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理性支配情緒化?

2021-03-04 長青視野

造成傷害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對情緒所付諸的行動。有沒有情緒並不是問題,能不能用理性來支配情緒下的行為才是問題。

情緒化,就是不能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情緒衝動。在感情強烈衝動的情況下,做出的缺乏理智的行為。我們在面對萬千世界的時候就是會有豐富多變的情緒,是面對世界的時候自然反應,有沒有情緒產生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它會自動產生,因此我們可以接納並允許一個人有情緒。豐富的情緒不是一件壞事、錯事,反而說明這個人很有趣,他活得很真實,他能夠對情境做出相應的反應。沒有情緒反應能力的人,比有情緒反應能力的人可怕多了。

 

情緒化之所以具有破壞力,不是因為情緒變化多而快,而是缺乏理性支配。換句話說,造成傷害的不是情緒,而是對情緒所付諸的行動。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很多情緒,有沒有情緒並不是問題,能不能用理性來支配情緒下的行為才是問題。我們需要制止的,是避免讓情緒過多的付諸行動。有沒有情緒自己說了不算,但做不做出相應的動作,就是理性支配了。比如說,你可以憤怒,憤怒是允許的。但是你不要激情殺人,殺人是不允許的。你可以憋住。理性對情緒下行為的支配程度,顯示著一個人的成熟程度。

 

我們常常把情緒稱為心理上的大小便。隨時都產生大小便,是一個人身體自動運作的結果,沒有好壞,也基本不受你的意識支配。對於一個身體功能沒有發育、身體功能受損的人,他的大小便就是失禁的,比如嬰兒和相關成人患者。一個健康的、成熟的人,他可以隨時隨地產生大小便,但是他不會隨時隨地排洩大小便,他會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情境大小便。因為他會用自己的理性和意志力進行行為支配,不讓它即刻付諸行動。即使有時候他因為某些時候大量飲水了、或者腹瀉了,難以忍受,非常想發洩,他也會迅速找到一個合適的情境方便。

 

出於你是一個成年人,其實你隨地大小便你是有這個自由的,當然法律和道德可能會因為你傷害到了公共秩序而懲罰你,但你依然有破壞公共秩序的自由。而你不隨地大小便的原因很簡單——委屈下自己,不想影響別人。不然自己會有羞恥感。

 

人的情緒也是如此,情緒隨時都在產生。出於你是一個成年人,你有基本的不想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別人的意識,有隨地發洩帶來羞恥感而忍耐的能力。即使在家裡,對家人,你也不會隨地大小便,我們對家人,也不能隨時發洩自己的情緒——心理上的大小便。情緒化,實際上就是心理上的隨意大小便。成熟的過程,就是你舍不捨得憋屈下自己,顧及別人。

 

情緒發洩是件很有快感的事。我們把那些無法憋住自己情緒的行為稱為缺乏延遲滿足能力。他們追求的是即刻滿足。如果你見到一個人情緒化,無法憋住情緒,無法選擇情境發洩,那麼你就知道他缺乏延遲滿足能力了。

 

延遲滿足能力是一個人人格健康的另外一個指標。延遲滿足的意思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或者減少更多的損失,我們可以放棄眼前的誘惑,克制自己的欲望。在情緒問題上的體現就是,克制自己發洩情緒的欲望。

 

一個成功者,他首先要具備的就是延遲滿足能力。也就是耐得住寂寞、經得住挫折、受得住成功,能夠居安思危,放棄誘惑,堅定不移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當孤單無助來的時候,他能夠忍住,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吃喝玩樂。當挫折來的時候,他能忍得住受傷和絕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說一聲我放棄,當他成功的時候,他能忍得住喜悅,而不會欣喜若狂忘記了自己是誰。

 

也許你會說,這樣活著多壓抑不累嗎?人如果像嬰兒或豬一樣活著,由著自己的情緒走,是很輕鬆不累。由著自己的生殖器的衝動而想大小便就隨地,更歡樂。可是你知道這樣在一個生態系統裡,整體上來說都是一件對自己非常不利的事。而且人之所以為人,除了享受發洩的快感外,還會享受到一種通過忍耐而得來的更深邃的快樂。那是種更高級的追求。所以你看一個人對情緒下行為的操控能力,你就知道他能把事業做到多大了。

