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媒體報導:在一個紅燈路口附近,一名男子騎著電動車在輔道上,擋住後面的機動車,同時男子手裡還拿著一部手機。執勤人員上前,勸阻該男子到安全島上等候,但男子反過來質問執勤人員:「你只是個協警而已」。對此現場疑似一名車主回應說:「難道協警就不值得尊敬嗎」?騎車男子繼續說:「協警就不值得尊重怎麼樣」?雙方就此發生口角,騎車男子還揚言:要叫老爸過來撞爛你的車,穿成那樣又怎麼樣,拿著一部爛手機,看你戴著什麼表......。一番爭執後,該男子還下了車拿起手機與現場人員對拍,男子罵完後騎著電動車揚長而去。
在此我不多想說什麼,像這樣的案例網上比比皆是。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的人,自私自利、無視法規處、處以我為中心呢?
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造成現在這樣狀態與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俗稱「巨嬰」。當今社會,「巨嬰症」似乎成為一種普遍的人類心理通病,特別是在年輕人群體中。所謂「巨嬰症」就是外表看起來成熟,但心智方面卻依然像個小孩甚至嬰兒般一樣極其不成熟,無法獨立面對和承擔需要依賴他人,情緒不懂得自控,言行舉止更是不懂得分寸。
古代就有對這種「巨嬰心理」的研究,司馬光的《家苑》中寫道: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敗子」。愛而不教,使陷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數。
大概意思是說:慈母之所以敗子,關鍵在於愛而不教,只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它小則使兒女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知稼穡之艱,不曉生計之難;大則使兒女們任性孤行,不顧綱紀,無法無天,以至於幹出不忠不孝、喪盡天良的事,到頭來身入囹圄,身首異地,成為社會上的渣滓和罪人。
中國的父母其實挺累的,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到考上大學,一直都在無微不至地照顧。等孩子大學畢業,又為孩子的工作,婚姻操心。等孩子好不容易結婚成家生子了,又要幫忙帶孫子孫女。也許正是中國父母這中無私的愛剝奪了孩子獨立生存的機會,才滋生了太多的「巨嬰」。
在大自然中弱肉強食,為了生存,小獅子在很小的時候,大獅子就會一點一點地教小獅子覓食等生存本領,等小獅子掌握了基本的覓食本領後,就會被大獅子趕走,獨自生存。動物尚且如此,可是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有時卻不明白這個道理。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
「巨嬰「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父母長期溺愛的教養方式造成的,要想讓孩子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時候,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教給她們社會規則,讓他們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