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二毛手工菜:雪菜油渣黃魚面

2021-02-17 搜狐號美食小當家

  黃魚

  黃魚切小塊,醬酒鬱一個時辰,瀝乾。入鍋爆炒兩面黃,加金華豆豉一茶杯,甜酒一碗,秋油一小杯,同滾。候滷幹色紅,加糖、加瓜、姜收起,有沉浸濃鬱之妙。又一法,將黃魚拆碎,入雞湯做羹,微用甜醬水纖粉收起之,亦佳。大抵黃魚亦系濃厚之物,不可以清治之也。

  ——袁枚《隨園食單·江鮮單》 

  當海水漲過四月

  漫成汛期

  黃魚便以肥嫩的嬌豔

  洄遊至最好的吃口

  產卵或等著冰鮮

  於是小黃魚向北

  以香脆的姿態

  朝向幹炸

  大黃魚向南

  繞過鹽

  潛入雞湯

  在金黃處成羹

  自由散漫的味道

  一個廚子正用芡粉收起

  我從小就喜歡魚,但不是很喜歡吃魚。喜歡魚主要是想看到它們遊動在河塘水面上的樣子,在清澈見底中的自由而鮮活的樣子。很早就聽說黃魚出水便死,後來在超市裡看見黃魚莊嚴肅穆的躺在大堆冰塊上,似乎對這種說法才得到了印證。於是常常想去大海看看黃魚鮮活遊動的姿態。

  然而黃魚是深水魚,恐怕這輩子已看不到它們鮮活遊動的姿態了,只有通過想像,看他們在海底的孤獨,看它們在遊進某一首詩時閃過的金黃。

  生長在大西南的我,很久之後才知道黃魚有大黃魚和小黃魚之分,大黃魚又稱大鮮、大黃花、大王魚等,主要分布在黃海南部至廣東沿海;小黃魚又叫小鮮、花魚、小黃瓜等,主要分布在東海南部至渤海。「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小鮮,就是指的小黃魚;因黃魚洄遊時從不到其他國家魚場,所以又有家魚之稱。大黃魚長約30至50釐米;小黃魚15至25釐米。

  很明顯,袁老先生所烹製的是大黃魚,且兩種做法都值得當今廚人借鑑。不過老先生沒說該怎樣剖殺一尾黃魚,據說海產魚類中以黃魚肉最嫩,不需開膛,用筷子由口插入腹中,絞出鰓及全部內臟,刮鱗洗淨便可烹製了。

  有一年清明時節,與詩人李亞偉、周牆、海波、李森去寧波。到達的當天晚上,寧波晚報的朋友陳曉敏請我們幾個60後(大災荒那幾年出生的)吃貨在一家專門做黃魚席的館子大吃了一頓。當幹煎黃魚、雪裡蕻大湯黃魚、家常黃魚等一一上桌,只見我們幾雙餓癆鬼眼睛一閃一亮的同時,幾雙筷子頭如雨點般落在了各式黃魚的身上。這是我平生吃到過的最鮮最嫩的海魚。

  回到北京後的第二天,我立馬去超市弄了一條冰鮮大黃魚,治淨切塊之後,用醪糟汁、蔥、姜醃起(一個小時),把一斤新鮮豬板油切成拇指大的丁,在鍋裡快煉成油渣時,將黃魚塊下鍋煎至金黃(潷些油起來,油渣留在鍋裡),烹黃酒、加姜米,把擠幹水分的雪裡蕻末下鍋與黃魚塊輕輕翻炒幾下,加白開水、筍片,蓋鍋蓋用中火燜燒至湯濃白,加鹽、糖、雞精少許,出鍋即成。結果這道改進成的「雪裡蕻油渣大湯黃魚」,其味道有過之而不及啊!第二天早上我還把剩下的魚湯拿來做了一碗「雪裡蕻油渣大湯黃魚面」,美妙之極。

