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 光華醫院來了一群「特殊」的患者
3月5日,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為聾人患者特別增開了一次「同聲傳譯」愛心助聾門診,為10名聾人患者提供分時段預約就診服務。 下午一點半,光華醫院二樓診室上演了一幕無聲畫面:醫務志願者梁文穎帶著一位聽障患者走進診室,她一邊用雙手和患者比劃著,一邊向醫生解釋患者的症狀,動作嫻熟老道。
-
腫瘤醫院全國排名很新,情況怎樣
腫瘤醫院全國排名很新,情況怎樣 時間:2020-12-22 13:55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腫瘤醫院全國排名很新,情況怎麼樣呢?哪家腫瘤醫院排名靠前呢?我相信許多腫瘤患者想知道。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成功為患者摘除巨大腫瘤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吳慧斌 陳思妤)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乳腺外科成功為一名極其罕見的乳房巨大腫瘤患者實施了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現已康復出院。50多歲的高女士日前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乳腺外科就診,該科副主任醫師熊紅點接診後,當詢問患者病情時,接下來的一幕讓熊醫生震驚了。只見患者高女士略微掀起上衣,從腹部掏出了一個排球大小的「肉球」。該「肉球」根部位於左胸部,局部皮膚壞死變黑,因腫瘤巨大且較重,患者站立時腫瘤下垂至髖部。
-
心肌梗死合併新冠肺炎患者被成功救治 為心臟損傷和肺部...
中國網2月2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童萱)2月20日,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心內科護心團隊與上海華山醫院國家援漢醫療隊合作,在光谷院區為一名心肌梗死合併新冠肺炎患者行床旁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治療,改善患者心臟功能,給同時遭遇心臟損傷和肺部感染的患者帶來了一線生機。
-
華山醫院負責人表示:福建籍專家回濱海院區坐診積極性很高
顧宇翔還表示,濱海院區正式開診後,華山醫院的專家團隊將根據學科特點以多種形式入駐,部分專家將長期入駐,也就是"一直守在濱海院區",部分專家定期來診。"目前人員安排還在醞釀中。據我所知,福建籍專家積極性很高,大家都希望多為家鄉人民服務。"
-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與秦安縣人民醫院聯盟了!有利於腫瘤患者……
分享給第一個想到的人近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與秦安縣人民醫院籤署了腫瘤綜合治療專科聯盟。腫瘤綜合治療專科聯盟的成立,是貫徹落實綜合醫改的重大決策和具體實踐,是醫療機構之間以專科協作作為紐帶,形成的一種醫療服務運作模式,具有方便患者、方便轉診、保證醫療質量、提升基層醫務能力的顯著優點,是國家醫改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大力倡導的服務新模式。
-
光華醫院「關節康復科」增設夜門診和周日門診
光華醫院「關節康復科」增設夜門診和周日門診 2020-12-19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播|華山醫院虹橋院區:生命之橋呵護健康—談腦血管病搭橋手術
腦動脈瘤、煙霧病等腦血管疾病,往往會給患者的家庭蒙上一層陰影。如今,搭橋手術為患者搭起了一條呵護健康的生命之橋。那麼,什麼樣的腦血管病適合選擇搭橋手術?關於腦血管病搭橋手術有什麼常見誤區嗎?有哪些知識是腦血管病患者及家屬應當了解的?
-
張文宏所在上海華山醫院是怎麼抗疫的?
2003年,中國感染病學專家、時任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翁心華,擔任上海市防治非典專家諮詢組組長;2009年和2013年,翁心華的弟子盧洪洲接棒,他前後擔任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和H7N9流感防控專家組組長,也是現任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2020年,同為翁心華弟子、現任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的張文宏接過旗幟,擔任上海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
-
和濟醫院成功為67歲患者切除23cm巨大腫瘤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竇浩天)近日,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胃腸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術室多科協作,成功為一名67歲患者切除腹膜後直徑約23cm的巨大腫瘤。日前,患者因「體檢發現腹膜後腫物」來到和濟醫院就診,經CT顯示,經腹腹膜處有巨大實性腫瘤,周圍臟器嚴重受壓。醫務人員第一時間展開會診討論,經過評估腎臟功能、排除嗜鉻細胞瘤,完善術前準備、制定手術方案後,最終決定為患者進行經腹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術中,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各項手術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
-
腫瘤患者複診更便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開通線上視頻門診
在家裡就能看見齊醫生,和到北京去診室一樣。疫情期間,為方便患者就醫,減少院內人員聚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加速推進網際網路診療服務,並於6月24日完成網際網路診療的醫保對接。「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的開展,減少了患者就診環節和非醫療花費支出,降低了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主任醫師林寧晶表示。
-
腫瘤患者的飲食如何營養搭配?
