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傷害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對情緒所付諸的行動。有沒有情緒並不是問題,能不能用理性來支配情緒下的行為才是問題。
情緒化,就是不能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情緒衝動。在感情強烈衝動的情況下,做出的缺乏理智的行為。我們在面對萬千世界的時候就是會有豐富多變的情緒,是面對世界的時候自然反應,有沒有情緒產生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它會自動產生,因此我們可以接納並允許一個人有情緒。豐富的情緒不是一件壞事、錯事,反而說明這個人很有趣,他活得很真實,他能夠對情境做出相應的反應。沒有情緒反應能力的人,比有情緒反應能力的人可怕多了。
情緒化之所以具有破壞力,不是因為情緒變化多而快,而是缺乏理性支配。換句話說,造成傷害的不是情緒,而是對情緒所付諸的行動。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很多情緒,有沒有情緒並不是問題,能不能用理性來支配情緒下的行為才是問題。我們需要制止的,是避免讓情緒過多的付諸行動。有沒有情緒自己說了不算,但做不做出相應的動作,就是理性支配了。比如說,你可以憤怒,憤怒是允許的。但是你不要激情殺人,殺人是不允許的。你可以憋住。理性對情緒下行為的支配程度,顯示著一個人的成熟程度。
我們常常把情緒稱為心理上的大小便。隨時都產生大小便,是一個人身體自動運作的結果,沒有好壞,也基本不受你的意識支配。對於一個身體功能沒有發育、身體功能受損的人,他的大小便就是失禁的,比如嬰兒和相關成人患者。一個健康的、成熟的人,他可以隨時隨地產生大小便,但是他不會隨時隨地排洩大小便,他會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情境大小便。因為他會用自己的理性和意志力進行行為支配,不讓它即刻付諸行動。即使有時候他因為某些時候大量飲水了、或者腹瀉了,難以忍受,非常想發洩,他也會迅速找到一個合適的情境方便。
出於你是一個成年人,其實你隨地大小便你是有這個自由的,當然法律和道德可能會因為你傷害到了公共秩序而懲罰你,但你依然有破壞公共秩序的自由。而你不隨地大小便的原因很簡單——委屈下自己,不想影響別人。不然自己會有羞恥感。
人的情緒也是如此,情緒隨時都在產生。出於你是一個成年人,你有基本的不想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別人的意識,有隨地發洩帶來羞恥感而忍耐的能力。即使在家裡,對家人,你也不會隨地大小便,我們對家人,也不能隨時發洩自己的情緒——心理上的大小便。情緒化,實際上就是心理上的隨意大小便。成熟的過程,就是你舍不捨得憋屈下自己,顧及別人。
情緒發洩是件很有快感的事。我們把那些無法憋住自己情緒的行為稱為缺乏延遲滿足能力。他們追求的是即刻滿足。如果你見到一個人情緒化,無法憋住情緒,無法選擇情境發洩,那麼你就知道他缺乏延遲滿足能力了。
延遲滿足能力是一個人人格健康的另外一個指標。延遲滿足的意思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或者減少更多的損失,我們可以放棄眼前的誘惑,克制自己的欲望。在情緒問題上的體現就是,克制自己發洩情緒的欲望。
一個成功者,他首先要具備的就是延遲滿足能力。也就是耐得住寂寞、經得住挫折、受得住成功,能夠居安思危,放棄誘惑,堅定不移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當孤單無助來的時候,他能夠忍住,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吃喝玩樂。當挫折來的時候,他能忍得住受傷和絕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說一聲我放棄,當他成功的時候,他能忍得住喜悅,而不會欣喜若狂忘記了自己是誰。
也許你會說,這樣活著多壓抑不累嗎?人如果像嬰兒或豬一樣活著,由著自己的情緒走,是很輕鬆不累。由著自己的生殖器的衝動而想大小便就隨地,更歡樂。可是你知道這樣在一個生態系統裡,整體上來說都是一件對自己非常不利的事。而且人之所以為人,除了享受發洩的快感外,還會享受到一種通過忍耐而得來的更深邃的快樂。那是種更高級的追求。所以你看一個人對情緒下行為的操控能力,你就知道他能把事業做到多大了。
延遲滿足能力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如果錯過了小時候最佳的延遲滿足訓練期,成年後依然可以獲得。你可以刻意訓練自己,就像是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時候你怎麼說服自己堅持一樣。教練會這麼教你:當你覺得想放棄的時候,正是堅持開始的時候。
對情緒的忍耐力訓練也是如此,每當你想發洩情緒的時候,正是堅持開始的時候。當你想發洩的時候,你可以刻意提醒自己:延遲滿足訓練,現在開始。然後你就憋住不對他人發火。絕望的時候想放棄也是如此。你也可以邀請一個「教練」——你的伴侶或你常發火的那個人,邀請他每當在你想發火的時候就溫柔提醒你,現在開始訓練,憋住。
當然,對於一些過度自控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他們善於並且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就需要鼓勵他們及時發洩。找到一個平衡點。延遲滿足能力過強,會導致失去尋找滿足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個膀胱,膀胱的作用就是容納尿。一個健康的膀胱,具有良好的容納尿的能力,膀胱的功能實現了人對於尿的延遲滿足,可以讓人在合適的情境裡小便。如果膀胱出問題了,就容易導致尿失禁。
人的心理上也有這樣一個「膀胱」,我們稱它為情緒容器。也就是一個人的身體裡本來就有很多情緒,它被情緒容器收納著。情緒容器對於情緒的儲存能力,叫做情緒容納力。
情緒容納力強的人,對於情緒的克制能力就強。克制的意思就是,我能憋住我的情緒不讓它發洩出來。等到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發洩出來。情緒化的人,就是情緒容納力比較低,不具備判斷合適時間和合適方式的能力。前面我們說的延遲滿足的訓練,實際上就是增加情緒容納力。
情緒容納力強的人,對別人的情緒也能容納。他能接住別人的情緒,暫時儲存在自己這,然後自行處理。實際上我們隨著人的自然增長,人的情緒容納力是在增加的,越長大越知道克制自己的情緒。有的人沒有這個現象,是因為它的情緒容器在自然狀態下本身就已經很滿了,所以裝不了多少情緒。別人再給他一點,他就趕緊要急著推開。這就像是人的膀胱如果開始得了膀胱結石,有異物在膀胱壁裡佔用了空間,人對尿的容納力就會降低,就會出現尿頻、尿不盡現象。同樣,人的情緒容器如果自身帶了很多固有的情緒,就會讓現在發生的情緒無法容納,然後出現發洩時間長、發洩時間頻繁等現象。
這些固有情緒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平時有情緒不注意處理,總是不敢發洩或不去發洩,不去尋找合適的情境發洩。這就像是一個人憋尿憋久了他也會沒了尿意,但是卻很傷害膀胱。或者從小到大長期累積的沒有發洩出來的情緒,日積月累。因此,了解自己固有的情緒並學會清空情緒容器,也是情緒管理的一個重要能力。
來源:叢非從(ID:congnot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