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於理性或過於情緒化都是自欺

2021-02-11 橡樹文字工作室

年過九旬的侯士庭,在《心靈渴望》(點擊閱讀購書:侯士庭作品《心靈渴望》到貨了!)一書中說,自己的全部職業生涯都花在了傾聽別人這件事上。因著傾聽無數人心靈深處的真實聲音,他撰寫本書,試圖幫助當下心靈迷茫和虛空者重新找到真正的充實和滿足。恰如本文,他指出人們心靈的問題時一針見血,給予出路時又一語中的。願每一枚橡果都從中深深受益!

 我們的情感需要由思想來補充

   

我們不但把自己保護起來,免得去面對太多現實,而且會建議別人也不要太多暴露自己的心靈。我在牛津大學求學時,曾與一位俄羅斯男士住在一起,他總是追問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人們聽到這件事後,常會說:「噢,如果你受得了他的刨根問底的話,那你的心一定很愚鈍。」意思是說,我不要暴露太多東西。

  

我們常會說出這類話: 「但是,我們無意告訴他(或她)這類事。」換句話說,這裡談到的除了人的靈魂以外,還有人的心靈(heart)。與靈魂一樣,心靈同樣也被用來表達我們人格的核心內容。但是,心靈勝於靈魂之處,是心靈常會用來表達人真正的自我,即人的愛與情感的核心內容。在這方面,我們必須誠實對待自身的親密關係和各種渴求。直覺推理來自人的心靈,正如帕斯卡爾的名言所表達的:「人的心靈有理性無法認識的理由。」換言之,除了邏輯和理性推演之外,我們還須考慮到直覺的「第六感官」。帕斯卡爾曾抨擊自己同時代的笛卡爾冷冰冰的邏輯,斥之為僅適合於「幾何人」,因為靈性實在無法用數學原則來描述。正如我們今天或許會說,它完全是「頭腦中的知識」,而沒有絲毫心靈的經歷。

   

縱觀整個哲學史,人類以心靈為核心的情感領域,已經或多或少不被信任了。這種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柏拉圖,他認為人的心智比心靈更重要。從此以後,我們就傾向於將情感看成一種「汙穢」或「混亂」的東西,不應受到那些有理智者的嚴肅對待。正是這種將情感與思想分割開來的做法,削弱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人心靈的重視。因為將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用一種整全的生活方式統一起來,使我們能作為一個整全的人來思想、渴求並感受事物的,乃是人的心靈。假若沒有這種統一性,我們就會試圖去尋求沒有情感的知識,或強調沒有經過反思的情感。這兩種態度帶給人的都是對現實的誤解。正如本書要表明的那樣,我們的情感需要由思想來補充。無情感的理性主義和未經反思的感傷主義都是對真理的扭曲。

 

重新發現你的心靈

 

在我整個生涯中,這種觀點一直是我個人切身體會到的。我將自己的全部工作生涯都花在了傾聽其他人上面。最初,我作為一名教師,置身於世俗教育領域中有二十三年之久;隨後,作為一名教師兼輔導員(counselor),投身神學領域也有二十二年之久。傾聽人們心靈中諸多的渴求,是一種比僅僅辦講座更深摯的教育形式,本書就是在我對這些心靈經歷予以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的。透過這種經歷,我日漸確信人若過於理性或過於情緒化都是在自欺。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都無法在真正友誼中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或生發出一種對上帝的真正信仰。

   

社會期望我們成為自足自立的人,管好自己的事情,若不能出色地解決問題,就最好悄無聲息地把自己的難題除掉。我們處在壓力之下,要確保自己有能力也有才幹來供應自己的物質需要,滿足我們的生活方式,以便對周圍人施加影響。談論人心靈的痛苦以及我們如何處理這些事會有失體面,更不用說談論現代生活所帶來的絕望了。

   

這本書致力於探索人類心靈的本質。它揭露了我們用於自我欺騙的手段,也向我們表明,一旦我們接受如下真理——上帝創造我們是要叫我們尋求他,我們所追求的真正目標乃是那些永恆的事物——我們就會找到得以真正滿足的途徑。這是一個過程,更像我們與一位好友或家人吵架之後,當我們試圖和解時,就會敞開自己的心扉,並把問題談開,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敞開自己的軟弱。這個過程過去之後,儘管似乎會有些危險,但一條通往諒解和接納的路卻打開了。

 

