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旗之墜:羅馬帝國的毀滅,從奧古斯都屋大維到拉文納

2020-12-13 雷姐的機械空間

羅馬帝國是古典世界的集大成者,從羅馬城建立之初,到東羅馬帝國首都居士坦丁堡陷落,一共經歷了2206年。

帝國的起源

羅馬在世界的歷史中是古典文明的集大成者。從文化,軍事,政治上,都到達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地位。羅馬也成為了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期間歐洲社會學家和政治家們的模仿對象。但就像羅馬帝國的興盛到它的沒落一般,羅馬帝國本身在它漫長的歷史走走向了衰敗。可以說,羅馬內戰直接讓羅馬從共和國進入了帝國階段。

在三巨頭同盟之一克拉蘇被擊殺後,凱撒從高盧返回羅馬,渡過盧比孔河,羅馬內戰開始。凱撒擊敗了龐培,回到羅馬成為了終身獨裁官,共和派見權力日漸增大的凱撒,便在3月15日刺殺了凱撒,這一幕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Et tu,Brute?"(還有你嗎,布魯圖!)。凱撒的養子,蓋烏斯·屋大維和凱撒的親信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擊敗了卡西烏斯和布魯圖斯為代表的共和派,結成了後三巨頭同盟。後三巨頭同盟之間的競爭最終以屋大維獲勝而結束。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加冕為羅馬元首。

卡萊戰役,三巨頭之一克拉蘇殞命於此

羅馬帝國的內在構成不同於先前的共和國,龐大的官僚和規劃使帝國常常臃腫不堪。不過好在帝國如今已經擁有廣袤的領土,還有地中海的寶地——埃及。在奧古斯都治世之下,羅馬實現了"Pax Romana"(羅馬治下的和平),屋大維時期達到了帝國的鼎盛時期,富饒,繁榮,這一時期穿著環片甲的羅馬軍團士兵成為了後世中最經典的形象。

提比略

羅馬帝國此時已經幾乎停止了擴張,退回了邊界線內。羅馬帝制的矛盾逐漸轉向社會內部。屋大維去世之後,提比略繼承了皇位。在羅馬帝國諸位皇帝中,有出類拔萃的帝國領袖,也有徹底的無能之輩,後者使羅馬帝國走向了滅亡。帝國內部現在時常發生軍團起義和民族叛亂。自馬略改革後對領導人效忠的軍團決定了羅馬帝國內部將會發生的軍團內戰。將軍時常被軍團黃袍加身,殺害皇帝自己登基。但總的來說,帝國內部還是相對穩定,羅馬帝國的官僚體系將每一個地區/行省的資源集中至羅馬城。而羅馬作為地中海世界的中心,成為了帝國獨一無二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軍團的保護下,羅馬帝國內部的貿易,水運,道路建設得以興盛,古典經濟在勞動分工模型下蓬勃發展。地中海成為了"Mare nostrum"(我們的海,即羅馬人的小小澡盆)。整個地中海世界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繁榮昌盛,這也是為什麼文藝復興期間社會學家會把羅馬政體作為模仿對象。

羅馬競技場是羅馬帝國輝煌的象徵

提比略去世後皇位傳給了卡利古拉,效忠克勞狄的禁衛軍刺殺了卡利古拉,不久後克勞狄指定尼祿為繼承人,隨後克勞狄在宮廷鬥爭中被毒死,尼祿即位。皇位之間的爭奪,宮廷鬥爭將成為羅馬帝國輪流上演的戲曲,一直持續14個世紀。

暴君尼祿的大火焚燒了羅馬城大片城區,尼祿自殺後的68到69年被稱為"四帝之年",出現了四位羅馬皇帝。過多的皇帝映射出了羅馬帝國制度下的危機,但儘管如此,提比略皇帝即位,羅馬帝國力挽狂瀾,接下來又開啟了五賢帝時期。從提比略,圖拉善,一直到五賢帝最後一位奧勒留,羅馬帝國又是一個往復的興盛期間,羅馬大競技場落成,圖拉真擴張到波斯灣,哈德良落成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城牆,首都內豎起了圖拉真廣場和圖拉真柱來表彰這一時期的貢獻。但隨著優秀的管理者兼統治者奧勒留離去,康茂德皇帝被刺,羅馬內戰再次爆發.....帝國開始慢慢的走向了不可逆轉的衰弱。

