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認知!過去都說膠囊內鏡篩查腫瘤效果差,那現在呢?

2021-01-22 網易

2019-11-12 10:05:26 來源: TopMD

舉報

  《約吧大醫生》第299期

  本期大醫生: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 主任醫師 倪曉光

  「我只是一顆膠囊,但我還是一架探秘人體的攝像機,是一艘遨遊人體的「飛船」,具體我是幹什麼的呢?倪主任最熟悉啦,這就讓他給大家揭曉。」

  膠囊內鏡的「兄弟姐妹們」

  膠囊內鏡的發展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目前可以分為三大類:小腸膠囊、磁控膠囊、結直腸膠囊。

  

  第一類就是小腸膠囊,也是應用時間最長的一個膠囊。小腸長2m-5m,它是普通胃鏡、腸鏡到達不了的地方,於是有了第二類磁控膠囊。第三類是結直腸膠囊,可以篩查結直腸腫瘤。

  膠囊內鏡的檢查過程非常簡單。檢查前一天,做好腸道的準備,第二天早晨,吞服膠囊,這個膠囊一般能夠在人體內運行12個小時左右,可以在無痛苦的狀態下,完成整個消化道的檢查,同時也不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膠囊內鏡篩查腫瘤的準確率高嗎?

  目前經過一些改進,它的成像質量、攝速度較以前明顯提高。以前的膠囊內鏡,一秒鐘拍兩張照片。現在的膠囊內鏡實現變頻,一秒鐘可以拍35張照片。高速的拍照,就是為了不留下任何漏診的可能。

  以前的膠囊內鏡是單頭攝像頭,現在變成兩頭都是攝像頭,大大減少漏診的可能性。有很多國內外的大規模報導,比如說在結直腸腫瘤的篩查過程當中,通過結直腸膠囊和正常腸鏡對比來看,1cm左右的息肉,膠囊內鏡篩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接近90%。

  膠囊內鏡並不是完美的,目前來看不能完全代替胃鏡、腸鏡。

  膠囊內鏡進入到人體後,基本上不再受外界的控制,如果病變隱藏得非常的深,膠囊內鏡就會漏診,而常規內鏡可以進行各個角度的翻轉和運動,看到各個死角。

  膠囊內鏡還會受腸道準備的影響。如果腸道準備不徹底,將會影響膠囊內鏡檢查的準確性。

  現在有一些研究,膠囊內鏡進入到人體後,可以操控它。有問題的地方可以做活檢,有息肉可以切除,然後回收出來。

  膠囊內鏡結合5G的技術,不僅可以實時傳輸出圖像,還可以把圖像上傳到雲端,專家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閱讀患者整個膠囊內鏡採集的幾十萬張的圖片資料。

  還可以通過APP,把專家的意見反饋到患者的手機上。所以膠囊內鏡將會成為5G時代消化道病變的全面掌控者。

  

