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其實很糾結。這確實是一種鎮江的特產,但問起絕大多數的鎮江人,還真的沒吃過這個食品——「方便溼面」。
其實我倒是吃過「方便溼面」的,但也有好幾年前了。那時候韋崗溫泉還沒有歇業,在溫泉大廳裡的一滾燙泉眼處,售賣生雞蛋和這種袋裝的「溼面」,生雞蛋放在沸騰的泉水裡,一會兒就熟了。「溼面」連著袋子也放在泉水裡,幾分鐘後,撕開袋子,就能直接吃熟了麵條。
回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這種「方便溼面」是什麼牌子的,直到最近才知道,這種麵條叫「壽桃」牌方便溼面,如假包換的在鎮江句容加工生產,方便溼面口味鮮香,勁道爽口。
一經推出迅速暢銷海內外,一年產值高達到一億多元,你說算不算鎮江特產?
視頻來自一起鎮江
1960年,一家叫「新順福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在香港創立,創始人鄭耀鵬先生用「用意、創新意」的宗旨,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不斷做大。
這家公司不斷拓展,先後在廣東,重慶,句容設立分廠。2007年12月14日,江蘇新順福食品有限公司在鎮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
第二年,為了提升品牌影響力打開內地市場,總部決定在鎮江句容設立分廠。
最初起步時,句容公司只有一條掛麵生產線,產品單一;隨著市場產品種類的增多,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公司開始逐漸入不敷出。
2013年,再經過反覆的調研和考察後,公司決定轉型,在原有掛麵的生產基礎上,增加方便溼面這一新品種。
「方便溼面」是一種將傳統的手拉、手擀麵技術應用於工業化大生產的速食麵製品,用這種工藝製作出來的面,含水量高達56%~67%左右,它不經油炸,營養成分未被破壞,脂肪含量低,更重要的是他迎合了當下生活節奏快,需要快速便捷的解決飲食問題的特點。
後來,這家企業還專門配備了研發團隊,努力開發更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溼面。烏龍麵,車仔面,一分鐘拌麵,先後進入市場。
方便溼面能存放十個月。然而,作為麵條領域的新星,想要得到認可,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市場不認可,這該怎麼辦?
進社區,下賣場,一戶戶推介,一家家解釋,歷經半年的努力,方便溼面終於在一家連鎖便利店迎來了轉機。
作為一個新崛起的品類而言,快速發展的引擎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方便溼面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於健康的隱形需求,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快速、方便這一顯性需求。
我和這家企業沒有任何關聯,我是在「一起鎮江」和「財經鎮江」微信號上看新聞,才知道,竟然有一種鎮江人都沒怎麼吃過的鎮江特產。
但這種方便溼面,帶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思考,作為一個吃慣鍋蓋面的鎮江人,鍋蓋面好吃,但是難以攜帶、運輸的弱點,現在還不能開發成旅遊商品。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鑑這家港資企業的思路呢?
這家企業勇於轉型革新的魄力,令人欽佩。在風起雲湧的市場競爭中,在決定企業命運的十字路口,更需要入局和破局的勇氣。
文章來源:鎮江風情視頻、圖片、內容引自「財經鎮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