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取經隊伍中,沙和尚的城府深,豬八戒和孫悟空也自愧不如

2020-12-16 騰訊網

《西遊記》這本書我們已經說了無數次了,今天我又看到了一個比較好玩的文章,他問在《西遊記》中誰的城府最深?其實我看到這個問題,還是有一定自己的見解。

我們不往遠了說,就從取經隊伍中找,個人覺得,這個沙和尚的城府就很深,首先,他話少,看電視劇就能看出來,沙和尚基本上沒有什麼臺詞,有也是那麼幾句,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緊隨其後的就是一系列的重複。

沙和尚的這些話看似無趣,但是卻成為了經典,其實你仔細閱讀原著就會發現,在取經的五個人中,心機最深的就是沙和尚。

不信大家這麼看,孫悟空性格直爽,做人做事從來不拐彎抹角,他不會因為一些事情機關算盡;豬八戒老實憨厚,就算有自己的小心思,也被孫悟空一一找出,算不上城府深;白龍馬就更不用說了,取經路上連臺詞都沒有,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作為師父的唐僧,完全不用考慮算計誰,因為取經本來就是他自己的事,他比誰都誠心。

我們再來看沙和尚,他就完全不一樣了,首先,從他出場來說,一個來自流沙河,被天庭拋棄的落魄神仙,每日遭受萬箭穿心之苦,一腦袋的紅頭髮,面相略帶一絲的恐怖,最重要的是脖子上掛著九顆骷髏做成的項鍊。

先不說沙和尚這個人怎麼樣,就這套裝扮,誰能覺得他是個好人,據說這九個骷髏就是唐僧的前九世,現在又讓他保護唐僧,豈不是羊入虎口嗎?

單從表面不能看出什麼,我們再看看沙和尚的能力,在原著中,他和豬八戒陸戰水戰都是平手,豬八戒的能力想必不用多說了,沙和尚能打成平手,能力一定不弱。

沙和尚這個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說話不算數,當年觀音菩薩讓他在此等候取經人,並且要求不能再吃人,可是他沒有履行承諾,接連吃了唐僧的前九世。

現在產生了一個難解的問題,這個沙和尚為何要吃唐僧呢?並且還一連吃了九次,這貌似不是巧合,或許是某人指示,或者是他並不想去取經。

總而言之,沙和尚就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從他和豬八戒的對打中就可以看出,二人的表演能力很強,來回對戰了幾個回合沒有分出勝負,最後還是觀音菩薩請人出馬解決。

其實這些只能說明一點,沙和尚想再取經隊伍立威,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弱,我換算成現在的思維,你剛進入一個新地方,如果不施展自己強大的才能,將不會有人看得起你,這就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大家看一下,沙和尚的想法夠不夠縝密,完全可以進入高智商的隊伍,所以個人覺得論心機,論城府深,那一定是沙和尚別無二者,大家也可以踴躍的說說你們的看法。

文/小豬八——解讀西遊記(第259期)