  【聲明】本欄目版權歸出品方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各種形式的轉載、剪輯及修改,否則出品方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本期內容不作為臨床診斷及醫療依據,不可代替醫生面診,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想查胃腸道,透視、CT、胃腸鏡、膠囊內鏡要選哪種呢?聽醫生說
    其他健康的敵人我們也會終將戰勝,提到健康不得不提到癌症,它就是健康的毒瘤,未來國家關於癌症將會以防為主,大力發展腫瘤篩查。目前篩查效果比較理想的癌症有:低劑量CT篩查肺癌,上腹部彩超篩查肝癌,乳腺彩超篩查乳腺癌,婦科檢查篩查宮頸癌,胃鏡篩查食管癌胃癌,腸鏡篩查結腸癌。
  • 一粒結腸膠囊內鏡吞進肚,遊走體內「咔咔咔」巧看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前不久剛進了很厲害的檢查儀器——結腸膠囊內鏡小徐就成了結腸膠囊內鏡第一個檢查者,早上九點,清完腸的小徐在膠囊檢查室喝下了消化劑,30分鐘後貼上了膠囊傳感器,並吞下了一顆帶有雙攝像頭、1.1X3.1cm 的膠囊內鏡。
  • 忽悠人的體檢,膠囊內鏡胃腸全查
    因此,某些體檢中心極力推薦膠囊內鏡檢查,宣稱「無痛苦、方便、安全、衛生、胃腸全查」,符合老百姓的心態,大肆歪曲膠囊內鏡的作用,忽悠老百姓。膠囊內鏡看上去像一粒膠囊藥物,裡面帶有攝像頭,通過無線連接到圖像記錄儀。檢查時只要吞下膠囊,背上小巧圖像記錄儀。膠囊會隨著胃腸蠕動往下走,其攝像機能錄下胃腸病變情況,傳導到記錄儀。
  • ...第二中醫院)消化腔鏡治療中心順利完成首例新型磁控式膠囊內鏡...
    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消化腔鏡治療中心順利完成首例新型磁控式膠囊內鏡檢查。患者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因突發暈厥8小時伴黑便2小時而就診於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急診,查血紅蛋白52g/L,入院後立即予行胃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建議患者完善腸鏡檢查。
  • 內鏡「神探」讓消化道腫瘤「無處藏身」
    近三個月來,威海口腔醫院內鏡室通過精細檢查,共查出十幾例早期消化道腫瘤,年紀最小的患者27歲,這些查出早期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威海口腔醫院內鏡科主任車毅提醒,45歲以上人群可通過內鏡檢查來篩查消化道腫瘤。
  • 來自醫科院腫瘤醫院的食管癌篩查模型:八大高危因素看看你有沒有
    原創 彭昕 醫學界腫瘤頻道對於早期發現生存率更高的食管癌,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篩查呢?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而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高發病率,全球約有一半食管癌患者在中國[1]。
  • 一文了解:胃鏡腸鏡、無痛內鏡、超細內鏡、小腸鏡、膠囊內鏡...
    那麼,消化道內鏡檢查都有哪些?這些檢查都適合哪些人?哪些人又不適合去做?檢查之前和之後,又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結腸鏡檢查的併發症和風險主要包括穿孔、出血、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操作不成功及腸道準備過程中出現的水電解質紊亂等,但也都可以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謹慎規範的操作儘量避免。超聲內鏡——B超+內鏡顧名思義,超聲內鏡就是將內鏡和超聲結合起來的消化道檢查技術。
  • 重醫附二院每年為4萬例消化道腫瘤高風險人群做胃鏡篩查
    常規胃鏡報告提示:尹先生的食管中段大片黏膜發紅粗糙,長約5cm,寬超過1/2周接近3/4周,可疑早癌病變,為了進一步確診,隨後幾天醫生又為尹老先生做了放大染色胃鏡,「也就是我們消化內科大夫所說的「胃鏡精查」。鄧超醫生說,通過精查,果然如我們所料,尹先生患上了食管癌,慶幸的是病變還處在早期,腫瘤浸潤深度淺,淋巴結轉移風險低。
  • 安翰科技磁控膠囊胃鏡技術引領「內鏡新基建」
    可以預見,未來,全國都將陸續在「新基建+醫療」上加大投入,特別是在智能醫療器械和人工智慧等方面,將是各大企業發力的新風向。 「無接觸式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解決方案脫穎而出 不少人對其印象還停留在插管的電子胃鏡階段,由於恐懼會逃避胃鏡檢查,導致治療貽誤。
  • 內鏡消毒液的現狀分析:各類內鏡消毒劑的優缺點
    隨著內鏡診療技術的發展,軟式內鏡廣泛運用在腫瘤的篩查、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軟式消化內鏡通過口腔、肛門或人工通道進入人體消化道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使用後不可避免的有微生物和有機物殘留,而軟式消化內鏡屬於重複使用性醫療器械,使用後必須進行清洗、消毒或滅菌的再處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 市一啟動消化道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只需2毫升血就能知道胃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煦 記者 何麗娜「每100個人進行胃癌篩查,就會檢出4人患上胃癌。」這是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工作得到的一組數據。消化道腫瘤越來越高發,死亡率已經躍到惡性腫瘤首位。消化道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無論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至關重要。
