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Newton Motion 5 路跑鞋

2021-02-18 追獵者的追


素聞newton跑鞋小眾專業,無奈一直國內沒有銷售,陌生品牌海淘尺碼風險又大。總算等到了品牌眷顧天朝,喜獲一雙newton motion 5,這是近半年來進鞋櫃的第一雙路跑跑鞋。

在Gravity和Motion兩款中,為了我脆弱的腳踝著想,同時也想能在簡單平坦的山路上穿著跑跑,還是選擇了支撐性更好點的motion。整體也只比Gravity重了8克。


整個鞋子3.0mm的落差被顯著地標在外側。作為前腳掌落地跑法理念的推行者,newton的3.0mm是一個標準配置,整個品牌中最大的落差也只有4.5mm。



外觀/情懷

桔紅的配色可能是選擇motion的另外一個原因。鞋頭後跟和兩側360°無死角的反光條配置也讓這雙鞋非常適合晚上黑練。不過讓我顫抖的總是哪些動人的小細節:


有幾個品牌會在鞋帶上印刷上可口的小logo?



在鞋面穿繩的鞋舌橋上,印有MOTION 5字樣。下面小括號內的motus v,正是「motion 5」的拉丁文……(看到這個的時候,一瞬間感覺顫抖著到了高潮)在網上抓了一些其他款的照片,最後發現gravity、motion和distance三款是有這樣的設計(gravitas/motus/distancia)。而Newton的越野跑鞋系列,則是一個經緯坐標,正是總部Colorado Boulder的坐標。

做一個好產品很難,做從一個有情懷的好產品更難。好產品可以讓你喜歡,但愛總是從情懷開始的。


科普

在亂噴之前,覺得還是有必要對newton鞋背後的物理(不是科技)做一個簡單介紹。newton之所以為newton,其實就是因為鞋底前腳掌的那凸出的四五個大齒。大齒上面的中底,則分別對應了幾個氣囊,當你落地時,就會擠壓這些大齒進入氣囊,離地時大齒會從氣囊中重新彈出。如下圖:


因此可以想像newton鞋的前腳掌緩衝和反饋都會很不錯,因為空氣壓縮所保持的勢能一定會比EVA等材料壓縮勢能保持的更好。因此這種顯著的反饋推力,這幾個大齒就被稱為「助推器」。

當然使用空氣壓縮做緩衝和反饋的跑鞋還有類似Nike Zoom這樣的。但由於zoom的氣囊單一,也並沒有影響大底設計,我們可以從簡單的物理上知道,當接觸面積小時,壓強更大,換句話說反饋力也更大,因此newton的設計毫無疑問反饋會更好,而zoom更多則被定位成一種緩震的科技。

氣囊的軟硬程度也決定了反饋力的大小,換句話說決定了這雙鞋有多「newton」。這個被分成了四檔,pop1+,pop1,pop2,pop3,反饋力按順序減弱,數字越小則代表推動力越強,越適合競速,越大則更接近傳統跑鞋。pop3的AHA也被定位成newton跑鞋中,建議跑者從傳統跑鞋過度到newton跑鞋的入門款。的確,穿著之後會發現感覺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Motion和Gravity的不同,其實也就是在底部的eva上,motion多了這麼一塊叫所謂「emb」擴展中橋的東西(上圖中箭頭),捏了捏並沒有密度上的太大變化,當然比gravity鏤空的底還是多了點東西,也解釋了多出來的4克多在了哪裡。


路跑測試


Motion一上腳,感覺並沒有傳統支撐型跑鞋那種從足弓到鞋面到後腳踝的那種強烈保護感,甚至恍惚間感覺還是一雙中性的跑鞋。也許是因為newton的前腳掌跑法的理念本身就能解決掉一大部分腳翻轉的問題。但跑到10k之後,慢慢才會體會到足弓下額外的這塊eva在起作用。


一雙newton跑鞋,尤其是pop1的鞋,相對類似boost那種落地就感覺彈彈彈的腳感來說,並不會穿上就有快感。在新鞋開光的最開始的20公裡中,能夠很明顯感到大齒硬硬的存在感。而30公裡跑量之後,隨著大齒漸漸能夠更好嵌入氣囊,前腳掌彈力十足的推動力會越來越明顯。大齒的感覺也是在慢配速時存在感強烈,當進入4XX配速時,幾乎就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