在僅僅一個世紀內,羅馬27個軍隊將領自立為帝,其中有的統治時間只能按照月甚至天來計算。除了個別外,這些將領都沒有好的結局。在混亂之中,羅馬的首都遷到了米蘭,後又定都於拉文納。羅馬帝國在不斷的內戰,起義,混亂中走向了下坡路,偌大的領土只能夠進行分權治理。295年,戴克里先稱帝,羅馬帝國被四個皇帝共同管制,並在接下來不可調和的分裂成了兩個部分。

三世紀危機

在羅馬帝國苟延殘喘之際,3世紀危機出現了。如果按照全球史觀的角度來看,廣義上的三世紀危機的爆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讓歐亞大陸上的各個帝國都陷入了混亂之中。我們引用伊恩·莫裡斯的解釋,從地理角度來闡述危機的發源。

三世紀危機

伴隨著人類的增長,草原人口的擴張讓廣袤的草原相互聯繫在了一起,歐亞大陸被跨大陸之間的聯繫在了一起,這一聯繫帶來了跨大陸的疾病感染,同時氣溫變化。有很多記錄表示這一時期,包括中國此時的東漢末年出現了大規模的瘟疫,旱災。原本較少接觸的跨歐亞大陸兩端的文明通過草原聯繫在了一起,造成了瘟疫的興盛,這就像舊大陸傳播到新大陸的病菌一般,原生居民對此並沒有抵抗力。氣溫的回升帶來了食物的增長,帶來了一個小型的人口爆炸期,人口增長帶來了對可居住領土的爭奪,草原遊牧民族最受到這一點的影響。

無論是漢朝所擊敗的匈奴,侵略到印度河流域的貴霜,斯基泰人亦或者西徐亞人,以及入侵至東歐的馬扎爾人,"匈"(根據舊的史學觀點,匈人被認為是被漢朝所擊敗的匈奴西遷並融入當地的產物,但在近些年的史學研究中,這一觀點被認為證據不足且疑點重重,但是,如果我們從全球史觀的角度看來,匈人是否和匈奴有關係貌似並不重要,我們所需要知道的只是,漢朝和羅馬帝國都先後遭到了草原民族的入侵)。草原民族帶來了多米諾效應,一系列的民族都進行了大遷徙,"蠻族"闖入了帝國的土地下,邊境告急。瘟疫和天氣變化帶來的旱災導致了糧食產量減少,人口衰減,進而導致中央稅收的減少,這使不斷內戰且羸弱的中央政府無法支付邊境軍團的軍餉,收不到軍餉的軍團發起叛亂,擁護他們的將領為皇帝,進入帝國腹部發起內戰,而這更導致了千瘡百孔的帝國邊境被蠻族如潮水般的湧入。這一現象不僅僅發生在羅馬帝國內,廣義上的三世紀危機對歐亞大陸的各個文明都有所影響。

羅馬帝國此時已搖搖欲墜,羅馬的北部邊界大開,薩珊人擊敗了帕提亞人建立了薩珊波斯帝國,成為東羅馬強勁的競爭對手。西羅馬帝國內湧入了大量的蠻族人,他們進入了官僚系統,被徵用成為士兵,但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文化特徵,成為羅馬帝國潛在的隱患。狹義上的三世紀危機指的是公元235-公元284年的內亂,在這一階段,因為奴隸制經濟,和西羅馬內部極其頻繁的皇帝更替,內戰,導致了經濟下滑。