相關焦點

  • 沙僧在取經隊伍中,一心為了取經甘願付出,不計較個人得失
    沙和尚在《西遊記》之中一直在扮演老實人的角色,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竭力維護取經能夠順利完成。他就希望能夠通過保護唐三藏順利取得真經,救贖自己曾經失手所犯下的錯誤。這是他唯一的機會,所以他在取經的路上盡職盡責,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 孫悟空是猴,豬八戒是豬,那沙僧是什麼?
    家長的意識中,答案應該是四個人,但小孩子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是兩個人,因為孫悟空是猴子,豬八戒是豬,不能算人。這份作業雖然讓人哭笑不得,但反應出了兩代人看問題的重點。可能是受電視劇的影響,在我們的印象中,唐僧師徒四人中,只有兩個是人,分別是唐僧和沙僧。所以,小朋友作業上,唐僧師徒的形象,也是一猴一豬和兩人。但是,沙和尚真的是人嗎?
  • 沙和尚的骷髏項鍊有何秘密?觀音知道不說,孫悟空早起疑心!
    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當然會給沙和尚贖罪的機會,便告訴沙和尚,只要能夠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不僅可以把之前的罪業一筆勾銷,還可以恢復原職,重新做回當年玉皇大帝的捲簾大將,而這一次妖怪的經歷也是一次考驗。在這字裡行間,我們能夠想像到這樣一個場景:在唐僧西天取經之前,還有九位取經人,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需要渡過流沙河,然後瘋魔狀態的沙和尚出現,這九位取經人都化作了骷髏。為什麼沙和尚脖子上的骷髏頭只有這九個取經人的呢,因為流沙河是弱水,無論什麼東西都會沉下去,即便是鵝毛也不能漂浮。
  • 沙和尚是什麼動物變的?日本人:我們連小孩子都知道
    文/快哉風 唐僧三個徒弟,孫悟空是猴精,豬八戒是豬精,那沙和尚是什麼動物變的?書中說沙和尚是個「流沙精」,卻隻字不提「流沙精」到底是何物種。
  • 《西遊記》告訴我的(作文角)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名著,主要講的是唐僧帶領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到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看過《西遊記》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大事,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不畏艱難、團結一致。
  • 《西遊記》中猴子和豬到底誰厲害?
    最近閒來無事又拿起《西遊記》看了起來。《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老爺子的著作,加上楊潔導演拍攝的電視劇《西遊記》,其中的故事想必已經是家喻戶曉。取經五人組(值日功曹、六丁六甲等姑且不算)性格迥異,這導致有人喜歡猴子、有人喜歡豬還有少部分人喜歡師傅和沙和尚。
  • 豬八戒最開始能和孫悟空戰一夜,為什麼取經路上出工不出力
    小時候看《西遊記》只是圖個玩鬧,長大以後看你會發現這裡面講的全是人情。就拿豬八戒來說,在西天路上喜歡磨洋工,累死累活的總是大師兄!有人說孫悟空有本事當然要能者多勞,事實上豬八戒的本領也不弱!那怪(豬八戒)不能迎敵,敗陣而逃……能和孫悟空打那麼久,在西遊世界裡絕對算得上是一流戰力了。那麼八戒一路上出工不出力難道是因為生物(豬)的本性?
  • 西遊記中的貪嗔痴慢疑
    小孩子根本讀不懂《西遊記》的,個人認為《西遊記》可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而且是人世間一部最偉大的成功學。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實際是一部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心魔的成功學。吳承恩通過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引領我們去克服內心,戰勝心魔,最終取得經,成就人生。西遊記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這師徒五人,只是一個人。
  • 沙和尚為什麼拿骷髏當項鍊,為什麼對唐僧言聽侍從,原因這麼搞笑
    本主題:沙和尚的骷髏項鍊?86版西遊記中人頭項鍊在吳承恩小說中,描寫沙僧是一個吃人的主,怎麼來體現,就要在他脖子上下了功夫,進而出現了沙僧用九顆人頭骷髏打磨後穿起來把玩,當項鍊戴,同時在他們妖怪屆顯示自己威武的一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件裝逼神器。
  • 《西遊記》神話人物的文化寓意
    《西遊記》融合儒釋道,是借天之口、承恩所著的神話小說,其人物演義皆有所指,要追根溯本,不然分不清理還亂,孫悟空指心,是片刻不歇的心猿。斜月三星洞——藏住心的身體;靈臺方寸山——心方能探究的自然宇宙。菩提是心,菩提樹是身體;菩提老祖指道。
  • 中國唯一供奉豬八戒的寺廟,《西遊記》八戒原型,至今香火不斷