 

延遲滿足能力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如果錯過了小時候最佳的延遲滿足訓練期,成年後依然可以獲得。你可以刻意訓練自己,就像是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時候你怎麼說服自己堅持一樣。教練會這麼教你:當你覺得想放棄的時候,正是堅持開始的時候。

 

對情緒的忍耐力訓練也是如此,每當你想發洩情緒的時候,正是堅持開始的時候。當你想發洩的時候,你可以刻意提醒自己:延遲滿足訓練,現在開始。然後你就憋住不對他人發火。絕望的時候想放棄也是如此。你也可以邀請一個「教練」——你的伴侶或你常發火的那個人,邀請他每當在你想發火的時候就溫柔提醒你,現在開始訓練,憋住。

 

當然,對於一些過度自控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他們善於並且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就需要鼓勵他們及時發洩。找到一個平衡點。延遲滿足能力過強,會導致失去尋找滿足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個膀胱,膀胱的作用就是容納尿。一個健康的膀胱,具有良好的容納尿的能力,膀胱的功能實現了人對於尿的延遲滿足,可以讓人在合適的情境裡小便。如果膀胱出問題了,就容易導致尿失禁。

 

人的心理上也有這樣一個「膀胱」,我們稱它為情緒容器。也就是一個人的身體裡本來就有很多情緒,它被情緒容器收納著。情緒容器對於情緒的儲存能力,叫做情緒容納力。

 

情緒容納力強的人,對於情緒的克制能力就強。克制的意思就是,我能憋住我的情緒不讓它發洩出來。等到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發洩出來。情緒化的人,就是情緒容納力比較低,不具備判斷合適時間和合適方式的能力。前面我們說的延遲滿足的訓練,實際上就是增加情緒容納力。

 

情緒容納力強的人,對別人的情緒也能容納。他能接住別人的情緒,暫時儲存在自己這,然後自行處理。實際上我們隨著人的自然增長,人的情緒容納力是在增加的,越長大越知道克制自己的情緒。有的人沒有這個現象,是因為它的情緒容器在自然狀態下本身就已經很滿了,所以裝不了多少情緒。別人再給他一點,他就趕緊要急著推開。這就像是人的膀胱如果開始得了膀胱結石,有異物在膀胱壁裡佔用了空間,人對尿的容納力就會降低,就會出現尿頻、尿不盡現象。同樣,人的情緒容器如果自身帶了很多固有的情緒,就會讓現在發生的情緒無法容納,然後出現發洩時間長、發洩時間頻繁等現象。

 

這些固有情緒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平時有情緒不注意處理,總是不敢發洩或不去發洩,不去尋找合適的情境發洩。這就像是一個人憋尿憋久了他也會沒了尿意,但是卻很傷害膀胱。或者從小到大長期累積的沒有發洩出來的情緒,日積月累。因此,了解自己固有的情緒並學會清空情緒容器,也是情緒管理的一個重要能力。


 來源:叢非從(ID:congnotcong)

