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品牌#
解析基礎:
燃油版指導價11.58-14.38萬混動版指導價15.38-17.58萬同款車的兩個版本價格懸殊似乎有些大,DM·i版本目前還沒有四輪驅動的信息,那麼是否有必要選擇高價格的混動版本呢?
客觀來說全新混動平臺打造的三款車中,秦PLUS·DMi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因其10-15萬的價格區間內沒有同類型選項,即使有也難以在技術層面超越比亞迪;但是宋PLUS確實有些爭議,是否值得提升預算選擇混動版,要以預算的基數來決定。
01假設落地預算≤15萬
在這一範圍內還是建議選擇燃油版的宋PLUS,因為燃油版的水平同樣足夠高。其裝備的「驍雲1.5T」發動機是米勒循環技術,概念為壓縮衝程進氣門延時關閉;四衝程發動機有四個運行步驟,正常的奧託循環標準如下。
進氣衝程·進氣門開排氣門關壓縮衝程·進排氣門全部關閉做功衝程·進排氣門全部關閉排氣衝程·進氣門關排氣門開這種循環模式實現的是「噴射多少燃油即消耗多少燃油」,米勒循環在壓縮衝程中關閉進氣門會延時;那麼在活塞上行的過程中,混合油氣就會被被部分擠壓回進氣歧管,只有以剩餘的少量油氣燃燒做功,實現與奧託循環相同的膨脹衝程。說白了就是少耗油完成相同的動作,這是種不錯的節油模式。
重點:少消耗了燃油當然等於燃燒產生的熱能也會縮減,理論上米勒循環發動機的動力是很差的;比如豐田米勒循環自然吸氣發動機甚至不宜用於燃油汽車使用,羸弱的動力駕駛感受很差。不過驍雲1.5T發動機採用的是高效率的雙渦管增壓器,以及高壓直噴等技術,這些技術有效補償了動力。
動力儲備為136kw/288N·m(1500~3700rpm),客觀來說其實比很多品牌的奧託循環發動機還要強。所以這臺車的實測加速成績達到了10秒整,對於小排量的4.7米級別的SUV而言已經很不錯;那麼再加上平均8.5L/100km左右的耗油量而言,是不是已經很有吸引力呢?
02假設落地預算≥15萬
在這一範圍內應當選擇宋PLUS·DMi,或者說裸車價預算能選擇燃油版本的中高配的話,適當提升預算是合理的。因其DMi屬於插電式混動汽車,購車無需繳納車價10%的購置稅,這就要比燃油車剩下超一萬的費用,實際落地價高不到哪去了。
不過預算是燃油版中低配還是不建議升級,因其差價相比兩個版本的油耗差值,在正常換車周期內是省不回來的。假設差值為4萬,使用DMi版本的平均油耗按照4L/100km為參考,油費每年省出2500元,十年又能省回來多少呢?——DMi版本適合預算與其接近或重合的消費者。
(秦PLUS之所以評價極高,原因為價格優勢極大,相比同級競品還有絕對性能優勢)
優勢概述:
新能源車牌更強的動力更低的油耗關於油耗的差值不再贅述,新能源號牌的吸引力目前還是對新一線及以上上市的消費者更大;其他中小城市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用戶,追求的往往是超強的性能、轎車優秀的操控、SUV強大的四驅系統,單純牌照還不是那麼的吸引人。
然而DMi系統是主攻低功耗,在SUV車型的性能方面並不是特別強,比如宋PLUS·DMi的破百成績只是突破8秒,與同級競品對比不是標杆。只是能做到低油耗和相對高性能的兼備,這點是競品做不到的。所以早期的迪粉往往不會被DMi吸引,其關注點主要還在於提供四驅選項的高性能DMp,但目前還沒有高性能宋PLUS的消息。
簡單了解一下DMi系統的特點吧,這套系統採用的是阿特金森循環的1.5L/T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3.02%;與普通的油電混合或雙擎E+之類的插電混動汽車不同,這臺機器集成了BSG發電啟動一體機,會損耗動力(升高油耗)的壓縮機、發電機等傳統泵系都不再與曲軸連接,而是以高效率的電動機負責帶動運轉。
同時內燃機需要運行的時間很少,主要驅動力來自高功率驅動電機;而BSG電機則與內燃機集成主要作為增程器來是使用,所以內燃機可以將轉速始終維持在最佳熱效率的小範圍內,這是絕對的技術亮點。同時以電機驅動為主則駕駛平順性會與電動汽車一樣好,NVH也要比燃油版本領先,相比燃油版本最大的體驗提升就在這些方面,只是性能還是遺憾了一些。
總結:宋PLUS燃油版適合選擇中低配,DMi版本適合更在意油耗且預算與其重合的消費者;這些車會成為比亞迪品牌的走量爆款車,體現出的是節油技術的先進性,但不違心的說還是沒有體現出比亞迪的精髓,不過也只有少數消費者會追求這個精髓。
用手機舉個例子來說就是DMi系統就像榮耀系列,DMp系列的產品才是真正的麒麟芯的旗艦產品。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