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生只有三十歲》
主唱:新青年理髮廳
作詞:新青年理髮廳丨作曲:新青年理髮廳
● ● ●
今晚送一首適合在周末「葛優躺」時聽的一首歌,並想問一個問題:假如一生只有30歲,你會做些什麼?
新青年理髮廳說30年太短了,在別人結婚生孩的年齡就要開始舉辦喪禮,所以他們不會再有什麼顧慮,每天博命喝最愛的汽水、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每天都會對喜歡的人說聲「我愛你」,對攻心計的小人盡情豎手指,還讀書?留給長命的人讀個夠吧!
仲邊會先苦後甜
想發癲就發癲
也有人說:「假如一生只有30歲,那不可能允許自己單身到現在」。
時間一長,很多東西都會像芥末那樣會蒸發掉,再嘗的時候早就不刺激了。每次買新手機的時候(好像買過很多次一樣),玩手機時我都會像捧豆腐那樣小心翼翼,每晚睡前都會裡裡外外擦個乾淨,然後居中對齊地放在書中的最裡面,生怕在不經意間手一推就讓它作自由落體運動,屏碎心也碎。
時間究竟多長才會失去芥末般的刺激感?當擁有一輩子的時候,我們意識不了什麼時候會失去。小時候總愛用羊城通去七仔買吃的,當羊城通剛衝了100塊的時候錢也是用得最快的時候,因為我並覺得100塊用掉其中的十幾二十塊「溼溼碎」啦,都只是虛無的數字別在意!那什麼時候我開始心疼了?就是在當卡裡剩下不到10塊的時候,因為我知道就算我忍著只買一碗魚蛋,我都可能沒錢坐上回家的公交車。
而正是「量少了」時間足夠短了,我們才開始懂得「計較」。計較著在30年裡,能跟你說多少句晚安;在30年裡,陪家人吃多少頓團圓飯;在30年裡,每天一首粵語歌,能道出多少你藏在深處的心聲?當知道離終點不遠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怎麼做到最珍惜的狀態。
那為什麼歌名不把30年的時間儘量再縮短一點?不如叫作《如果一生只有3天》,再少一點《如果一生只有1小時》,再狠點《下一秒就末日,你要Go Die啦!》,這樣我們不是更能明白珍惜,及時行樂的必要性嗎?
或許...可能...歌名定為30歲是有原因的,在這個年紀,我們賴以生存的新鮮感和憧憬衝淡,像牛仔褲一樣越洗越淺了。小時候,每天都接觸新鮮事,新的同學,認識了新的漢字,學會了綁鞋帶,大部分時間都充滿獲取新知識的樂趣。
記得館長一年級的某一天,那天課上老師剛教完乘法表,但我怎麼聽都聽不會,帶著問題回到家,坐在沙發上探討著表裡2X2究竟是什麼意思。當我用手指在沙發皮上比劃的時候,突然腦洞一擴張,媽啊!2X2不就等於兩個2相加嗎?!挖槽!天才啊!這份莫名的喜悅和成就感是我16年仍然歷歷在目。
高中時我們有從老師得知上大學猶如上天堂時的憧憬,大學時我們會想像著畢業後能讓爸媽和愛人過上好生活而滿懷鬥志。
但是,工作了幾年後,大夥們奔三的速度逐漸加快。生活吧還算安穩,鬥志吧已經談不上了,多少人的腳步慢慢跟隨y=sqrt(x)曲線,越走越慢,越走越緩。平坦大道前的遠方好像豎著一個刻著「退休」的牌子,那裡有一個小倉庫,裝著供你度餘生的乾糧,談不上好吃,反正餓不死。記得一個胖胖的著名歌手唱過一句:「人活到幾歲算短,失戀只有更短,歸家需要幾裡路誰能預算」。
我想這首歌不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像狂喝汽水殺精般的「放肆」或「任性」,而教會我們的也不僅僅是珍惜被忽略的幸福,更多的是讓我們捨棄現在生活中的不值得和不自律,並作出改變。當你知道你只能活三十年時,你有後悔過你現在選擇的生活嗎?
說說最佔據我們人生的東西——工作,我們把和公司籤的約叫作賣身契,因為以後我們會因工作需求而提供智力和勞動,公司給錢作為報酬,這是一種僱傭關係。假如做自己不熱愛的工作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我想我們就像一臺手機,周一到周五都要保持充電,然後周六日才能真正為自己所用。也許只需一年或幾個月,已經能感受到30歲的無欲無望。
所以,館長很羨慕那些很早就有自己目標的人,比如我的一個高中同學,他特愛關於飛機的一切,原因我就不知道了,懶得問我又不是記者,高考後他考上了一所航空學校,每天的朋友圈都是對於飛機,空姐,空少的感嘆。我想這樣的人,再活500年也不會膩,因為他對自己事業的憧憬只增不減,而假如他一生只有三十歲也不會可惜,因為堅持著他愛的選擇,愛得不浪費一分一秒。
學會取捨,意識到生活中的不值得,扔掉該扔掉的;學會自律,該做的趕緊做起來;假如你不讓我奢望,容許我自己創造並憑著這憧憬活下去。今晚大概就熬了這只可憐的雞。
最後再問了一個問題:假如給你重複度過某一天,你最想回到哪一天?
愛上這首歌的前奏
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Gif素材來源丨《如果一生只有30歲》MV
製圖丨Cevi@年粵日
編輯丨館長Jeekit@年粵日
● ● ●
·在後臺回復「我睡了」,隨機告訴你那些同愛粵語歌的陌生人們的故事(緣分也需要自己爭取,回復多幾次看多幾條)
·北京時間每天的00:00-23:59,回復「去年今日」可看看在去年的這一天年粵日推了什麼歌(只在當天時間有效哦!過了就是第二天的啦)
*本文為年粵日原創,隨意轉載必究.
新號暫時沒有留言區,點擊進入社區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