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吃貨來說,吃夜宵真真是夏夜最浪漫的時光,比起玫瑰花,我更想收到燒烤師傅手裡烤到滋滋冒油的串兒。
夏天過去大半,也不知道剝了多少只龍蝦,擼了多少串兒,花姐卻獨愛口感彈脆的食材:脆骨、掌中寶、牛板筋……還有今天的主角,鴨胗。
鴨胗也叫鴨肫(音zhun)、鴨蝴蝶、郡肝,是鴨的胃。鴨胗內壁的薄膜風乾後還能製成中藥「內金」,有消食的功效呢。
切成薄片的鴨胗,撒上孜然和辣椒粉,嚼勁十足,每次去吃燒烤牛羊肉可以不點,鴨胗卻是必須先來上十串的。
說著說著又饞燒烤了,今天花姐就把好吃的烤鴨胗搬回家,只用炒鍋就可以輕鬆做出燒烤風味哦~
▼
RECIPE
蒜香孜然鴨胗
材料
鴨胗 300g / 大蒜 3顆
朝天椒 3個 / 姜 適量 / 香菜 適量
調料
生抽 2瓷勺 / 料酒 1瓷勺 / 耗油 1瓷勺
孜然粉 適量 / 白糖 少許
▼ 1. 處理鴨胗:生鴨胗用清水衝洗一下,放在鍋中加冷水沒過,切兩片姜,煮到剛沸騰即可。
»略煮一下能使鴨胗表皮變硬,更容易切。
撈出鴨胗,用冷水衝一下降溫,切成薄片。
▼ 2. 備料:大蒜三顆,剝皮去根部,用壓蒜器壓成蒜泥,香菜洗淨切段。
姜切成薑絲,增香又提味;朝天椒切成小段。
»因為花姐不喜歡咬到姜,所以就切成了薑片,方便挑出。
▼ 3. 醃製鴨胗:鴨胗加入蒜泥、1瓷勺生抽、1瓷勺耗油、1瓷勺料酒。
攪拌均勻,醃製20分鐘左右。
▼ 4. 熗鍋:鍋中放和平時炒菜差不多的油,放入薑片和朝天椒爆香。再放入1瓷勺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
▼ 5. 爆炒鴨胗:放入醃製好的鴨胗,快速翻炒。
炒至鴨胗變色,淋入1瓷勺生抽,加少許糖和孜然粉調味。
翻炒幾下再加入香菜段即可,再快速翻炒十秒左右即可出鍋。
▼ 6. 出鍋品嘗:鴨胗又彈又脆,濃鬱的蒜香撩撥著味蕾,孜然的加入更是帶來了燒烤般的煙火氣,只差一罐冰啤酒啦~
除了鴨胗,其他的「胃」類食材,都有著絕妙的口感和獨特的香氣。比如豬肚,生炒彈牙,煲湯酥軟,淡妝濃抹總相宜。
牛就更厲害了,牛有「瘤網瓣皺」四個胃,除了皺胃不作食用,其中三個都是盤中珍饈。
最常見的牛肚是瘤胃,也叫「厚毛肚」,口感厚實有嚼勁,牛雜湯裡就數它最好吃。
金錢肚是網胃,有著蜂巢般的結構,所以也叫蜂窩肚,粵式滷水中絕對少不了它。
瓣胃,也就是牛百葉,口感最是脆嫩,涮火鍋的「毛肚」也是它,丟進鍋中涮煮一會兒就能吸滿湯汁。
我們平時吃的白色百葉是經過浸泡漂白的,黑色才是正常的哦。
最後再做個小科普,我們吃的魚肚,也稱魚膠或花膠,並不是魚的胃,而是魚的鰾。
內臟下水價廉物美,還有特殊的風味,你吃過什麼驚豔的「下水」菜?歡迎留言分享哦~
胃!你好
(點擊圖片跳轉)
蓮子豬肚湯
爆炒香辣雞胗
藕帶炒豬肚
長按二維碼 點擊關注
花吃姐姐是個有原則的吃貨,
轉發?當然是舉雙手歡迎啦✔
轉載?請回復「轉載」看須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