相關焦點

  • 情緒化的人可怕嗎?
    心姐,你覺得我是一個情緒化的人嗎,情緒化好嗎?,容易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就發生較明顯的情緒波動,喜怒哀樂變化快,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緒。一些特別情緒化的人,裝不出做作的情緒、掩飾不了表情,掩藏不了心事,輕易就暴露了自己,很是苦惱。
  • 情緒化與理性:無論決策多麼理性,也無法擺脫情緒化的一面
    你常聽到別人說你情緒化嗎?你可能會覺得受到了冒犯。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這樣寫道:「在強烈情緒的作用下,我們很容易把自己變成傻瓜。」這表明,理性和情感是互斥的,如果你展現出感性的一面,行動上就可能缺乏理性。
  • 情緒化是一種什麼化 叢非從
    情緒化之所以具有破壞力,不是因為情緒變化多而快,而是缺乏理性支配。
  • 層次低的人都是情緒化的,而境界高的人都是理性的,如何做到理性
    這我們感官用智方式無法避免的缺陷,他是被內置到基因層面的。意識與理性我們人類的用智方式可以分成2種,即意識與理性。第一種用智方式:以視覺為代表的感官用智方式。他的用智方式就是通過類比或者模擬的方式來完成快速判斷,類比或者模擬我們看到的對象,如果看到的對象沒有可類比或者模擬的,則我們會類比或者模擬自己大腦裡面的,事先已經存儲了的背景知道。
  • 我們正從理性世界滑向情緒化、信息碎片化的「全球反智」時代
    民粹主義政客會利用矛盾,甚至製造矛盾,把矛頭指向想要剷除的群體,希特勒早就將這種套路用過無數遍。這與全球資訊網之父Tim Berners-Lee的觀點非常相似,網際網路本來是想帶來一個「更美好和聯繫更緊密的世界」,但今天的網際網路已經完全背離了它的「去中心化」初衷,「網際網路已經演變成一個導致不公平和分裂的引擎,它被強大的力量所支配,
  • 不情緒化,你最終才能贏
    情緒化是心理上的「大小便」在很多人眼裡,情緒化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情緒化的人,首先受不了什麼刺激,對別人的行為顯得非常敏感,並反應激烈。情緒化最常見的就是發脾氣。遇事就火,一點就著。而且脾氣裡夾雜著各種複雜的暴力。
  • 如何管理情緒化的員工
    大家都不喜歡和情緒化的人打交道,碰到壞情緒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敬而遠之。可是,如果是自己的上、下級,那就避無可避了。那麼,有沒有辦法管理好動不動情緒化的他合作者呢?要探討情緒管理問題,我們就需要先界定一下我們所說的「情緒」是指什麼?我通過閱讀,將他人總結很好的內容分享如下:情緒每個人都有,並不是那些情緒化的人所特有的。
  • 經常情緒化決策?學會讓數據「唱歌」,做理性思考的明白人
    數據是根治無知的良方,理性是心靈平靜的源泉。只有擺脫情緒化與本能控制,才能建立對世界客觀全面的認知,這正是《事實》這本書的核心理念,也是我們今天想要分享的書籍。這本書暢銷20多個國家,受到多家媒體的讚譽,比爾蓋茨甚至拿它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全美大學生。可以說,這本書一度掀起了顛覆思維方式的熱潮。
  • 人過於理性或過於情緒化都是自欺
    但是,心靈勝於靈魂之處,是心靈常會用來表達人真正的自我,即人的愛與情感的核心內容。在這方面,我們必須誠實對待自身的親密關係和各種渴求。直覺推理來自人的心靈,正如帕斯卡爾的名言所表達的:「人的心靈有理性無法認識的理由。」換言之,除了邏輯和理性推演之外,我們還須考慮到直覺的「第六感官」。帕斯卡爾曾抨擊自己同時代的笛卡爾冷冰冰的邏輯,斥之為僅適合於「幾何人」,因為靈性實在無法用數學原則來描述。
  • 夜讀 | 不情緒化,你最終才能贏
    在很多人眼裡,情緒化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情緒化的人,首先受不了什麼刺激,對別人的行為顯得非常敏感,並反應激烈。情緒化最常見的就是發脾氣。遇事就火,一點就著,而且脾氣裡夾雜著各種複雜的暴力。 發脾氣,會讓人心身憔悴、耽誤事情、利益受損,甚至帶來人身傷害等。 有時,這種暴力指向自身。
  • 相比油膩,情緒化決策才是問題關鍵!
    黃曉明頻頻被噴上熱搜,各路吃瓜群眾用「明言明語「瘋狂玩梗之餘,我開始冷靜下來想:當我們在談論黃曉明的「明言明語」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我覺得黃曉明的「語出驚人」多半和他經常被情緒支配、經常做出情緒化決策有關。