總而言之,穿上之後,不由自主越跑越快。


鞋面的透氣性整體不錯。去看一雙鞋的透氣性很簡單,始終記住透氣和透光是一回事,舉起鞋子朝著光源一看,能看到多少光線就知道能透多少氣了。鞋舌上面也是一層薄紗布裡面舌內膽打了不少孔。

唯一透氣性欠佳的,是左右兩側靠近腳趾的兩塊面料,這面料有個很花哨的名字叫「四向彈力網面蹠骨襯條」。用人話說就是一塊編織的相對透氣面料更有彈性的布,縫在你前腳掌最容易擴展的腳趾跟,可以讓你在腳趾產生動作時感覺更靈活更有支撐。也可能是為了適應不同寬度的腳型……


newton鞋子包裹感並不強,但靠近鞋舌和後跟部分貼合性做的不錯,在跑動中舒適度很好,但也沒有特別討巧的感覺。幾個簡單的貼條提供了整個鞋面的結構支撐,比其他品牌類似flywire、isofit之類的樸素很多。但在鞋幫下方多出來的一道縫線提供了很顯著的結構,也使得在測試過程中,尤其在過彎道和轉彎時,仍然會感覺鞋面穩穩的在那撐著。


對,跑姿會變。我不知道你有多頑固,但是人都會順著最省力最快的方式去適應,當你發現前腳掌落地可以獲得更多推動力之後,自然會慢慢調整姿態。這個概念大概就是newton和其他品牌最大的差異,我個人一直很喜歡adidas的boost材料,但人家一上來就在你後跟堆上個十幾釐米厚的boost,或者當前後需要取捨時,會選擇保留後跟的。這點幾乎所有廠商都是一個套路,就怕你後跟震的慌。而newton的推進技術大可以後跟也來一套,但並沒有,後跟就是傻傻的eva,不至於讓你難受但和前腳掌的感覺天壤之別。所有的奇蹟都在前腳掌,你踩還是不踩?


Bottomline:這雙鞋目前是我默認路跑訓練鞋。


越野測試

沒人說路跑鞋不能上山。

從第一天起我就感覺這暴凸的大齒感覺就跟越野鞋似的。當然newton自家也有越野系列(評測稍後出)。但對於相對簡單的越野線路來說,穿路跑鞋沒什麼不行的。

就這樣我真的穿著motion上山了,西湖群山不缺臺階上下,上坡並沒有感覺有什麼特別,但下臺階時候鞋子前腳掌可以感覺比反饋更明顯的緩衝,真心的,緩衝的妥妥。


從以往經驗來看,反饋性好的鞋子未必適合于越野跑,因為在崎嶇路面上,反饋往往是穩定的反義詞,因此要增強反饋,同時對於鞋底的設計和材料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都有很高要求。對於newton鞋最大的擔心就是在路面不平整尤其有大小不一石塊時,會不會變得不穩定。


令人驚訝的是這雙鞋在路面不平整情況下的表現甚至比一些越野鞋做的還好。對於類似杭州十裡琅璫附近那種亂石鋪裝路,可以不用考慮太多直接跑過。個人推斷,這樣的穩定性可能來自腳底的大齒每個都有獨立氣囊,而不是一整個,當碰到路面有凸起石塊時,對應接觸的大齒會被壓縮更多,從而產生一個對路面凹凸一個自適應的效果。而普通大底可能就直接被頂偏了重心。按照這個邏輯推斷,那麼大齒數量越多,適應地面的精確度就越高。這也和之前網上看到關於newton四個大齒增加到五個,風評認定穩定性增強的結論是一致的。

當然,這並不是一雙為了越野目的而設計的鞋。在砂石路上,豎向平行排列的大齒事實上沒有任何抓地力,面積太大踩不進沙,然後中間間距太大還呼啦啦啦地砂石漏過,有點坡度就得屁降了。鞋面的支撐在野路上也明顯不足。在落腳時,時刻提醒腳底鞋子並不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設計,小心謹慎,還是可以略野一把。



