合作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推廣方式,目前營銷成本僅佔到公司的15%。「在第一個1000萬營收之前,我們沒有花過一分錢現金推廣。」鐵皮坦言。

鐵皮介紹,平均每周他們都會推出一個聯名款,其中大部分是面向消費者,還有小部分是針對企業的特別定製款。「我們不會做付費的聯名,並且聯名合作款會集中在我們主推的產品上,會從品牌調性、年輕人是否喜歡以及用戶的匹配度等層面考量。」

早期永璞和包括小崽子劇場等插畫師、設計師作品牌聯名,後來逐漸擴展到內容IP,比如日食記、奇葩說、《少年的你》、小紅書、澎湃新聞等。

(永璞與梵谷的聯名款)

CBNData的報告中指出,聯名產品的消費人數爆發式增長,並且願意付出更多金錢為聯名款買單,單價價格也整體高於咖啡單件價格。

IP聯名的營銷價值毋庸置疑,但在拉新之外,IP合作其實是形成復購率的有效途徑。鐵皮介紹,在多元化的聯名之外,他們在去年10月份設計打造了屬於品牌自己的IP形象,用一隻名為"石端正"的獅子作為品牌形象,對今年的品牌增長起到很大作用。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溫度,增加了黏性和復購率。

「我們有超過30%的復購率,目前積累了5萬名會員,並且會員貢獻的收入佔比超過40%。」鐵皮說。

咖啡新品牌們要集體破億

「今年的小目標就是成交額1個億。」這成了永璞、鷹集、時萃等國貨品牌的共同目標。

這些品牌提出過億目標的底氣,首先來自巨大的市場空間,與全球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增速每年達到了15%。此前艾媒諮詢曾預計,2020年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

其次,國產品牌引領了精品便攜咖啡的概念,在這一賽道,國產品牌們比傳統海外咖啡品牌更有競爭力。

《零售老闆內參》在報導中指出,速溶咖啡能夠翻紅,多位投資人和咖啡行業從業者都給出了同一個答案:原先市場的玩家不夠積極,而新的需求又在產生,於是就為新產品留出了填補市場空間的機會。

國內缺乏咖啡文化的基因,也缺失了在前2次咖啡浪潮的「洗禮」,中國消費者直接踏入了精品咖啡的洪流中。當咖啡從小眾需求逐漸走向大眾的過程中,品質往往不是最核心的點,顏值與創新性概念更容易打動消費者。

「精品便攜咖啡,這種新型產品,放眼到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因為國外成熟咖啡市場的咖啡館密集程度和消費習慣,對於精品便攜使用場景需求較少。」鐵皮說。

相比深度挖掘存量用戶,未來的增量則主要來自於「咖啡新客」。

昆成介紹,在線上購買咖啡的人群中,55%的用戶是新客。「新客的定義是,最近一年沒有在線上購買過咖啡的人群。」

「咖啡新客」其實包含兩類精品速溶咖啡的消費者。一類是早已接觸過咖啡的消費者,另一類是過去從未喝過咖啡的消費者。精品速溶5-10元一杯的價格區間,拉低了精品咖啡的購買門檻,電商屬性則給沒有咖啡館的下沉市場帶去了好咖啡。

而平臺更大的意義在於打破場景,實現人群的精準觸達,從「人找咖啡」到「咖啡找人」。

鐵皮具體解釋說,店裡許多的IP產品通過線上才能有效的觸達到目標群體,如果按照傳統的銷售模式可能要針對不同的聯名款,進行相對應的營銷,但平臺可以實現人群運營的「最大化」。

昆成表示,平臺要做的是連結咖啡品牌和消費者,會持續拓展出更多場景。而線上咖啡的賽道足夠大,消費場景會比傳統速溶更廣,接下來面臨的就是如何持續破圈。

改變也開始發生。三頓半和永璞都已開始了「向下」的拓展,保持精品的屬性而進入了Ole等精品超市。另外,茶飲都不約而同成為這些品牌的新目標,推出了茶包、茶飲咖啡混合口味等產品。