  從那次做黃魚的實驗之後,我才真正懂得袁老先生的「大抵黃魚亦系濃厚之物,不可以清治之也。」即一般黃魚也是味道濃重的食物。不可以用清淡方法來燒煮。這一教導在閩菜做黃魚中體現更甚。

  福建稱黃魚為黃瓜魚或黃瓜,據說得名是從黃魚與蔬菜黃瓜都在5月份同時上市而來。閩菜名菜「松只瓜」是將黃魚與香菇、冬筍、豬骨湯等煮製而成;「三星八寶瓜」是將黃魚與鴨蛋、豬腦、鮮蝦、豬肚、鴨肉、鴨肝、蘑菇等烹製而成。顯然,這些黃魚菜式都是用醇濃的方法來治饌的。

  有味道的是,黃魚在古時候還被稱作石首魚,而石首魚的由來是因為它們的腦袋裡有二粒潔白的石狀粒子。據說,黃魚頭腦裡這「石頭」可以檢驗食品中是否有毒,只要將石頭放入食物中,有毒的它會立即自動爆裂。還有一民間偏方,將黃魚頭腦裡的「石頭」燒成灰,再吹到鼻中,就可以立即停止出血,不過不知是否靈驗。更神的是,黃魚頭腦裡的「石頭」其實就是黃魚的耳朵,它可以聽到和識別從海洋遠處傳來的聲音,而以此來辨別遊行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美食家薛理勇先生在對清人秦榮光《上海縣竹林詞》進行考證時,在其著作《食俗趣話》中有這段記載:「佛教的居士把畜禽等可被人訓練的動物肉類講作『大葷』,又把魚蝦之類等不能被訓練的動物肉類叫做『小葷』,居士一般戒大葷而不戒小葷,黃魚本來就屬於小葷,同時,與其他魚相比,『諸魚有血,石首獨無,僧人謂之菩薩魚,有齋食而啖之者』(《兩航雜靈》),戒葷的和尚可以吃黃魚而不受戒律制約,也是一大奇事。」