羅馬帝國的毀滅

羅馬帝國晚期內部已經完全腐朽,羅馬城的貴族搬到了市郊,拉文納甚至是居士坦丁堡,留下住在高樓內的平民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原本滿員6000人的軍團在這一時期平均僅剩下1000人。儘管保留著官職和軍階,但日耳曼人大批的進入羅馬帝國境內讓軍團的傳統蕩然無存。由蠻族擔任的軍隊官職也吹響了軍隊的號角。東羅馬帝國了解局勢,決心只保證領土的完整。

到了公元410年,羅馬帝國北部邊境打開,不列顛正式陷落,凱爾特人向羅馬請求派出援助對付蠻族,但此時的羅馬已無法派出援助。東哥特人,汪達爾人,匈人,倫巴底人和其他部落蠶食了西羅馬帝國的領土。哥特劫掠者數次奪取洗劫了羅馬,此時距離羅馬帝國的毀滅時間已屈指可數。此時羅馬帝國的墳墓上已成為了其他蠻族的戰場,汪達爾人來到北非並洗劫了迦太基城,特裡爾被日耳曼人洗劫,阿提拉入侵義大利......西羅馬帝國搖搖欲墜的大廈只等誰踹上一腳,終於,奧多亞克擊敗了最後一位羅馬皇帝羅穆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就此滅亡。

羅馬帝國陷落之後,西歐進入了黑暗時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新軍閥似乎保留了羅馬的法律和習俗,羅馬文明沒有徹底被毀滅,其餘大部分被保留了下來。最後羅馬公民和貴族為新秩序服務,並與蠻族通婚,至此融入了新的歐洲文明之中。

東羅馬帝國還會接著維持一千年。拜佔庭(Byzantium)曾經是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漁村,居士坦丁大帝將首都遷移至此,建立了新城市。在西羅馬陷入混亂和毀滅時,東羅馬帝國在東方面臨著新的威脅。無論是薩珊波斯,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基輔羅斯,塞爾柱帝國,十字軍,還是奧斯曼土耳其,那都是另一端故事了,屬於東羅馬帝國的故事,而我們故事的主人公,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已經壽終正寢。

