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巨嬰」,成為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人

2021-01-22 騰訊網

前幾天媒體報導:在一個紅燈路口附近,一名男子騎著電動車在輔道上,擋住後面的機動車,同時男子手裡還拿著一部手機。執勤人員上前,勸阻該男子到安全島上等候,但男子反過來質問執勤人員:「你只是個協警而已」。對此現場疑似一名車主回應說:「難道協警就不值得尊敬嗎」?騎車男子繼續說:「協警就不值得尊重怎麼樣」?雙方就此發生口角,騎車男子還揚言:要叫老爸過來撞爛你的車,穿成那樣又怎麼樣,拿著一部爛手機,看你戴著什麼表......。一番爭執後,該男子還下了車拿起手機與現場人員對拍,男子罵完後騎著電動車揚長而去。

在此我不多想說什麼,像這樣的案例網上比比皆是。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的人,自私自利、無視法規處、處以我為中心呢?

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造成現在這樣狀態與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俗稱「巨嬰」。當今社會,「巨嬰症」似乎成為一種普遍的人類心理通病,特別是在年輕人群體中。所謂「巨嬰症」就是外表看起來成熟,但心智方面卻依然像個小孩甚至嬰兒般一樣極其不成熟,無法獨立面對和承擔需要依賴他人,情緒不懂得自控,言行舉止更是不懂得分寸。

古代就有對這種「巨嬰心理」的研究,司馬光的《家苑》中寫道: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敗子」。愛而不教,使陷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數。

大概意思是說:慈母之所以敗子,關鍵在於愛而不教,只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它小則使兒女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知稼穡之艱,不曉生計之難;大則使兒女們任性孤行,不顧綱紀,無法無天,以至於幹出不忠不孝、喪盡天良的事,到頭來身入囹圄,身首異地,成為社會上的渣滓和罪人。

中國的父母其實挺累的,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到考上大學,一直都在無微不至地照顧。等孩子大學畢業,又為孩子的工作,婚姻操心。等孩子好不容易結婚成家生子了,又要幫忙帶孫子孫女。也許正是中國父母這中無私的愛剝奪了孩子獨立生存的機會,才滋生了太多的「巨嬰」。

在大自然中弱肉強食,為了生存,小獅子在很小的時候,大獅子就會一點一點地教小獅子覓食等生存本領,等小獅子掌握了基本的覓食本領後,就會被大獅子趕走,獨自生存。動物尚且如此,可是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有時卻不明白這個道理。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

「巨嬰「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父母長期溺愛的教養方式造成的,要想讓孩子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時候,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教給她們社會規則,讓他們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相關焦點