整體評價

利益相關

鞋子由追獵50合作夥伴Newton Running中國提供測試。怎麼了,覺得會因為不花錢而說好話?我好像還沒厚道到這程度……真愛就是真愛。說真的,我反而覺得自己花了大價錢買來的鞋子如果說不好,就是自己打自己臉,還說不定客氣點……

相關焦點

  • 測評報告 Motion 5代 一個真愛粉的告白
    素聞newton跑鞋小眾專業,無奈一直國內沒有銷售,陌生品牌海淘尺碼風險又大。總算等到了品牌眷顧天朝,喜獲一雙Newton motion 5,這是近半年來進鞋櫃的第一雙路跑跑鞋。在Gravity 和 Motion 兩款中,為了我脆弱的腳踝著想,同時也想能在簡單平坦的山路上穿著跑跑,還是選擇了支撐性更好點的motion。
  • 美國國寶級跑鞋品牌-NEWTON牛頓來了!
  • 大吐槽:我對跑鞋評測怎麼看
    我不認為這些「評測」本身是完全無意義的(即使是軟文,只要寫得好比如精通段子,也是有其受眾的),更不是對測評者個人進行人身攻擊,只是對事不對人地指出,這些文章,至少說是這些文章中的某些部分,是不宜稱為"評測"的。我與在座的各位一樣,不過是非跑鞋從業者的普通人,興趣使然、財力之內燒過一些跑鞋(現役主力超過半打,大概分三個重量級),但大多數跑鞋,我們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上腳。
  • 如何評測一雙跑鞋
    從我們買買買的重心就可以看出,短袖短褲背心隨手拿件速幹的;跑步襪子迪卡儂買一筐換著穿;跑步手錶一般沒那麼多選擇的餘地,但是跑鞋一定要最適合的!但這麼多類型、款式、品牌的跑鞋,全買是不可能的,看評測就成了選購鞋前的固定功課。你可能會好奇我們的評測是怎麼完成的,今天這篇就帶大家揭秘如何評測一雙跑鞋。如果你也想嘗試,不妨加入到跑野評測團來,具體請查看我們的第二條推送。
  • 奇葩松糕跑鞋 HOKA one one Bondi3 百公裡評測
    Hoka是11年(也許是10年)三個法國人的創造的小眾品牌,傳言也是在中國研發出神秘的中底材料,但適逢當年流行極簡風,運動鞋底大佬Vibram 更是推出極端極簡跑鞋 Vibram five fingers (下文簡稱 VFF),引領了數年風潮至今,直到13年UGG公司 收購了這家公司以後,HOKA one one 的鞋子逐步被超馬運動員接受,並連續登上領獎臺,和 newton
  • 跑鞋評測 MIZUNO WAVE UNIVERSE 5:輕若鴻毛之美
    更多精彩視頻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MIZUNO WAVE UNIVERSE 5
  • 討論 我們應該如何撰寫跑鞋評測文章的?
    跑鞋的評測,大家都喜歡看,那麼愛燃燒的編輯在寫一篇評測的時候一般是怎麼做的呢?你又希望愛燃燒的評測在今後如何發展呢?
  • 穩定型與避震型跑鞋的選擇策略
    Ersson (2002) 在http://www.shoedoc.se/網站的網絡文章中指出,跑步腳掌著地過程的壓力中心移動方式,對於選擇適當的跑鞋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測量的方法則主要是透過,由後方觀察跑者腳著地支撐期時阿基利斯腱的角度 (右下圖)來判定。跑步時不同的壓力中心移動型態者,顯然需要穿著不同類型的跑鞋,以便避免跑步運動傷害與提升跑步表現。
  • 半馬、訓練跑鞋——adizero boston boost 5圖文評測
    鞋面材料boston boost 5鞋面由多種材質組成,但整體線條簡潔。鞋頭採用復古麂皮材質,在增加質感的同時,提高耐用性和支撐性。前部多層大網眼布料設計,使得腳趾上方活動空間增加,減重且透氣;中後部為單層細孔網布材料,讓你的雙腳在跑動時自由呼吸;中部兩側三道斜線的塑膠穩定片,加強支撐性。
  • 尖貨Opinion | New Balance 1500 v4評測 主打穩定的競速訓練跑鞋
    ,我們對1500的最新款:1500 v4倫敦紀念版本進行了150公裡以上的路跑評測,具體評測內容如下。在評測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中底支撐的感覺,腳內側有十足的硬質支撐感,相信喜歡內側支撐的跑者對1500 v4一定十分親切,平時穿中性跑鞋較多的跑者也可以試一下支撐型競速跑鞋。