  • 「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
    13日下午,由市一醫院牽頭的「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啟動。項目覆蓋上城區和下城區共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於區內百姓,今後胃癌高危人群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能進行早期篩查。市一醫院副院長張筱鳳介紹,早在2016年,醫院就啟動了「胃泌素-17聯合胃蛋白酶原的血清學檢測用於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的效果評價」這一項目,在大杭州及周邊部分地區範圍內針對40歲以上高危人群開展早期胃癌篩查工作。4年來該項目共覆蓋餘杭、淳安、桐廬、諸暨等4個縣(市)共有17000多人參加血清篩查,其中1400餘人行胃鏡檢查,其中54人查出罹患胃癌 ,比例達3.72%。
  • 周平紅:內鏡裡的「大國工匠」
    「可以說,對胃腸道夾層腫瘤——黏膜下腫瘤的治療,包括內鏡全程切除術等方面,我們領先歐美整整10年。」周平紅說,那6年的堅持,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1992年大學畢業分配,雖然中山醫院是上海最好的醫院之一,但那時病人不多,他有時上午開刀,下午就圖書館看看書。「這樣度過兩年後,我感覺不能再虛度光陰了。」恰巧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僅成立了兩年,急需「新鮮血液」,他就主動找到高衛東醫生和姚禮慶主任要求去學習內鏡操作,想法很簡單,趁年輕精力充沛,多掌握一門技術。
  •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結直腸癌|FAP|家族史|篩查|腫瘤|胚系...
    早期幹預:對遺傳性結直腸癌患者的家屬(一、二、三級親屬)而言,發生腸癌及遺傳性結直腸癌相關腫瘤的風險顯著高於普通人群普通人群(如FAP, 若未予治療,幾乎每一病例都將發生結直腸癌;林奇症候群患者患癌風險約52-58%), 並且發病較年輕(平均44-61歲),進行必要的遺傳篩查及腸癌相關腫瘤的篩查能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早期幹預,從而改善預後。三、哪些人群需要接受遺傳性結直腸癌篩查呢?
  • 出國看病科普:一顆膠囊內鏡就能檢查全部消化道嗎?
    膠囊內鏡是一種做成膠囊形狀的內窺鏡,用來檢查人體消化道的醫療儀器。據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膠囊內鏡能進入人體,用於窺探人體腸胃和食道部位的健康狀況。用來幫助醫生對病人消化道系統疾患進行診斷。那麼膠囊內鏡能一次性觀察到所有的消化道嗎?
  • 專家消化內鏡切腫瘤
    (健康時報記者 陳琳輝)「超級微創理念非常適合從事消化內鏡方面的專家積極探索。」12月21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的辦公室裡,黃永輝教授看著患者的檢查報告說,「超級微創」是目前消化內鏡微創治療領域的努力方向和目標。
  •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鏡室搬家啦!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鏡室已於2020年7月31日搬至醫院2號樓3樓(檢查人員:從1號樓門診5樓口腔科通道處進入)。經過半個月的運行和相關流程優化,將為廣大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內鏡檢查及治療!導醫臺操作室我院脾胃病科是「中國消化道早癌篩查聯盟」、「上海交通大學炎症性腸病診治中心分中心」,「上海市食管疾病規範診治聯盟」的合作單位,「虹口區大腸癌篩查」定點單位,臨床開展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肝硬化、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腸病、消化性潰瘍、肝病、脂肪肝、膽囊炎、膽石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瀉、便秘、消化道腫瘤等消化道的常見疾病及疑難病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 胃癌篩查應該怎麼做?膠囊胃鏡是啥東西?
    無論中國還是日本,最早的1A期胃癌生存率都在90%以上,而最晚期的則都只有15%左右。大家生存率的差別,主要來自早發現,還是晚發現。為什麼日韓的早期胃癌比例高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胃癌的篩查。日本和韓國,都有胃癌的全民篩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