  • 做一個有擔當,不推卸責任的人
    如果一個人的責任心很強,那麼他的事業,絕對是蒸蒸日上的,而有責任心的人,好運也會接踵而來,有責任心和擔當的人,能夠更好的靠近成功和幸福。是誰說的,真正的管理者必須有不推卸責任的精神。人生不能沒有樂趣,就像人生離不開責任和擔當是一樣。一個有擔當的人,他的人生是坦蕩的,是帶著光亮的,他的生活是有意義,且又有價值的。一個人的人生,若活的毫無價值和意義,那便是行屍走肉一般,是無法收穫樂趣的。
  • 暢銷37年的童書,教給孩子責任與勇敢,不再成為巨嬰
    2020年討論最多的就是新冠肺炎,這期間,讓大家看到了白衣天使的魄力,他們成為這個時間的逆行者。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是一群90、95後的孩子裝成大人的模樣。但總有那麼幾個人,讓我們見識到巨嬰們讓人不恥。
  • 責任與擔當是一個企業成功的根本,無責任擔當的企業終將自食其果
    近段時間,似乎有一個國際品牌的所作所為惹了眾怒,幾乎全網都在對它進行吐槽,這個品牌就是奔馳,嚴格說來是國內的北京奔馳。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質量問題可以解決,可是如果社會責任缺失,那這個企業必定會走向衰敗,哪怕它實力再強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會說質量,有人會說服務,有人會說口碑,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 彼得潘效應|一個拒絕心理成長的人,找伴侶都帶著「吃奶」的目的
    伴侶關係本該是男女雙方共擔責任的「聯盟」,但有一種關係,其中一方卻承擔著"奶爸奶媽"的角色,和另一半的關係就像是養育了一個青春期的少年一般,令人累覺不愛。在網上看過一個女孩是這樣形容與她老公的關係。"25歲戀愛,27歲結婚,如今婚姻已過3年。
  • 責任和擔當是什麼,為什麼出了問題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推卸責任
    我發現近些年我國人民都喜歡推卸責任,自己犯的錯也要想盡辦法往別人身上賴,沒有一點擔當,不管是個人還是單位,都有這樣的情況,總之出了事情不是推就是賴,要麼就是訛,很多八竿子打不著的也要去無理取鬧一番,反正就是自己永遠沒有錯,錯的永遠是別人。
  • 《安家》|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怎忍心讓心愛的女人受傷害
    電視劇《安家》接近尾聲,而劇中人物的故事卻讓人意猶未盡。特別是劇中暖男徐文昌,成為女性心目中理想的伴侶。其中,徐文昌對前妻的包容和寵愛,感動了無數屏前人。是的,一個丈夫能對曾經傷害過他的前妻,不計前嫌,還一次次陪她去做產檢,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 職場巨嬰「毀」人不倦
    我們在譴責這一類人群的同時,也要清楚"職場巨嬰"到底有哪些特徵?如果我也有該怎麼辦?今天就和大家談談"職場巨嬰"。這類巨嬰在職場中總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還覺得這是在"做自己",處處彰顯自己的不同;另外他們也不懂得去和同事搞好關係,覺得別人幫他都是理所應當,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沒必要做。 3、 推卸責任的能力一流 有一些人,總以為自己很聰明,秉持無過即是有功的錯誤想法。事前推脫不說,事後還出錯甩鍋。
  • 高鐵上男子對女生大打出手,只因要給手機充電,可離巨嬰遠點吧!
    通過小劉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職場是一個立體豐富的生存環境,它不僅考驗個人的業務能力,更考驗身處其中人們的生存之道,抱怨可以發洩情緒,但解決不了職場的生存問題。所以現實職場之中,即使某個人的能力再強,但從領導到同事,沒有人會喜歡像「祥林嫂」一樣,天天抱怨的那種員工。 3:職場巨嬰有哪些特徵?
  • 除了養成巨嬰,泛濫的母性也可能讓孩子「恐婚」
    現如今大齡單身青年越來越多,這其中沒有找到合適對象的人佔一大部分,而由於各種原因不願意結婚的也有很多,比如人們常說的「恐婚」一族。「恐婚症」其實由來已久,只是這幾年才被我們熟知。它指的是未婚的人對婚姻的畏懼和逃避。其來源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兩方面。
  • 捅死「巨嬰」逆子的日本高官,戳中了誰家的痛?
    為了自己而擅自生孩子,父母到死前最後1秒都有照顧孩子的責任。」「如果能得到殺人許可證,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愚蠢的母親。」在日本,一批「父母正祈禱子女死去」,100多萬人在危險邊緣》。在這篇文章裡,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件比標題更加驚悚。事件一:土浦殺人事件2004年11月24日,茨城縣土浦市,28歲的飯嶋勝(男)用菜刀和鐵錘殺害了54歲的母親、31歲的姐姐、57歲的父親。與熊澤英一郎相似,飯嶋勝生活在一個精英家庭,祖父曾任市議會議長、父親曾任市役所(市政府)幹部。
  • 鍾南山寄語:勇氣、擔當和責任是青年人必備的素質
    鍾院士還手寫寄語鼓勵劉家怡和新生代,「勇氣、擔當、責任,青年人必備的素質」 。大人或主任、領導能做的事,你們也應該要有勇氣去做。  另一個是擔當。那時候在武漢,疫情一下變得非常嚴重。有段時間大量醫務人員都在超負荷工作,確實需要很多人去支援,所以要有擔當。  還有一個是責任。有擔當了以後,要把責任擔負起來,就是要完成任務,現在看起來年輕人還是完成了任務的。