相關焦點

  • 奧古斯都背後的女人:著名的「第一夫人」,羅馬帝國有她一般功勞
    比如光武帝之妻陰麗華,隋文帝之妻獨孤皇后。不同於一般的政治角色,女人在各國歷史學家的眼中都會被看作是身份特殊的群體。今天瓷兒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羅馬的一位好姑娘吧!莉薇婭,全名莉薇婭·杜魯沙·奧古斯塔,生於公元前58年1月,卒於公元29年9月。她享有的年歲在上古時期內可以算是是比較長的了。更令人尊敬的是,她是羅馬帝國的創始者凱撒·奧古斯都的妻子,還是羅馬帝國第二任皇帝提比略的母親。
  • 拉文納以保存古羅馬,尤其是東羅馬帝國時期聞名
    在佛羅倫斯附近,我們有兩個主要目的地一個是一個五漁村,因其海邊的五彩繽紛的房子而聞名另一個是位於博洛尼亞地區的拉文納城市馬賽克從佛羅倫斯到拉文納,開車2半小時到達拉文納以保存古羅馬而聞名,尤其是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遺存,您可以靜靜地體驗中世紀的精彩馬賽克藝術。雖然博洛尼亞更出名,但我認為拉文納的氣氛更好。所有必看景點步行10-15分鐘即可到達。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走路方式首先,讓我們按照購物的順序來介紹一下。
  • 納粹之鷹遭唾棄,為何現在德國國徽還在堅持使用老鷹標誌?
    二、神聖羅馬帝國之鷹亨利一世死後,兒子奧託一世即位,他繼續父親的擴張路線,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勢的君主,962年,教皇在羅馬為他加冕,把「羅馬人的皇帝」封給他,這一刻被認為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後來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民族屬性加強,又被稱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是為德意志第一帝國。
  • 《奧古斯都》——評分9.2的扛把子之作
    介紹書之前,我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說說奧古斯都這個人。是豆瓣2018年度高分作品的第四名,其優秀之程度不需多疑了。通過信件,幾乎沒有感受到奧古斯都的雄韜偉略,而是真正地走進奧古斯都這個人。奧古斯都朋友一個接著一個在他面前死去,他感受到了作為一國之首反而周圍沒有人可信的孤獨。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3
    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3 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美佐利安(馬約裡安,457年 - 461年),史料中沒有留下任何關於他的資料。 461年,皇帝美佐利安遭到殺害。
  • 不過,別忘記還有奧古斯都
    古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奧古斯都奧古斯都,是古羅馬帝國的首位皇帝屋大維(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的尊號。因為,奧古斯都的波瀾壯闊的一生當中,所創造的偉大功績,多發生於8月。其中包括,奧古斯都與安東尼的最後決戰,北上徵服日耳曼蠻族的凱旋,以及最終徵服埃及等等。再說回凱撒。凱撒不但是羅馬共和國末期的軍事統帥、政治家,還是羅馬共和國體制轉向羅馬帝國的過程之中的關鍵人物。所以,史稱他為愷撒大帝或者羅馬共和國的獨裁者 。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大祭司、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
  • 一山不容二虎|羅馬帝國「四帝共治」政策崩潰,有其歷史必然?
    所謂"四帝共治",也就是在羅馬帝國設立四個皇帝,兩個主要的皇帝稱"奧古斯都",分別統治羅馬帝國的東方和西方,再設立兩個充當副手的皇帝,稱"愷撒"。兩位"奧古斯都"皇帝任期二十年,二十年後把皇位傳給兩位副帝"愷撒",新轉正的"奧古斯都",再分別指派兩位新的"愷撒",作為他們未來皇位的繼承人。
  • 凱撒大帝成就了羅馬帝國?二月為什麼只有28天?
    提起凱撒不得不說的這個名字其實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凱撒是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即凱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以卓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另一個是名字凱撒是一個官銜,在羅馬帝國時期,「凱撒」這個官位是指副皇帝。正皇帝會被授予「奧古斯都」稱號。
  • 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皇帝
    霍諾裡烏斯 全名:弗拉維烏斯·奧古斯都·霍諾留 生卒年:公元384年~公元423年 父:狄奧多西一世 母:艾麗婭 在位時間:公元395年~公元423年 主要事跡: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後西羅馬帝國的首任皇帝
