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3
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美佐利安(馬約裡安,457年 - 461年),史料中沒有留下任何關於他的資料。
461年,皇帝美佐利安遭到殺害。在義大利掌握權利的將領裡西默便將利比烏斯·塞維魯(塞維拉斯)推上的西羅馬皇帝的寶座(約420年—465年在世,461年-465年在位)。不清楚利比烏斯·塞維魯在登上帝位以前的情況,史料中沒有留下任何關於他的資料,可能他僅僅是一個羅馬的貴族。而國家實際的權力,仍然掌握在裡西默手中。
利比烏斯·塞維魯只是裡西默的傀儡,所以他在位的五年期間,沒有什麼作為。另一方面,這五年裡,西哥特王國徹底佔領了西班牙,而汪達爾王國則一如既往的不定期的對義大利進行進攻和掠奪。
甚至利比烏斯·塞維魯是如何死亡的都不太清楚,一般認為是他自然死亡的。
利比烏斯·塞維魯死後,西羅馬帝位空懸兩年。苦於汪達爾王國攻掠的裡西默,決定向東羅馬求援,並且接受東羅馬派過來的皇帝安特米烏斯(安提米阿,467年 - 472年7月在位)繼位。
安特米烏斯出生於君士坦丁堡的高官家庭。父親普羅科皮烏斯曾經代表東羅馬帝國出使波斯,而他本人,則娶了皇帝馬爾西安的女兒。由於這一層關係,安特米烏斯早年擔任過東羅馬帝國的許多高級職位,並且曾經率軍在多瑙河邊打敗過匈奴人。
465年,西羅馬的皇帝利比烏斯·塞維魯死,並沒有人繼承,西羅馬帝位空懸二年。當時實際掌控義大利權力是將領裡西默。由於北非的汪達爾王國多年來一直對義大利沿岸發動攻掠。由此裡西默向東羅馬皇帝利奧一世求援,並接受由東羅馬指派的皇帝。於是東羅馬宮廷決定將安特米烏斯推上西羅馬的帝位。467年4月12日,安特米烏斯在羅馬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
安特米烏斯當上西羅馬皇帝,使得東西羅馬以及各方軍閥的關係都暫時得到了彌合。安特米烏斯將女兒嫁予裡西默,這種政治婚姻使得裡西默和代表東羅馬的安特米烏斯能夠暫時團結起來。作為東羅馬指定的皇帝,安特米烏斯也得到了埃吉迪烏斯(統治高盧北部)、馬塞利烏斯(統治著達爾馬提亞),等軍閥的承認和支持。為了同西哥特王國保持良好關係,安特米烏斯承認了西哥特王國對西班牙的統治。這也意味著,羅馬帝國徹底放棄了西班牙。
作為東羅馬皇帝利奧一世的安排,東西羅馬準備合作對付共同的敵人——位於北非的汪達爾王國,468年,東西羅馬帝國共同組織的龐大的兵力,向北非進軍,但是戰爭的結局卻是羅馬方面慘敗。這次戰役的失敗,也導致了安特米烏斯在義大利的統治陷入了危機。
此後,裡西默反而與汪達爾人接近,與安特米烏斯之間矛盾則越來越深。最終導致兩人之間暴發衝突。472年,裡西默率軍攻打在羅馬的安特米烏斯。安特米烏斯兵敗被殺。
奧利布裡烏斯(奧林布留),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奧利布裡烏斯登基的日期為472年3月23日,而安特米烏斯在7月11日才被殺。不久,裡西默於8月20日病死,奧利布裡烏斯本人亦在10月23日病死,在位不過7個月時間。
奧利布裡烏斯出身羅馬貴族。他之所以能登上帝位,是因為他娶了普拉西狄亞為妻。這位普拉西狄亞,是瓦倫丁尼安三世的女兒,繼承了狄奧多西大帝的血脈。
454年,也就是奧利布裡烏斯與普拉西狄亞結婚的這一年,瓦倫丁尼安三世殺害了埃提烏斯,然後瓦倫丁尼安三世自己也被殺。此後,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登上帝位。同一年內,汪達爾軍隊攻入羅馬,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被殺。汪達爾軍隊將瓦倫丁尼安三世的家人也一同掠往北非迦太基,包括瓦倫丁尼安三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優多克西婭和普拉西狄婭,此時,奧利布裡烏斯本人則在君士坦丁堡。