  • 中國式巨嬰:二婚的人能幸福嗎?
    是愛情、責任、信任和堅持,但是很多夫妻,卻背道而馳,把愛情過成了親情,激情變成了左手摸右手,有的以工作忙為藉口,忽略了對家庭的照顧和責任,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出現婚外情,在各種生活瑣碎之下,不願再堅持,不願再修復。
  • 【清風時評】擔使命,必須有責任擔當
    要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需要廣大黨員幹部牢記責任使命、勇於擔當盡責,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奮進。  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始終聚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根本任務、首要任務,堅定信念、擔當使命、推動作為,加強政治訓練、黨性錘鍊、作風淬鍊,使黨員幹部經洗禮、淨靈魂、壯筋骨,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增強抵禦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全力以赴強化理論武裝,使黨員幹部爭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
  • 《千與千尋》巨嬰三連問:最愛成「醉」愛,巨嬰成長之痛,誰之過
    和你一樣,要星星父母不敢給你摘月亮。在油屋,所有人都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忘記了自己的來處,如同出賣了靈魂。每一個人都要與湯婆婆籤訂契約,千尋在籤完契約後,湯婆婆就用魔法抹去了她的名字,並給她起了一個新名字:小千。
  • 看看我們身邊的巨嬰都是什麼樣的人
    對此,有網友針鋒相對地反駁說,六歲的男孩子還不知闖進女廁所不對?這更能說明嚴重缺乏家教的家庭能養出巨嬰。關於這個問題,有律師談了看法。律師認為,根據我國《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規定,這兩名男童明顯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應由監護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事發後,男童母親出言不遜大罵出口,又應承擔治安管理處罰的相關法律責任。
  • 責任擔當扛在肩 廉潔自律做表率
    要忠於師生信賴和組織重託,情系師生,把師生利益和關切裝在心裡、扛在肩上,把辦好學校、立德樹人作為畢生追求,傾注全部精力和熱情。   二是始終把責任擔當扛在肩上。   要在「雙高」建設的大局中找準坐標、扛起責任、敢於擔當、做出貢獻。一要提升工作站位。要解放思想、拓寬視野、放大格局,在更高起點全面深化改革,以大思路、大氣魄、大手筆加快提升「雙高」建設的層次與水平。
  • 中國不養巨嬰:國家有保護你們的責任,沒有慣著你們的義務
    援助湖北的醫護人員相繼踏上返鄉的路途,各個省市有秩序的復工復產,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不懂事的人,以一己之力破壞全國人的努力,家鄉建設你不在,萬裡投毒你最快!現在回國都是為了安全,你回來是隔離的,不是來度假的,為你服務的是醫生和警察,國家公職人員,不是服務員,他們穿著隔離服十幾個小時不敢喝一口水,你卻嫌棄白開水不能喝,出國在外唯唯諾諾,回到祖國就在同胞重拳出擊,從來沒有人求著讓你回來,你如果不回來,那些人願意就可以少忙一個人的活兒,他們就可以休息一會兒,有點兒自知之明!
  • 巨嬰心理:成年人心智沒有成熟,有2點非常明顯的特徵
    第一種特徵:極端幼稚的思維巨嬰的思維,往往有兩種分析事物的看法,不是好的就是壞的,經常覺得自己就是中心,就和一個孩子一樣,你給我一個好蘋果就是好人,你給我一個壞的蘋果,有問題的,就是壞人。始終無法理解別人善意的謊言和開玩笑的話,你給巨嬰撒一個善意的謊言,即使初心是想讓巨嬰好,然而他就是死腦筋,覺得是真的。倘若有一天,有個人做了一件讓巨嬰覺得不好何況對他有害的事,巨嬰就會認為這個人不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於是,巨嬰就有這種非常極端的思維。而且,巨嬰身邊都是好人的話,巨嬰就覺得世界很美好,反之,身邊什麼樣的人都有,人品差的太多,巨嬰就認為世界對他不公平,覺得世界太可怕。
  • 孩子犯錯後總推卸責任,家長要及時糾正,如何讓孩子有擔當?
    1.讓孩子變得沒擔當愛默生說過,「責任感是一種品格,擁有最高的價值。孩子喜歡推卸責任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怯懦,不敢擔當本應該自己承受的責任。即便是小事,習慣了推卸責任的孩子也會將其歸結於他人的原因。2.影響孩子的社交喜歡把責任推卸給同學的人在社交發展上也一定會有所受限。沒有孩子願意和推卸的人做同伴。孩子的社交在孩子推卸責任中受到不良影響,甚至孩子會因此有被孤立的可能。
  • 女子出軌快遞員的造謠者父親發聲了,你是如何看待巨嬰現象
    前段時間造謠女子出軌快遞員的造謠者父親發聲,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一名28歲的女士取快遞時被偷拍,並被人故意捏造成"出軌快遞小哥的"蕩婦"。其中一位造謠者郎某的父親一再表示:兒子並非針對古女士,就是小朋友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