更奇妙的是,我們就會敢於在這個新起點上建立關係,並對我們將來的關係充滿夢想。這就是我邀請你與我一同要做的:重新發現你的心靈,將那些實際上是成癮與偶像的虛假渴求揭露出來,並找出如何正確處理這些情況的方法。變得「真實」起來,既是一種極大的解脫,也是一種激動人心的前景;因為這樣,我們就能憧憬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替代那使我們窒息的虛假生活方式。或許,那時我們已經厭倦了這個世界上棉花糖一般的虛幻,並為一種更本真的屬靈生活做好了準備。

 

首要任務是脫離心靈中的虛假渴望

   

如今,我已經活到了可以從心所欲的七十歲。我可以回首自己的一生,看清我們在自己身上所玩的把戲,壓制壞消息,按捺住痛苦,並盡我們的所能讓自己不要成為弱者。我也看到,人們試圖用不同方式,來滿足自己深層的渴望。當人們處之失道時,結果就是災難性的,就會有各種弊端和極端的情況出現,一步步將這個人給摧毀掉。

   

實際上,我的信念是: 若沒有上帝那信實的、使人更新的大愛,以及與上帝之間的友誼,我們就不能將自己交託給無限的渴望。那真正賦予人生命的渴望乃是認識上帝。這種渴望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因為這是一種隨著它的滿足而不斷成長的渴求;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改變並引導著這種關係,使我們的渴望不斷得到深化。

   

本書就是為了對上帝賜給我們每個人、使人得生命的活潑渴望進行探討。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它涵蓋了「用心記住」的三方面內容中的每個方面:以一種歷史性視角來看待上帝;生活在與各種象徵相聯繫的生活中;謙卑生活。在本書第一部分第二章到第六章,我們會追述被扭曲的渴望,即偶像崇拜、惡癮、羅曼蒂克的愛情和理性主義等帶來的各樣後果,並會考察這種絕望的誘惑如何導致渴望的死亡。

  

本書第二部分,從對耶穌基督的認識乃是人心中各種渴望的真正滿足來入手。他的降臨開啟了我們各種渴望的可能性,真正引導人活出一種更豐盛的人生。隨後的章節對基督徒生活中的偉大象徵進行了探討,這表達了我們人之為人最深切的渴望。人有一種為真理作見證的渴望,這是早期教會的殉道士們深切感受到的。將曠野當作自由之地,以擺脫我們沉溺的過去,這一主題曾經被公元四世紀以降的沙漠教父所使用。借著愛之園中的象徵所表明的對上帝聖愛的渴求,則是中世紀盛期的一個重要主旨。天路客的象徵,對渴求超越物質世界的永生來說,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在中世紀接近結束時,就更是如此了。或許,小孩子的象徵是最獨特的基督教象徵,表達了上帝和他子民間那種根本的信靠關係。這同樣也是一個現代象徵,受傷的童年時代可能會對我們以後的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

   

因此,第一項任務就是分辨人心靈中的虛假渴望,使我們脫離它們,同時點燃我們心靈中真正的渴望,好叫我們代之以渴慕與上帝建立真正的關係,唯獨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被滿足。

   

渴望實際上就是渴求去認識,因為我們乃是被上帝所認識的,我們成長也是進入這種認識中。——塞巴斯蒂安·摩爾(Sebastian Moore)

(本文摘自《心靈渴望》,上海三聯書店,2016.09)

相關閱讀:

1、我們裡面的人真的更新了嗎?

2、你在自我欺騙嗎?

3、侯士庭是誰?

4、侯士庭作品《心靈渴望》到貨了!


親愛的橡果們!感謝大家陪伴橡樹人一路走到今天,一起分享屬靈的悅讀時光。我們相信,每位橡果在個人的閱讀經歷中,都會不斷迸濺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思考火花。從今天此刻開始,拿起手中的筆,把這些火花記錄下來吧!可以是你對橡樹書籍的書評,也可以是從某個段落引發的屬靈思考,還可以是閱讀的字裡行間湧流出來的不凡洞見。我們會不定期選擇推出橡果們的「果子」,期待看見你的那一枚哦!所以不要猶豫,把寫好的文字發給我們吧!我們也會相應提供稿費。咱們橡樹家的地址是:oaktree_amos@qq.com。

橡樹人時刻在這裡恭候橡果們!