腫瘤患者的飲食如何營養搭配?5)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6)多吃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7)限制精製糖攝入。8)腫瘤患者抗腫瘤治療期和康復期膳食攝入不足,在經膳食指導仍不能滿足目標需要量時,建議給予腸內、腸外營養支持治療。
-
如何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好醫友腫瘤應答指數助力腫瘤精準用藥
如何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是臨床醫生面臨的最大挑戰。特別是隨著抗癌藥不斷推陳出新,腫瘤治療所面臨的挑戰也逐漸升級:一種適應症指南推薦多個標準治療方案,儘管腫瘤靶向基因檢測已用於臨床,但數據顯示不到7%的患者獲益。究竟哪種藥物組合對患者最有效呢?
-
中西合璧 深度合作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攜手樹蘭醫療造福中原患者
)中西醫結合,努力探尋腫瘤綠色康復之路;開展城市癌早診早治項目,積極探索建立癌症防控體系;深度合作,攜手樹蘭醫療造福中原廣大患者……連日來,談起這些「硬核」舉措,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廣大職工無不心潮澎湃、信心滿懷。
-
...復旦上醫領導赴華山醫院、浦東醫院和靜安區中心醫院調研慰問
在「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專題調研會上,華山醫院院長毛穎、黨委書記鄒和建先後匯報了華山醫院及華山北院的「十三五」工作總結和「十四五」規劃,他們表示,歷史發展到關鍵時期,華山醫院、華山北院要在全新格局下謀求更大作為,要在醫學院的框架下推動醫院
-
徘徊生死邊緣,深圳第一臺「納米刀」帶來癌症治癒新希望
依託「三名工程」,2020年12月18日中國醫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肝膽外科「三名工程」帶頭人蔡建強教授帶領專家團隊為兩名疑難重癥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成功施行了手術治療,將徘徊在「生死邊緣」的病人拉了回來。
-
罕見病患者不孤單 華山醫院神經內科NMO-MS患教會線上舉行
昨天,一年一度的華山醫院神經內科NMO-MS患教會如期展開,與往年不同的是,全國各地的患者們在線上「赴約」,分享如何更好地與疾病共存,如何準確地識別復發症狀,與醫護團隊共同抗擊病魔。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全超教授表示,患友會到現在已經第五個年頭,聚集了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患友們。
-
黑龍江省醫院腹腔鏡下為患者成功切除拳頭大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帶領其團隊勇於挑戰,成功在腹腔鏡下切除直徑10cm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術前患者血壓波動大、心率不穩定、頭暈、大汗和心悸等多種不適症狀消失,術後一周患者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感激出院回家。
-
華山、同濟、瑞金...眾多醫院專家坐鎮園區義診!
華山、同濟、瑞金......眾多醫院專家坐鎮園區義診!張宇燕華山醫院 眼科 主任醫師目前主要從事臨床核醫學包括PET/CT、PET/MR、甲狀腺疾病的核素治療和基礎研究, 包括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
-
新華醫院疼痛科馬柯主任在線分享《腫瘤疼痛的綜合治療》--腫瘤患者在線免費講座之三
疼痛是對患者和醫生的共同挑戰,疼痛常常是患者的主要痛苦,不僅限制的日常活動,同時導致情緒波動,意志消沉,這對積極治療十分不利。「很多人不怕疾病,只怕疼痛」在我們聯繫馬柯主任的時候,馬柯主任如是說。為了給群友中有癌症疼痛方面困擾的患者朋友帶來更多的對抗疼痛的知識,新華醫院疼痛科的馬柯主任將在本周四(1月28日)20:30在線上給大家舉行一次免費的在線講座,希望有需要的朋友轉發並關注。 主講簡介: 馬柯,男,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疼痛科主任。1995年至今,一直從事疼痛醫學的臨床實踐、基礎研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