    看過電視劇《西遊記》的人都知道,裡面既好吃懶做又好色的當屬豬八戒,而很多人都說豬八戒是吳承恩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這號人。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是,在雲南的一個村莊,卻有一座八戒寺,這裡供奉的是豬八戒,而這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座供奉豬八戒的寺廟。
  • 西遊記中的悟空、悟能、悟淨名字中所蘊含的大道之理
    《西遊記》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具有極高的觀賞和藝術價值,其根據大唐玄奘往印度求取真經一事,經過藝術的加工,加上中國的各種神仙體系,和奇妙想像,結合成一部奇幻類的經典小說,被譽為中國四大文化瑰寶之一,據此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無數。書中求取真經的唐僧,取經途中根據觀世音菩薩法旨收的三個徒弟,分別為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悟能、三徒弟沙悟淨。
  • 其實《西遊記》中的白龍馬有鮮為人知的用處,連豬八戒都沒有想到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171,閱讀約3分鐘《西遊記》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小說。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因為它精彩的劇情,因為它精彩的故事,因為它多姿多彩的人物,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這些都是學經團隊的人,但是學經團隊往往有一個被忽視的成員,那就是白龍馬,但其實白龍馬才是學經團隊中真正的寶貝!我該怎麼說呢?。在《西遊記》中,其中一個難關就是觀音坐騎製造的。這件事就發生在朱自國身上。
  • 牛魔王和黑熊精為什麼不能加入取經隊伍?原來二妖王早被預定了
    牛魔王和黑熊精之所以不能加入取經隊伍,是因為兩個妖王已經被預定了。降服牛魔王時,孫悟空並沒有搬救兵,但在爭鬥過程中除了火焰山土地和暗中保護唐僧的眾神參與外,還有兩方勢力加入了進來,一方是靈山的四金剛,一方是天庭的託塔李天王父子。這兩大勢力四金剛只是圍堵,李天王父子主攻,且下手非常狠。這太子即喝一聲「變!」
  • 沙和尚實力蓋過孫悟空?玉帝還送給沙僧一把神兵,竟然碾壓金箍棒
    取經一路上師徒四人相依為命,眾所周知取經小團的每一個人都是菩薩親自挑選的,但在取經小團取經的路途上斬妖除魔基本上都是孫悟空來幹的,而且每次需要幫忙的時候悟空也會第一時間喊上八戒,既然取經小團四個人唐僧是需要被保護的那一個,八戒和悟空經常衝鋒陷陣,那麼還有一個人去哪了呢?
  • 西遊記唐僧師徒組建一個人力資源團隊,應給他們怎樣分工?
    西遊記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龍馬這5個人物形象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觀眾的心中。究竟他們在一個人力資源團隊擔任什麼角色更合適,我覺得應該從他們的背景和性格來分析。1.唐僧。
  • 西遊記中仙妖武力排行榜:孫悟空排老二,老君如來未上榜!
    西遊記中仙妖武力排行榜:孫悟空排老二,老君如來未上榜!西遊記中的高手數不勝數,他們有的是憑藉自己的本事,有的是藉助武器的幫助,就比如以金角銀角大王,他們本身的本領並不高,如果不是靠著手中的紫金葫蘆根本就打不過孫悟空好不好。
  • 《西遊記》電視劇中的兄弟關係,與原著中的描寫的關係有什麼差異
    具體劇情就不必細說,白骨精幻化人形,被孫悟空三棒子打死,唐僧肉眼凡胎不識真愚,非要念那話,搞大徒弟的事情。我們從看電視上看到的,是老和尚瞧見幾次三番傷了人命,只認孫悟空兇頑,不服教化,所以才念動緊箍咒,懲治劣徒,在打死第三個的時候,便狠下了心將行者趕回老家,而二徒弟、三徒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有效的勸阻,替猴哥開過口,求過情,兄弟三人的關係看起來是存在著情誼,這也是電視劇呈現給我們的。
  • 《西遊記》:世俗悲劇,度人不度心
    唐僧去西天取經,究竟是佛家普渡眾生,為世間受苦受難之人饋贈解脫之法,還是佛祖以取經之名除眼中不快之人呢?再談世人眼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孫悟空,他本是集天地精華而生的一介石猴,在取經成功後被封為鬥戰勝佛,看似光鮮亮麗,脫離了原本最底層的生活,但事實中可有人問過一句:孫悟空本身想成佛嗎?世人最羨慕孫悟空的地方,大多是其武藝高強,隨心所欲,而又無拘無束。
  • 西遊記中,為什麼豬八戒總想分行李?原因很簡單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取經的行李,一直備受大家的關注,說他們的行李當中都裝了一些什麼東西。筆者認為,裡面的東西主要有兩種,一是唐僧從長安出發時帶的東西比如錦斕袈裟、九環錫杖、紫金缽盂;也有證件通關文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