欲購買《心靈渴望》,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最易單身的3大星座,一個過於被動,一個過於理性,一個過於完美
    現在的這個社會當中,越來越多的單身族,不是他們不想被愛,只是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愛人而已,但是這些人當中,還有幾種這樣的人,得不到愛情始終是自己的原因,要想得到愛情,就不能過於被動,要主動一些才能讓真愛發現自己,也不能過於理性,因為愛情本來需要的並不多,只是一句我愛你這麼簡單而已,更不能對愛情要求的太高
  • 層次低的人都是情緒化的,而境界高的人都是理性的,如何做到理性
    如果我們展開視覺,然後去跟別人辯論,每個人都將各執一詞,因為面對同一個事物,不用人會用他自己大腦裡面已經存儲的背景知識來解釋眼前的東西。這就是我們視覺天生存在著的缺陷,他不是對眼前的東西的真實反映,我們視覺都是拿每個人自己大腦裡面的背景知識來解釋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這我們感官用智方式無法避免的缺陷,他是被內置到基因層面的。
  • 情緒化,過於理性缺乏熱情,喜歡三星座不會主動出擊
    水瓶座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水瓶座始終保持著冷漠的心態,這種心態特別理性,與其他人有一定的距離。他們雖然有求知慾,但也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心態。在愛情中愛的世界、水瓶座沒有太大的激情,總是在特別平淡的光線中反射出來。
  • 情緒化的人可怕嗎?
    我太感性了,就像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有時候因為喜歡的人的一個舉動,就有小情緒。我總是容易把情緒寫在臉上,有些朋友說我這樣的性格好,很真性情。但我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傷害到愛我的和我愛的人。心姐,你覺得我是一個情緒化的人嗎,情緒化好嗎?
  • 水瓶座獨立有主見的女性,對愛情過於理性
    文/沐時光之書現如今女性有個性獨立的真的非常多,水瓶座就是星座中的代表了,水瓶座是一個做什麼事都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的人。不管在哪個方面都是一個過於理性的人設。對愛情更是了,太過於冷靜和理智,幾乎很難為了愛衝昏頭腦的人。水瓶座做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少會接受別人的建議,不受外界幹擾,幾乎也很少會受他人的影響。面對愛情水瓶依然會保持著比較獨立的姿態,不會為了戀愛而丟失自我,真實的現代化女性代表了。
  • 一個漢字罰寫一千遍,過於情緒化的老師,只會讓孩子厭學
    後來小紅一度厭學,每次上學都很害怕,上課根本聽不進去,學習成績更差了。其實老師懲罰學生多寫作業並不是壞事,但是懲罰畢竟是懲罰,要有個度。多寫作業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記憶,但是罰寫太多只會讓學生厭學。老師讓小紅罰寫一千遍漢字,確實不合適,作為老師,應該有耐心,罰寫這麼多遍就是老師沒有耐心的表現。
  • 情緒化與理性:無論決策多麼理性,也無法擺脫情緒化的一面
    你常聽到別人說你情緒化嗎?你可能會覺得受到了冒犯。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這樣寫道:「在強烈情緒的作用下,我們很容易把自己變成傻瓜。」這表明,理性和情感是互斥的,如果你展現出感性的一面,行動上就可能缺乏理性。
  • 過於理性的四個星座,在感情對錯中,會怎麼抉擇呢?
    在一件事情上面,每個人的處理方式和想法都是不同的,有的更偏向感情用事,有的則不看感情,什麼都要分對錯。在別人看來就是冷血無情,不講感情好像成了一個貶義詞。這類人只是太過於理性,不會假公濟私,這種性格在社會上生存有好也有壞。一起看看過於理性的星座是哪些吧!
  • 過於理性的三個生肖女,在感情中,總是讓另一半捉摸不透
    過於理性的三個生肖女,在感情中,總是讓另一半捉摸不透 生肖豬 生肖屬豬的女子,她們是一個內心比較強大的人,平時在生活中非常的理性,從來都不會輕易表露自己的情緒,因此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在感情中她們往往也會有一些患得患失
  • 如何用理性支配情緒化?
    在感情強烈衝動的情況下,做出的缺乏理智的行為。我們在面對萬千世界的時候就是會有豐富多變的情緒,是面對世界的時候自然反應,有沒有情緒產生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它會自動產生,因此我們可以接納並允許一個人有情緒。豐富的情緒不是一件壞事、錯事,反而說明這個人很有趣,他活得很真實,他能夠對情境做出相應的反應。沒有情緒反應能力的人,比有情緒反應能力的人可怕多了。