  • ​ 輕盈且舒適——New balance 1400競速跑鞋評測
    輕盈且舒適——New balance 1400競速跑鞋評測     Hello又和大家見面啦
  • 給跑步新手推薦的5款星級跑鞋
    怎麼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點擊查看),之前已經為大家出了指導教程。不過海量的跑鞋在面前,怎麼挑選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對於跑步新手,特別是女生,對鞋子關注更多的是好不好看。而其實慢跑鞋需要更多的是更高的保護性。我們從海量跑鞋裡幫大家搜羅出幾雙綜合了舒適度、專業性和顏值的跑鞋推薦給大家。
  • 跑鞋 |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我們評測了一雙可能買不到的跑鞋
    仔細回想一下,距離Nike上一次推出的創新中底材料Lunarlon已經過去了整整5年的時間了。巧合的是這5年時間恰好正是跑步運動開始在全球,特別是在中國開始飛速風靡的時候,當競爭對手們都拿出各種創新革命的中底技術時,作為業界領頭羊的Nike卻始終保持沉默,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終於,在五年之後,Nike用一次驚天動地的破二計劃推出了久違的又一次中底革命,ZoomX。
  • 旗艦級緩震越野跑鞋 探路者大紅PAO越野跑鞋評測
    二、產品信息跑鞋的中底Flight科技是大紅鞋最強大的科技。將生雞蛋用力砸向Flight材料上,雞蛋居然毫髮無損!且回彈上升高達10.5米!可以最大程度吸收跑步時所產生的震動,讓跑步膝、髕骨勞損等損傷統統遠離你!
  • 零落差的Altra路跑鞋去跑戈壁跑越野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三 評測報告        1,測評裡程:       3月16日,收到鞋Provision 2.5。我就想當然地以為這是一款輕量級越野跑鞋,因此折騰完路跑後,我想方設法穿著去跑越野,用各種路況虐它。於是,有了下面非常複雜的系列測評,活生生把一雙路跑鞋折騰成越野鞋:
  • [無才說]Air Max 2016 跑鞋評測
    首先說明一下推薦這個評測視頻的原因,就是這個價格讓人望而怯步的跑步鞋,開,始,打,折,了。不知道內地的情況如何,上周開始這雙鞋居然在香港以比內地便宜一半的價格在清理庫存,這是個比較好的入手時間,因此還是要推薦給適合的跑友。
  • 評測室:碳板跑鞋之Saucony Endorphin Pro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款國外重磅碳板跑鞋,來自四大跑鞋之一的Saucony Endorphin Pro(啡鵬)。 網易體育5月20日報導:我們欄目從去年開始陸續介紹了關於碳板跑鞋的很多熱門內容,接下來一段時間將為大家連續帶來多款最新碳板科技跑鞋的介紹
  • 國產輕量跑鞋有多硬?李寧超輕十三拆解評測
    眾所周知,鞋墊能反映鞋的真實內長,而各種尺碼之中JP碼就是為了對應於這種真實內長,與JP碼基本對應的US碼也與內長有對應關係。因此選擇國際廠商的跑鞋時選相同US碼基本就能拿到同樣的內長。然而鞋墊清楚地顯示,同樣是US 9.5碼,超輕十三基本要比雲二代大半碼,這算同品牌內明顯偏碼了。
  • 悟範 Haglofs越野跑鞋評測:最愛那一抹輕盈的藍
    更多精彩視頻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火柴棍Haglofs越野跑鞋火柴棍Haglofs,作為我的第一款高端越野跑鞋
  • 路跑能穿越野跑鞋?
    何時穿路跑鞋儘管較新版的越野跑鞋重量更輕,更靈活,但在某些情況下,您需要專用的公路鞋。例如,您正在進行馬拉松訓練計劃,如節奏跑步或間歇鍛鍊,則不應在路上穿越野跑鞋。選擇較輕的路跑鞋,會讓你感覺更舒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