相關焦點

  • 一碗黃魚面,每一口湯裡都透著鮮!簡直好吃到過分!
    需要多餘的步驟,簡單又不失美味~剛好漁船上拿來幾條新鮮的魚,那就順手做一碗黃魚面,鮮美不在話下!【啤酒燒帶魚】呈現的是完整黃魚肉、一堆只剩魚骨和鰭的魚頭和一小堆小黃魚肚。PS.考驗刀工的時候到了!是不是很簡單,一碗家常的黃魚面就做好了,剛出鍋是還冒著熱騰騰的煙。記得先喝一碗湯暖暖胃!好吃到過分~
  • 聽說丨阿婆黃魚面
    阿婆黃魚面 安諒阿婆黃魚麵館,開在一條小馬路上。店堂只有20 多平方米,擱著一些方桌和凳子,平常生意還真不錯,不僅店堂坐滿了人,在門口還常常排起一長溜等待入座的隊伍。阿婆姓張,是個寧波人,雖然上了年紀,腿腳還算靈活。
  • 二毛野史(三)
    最奇葩的一次理由,是他家裡打麻將三缺一,於是不讓二毛出去了!(二毛一家四口,還有個哥哥)。        受到此種家庭氛圍影響,二毛日後成為了賭神。 02           其實,二毛從小對於這些活動和各種出風頭的事向來不甚熱衷。
  • 黃魚物美價廉,鮮香美味,做一份雪菜黃魚湯,下飯拌麵味道贊
    小黃魚新鮮且物美價廉,用魚頭魚骨熬湯,做一份雪菜黃魚面,配著雪菜的一點點鹹酸,真是讓人鮮掉眉毛。準備需要的食材:大黃魚1條,雪菜50g,毛豆(或筍丁)50g,生抽2茶匙,橄欖油2茶匙,香油1茶匙,料酒2茶匙,醋半茶匙,蒜4粒,姜3片,鹽少許。步驟一:將大黃魚清理一下,去鱗、去腮、去鰭、去內臟。
  • 上海丨陽春麵、辣肉麵、黃魚面...從口到心裡的溫暖,簡單又真切!
    雪菜肉絲麵可是上海麵條的二把手,煸炒過的肥肉絲炸出肉香,再加雪裡蕻拌勻,最後加瘦肉一起翻炒製成澆頭,放在煮好的湯麵上,味道極好,名氣僅僅次於陽春麵哦。要說魔都鮮到讓人「打耳光」也不放過的麵條,非「黃魚面」莫屬啦~一碗完美的黃魚面,魚肉雪白細膩,湯頭清而不濁,味道鮮而不腥。
  • 鄉音土話老路和二毛狗
    老路想到即將到來的一堆堆的錢睡不著,用腳踢二毛狗的光屁股:「狗日的,你說我倆發財了去搞么子哩?」二毛狗先是穩起,不說。老路又踢他屁股,又一樣地問。二毛狗從被子對面鑽過來:「你要我說真話哩,還是說假話?」    「牛雞巴日的!老子問你嘛當然是要你說真話嘛!」老路回答。    「老子真的發財了就想娶你姐姐。」二毛狗說得很激動。
  • 二毛的鼻炎,我的敗與成
    二毛的鼻炎。。。我都治好過兩次了。就是很簡單啊,用黃元御先生記載在《四聖心源》裡的方子,很快就治好了啊!
  • 辣椒炒油渣
    例如油渣,很多現代人當垃圾一樣丟棄的物品,卻是很多人眼裡的美食,並承載著美好而難忘的回憶。小時候農村有句俗話:「不想油渣吃,不到灶門角裡呆」,這話就非常體現出小孩想吃油渣的心情。那時候物資貧乏,大家家裡都窮,沒油吃的日子也常見。炒一次菜,鐵鍋裡先放一塊豬油熬油,等油炸出來後,便可以炒菜,炸完油的油渣,母親會把它留給自己最疼愛的孩子吃。
  • 油渣兒的記憶
    說實話,吃油渣不僅僅是為了品菜味兒,最主要的是為了滿足我們心中的懷舊情結。壞三兒安排這道菜,其實也是這個含義吧。再看,之前還是方正的肥肉塊,這時全都縮成了蠶豆粒大小,直到最後被煉成金黃色的油渣兒,才用鍋鏟盛入大瓷碗中,撒上鹽。每到這時,我那不安分的手就會偷偷拈起幾顆送嘴裡——美美地過一把油渣兒癮。
  • 【安東美食】油渣
    油渣,是「滷」油的下腳料,或者說是副產品。由於原料不同,油和油渣的品質也有差異。當年,物質還是比較匱乏的,食無肉是常態。但是不能食無油,葷油還是少不了的。中午沒什麼菜可吃,但只要有米飯,倒點醬油,用筷子挖一塊葷油,一道「豬油拌飯」就好了,讓人吃得有滋有味。每年元宵佳節,家裡包湯圓的時候總會包一些大油餡的,放點白糖,家裡老太能吃兩三個,我們最多能吃一個,感覺太燙了。
  • 油渣和豬油
    慢慢的,肥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嫩黃色的油渣。四面金黃且不發胡時,正好! 關火,撈出油渣! 找一白瓷碗,把油倒入碗中,要一直控油,直到一滴也滴不下來為止。 把白瓷油碗小心的放好,第二天去看,奶白色的凝固的豬油,安靜的躺在白瓷碗裡,如奶油般。
  • 油渣的戀煉與風塵