  • 王小波,一個過於正常的人
    直到他故去,他的小說才能出版,而且,被許多的人誤讀。我不知道,他所處的時代,算好還是算壞。時至今日,王小波已經有許多標籤了。有許多美德和智慧值得讚頌。譬如,現在讀《我的師承》和《尋找無雙》的序時,那種謙遜與驕傲並存的強大氣質,便可以使人不讀其文,便可知其人之雄渾。自由,詩性,精神家園。
  • 巨蟹座容易錯愛的3個星座,過於猶豫,以至於總是錯過
    大家好,這裡是小晴星座說,本期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巨蟹座容易錯愛的3個星座,過於猶豫,以至於總是錯過。第一:摩羯座摩羯座是一個理性大過感性的星座,因此摩羯座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情,給人一種高冷不好接近的印象,但是穩重的摩羯座是非常值得依賴的星座,過於感性的巨蟹座敏感脆弱,很容易情緒化,摩羯座或許能理解,但是不會安慰,對巨蟹座和摩羯座來說,溝通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因此兩個人很容易錯過,巨蟹座的愛冷漠又炙熱,他們愛得深沉,卻總也學不會表達
  • 陳學冬:阻撓父親再婚,拒絕為後媽買房,是否過於「理性」
    在這個幾十億的星球上,每時每刻的都在發生著不同的事情,沒有誰一定屬於誰。時代告訴發展的現在,兩個人相愛變得非常的容易,但是兩個人分手也變得非常的隨意。甚至當初海誓山盟之後的婚姻都能夠不作數,但是這也是時代的進步,大眾開始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努力變優秀,不將就。
  • 靈魅塔羅:風象星座未來一周感情運勢,過於理性,沒有戀愛的感覺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靈魅塔羅,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是風象星座(天秤、水瓶、雙子)在未來一周的一個感情運勢,那我們這是一個大眾的運勢,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所以請各位風象星座的朋友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看哦。
  • 性格過於浮躁的人必要增量,性格過於沉穩的人必要減量
    《新語論說》性格過於浮躁的人必要增量,性格過於沉穩的人必要減量處事過於求速的人,猶如湖中鳥羽難有定向,容易產生輕浮急躁;處事過於求穩的人,猶如石沉大海難有生機,容易導致舉步維艱。而過於求穩的人,必然缺乏圓通機變,猶如物體質量太重就難以運動自如;所以性情過於沉穩的人,必要懂得減少一定的重量;而性情過於浮躁的人,也必要懂得增加一定的重量。如此,才可以在任何處事環境中應對自如。
  • 過於理性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兒
    我是一個感性的人。 這個事實已經不用說我感覺了,大家幾乎都這樣認為。一直以來人們都有爭論感性的人好一些還是理性的人好一些。 理性的來說,這兩者沒有什麼好壞,沒什麼可以比較的。 不論是思考什麼事情,要做什麼事情,我都考慮的非常的仔細,非常的全面。
  • 如果人對於感情過於理性,就會缺乏人性
    我們人是情感動物,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感情,親情、愛情、友情都是我們一生必須經歷的情感生活。 隨著人類文化的不斷提高,人的思維會不斷的變得很理智,什麼事情都要刨根問底,刨到最後就喪失原始情感了,這也是我們不斷被西化的悲哀,因為西方講究的是科學,什麼事情他都要用科學去解釋,如今我們也上了這個當,而且還越走越遠。
  • 《知行合一》:「過於聰明」的人,往往都很無情,切記要敬而遠之
    《知行合一》中提到一個為人處事的智慧:為人處事,過於聰明的人,往往都很無情,切記要敬而遠之。一、過於聰明的人,利益當頭,往往都很無情《知行合一》:為人處事,在利益面前過於聰明的人往往很無情,切記要敬而遠之。
  • 《火影忍者》中的佐助是不是過於情緒化了?他這樣是正常反應
    知道鼬的真相以前,佐助十分理智 大蛇丸用上千人來驗證佐助的修行成果,佐助卻並沒有殺死這些人,佐助確實僅僅是讓這些人受到一般性的可治癒的重傷
  • 我們正從理性世界滑向情緒化、信息碎片化的「全球反智」時代
    每個人都在秉承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心存善念。每個人都自認為邏輯正確,每個人都在堅持良知。問題的根源在於,傳統的邏輯已經失效。從傳統的意識形態邏輯上完全無法理解,但如果從網際網路角度出發,所有的事情都邏輯自洽,甚至毫無漏洞。網際網路時代下,情緒化早已代替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