  • 如何讓自己不情緒化:生活是一種實踐
    我們如何才能合理地控制和引導我們的情緒,並將他們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太多的情緒化不僅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麻煩和煩惱,還會阻礙我們走向成功。如果你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其他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那我們怎麼做呢?
  • 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爸爸媽媽面對情緒化的孩子也會經常手足無措,無法跟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情緒孩子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畢竟孩子對於情緒都尚且沒有充分的認知,又怎麼懂得如何控制呢?孩子容易情緒化,這是為什麼?
  • 教你用數據思考,避免情緒化決策,遠離10種錯誤思維方式㈠
    今天我們要解讀到的這本書可以有效地教你用數據思考,避免情緒化決策!看見現實世界中的真相。這本書是瑞典的國際健康學教授漢斯·羅斯林和兒子歐拉·羅斯林以及兒媳婦安娜·羅斯林·羅朗德三個人一起參與研究編寫的。
  • 情緒管理 | 如何與情緒化的人相處
    你也許會碰到過這樣的人:翻臉不認人的人都是情緒化性格,情緒化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非大喜則大悲,他們容易因小事而大發脾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翻臉比翻書還快」。心理學家曾這樣描述與情緒化的人相處時你會受到的折磨:「他們不會傷你的性命,卻常常令你寢食難安。」
  • 男人比女人更理性?未必,可能更需「憤怒管理」
    男人比女人更理性?一言以蔽之:並不能簡單地說男人比女人更理性。「男人理性,女人感性」這句話可謂由來已久,其衍生觀念還有男生擅長理科,女生擅長文科。男女是否天生在感性理性上有差異?初生嬰兒的研究顯示,在嬰幼兒時期互動能力、社交能力、情感體會能力和情商上,都沒有顯示出差異。現實中支持男女在理工上能力無差異的證據更是不勝枚舉。
  • 高情商的人管理情緒化的策略!
    人的情緒化行為的五大特徵第一,衝動性。一個人的行為本應受到自身意志力的控制,受意識能動地調節支配。然而,人的情緒化很容易導致這種意志力變得脆弱,讓人產生衝動的念頭。第二,無理智性。然而,情緒化卻剝奪了一個人的理智,讓其做事沒有任何的意識性、計劃性、目的性。第三,多變、不穩定。人的行為一般而言都會有一定的傾向性,而這種傾向性一經形成就基本呈現出一個穩定的狀態。但是人的情緒化卻破壞了這種平衡,讓一個人變得喜怒無常,難以捉摸。第四,攻擊性。
  • 去情緒化教養的3個步驟,父母不妨留意一下
    當父母充滿憤怒、沮喪、失望等各種情緒時,平時學習的如何有禮有節地引導孩子糾正錯誤行為的教養之道,已經完全淹沒於情緒之下。只能簡單或條件反射地對當下的狀況作出反應,甚至是過激的反應。結果就是對孩子訓誡、責罵、直至懲罰,但是父母狠心地訓誡和懲罰,只能在當時起作用,無法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習慣。
  • 「我很情緒化」用英語怎麼說?
    那麼在描述人的情緒、心情或脾氣的時候,應該如何恰當地使用它們呢?來讀一段話,這段話以第一人稱講述了 「我」 和一位脾氣較暴躁的鄰居之間的一段小插曲。在讀的過程中,請大家注意體會單詞 「mood、emotion」 和 「temper」 在用法上的區別。
  • 西行紀:苦王的弱點是容易情緒化,殺心觀音故意殺死苦王暗戀之人
    在搜集情報的過程中,殺心觀音知曉苦王的弱點是容易情緒化。只需要擾亂苦王的情緒,那麼將其擊殺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苦王與其他的阿修羅不一樣,追求強大的同時,討厭自己的身體,他想做一個女人。簡單來說,苦王正在朝著女人的方向轉變。儘管苦王作為一方霸主,但能用正常眼光看他的人屈指可數,小峰正是其中之一。苦王一直暗戀著小峰,等待合適的時機向小峰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