「咖啡品牌做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是一種持續創新。」鐵皮說。

以電商為渠道的線上咖啡新勢力,正在培育出中國特色的咖啡消費者。

相關焦點

  • COSTA咖啡大面積關店?要對抗星巴克的COSTA這是怎麼了?
    9月1日,江浙滬地區也將關停一批門店,其中有兩家位於杭州,分別是COSTA西溪樂天城門店,和COSTA中豪國際店。除此之外,杭州其他COSTA門店正常營業。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咖啡市場的競爭,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趨勢,一方面隨著瑞幸咖啡的求生,有不少咖啡品牌開始快速進入市場,但我們同樣也看到了一些老牌咖啡企業對於市場的放棄,costa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咖啡品牌。
  • 速溶咖啡開始反擊星巴克瑞幸
    星巴克、瑞幸、各種衝泡咖啡品牌,白領們桌上的各式咖啡,正在撐起一個近千億的市場。1836年,一名丹麥人開出了大陸第一家咖啡館。當時咖啡還不叫咖啡,而是被稱為「黑酒」,昂貴的價格、古怪的味道,只有少數人才有機會喝到。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雀巢和麥斯威爾為代表的速溶咖啡進入中國市場,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海報廣告,這種新鮮的進口貨,第一次讓普通老百姓認識了咖啡。
  • 以後還能喝到1.8折的瑞幸咖啡嗎?
    瑞幸咖啡將在北京關掉80家門店,這意味著北京400多家門店中,要關掉五分之一。瑞幸方面相關人士稱,關店計劃是春節後的決定,彼時財務造假新聞還未曝光,關店是因為門店覆蓋的消費客群重疊以及疫情影響,所以需要做門店優化。
  • 拼不過星巴克和瑞幸 COSTA們的生意有點苦
    很快,2019年初,連咖啡被曝關閉多家門店,今年6月初,連咖啡再度大舉關店,線下咖啡業務幾近停擺。王維分析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逐年增加。「如果是小的網紅品牌,在做小規模擴張經營的時候,還是有機會做些爆款的,但如果想發展成類似星巴克那樣的規模,非常難。除非可以把品牌建設成和星巴克一樣強,以及達到一樣的商業條件。」王維說。
  • 星巴克、COSTA、瑞幸的咖啡冰飲,哪一款才是咖啡達人最愛?
    近日小編分別購買了星巴克、costa還有luckin coffee三個品牌的夏日冰飲,並邀請了咖啡達人松果一起進行了一場簡單的冰飲測評,一起來看看吧!對於消費者來說,喝咖灰最在乎的無疑就是口感、價格、購買方式了。
  • 比咖啡還提神的「宮鬥大戰」,瑞幸咖啡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有網友表示,「剛割完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竟然還能上演一波宮鬥劇」、「看瑞幸內訌大戲比喝咖啡提神多了」。事實上,很多跡象表明,自從自曝財務造假事件之後,瑞幸的生存狀況比很多人想像的要好。瑞幸聖誕系列新品 那麼問題來了,種種跡象正表明瑞幸正呈現恢復之勢,為何非要在這個節點「自己人」為難「自己人」搞內訌呢?
  • 瑞幸為什麼不能好好賣咖啡
    通過大幅補貼以及社交電商的多元營銷方式在2018年底,瑞幸咖啡方面表示,已在北上廣深等全國22大城市完成2073家門店布局。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第二個「改變」:速溶咖啡在中國佔84%的市場份額 ,一些自動咖啡機不用純牛奶和優質咖啡豆製作的咖啡,質量跟速溶咖啡的質量也差不多。而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是天壤之別,瑞幸就是要改變絕大部分消費者喝速溶咖啡的現狀。
  • 咖啡連鎖品牌COSTA為何陷入關店裁員局面??
    截止目前,英國老牌連鎖咖啡品牌COSTA最近已經有多家門店開始關停,包括在北京、杭州、青島、南京等地的多家門店。目前COSTA在英國的全資門店有1.6萬名員工,在1100家特許經營門店有1.05萬名員工,COSTA表示:COSTA咖世家公司將精簡在英國的門店結構,並進行裁員,裁員人數上不多於1650人,這一數字佔門店員工總數的10%,而作出這一決策是基於對多種選擇情況下所作出的評估。
  • 瑞幸咖啡入局速溶凍乾粉市場 用更多觸點和年輕人對話
    今年,我國咖啡市場迎來集中爆發,眾多餐飲品牌紛紛入場。其中,瑞幸咖啡的小罐包裝的凍乾粉更是成為業內討論的熱點話題。瑞幸精品冷萃即溶系列在瑞幸APP、小程序和天貓旗艦店上線,不到一周的時間,全部售罄,足以證明其火爆程度。
  • 「千年老二」COSTA落敗星巴克?大幅關店的咖啡何去何從?
    ,那邊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大幅關店。咖COSTA關店的背後又預示著什麼呢?本文轉自首席營銷官(ID:cmo1967),作者:李東陽或許疫情的「黑天鵝」比我們想像的更加猛烈。星巴克咖啡的鐵打「CP」,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如今也撐不住了,加入了關店的大潮。據媒體報導,COSTA北京和青島兩地已關近40家門店,其中,COSTA從8月開始陸續撤離了在青島的全部門店。