  • 歐洲權杖史:從奧古斯都權杖到「法西斯」束棒
    至羅馬帝國時期,已經出現了專屬於最高統治者使用的奧古斯都權杖,這背後或許能看出希臘文化、羅馬文明之間的傳承與演進。阿基琉斯奧古斯都權杖:中世紀的權力範本如果說荷馬史詩中的權杖還有一絲縹緲色彩,那奧古斯都權杖則為後世權杖提供了範本。奧古斯都權杖的杖首通常雕刻有球體或雄鷹,這一權杖之所以被銘記,是因為它常常出現在羅馬皇帝的半身像中。
  • 羅馬帝國,漂亮國學習模仿3百年的對象,它的衰亡與現今何其相似
    正如英國著名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其著作「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所述,羅馬帝國的衰亡,不是單一方面原因所引起的,而是諸如宗教、蠻族和專治的奧古斯都獨裁體制最終使羅馬帝國走上了分崩離析的不歸路,與現今的漂亮國何其相似。
  • 凱撒死後,18歲的屋大維靠什麼被封「奧古斯都」,成為羅馬之神?
    羅馬城很快陷入了騷亂,羅馬帝國陷入動蕩分裂的邊緣。年僅18歲的養子屋大維是靠什麼戰勝政敵,統治羅馬帝國,最終封神的?第一、掌握輿論,充分利用了無形的政治資本屋大維由於被凱撒收養,所以他的名字中應該有「凱撒」二字,這是他當時唯一的資本。但是卻是最重要的一項資本,因為「凱撒」在當時的羅馬,是一個具有魔力的名字。
  • 羅馬帝國的皇帝們,關於他們的十個冷知識,絕對高危職業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中國人對中國的皇帝當然都是耳熟能詳,那麼對於羅馬帝國的皇帝又了解多少呢?偉大的如奧古斯都屋大維和君士坦丁,賢德的如安東尼庇護和圖拉真,還有荒誕的如卡裡古拉和尼祿…… 來看十條關於羅馬皇帝的冷知識
  • 從元首政制到王朝統治:羅馬帝國早期政治史研究路徑考察
    針對羅馬帝國初期的政治模式,20世紀初就有不少學者強調奧古斯都「元首制」背後的「君主制」本質,這讓「雙頭制」理論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這一理論在蒙森死後不久就被徹底棄用。進入20世紀後,由蒙森提倡的法律制度史範式逐漸被新的研究路徑所替代。
  • 《歷史研究》重建「神聖的羅馬帝國」:中古早期歐洲的政治發展道路
    從奧古斯都·屋大維之後,儘管羅馬人還是自稱其政體為「respublica」,但是,最恰當的稱謂是「羅馬帝國」而非「羅馬共和國」。同理,當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和西塞羅都使用「sacra respublica」這個詞彙的時候,其含義也非常不同:西塞羅指的是「神聖的羅馬共和國」,而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指的是「神聖羅馬帝國」。
  • 羅馬帝國克勞狄王朝及弗拉維王朝時期,政治與文化的整體情況
    引言奧古斯都建立的羅馬帝國,一直存在到公元476年。在奧古斯都安排下,帝制還保留較多的共和外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注意到發揮帝制的長處而遏制其短處。但在他的後繼數代手中,皇帝專制固有的兇殘腐化卻愈演愈烈,因此帝國初期的政治演變仍呈現曲折起伏之勢。
  • 《魔獸爭霸3》UD面對NE時,看到角鷹還飛毀滅的原因
    而在這些比賽中,所有NE選手基本都會選擇角鷹這個兵種來搶佔制空權。畢竟,NE在有了角鷹獸之後可以很好的限制UD的毀滅不說,還能通過騙取UD蜘蛛的網,來給後期的奇美拉創造出一個相對較好的輸出環境。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UD在看到NE已經有了角鷹獸的情況下,依舊會飛起毀滅。這讓人感到有些不解,但簡單分析下,我們就不難發現,基於下面這些原因,即使對手有了角鷹獸,UD也不得不飛起毀滅。
  • 歷史上的驚人相似,羅馬帝國與阿拉伯帝國,都毀於引入的蠻族之手
    兩大帝國在統一上的相似點羅馬帝國在公元前27年的屋大維被加冕為「奧古斯都」時成立了,羅馬人通過不斷地對外戰爭,統一了當時歐洲的文明世界,並修築了長城將他們認為的所謂蠻族——日耳曼人隔絕在外。兩大帝國皆毀於引入蠻族之手羅馬帝國與蠻族——日耳曼人隨著羅馬帝國後期的衰弱,羅馬人日漸趨於享受,不再像以往那樣英勇好戰,這對以戰爭立國的帝國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 羅馬帝國滅亡啟示錄—羅馬帝國是毀在女人手裡的?
    很快這些日耳曼人就掌握了羅馬人徵服天下的戰術,甚至因為越來越多的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他們迅速遍滿了羅馬軍隊。最後鳩佔鵲巢,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了。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遂告滅亡。
  • 羅馬帝國縱橫歐洲500年,最後咋衰落的?不能全怪蠻族日耳曼人
    羅馬騎兵 但是到了公元375年以後,以往的勝負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以日耳曼人為代表的歐洲蠻族,開始以舉族之力入侵羅馬帝國。蠻族軍隊 瓦倫斯之死,給了歐洲各蠻族莫大的鼓舞。他們發現,此時的羅馬帝國早已是強弩之末,根本不足為懼,於是他們一窩蜂地湧向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