    買不起肉,又饞肉味,買點豬板油回來,扔進鍋裡中火轉小火地熬,很快就能逼出一大缽豬油來,剩下的副產品,那些不起眼的固體塊就是油渣了。油渣各地叫法不同,東北稱油梭子,做酸菜豬肉餃子時用油梭子入餡,味道立馬迷人幾個度。貴州叫脆哨,相當於進階版的油渣,選的是豬脖子那塊槽頭肉或是五花熬製,腸旺面、米粉甚至純素的絲娃娃,都得有這麼一勺哨子。
  •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小貼士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小貼士時間:2020-03-06 14: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小貼士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 【方志四川•美食】薛維睿 ‖ 專訪「十大感動川菜人物」二毛...
    專訪「十大感動川菜人物」二毛川菜發展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走出去」的歷史薛維睿「30多年來,二毛(牟真理)從數學跨界到文學再跨界到餐飲2020年11月17日晚,在2020「天府杯」世界川菜頒獎大會上,二毛被評選為「十大感動川菜人物」。「回想起來,不管是寫作、開餐館、拍攝還是收藏,我30多年來一直在和川菜打交道。」二毛說。
  • 油渣秒殺一切!
    味道的好壞不僅僅在於舌頭 而油渣,分明就是我們這代和上一代人心中最完美的神龍啊! 首先,油渣好吃是有科學道理的。然後煉好的油渣上撒點椒鹽,自己先吃幾個後告訴我,趕快偷偷拿去吃掉,不要給你爸看見。雖說沒有「有了油渣就是過年」的儀式感,但油渣是難得的好東西這個,我從小就知道。 所以每當吃油渣,心情就會很不一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一種情緒波動:想吃,想天天吃,又捨不得馬上吃完,覺得吃完了下一頓就要很久以後了,所以邊吃邊惆悵。
  • 二毛醬滷豬耳在呼喚來酒
    ▲二毛醬滷耳朵嚴格精選光滑、均勻的豬耳朵,然後置於灶膛明火燒烤至表面金黃後,在熱水浸泡三十分鐘,立刻置在冷水中,充分洗刷,將雜質和腥羶味完全排除,並保持原材料表面光滑潔淨,最後進行6小時的秘滷而成。▲下酒菜:二毛醬滷豬耳朵「側耳一聽,香料在密謀滷的東西,為了柔糯中帶彈脆的吃口,誰把脆骨肥肉瘦肉三者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在油亮香腴之中,千萬次的呼喚來酒」。
  • 王老虎:一碗溫暖的雪菜炒冬筍,雪菜青翠,冬筍清脆
    雪菜可以直接做鹹菜吃,切成歲末澆點香油,配一碗白粥就很溫暖,用辣椒炒雪菜肉絲更是好,但最喜歡的是母親做的雪菜豆腐湯,把雪菜切得碎碎的,下廚,在灶臺上坐一隻鍋,豬油熱了,青翠的蔥花熗香了鍋,把雪菜炒的噴出鹹鹹的香,一瓢清水下去
  • 油渣,被岑溪人遺忘的傳統美食!
    油渣,是不少人兒時特有的美食,它承載了太多岑溪人寶貴的記憶,其中的情感很難確切地說清楚。媽媽總是變著花樣做油渣,豆豉炒油渣、油渣炒青菜,油渣餡的包子,剁碎的油渣炒飯,或者在媽媽累的晚上,做一個清水的油渣火鍋,一鍋清水,煮開後放入胡椒粉、薑片、蒜葉、青蔥,一碗油渣倒進去跟著煮開,加上洋芋、豆腐、豆芽、菠菜
  • 雪菜茭白炒肉
    首先是雪菜,今天選用的這種江南雪菜屬於偏輕一點的醃製蔬菜,它含有較多的益生菌成分,對於腸道的好處非常明顯;第二,茭白是屬於偏涼性的食材,中醫有推薦,茭白有利於脾胃且能夠清熱排毒的食療作用,說通俗一點,茭白能夠潤腸通便。跟雪菜搭配在一起食用,對及時排除腸道垃圾和毒素,非常棒。
  • 令北直播遭到老婆牛二毛毒打,原因竟然是因為藍戰非和圖圖!
    在熊貓直播的吃雞主播在和藍戰非、圖圖連麥的情況下看別的女主播跳熱舞,看的正在興頭上,突然後面的門開了,他老婆牛二毛帶著狗就進來了。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感覺特別搞笑?忍住我們都是文明人不能笑除非憋不住了。隨後二毛肯定是發現令北在直播看別的小姐姐,然後你猜怎麼著?