  • 咖啡寒冬?瑞幸自爆星巴克關門,這款速溶咖啡卻逆市增長銷量翻倍
    受疫情影響,自1月24日以來,星巴克股價下跌21.2%,市值減少了233億美元。但相當對前段時間暴雷停牌的瑞幸,星巴克的這些損失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而同樣是咖啡行業,另一些品牌的日子卻過得挺滋潤。速溶咖啡銷量增一倍疫情破壞了線下消費場景,反而令線上消費劇增。根據電商在線此前報導,疫情期間天貓平臺關於咖啡的搜索量上升超100%,總體成交量同比增長超80%。其中尤以網紅品牌「三頓半」為代表。
  • COSTA咖啡也撐不住了,關店、賣身可口可樂難自救
    來源:投中網COSTA咖啡也撐不住了,關店、賣身可口可樂難自救以下文章來源於投中網 ,作者曹瑋鈺星巴克咖啡的鐵打「CP」,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如今也撐不住了。這家曾試圖與星巴克比肩的英國老牌連鎖咖啡,如今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僅為星巴克的約十分之一。COSTA節節敗退之際,咖啡新勢力勢頭迅猛。加拿大連鎖品牌Tim Hortons,日本網紅咖啡%Arabica進軍中國市場,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切入咖啡賽道,三頓半、永璞、時萃等網際網路咖啡強勢崛起,中國咖啡市場似乎前所未有的擁擠。
  • 連咖啡關店背後:網際網路咖啡的十字路口
    核心導讀:1.連咖啡大量關店原因淺析:步子邁的太大?2.創業至今兩次轉型,連咖啡為何要「由輕到重」?3.咖啡新場景不斷湧現,但本質還要回歸產品。網際網路咖啡命運多舛。直到關店一事被曝光之前,很多人可能仍對連咖啡這個品牌所知甚少。作為最早一批為星巴克、costa用戶提供「跑腿代買」服務的公司,連咖啡曾經賺得盆滿缽滿。
  • 瑞幸咖啡的「人事兒」
    據傳,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創業需要有人力、物力的支持。就像當初把神州系人馬帶到瑞幸一樣,陸正耀想再度啟用舊部。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
  • 最好喝的速溶咖啡,比星巴克好喝,比瑞幸便宜,比肯德基順滑!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喝咖啡啊,前段時間我都會去星爸爸哪裡按時打卡,然後我的工資迅速縮水了好多,然後又退而求其次的去了瑞幸,誰讓瑞幸每天給我發5折券呢,結果也喝了不少,但是錢包真的快空了,無奈的我只能在網上買速溶咖啡了,沒想到直接刷新了我的認知,味道真的不錯,讓我大開眼界了這次
  • 一張圖看懂COSTA為何值51億美元?
    可口可樂花費51億美元收購COSTA,自然也是看上了咖啡飲料的健康屬性與未來的增長空間,能夠對旗下的碳酸飲料市場構成高緯度對衝。對標星巴克720億美元市值,COSTA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51億美元的收購價,與COSTA2017財年3.12億美元的利潤相比溢價16倍多,但只要做好了,依然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在全球咖啡市場中,中國市場是最值得關注的。
  • 關店、裁員、幾十億打水漂,咖啡為何成了創業者和資本的「絞肉機」?
    咖啡市場的「災荒年」 前有瑞幸造假「崩盤」,後有連咖啡關店潮 4月,瑞幸官方發布公告,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消息一出,股價下跌超過80%,市值瞬間蒸發370億。瑞幸的風波還未過去,連咖啡也被曝出大面積關店。
  • 融資4億,一天賣出40萬杯:瑞幸之後,這家咖啡也開始關店!
    原標題:瑞幸之後,這家咖啡也開始關店!papi醬、李誕代言,曾一天賣出40萬杯摘要【瑞幸之後 這家咖啡也開始關店!papi醬、李誕代言 曾一天賣出40萬杯】在瑞幸財務造假醜聞爆發後,網際網路咖啡行業可謂「風聲鶴唳」。
  • 瑞幸咖啡:燃燒的資本 暴走的「小藍杯」
    截至 2018年底,瑞幸咖啡線下門店總數突破 2000 家,消費人數達 1254 萬,銷售超過 8968 萬杯。成為中國規模僅次於星巴克的第二大連鎖咖啡店。(2)融資狀況:兩輪融資長成行業獨角獸。瑞幸咖啡 2018 年 4 月和 12 月 A、B 輪累計融資 4 億美,估值達到 22 億美元。   2、行業分析:(1)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歷程。
  • 英國咖啡巨頭COSTA大面積關店自救,是經營不善還是另有隱情?
    所以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後,COSTA就快速拓展,到2014年就已經擁有300多家門店,2014財年的品牌銷售總額上漲17.9%至9.52億英鎊,同店銷售額上漲6%。然而在當星巴克一路狂奔之際,COSTA似乎「跑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