此後羅馬政局突變,先是高盧的阿維圖斯繼位為帝,然後相繼是馬約裡安、利比烏斯·塞維魯和安特米烏斯。期間,在迦太基的優多克西婭嫁於汪達爾國王蓋薩裡克的兒子胡內裡克,他們的兒子希爾德裡克後來也即位為汪達爾國王。
妹妹普拉西狄婭被放回君士坦丁堡,得已與奧利布裡烏斯團聚。由於普拉西狄亞是瓦倫丁尼安三世女兒,繼承了狄奧多西大帝的血脈,所以普遍認為奧利布裡烏斯是繼承帝位的有力候選人。
西羅馬皇帝安特米烏斯在位的最後幾年,與義大利實際掌握兵權的裡西默發生矛盾,並引起衝突,裡西默於是發兵攻打羅馬,圍困安特米烏斯。這時,奧利布裡烏斯離開君士坦丁堡來到義大利,在裡西默兵營裡被推舉為皇帝。
關於奧利布裡烏斯如何成為皇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東羅馬皇帝利奧一世派遣他來到義大利,調解裡西默與安特米烏斯之間的衝突。因為他與汪達爾王室的關係,利奧一世擔心奧利布裡烏斯會與汪達爾人結盟,所以又寫信安特米烏斯要求他殺死裡西默與奧利布裡烏斯,後面的這封信讓裡西默與奧利布裡烏斯發現了,於是奧利布裡烏斯反叛了利奧一世,並被裡西默擁立為帝。另一種說法則與利奧一世無關,裡西默一心想除掉安特米烏斯,就選擇奧利布裡烏斯為皇帝,這種選擇也獲得了汪達爾國王蓋薩裡克的支持。
羅慕路 奧古斯都路斯(羅慕洛 奧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約463年-?),或稱羅慕路 奧古斯都(Romulus Augustus),全名弗拉維烏斯 羅慕路 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在475年10月至476年9月間統治西羅馬帝國。
他的父親歐瑞斯特,是蠻族出生的羅馬軍隊統帥,在將前任羅馬皇帝尼波斯(Nepos)趕出義大利之後,將他立為皇帝。羅慕路不過是個孩子,充當其父親歐瑞斯特的傀儡。
從5世紀初年起,西哥特人曾多次襲擊義大利本土,直接威脅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帝國的滅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帝國末年,羅馬軍隊幾乎全部掌握在蠻族軍官之手。帝國軍隊最高統帥日耳曼人奧多亞克於476年舉兵反叛,推翻在位十個月的末帝羅穆洛 奧古斯都。就這樣,這個曾稱霸地中海,歷時12世紀的奴隸制大帝國。終於在奴隸起義和外族入侵下,覆沒了,西歐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一頁。
義大利境內皆歸奧多亞克統治,實際上是建立了另一個蠻族統治的國家。
但他並沒有像大多數前任一樣遭到殺害,而是被流放到坎帕尼亞並享有一筆年金。接著他就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
儘管直到480年被殺為止,尼波斯一直自稱是正統的西羅馬皇帝。羅慕路 奧古斯都路斯的被廢黜在史學上被認為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抑或是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因為一些史學家認為東羅馬帝國或稱拜佔庭帝國和原先的羅馬帝國已經很不同。
有趣的是羅慕路 奧古斯都路斯的名字與羅馬傳說中的建城者羅慕路一致。一個以羅馬建城者和羅馬帝國奠基者兩人名字為名的皇帝成為西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也可算為是一種巧合。
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在羅馬和日耳曼因素的互相影響和互相作用下,在西歐和北非的廣大地區上確立了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