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工作之餘,有些人會去理療店做養生項目,養生項目確實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作用,不過大家在接受相關服務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店鋪的資質以及技師是否有執業資格,如果店鋪或者技師的資質不達標,有可能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一位女士去修腳店修腳,店家推薦她做艾灸,沒想到因此被燙傷,那麼雙方又是如何協商解決這件事的呢?
在店家的推薦下做了艾灸,肩膀被燙傷
林女士家住杭州,她在鄭遠元專業修腳房杭州燈彩街店辦了一張卡,平時經常去修腳,前不久的一天,店裡的工作人員推薦她試試「魔灸」,其實就是艾灸。林女士接受了這個服務,技師先是在她的後背用精油推了一下,然後拿著陶瓷罐艾灸。
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林女士突然感到自己的左肩膀很疼,她看了一眼,發現皮肉分離。當時她沒有特別在意這件事,店家也沒有給她做特別的處理,回到家後她才覺得問題可能有些嚴重,隨後她又去找了店家,在店家的陪同下去了醫院,結果診斷為燒傷。
如今,林女士向店家提出索賠要求,營養費、醫療費、誤工費,再加上精神損失費,以及後期去疤的費用,一共要5萬塊錢,店家不同意。
就賠償的問題,雙方未能協商一致
林女士跟記者說,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操作人員失誤導致的,後來記者也來到這家店鋪詢問了負責人,負責人說,員工有做過培訓,當時是因為艾灸罐裡的銅質防塵網掉了下來,所以才會燙傷林女士,確實是操作失誤。
發生這件事後,修腳店並沒有推卸責任,第一時間帶林女士去醫院處理,如果林女士現在索要賠償的話,雙方可以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處理。
當著記者的面,林女士提出想要看一下店家的營業執照,店家說,營業執照正在辦理,這兩天在註銷,註銷後會換成店長的名字。
記者查詢了一下店鋪的信息,註冊名叫杭州拱墅彩都修腳店,公開信息上顯示,服務範圍只有修腳一項,並沒有其他的項目,如今,林女士已經把這個情況反映給轄區市場監管部門。
如果做理療項目給顧客的身體造成了傷害,店家是需要承擔責任的,必要的誤工費、營養費以及精神損失費一定要承擔。店家一定要讓專業的技師為顧客服務,並且定期對技師進行培訓,提升技能,這樣才能使顧客更加滿意,技師上崗的時候,必須要持有崗位資格證書。
作為商家,要遵守相關的規定,嚴格按照營業執照上的服務範圍給顧客提供服務,如果超範圍的話,有可能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而我們去養生店接受服務的時候,也要多多關注這些問題。你認為,類似的糾紛如何解決最為妥當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